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53章

明朝女人 第53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柳娘在怀孕的同时,也不敢忽视对长安的教育, 对后宫的掌控。

  长安已经过了周岁, 按照此时的算法已经两岁了。长安一直养育在柳娘跟前, 柳娘亲力亲为的教导, 刚出生的时候柳娘还亲自哺乳, 皇帝也赞她慈母之心。而今长安能吃辅食了, 柳娘趁机把奶娘放出去了。长安身为皇帝独女,拥有四个乳娘,个个放出去也是大动静,尤其有一个尊敬奶娘的皇帝对比着。

  “陛下, 长安主要是我在照料, 离了奶嬷嬷并不会不习惯。这四人中出力最多的是张嬷嬷,可她家中丈夫去了,留下长子不能支撑门户, 幼子嗷嗷待哺,我又怎能为了一己之私留她在宫中呢?不如放她出去享天伦之乐,长安也正好趁机戒奶。”柳娘慢条斯理的讲道理。

  “人乳大补, 谁不是吃到三五岁,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我儿天生尊贵,如何享用不得?”哦,皇帝原来不是忌讳“过河拆桥”赶走乳娘,而是怕委屈了自己的女儿啊。

  “陛下放心,长安是我的女儿,难道我还能亏待了她不成。您瞧外面还在三五岁说话都正常,咱们长安一岁就能吐字,现在都能连字成句了。不仅是长继承了陛下聪慧的天性,更是后天教养得力。我说句不谦虚的话,这养孩子是女人天生的本事,再不用条条框框来套的。”

  “既如此,依你。”如今柳娘正是皇帝的心头好,做什么皇帝都高兴,都愿意为她兜揽。

  宫务也从蒋太后手上接了过来,柳娘原本辞了又辞,只是在宫廷斗争中沉吟了一辈子的蒋太后却对柳娘寄以厚望,或者所对她肚子里的孩子寄以厚望。

  “你也不是头回有孕,轻车熟路的,正好熟悉宫务,这些日后都是要交给你的。哀家身子不好,可不能多照看你,早点儿把宫务拿在手里,想吃什么、用什么不必请示我,万勿亏待肚子。”蒋太后的意思很明白,宫中有权势、有高位、有宠爱才是立身之本,皇后正怀着孩子,若是手上无权,少不得让那些蠢妃子生出野心。蒋太后相信有福之人是皇后,只有皇后才能生出她梦寐以求的孙子来。

  “母后心意,儿媳却之不恭,就接下了,还请母后赐儿媳几位熟悉的嬷嬷,也好襄助儿媳。”柳娘也认为宫务不是什么大事。

  而今宫中虽有两宫太后,但张太后已经隐居,平日里几乎不会有人提起她,只有在新年大节的时候需要请张太后应景。如今宫中格局明显,主子就皇帝、蒋太后、皇后三人,剩下的妃嫔要宠爱没宠爱,要子嗣没子嗣,翻不起浪来。

  嘉靖十四年初夏,皇后在长春宫产下一子。十四年啊,大婚之后十四年,第一个儿子!皇帝喜得当场取名朱载壡,命大学士做《皇太子赋》以贺,大赦天下。

  人人都觉理所当然,正宫皇后所出,既长且嫡,即便皇帝没有明文旨意,日后也必定是大明皇太子。

  在柳娘看来,皇长子平平淡淡的出生,柳娘也没再弄那些日月入怀的把戏。一回是天意,两回三回皇帝也不是傻子。更重要的是他一出生就是嫡长子,与生俱来的尊贵,不需要任何神仙光环增加光彩。

  宫中因皇长子的出生欢欣鼓舞,柳娘出月正式接掌后宫,安排太医院为诸妃检查调养身子。不久,端嫔、康嫔有孕。

  皇帝大喜,下旨嘉奖的却是柳娘。正是因为她这个皇后贤明体贴,安排太医为宫妃调养,才有多人怀孕,为皇家绵延子嗣。蒋太后对柳娘更是是喜爱不尽,尤其是有气量狭小,因宫妃气到自己流产而亡的陈皇后和阴险狠毒戕害妃嫔子嗣的张废后对比起来,蒋太后流水的赏赐一股脑到了长春宫。

