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游戏 > 敛财人生 > 第954章 重返大清(59)三合一

敛财人生 第954章 重返大清(59)三合一

作者:林木儿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1-01 06:08:53 来源:书海阁

重返大清(59)

人都说有苗不愁长。

看着孩子的变化,才知道这时间过的有多快。

一到五月,天就热了。四个小的身上的衣服是越来越轻薄了。没有厚重衣服的束缚,那真是都撒欢了。弘晶已经不跟四爷去前面了,实在是跟不成了。以前还是能抱在怀里的听话女宝宝,现在能翻能坐能爬的小妖精,已经不是那个老实的抱在怀里不懂的乖孩子了。翻来滚去起身爬两圈,一套动作做的贼溜。林雨桐叫人做了很多颜色鲜艳的玩偶,扔了一炕给他们玩。一个个正是对这些玩意敢兴趣的年纪,喜欢拿在嘴里啃,然后就是扔了听响。想啃东西是慢慢开始要长牙了,从上个月起,四个人就都慢慢的长出了第一颗乳牙。也就开始添辅食了。米汤、蛋羹、蔬菜粥、肉粥、反正能改这么大点的孩子吃的,都尝试的给。四个孩子陪了十二个奶娘,一见不叫几个小主子吃奶,心里都有些害怕的。可她们说是乳娘也确实是给小主子吃奶,但照管小主子的事她们半句多余的都不敢说。皇上和皇后亲自做主的事,谁敢提出不同的意见。也是怪了,自打开始吃辅食,这几个小主子比吃奶的时候瞧着是瘦了一些没错,但确实是结实了。七阿哥弘晗这两天已经能扶着墙颤颤巍巍的自己站起来了。相比起来弘暧就懒散些,“这孩子不怎么爱动弹……”哭的时候都懒的费劲的感觉,只哼哼个没完。“你瞧这头发……”已经不会翻身不会动的时候,孩子大多是时候都是躺着的。其他几个还爱叫抱起来竖着,这位不,躺着就行。瞧着一点也不闹。可问题是这么老不爱动,脑袋后面就睡出了枕秃。后脑勺有那么一圈挨着枕头的地方,非常明显的,那一圈的头发不怎么长。四个孩子,就他睡出这个了。这两个月林雨桐特别注意,现在看着才好些。不是那么明显。

四爷接过弘暧在这小子的脑袋上轻轻摸了摸,“没事!长一长就好了。”

弘暧被他阿玛抱着,伸着手要炕上的红色圆球。圆球被弘畅一把抓过去往俩腿中间一塞,然后双腿一夹,看了他阿玛一眼,表示没有了。他要也没用。弘暧也不闹,瘪瘪嘴低头玩他阿玛手里的扳指去了,绿莹莹的也漂亮的很,硬掰着他阿玛带着扳指的手指,嘴张的老大了,哈喇子一串一串的往下掉,急着把他阿玛的手指往嘴里塞。

四爷就笑:“这小子是个有福的。”

懒动好吃,不操闲心的人最有福气。

四爷是这么认为的。

这也都是两人之间说的闲话。孩子那么小,能看出什么来?除了看出长相确实是不不一样,别的什么也没瞅出来。

弘晗双眼皮,眼角很宽,有点丹凤眼的样。眼睛不像四爷,但那小嘴一抿,表情一严肃,下半张脸跟四爷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且不算是白孩子,肤色有点小麦色。弘畅在这一点上跟弘晗很像。四个孩子,只有弘暧和弘晶是肤色白净。反正每次过来见林雨桐的那些福晋夫人们,只要见过一次,就没有把孩子错认的。

父母看孩子就是这样,什么时候看都觉得看不够,好似没次看,都有新奇的发现异样。玩了一会子孩子,林雨桐才跟四爷道:“要正打算叫人把竹韵院收拾出来,我跟孩子去那边避暑吧。”

别看在园子里住着,但热起来的时候劲一点也没小。本来去湖上的大船上住也行哪里靠水,肯定是凉快,但是潮湿啊。四个孩子太小,可不敢那么住。竹韵院房舍不大,里里外外都是竹子,凉快的很。

唯一不好的就是,离九州清晏太远了。四爷瞧孩子不是很方便。

“竹韵院啊,也行。”四爷没有半点犹豫,“就那吧。半个月搬。”