  柳娘作为贤惠皇后,当然会处理好后宫一切事务。宫妃有孕,皇帝、太后第一反应是赏赐皇后,皇后却不愿“委屈”妃嫔,请示皇帝之后,下凤谕晋端嫔为端妃、庄嫔为庄妃。

  “从我当时旧例,怀孕即有册封,也让她们明白皇家看重子嗣,只要为陛下多多开枝散叶,阖宫上下都有赏赐。”

  “就你大度,却忘了当初怀长安的时候,可没晋封。”皇帝笑点柳娘的鼻子。

  “当时陛下不刚刚升过我的分位吗?都是为了后宫和睦,独我一人升得太快,瞧着也不像话。”

  “什么像话不像话,卿卿诞育子嗣、侍奉得心、恩泽妃嫔,如此贤后,朕还不能放肆恩赏吗?”皇帝不满意的抱着柳娘,“你就是太大度、太省心,朕都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

  “我最愿意做的却是和陛下如平常夫妻一般厮守在一起,万事不理,可这哪里行呢。”柳娘长叹一声,“陛下不也有不得不做的事情吗?”

  皇帝心有戚戚焉,他现在已经是白天修道、晚上批奏折,凌晨到早上这段时间睡一下,日子过得苦,大臣们也不理解,他的确也有不得不为的事情。

  两夫妻一诉衷肠,相拥叹息,感觉心更贴近了。

  嘉靖十五年,庄妃产下皇帝二子,三岁之后取名朱载塾。端妃产下一女,是为常安公主。

  自此皇帝好像打通了生孩子的关节,宫妃不断怀孕,子嗣不断出身,从嘉靖十五年开始,一生一共八子六女,此乃后话不提。

  柳娘虽然知道皇帝不是情圣,大明只有一个孝宗,可当无数宠妃、宫嫔冒出来的时候,柳娘还是有一瞬间的不适应。不是一个两个,是一大群!皇帝不是在修仙吗?怎么有这么多时间临幸妃嫔。

  柳娘管理后宫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别以为皇帝爱好修道就不宠爱宫妃了,在名册上记了名字就有百十号人,单单嫔位就有三十九人,更别说那些低等级妃嫔了。皇帝还时不时临幸宫女,不断给后宫大名单加人。

  柳娘都不知道皇帝在她宫中的款款深情是不是假的了,看着那么真诚热烈,也没妨碍他宠爱别人啊。

  多亏生育子嗣的妃嫔还是少数,在皇帝有弱精毛病的前提下,还能有这么儿女,只能说皇帝也是下了大力气的。

  柳娘在嘉靖十七年又产下第二个儿子朱载堃,二子一女,稳坐后位。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蒋太后凤驾归天。当时柳娘刚刚生下第二个儿子出月,跪在蒋太后床前和皇帝一起送别太后。太后拉着儿子儿媳的手叹道:“皇帝三子二女,哀家如今有脸去见先帝了。皇后贤德,皇帝勿要负她。”

  柳娘拉着蒋太后的手泣不成声,蒋太后待她一直很好,虽有子嗣的原因,可终究是她受益。柳娘精心安排葬礼,又要照顾丧母的皇帝,自己也是哀毁过甚,几次在蒋太后灵前哭到昏厥。

  后宫随时有不省心的事情冒出来,少看一眼都不成。

  这不,有奴婢向柳娘揭发,慈宁宫张太后在蒋太后停灵期间大笑咒骂。这位张太后即便已经隐居冷宫,仍然时不时出来刷存在感。柳娘内心同情这位张太后,可她现在是新帝的皇后,屁股决定脑袋,她若为张太后说话,她丈夫、儿子继位的合法性怎么办?柳娘只能正妆去见了张太后,说什么无外人知晓,但殿内传出争吵声的打砸声。皇后也以太后新丧,后宫节俭为由,减少了对慈庆宫的供奉。皇帝对此持默许态度。

  蒋太后去世,日子照样过。

  后宫就是这样,即便有一朵万种挑一的牡丹,也挡不住百花园的万紫千红。在皇帝心中,皇后自然是只得敬重的有功之人,可皇后已经二十多岁,不再鲜艳,又因生产亏了身子,后宫却又无数娇□□孩儿等着她。皇帝也开始在其他妃嫔宫中逗留,怀孕宫妃集中在嘉靖十五年到十九年之间,柳娘做足了贤后的姿态,不争不妒,一心教养孩子。

  嘉靖二十年,皇帝最后一位子嗣嘉善公主出生,自此皇帝绝迹于后宫,只因嘉靖二十一年的一场宫变,柳娘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

  柳娘早知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可她不能事先有所布置,不然事后被查出来如何解释。柳娘只能在外围预防,等着“报信人”,走在钢丝上,一不小心就掉下悬崖。如今她的儿子才七岁,大明没有太后垂帘听政的先例,读书人的势力空前强大,皇权极有可能倾覆,柳娘不敢拿儿子冒险。

  第96章 生孩子

  嘉靖皇帝并不是一个仁慈的君主, 动则打杀宫人內侍, 加上他修道, 道家被曲解的时候, 很多丹方、修炼放肆都是极其残忍的。皇帝为天下至尊, 集天下丰饶奉养一人, 随心所欲,如何会考虑底下人的感受。

  皇帝修仙,柳娘也劝过, 若是皇帝能听, 他就不是嘉靖了。

  “世上长生之人大约可分为类。一是上古神话, 诸如彭祖之类的神仙, 口耳相传, 谬误颇多, 不足以信。二是富贵人家,精心养育,可享延年。三是医者,精于人体调养, 可得益寿。四是佛家、道家高人, 修心,心境平稳,外化于身, 才能顺势而为,得享长寿。后三者才是有书为证,合乎情理, 足以采信。由此看来,天下之人若想长寿,不过是衣食精致,心境平稳,得医者调养罢了。陛下修仙,我也不阻拦,只那仙丹,无人因服食仙丹而飞升,还是少用为好。”柳娘自认在皇帝心里有些地位,轻声细语、有理有据的劝他,应该能听进去一二。

  “卿卿言之有理,在凡俗人中,能有这般见识已是大善。不过卿卿忘了,朕修的仙道也是经诸位仙长试验过,卓有成效才由朕修行的。自修仙以来,朕身姿轻灵、头脑清明,若能一招得道,必带着卿卿飞升成仙。”皇帝却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且深信不疑。有宗教信仰的人总是很疯狂,尤其是皇帝这样无人可约束的,他讲起修道来两眼放光,已经沉迷。

  “有些丹药即便有害,也是慢慢积累的,陛下还是更小心为好。”柳娘怎么不知道那些朱砂、水银练出来的东西有效果,中医也讲究医毒同源,以毒攻毒,可若是过了量,那就是毒药了。以皇帝沉迷的架势,总有一天会过量。

  “你今日怎么了,和外民那些酸腐儒生一般,不见天下大道。他们见不得朕修仙,不过是怕道家凌驾于儒家之上,勾心斗角而已,何必扯上大道的名义做遮羞布。”

  见皇帝生气柳娘也不害怕,只道:“外面人说陛下的不是,我自然站在陛下这边,但我若有了疑惑也不是藏心机的人,自然要把担心告知陛下。”

  “朕知道,卿卿还责骂过那些邀名的儒生,颇有贺后骂殿的风采。哼!妄图走后宫的路子,也不是很么好东西!”皇帝对柳娘十分满意,外人说他是时候柳娘即便也有疑惑,但坚持站在皇帝一边。“放心吧,朕大道将成!”

  信仰是个很难说清的东西,既给人以力量,又引人入深渊。只要皇帝相信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谁有能拿他怎么办呢?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皇帝长啸吟咏,大步踏出了长春宫。皇帝相信,他将是古往今来帝王修仙飞升第一人。

  柳娘无奈,只能听之任之。

  如今皇帝能在白日来长春宫已经难得一见,因生辰八字合宜,皇帝近两年多歇在曹端妃寝殿中。曹端妃宫中诸人也适应皇帝的起居作息,昼夜服侍不停。

  皇帝白天修道,不许人打扰,但也要留人背着伺候。晚上批阅奏折,处理国事,更要有大量人服侍。等到凌晨到上午的这段时间,皇帝休息,宫人却是不能休息的,她们肩负着为皇帝采集露水的重任。由数名纯洁少女,在清晨采集花瓣上的露珠,用以炼药,这是天地精华以纯洁之身取得,妙用无穷。

  皇帝相信方士的理论,曹端妃宫中诸人遭受不小的折磨。皇帝偶尔到其他宫中歇息,临幸妃嫔,那一宫的人就忙几天,总能缓过气来歇息。曹端妃宫中却是日以继夜,长期不停。长此以往,宫女大量染病夭亡。大明宫女也是采选平民女子或犯官女眷,说句不好听的,也许有些宫妃在闺阁时的身份还不如宫女呢。人都是有脾气的,谁又能任人宰割呢?

  宫女为采集仙露大量病亡,皇帝又听信方士言论,下旨采选宫女,选取那些豆蔻梢头的女孩儿,初潮将至,用初次经血炼丹。这些小女孩儿还要负责采集露水这样辛苦危险的工作,大明医药珍贵,一不小心染病,这些人只能等死。

  看着刀子就悬在头顶,再看看身边一个个感染风寒病逝的姐妹,入了十月京城已是每晚鹅毛大雪。钦天监还有预测,接下来一段时间都是寒天。此次已有数百位姐妹病重,难道就看着今日说笑的姐妹就这么死去?尔后等着同样的命运将领己身?

  宫女杨金英不服,她做了一个任何人都没想到的决定——杀了皇帝。这就是老百姓朴素的处事观点了,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有权有势的忍一忍,实在忍不过了,起身干翻就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杨金英才不管什么皇帝、朝政,甚至不管自己的身后事,性命之忧就在眼前,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这日皇帝又来翊坤宫歇息,趁他熟睡之际,杨金英带着十多位志同道合的宫女,按商量好的准备杀死皇帝。

  因宫中禁利器,杨金英她们也找不到一刀毙命的机会,只能解下仪仗用的花绳充作工具。几个宫女扑到床上按住皇帝,两人给绳子打结勒住皇帝的脖子,皇帝刚准备呼救,就被准备好的布团塞进嘴里,皇帝还要挣扎,宫女们众志成城一起拔下头上的簪子往皇帝身上扎,有拳打脚踢的辅助,只盼赶紧杀了他。

  宫女终究力气小,绳子勒了这么久都勒不死,慌乱中又给绳子打了一个结。就是这个结坏事,两个绳结堵在一块儿,刚好给了皇帝喘息的时间。

  这毕竟是弑君啊,事先商量得再好,遇到问题马上就慌。眼见皇帝怎么也死不了,众人不得不信皇帝是“天命之人”“龙气庇佑”,害怕杀不死皇帝,害怕遭到天谴,杨金莲是其中最怕的那一个。

  杨金莲吓得不敢继续,趁着众人忙乱,赶紧跑到长春宫找柳娘自首。

  柳娘在宫中素有贤名,就拿皇帝要宫女采集露水来说,若是安排到长春宫宫人,柳娘让宫女们三班倒,又是凌晨做事的那些人一整天都能休息。即便长春宫缺人伺候,柳娘只要衣食无忧就好,并不要求他们强撑门面,多少宫女都恨不得自己是长春宫的人,可皇后即便掌管后宫,也管不到皇帝身上。皇后已经尽量多给翊坤宫拨人,让她们自行排班,可皇帝严苛,拨的人越多,死得人越多,恶性循环。后来就干脆按规制办,不在额外增加了。

  柳娘这一整年都留意着,她只知道是嘉靖二十一年出事,但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眼看一年都要过完了,柳娘还以为自己蝴蝶掉了这件事呢。

  十月二十一日晚,杨金莲慌乱的跪在长春宫门前。柳娘听她两句话说清楚,也不核实查证浪费时间,当即带人往翊坤宫而去。

  翊坤宫和长春宫同属西六宫,柳娘乃是中宫皇后,除了宫女还能调用有武艺的太监和侍卫。眼前的事情可能用不到侍卫,柳娘带着孔武有力的太监冲进翊坤宫,皇帝还有微弱的挣扎。

  “拉开她们!”柳娘一声怒喝,太监们七手八脚上前,拉开宫女。

  “不许她们自尽!”柳娘又下命令,有几个宫女见势不对,猛得往柱子跑,想撞柱而亡。

  “上柔,传本宫凤旨,封锁翊坤宫,拘禁端妃、宁嫔,把偏殿收拾出来,关押这些宫妃、宫女。水柔服侍陛下,移到长春宫,御医快到了。黄锦把好内宫,不许消息传出去!”

  柳娘言简意赅下了命令,亲自把皇帝搬到春凳上,抬到长春宫。长春宫中,御医已经等着了。

  出了这等骇人听闻的大事,御医们也六神无主。此时老国手陈御医已经卸任,太医院院首乃是许绅,皇帝的病情,由他牵头治疗。

  在御医们诊断的同时,柳娘紧急下令封锁皇宫,宫中有黄锦这个司礼监事帮忙,皇宫很快控制下来。宫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只有慈宁宫的张太后和翊坤宫的曹端妃、王宁嫔等妃嫔。其他各宫守好门户就是,六娘已经谕旨各宫,若有奔走串联着,以谋逆罪论处。

  暂时稳定下后宫,柳娘才有时间听御医们的诊断。柳娘也是做过大夫的人,听御医们掉书袋子却不耐烦。她也初步检查过皇帝的情况,身上的外伤并不是重点,重点是窒息和昏迷。

  “而今情况之危急,本宫不再赘言强调,你们有眼睛看,有脑子想。本宫也威胁你们九族性命,本宫只说一句大实话,若是陛下有个万一,你们都活不了。”柳娘神色平淡,仿佛说的不是死生大事。

  事实就在这里摆着,不用柳娘勃然大怒说什么“治不好要你的脑袋”,若是皇帝驾崩,朝廷面临的是血洗,几个御医的脑袋不够填这个天坑。

  众御医商议许久,许绅无奈出列道:“陛下危急,臣等无能,只能下峻药,药性凶猛,恐伤龙体,臣等不敢擅专。”

  “有几层把握。”柳娘焦急问道。

  “不足三层。”许绅无奈,给皇帝治病就是十成十也不保险,更何况三层。

  “用药。”柳娘须臾之间下了决定。

  “娘娘……”

  “本宫说用药!”

  出了事自然有“高个子”的人担着,许绅心中明白,下去调制药品不提。

  柳娘就坐在床边等着,黄锦出去传了旨意,今日不开小朝会,有请旨觐见的都拦下。幸好内宫封锁及时,消息没有传到外面去,皇帝已经本就长期不上朝,处理国事只召集几个心腹大臣商议,要瞒上一段时间并不难。

  柳娘亲自服侍皇帝用药,给他处理外伤,尔后就这么的等着,从晚上等到天明,又等到日上中天,四五个时辰过去了,皇帝突然吐血。柳娘知道这是体内淤血吐出,见这血块眼色紫红,说不定连往日沉积的丹毒都通过吐血排出不少,也算因祸得福。

  “来人,快来人,陛下醒了!”

  第97章 生孩子

  皇帝醒来, 挣扎着想要说什么, 喉咙发出嘶哑的呵呵声。

  柳娘赶紧拉住皇帝的左手, 轻声道:“陛下宽心, 待御医诊治后再说话。一口淤血吐出, 您的马上就会康复了。”

  话音刚落, 御医就上前诊脉,柳娘在一旁帮着挽袖子、擦汗之类,殷勤万分。

  “启禀陛下、娘娘, 陛下皇天庇佑, 已渡过最危险的时候, 如今只需按部调养便可痊愈。”许绅拱手道, 说完又怕皇帝不重视, 或者自己去吃仙丹, 搞砸的事情让自己背黑锅,硬着头皮提醒道:“十分病七分养,治疗调养才是关键。臣等习的乃是医道,不及仙道神奇, 恐有冲突之处, 还请……”

  “本宫知晓了,许院首妙手回春,医术高明, 来人啊,重重赏赐,太医院诸人也重赏。”柳娘打断许绅的话头, 皇帝就是因为沉迷修仙,才被宫女钻了空子,现在这个话题能不说就不说吧。

  许绅会意,叩头退下。柳娘又吩咐他们再把日常照料注意事项再和上柔、水柔等大宫女交待清楚。太医院有太医留下值守,低等医士、医女等人也候着,但柳娘不放心他们伺候。皇帝正是虚弱的时候,一个不小心,那她之前做的还有什么用。

  “嗬……嗬……”

  “陛下脖劲受伤,暂时不能用力,可别再撕裂伤口。陛下歇歇,妾有话和您说呢。”柳娘柔声细语,仿佛还是十年前她刚入宫盛宠时候那般模样,和皇帝耳鬓厮磨,亲密无间。

  柳娘先端来一杯蜜水,用棉签滋润皇帝干裂的嘴唇,又小心渡了几口药汁给他,细心为他整理好仪容,再慢慢放他半躺着,身后垫着软垫。

  药汁流过,滋润皇帝干涸的喉咙,勉强能说出几句话来,“尝药……何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