半个月不长,等弘时叫人送来亲自种的西瓜之后,该收拾的搬家了。

四爷小的如今能坐在学步车上满院子疯跑了。反正一个个的把学步车当成碰碰车了,一个碰一个,不碰到绝不罢休。弘晶是半点也没有女孩的自觉,尖着嗓子,只有她玩的最嗨皮。

叫奶嬷嬷看着,林雨桐就往里面走。还没进去,就听见董小宛‘啊’的惊叫了一声、

“怎的了?”林雨桐追了进去。这姑娘跟在自己身边,这世面见的多了,如今能叫她惊着的事也不多了。

“娘娘……娘娘……”董小宛颤抖着声音,“那是什么……”

林雨桐站在门口,顺着董小宛的手看去,原本还以为是进了什么蛇鼠虫蚁呢,没想到是这么个东西,不惊喜是假的,“它啊……”

“什么啊?”董小宛看林雨桐,“我真就轻轻的拽了一根线……”

那是开关线啊姑娘。

“那是台灯。”林雨桐的嘴不由的咧开来了,她视线往头顶上看,果然就瞧见头顶悬着几盏灯,瞧着粗糙的很,但确实是灯泡。再往进门的墙边一看,也坠着一根绳子,她过去伸手轻轻一拉,董小宛又叫了一声,“这是……”

“电灯!”林雨桐怎么也掩饰不住欢喜。然后在屋里又找,果然在靠近床的位置,找到了一个盖着红罩子的东西,她伸手拉开罩子,叫林雨桐瞬间就想到了那个年月的电风扇,粗笨粗笨的,不过质量老好了,噪音不小吧,但是风特别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正高兴呢,外面传来给四爷请安的声音。林雨桐转身,也不管其他人在不在,直接朝四爷跑去,一蹦就挂在四爷身上了,一双腿往四爷身上一盘,“有电了怎么不早跟我说?”好像坏了的样子。

四爷兜着她的屁股抱着往里面走,“真跟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土豹子一般了。高兴成这样了?”

就是高兴嘛。

四爷将她扔榻上坐好,挨着她坐了,“风扇还没试?”

没顾得上。搬过来了肯定是能用了。

“能用是能用,就是噪音比想象的还大。”四爷说着又朝头顶的灯泡看去,“先给竹韵院通电,再给九州清晏。你不说跟孩子搬,我也得安排你们出来,接线噪音大,整理好得几天的时间呢。”

于是,竹韵院这里到了晚上成了一景。从院子门口到院子里面,再到屋子,那真是亮堂堂一大片。台灯这玩意,晚上看书用着正好,可比蜡烛强多了。

电,这东西一下子成了园子里热议的话题。

这什么玩意啊?有人说稀世珍宝,有人说东海龙王殿里宝珠。林雨桐马上整理了用电常识,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反正看的人都能看明白。务必叫园子里的奴才人手一册,千万可别枉死了。其实一个个把电当稀世珍宝,没人敢轻易碰触的。看了这图册,就更没人敢碰触了。至少他们都看懂了,这玩意闹不好是要死人的。

议论的人一多,自然常在园子里走动的就多少听到一些了。

十爷还跟九爷打听,“电这玩意,是九哥给万岁爷叫人从海外淘换来的?”

我哪有那个本事?

九爷连连否认,“谁知道万岁爷打哪来的,这也得问十三去。”万岁爷的事,少有十三不知道的。

十三爷还真就不知道。

上哪知道去啊。万岁爷最近在园子里的船上办公,办了半个月了,又回了九州清晏。这一坐下,凉风呼呼的就往身上吹,一身的汗转瞬就干了。扭脸一看,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乌漆嘛黑的,转的飕飕的,前面摆放着冰山,风吹到身上,带着一股子凉意,虽说有些吵吧,但这凉快下来,心里不燥热了,觉得这声音还算是能忍受吧。

四爷见十三好奇,也没解释,这边弄完了,也好给十三那边装一个,十三也辛苦嘛。

两人说着正事,还没说到那呼呼转的怪东西呢。九爷来了。

九爷是为橡胶的事来的,“……一个传教士倒是听过万岁爷说的这种橡胶树,说是一种会流泪的树。不过这种树在一个叫做亚马孙还是什么的地方,说是其他地方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四爷有些恍然,好像这橡胶树是百十年后才从引进到英国,然后从英国到新加坡,之后才传入中国的。那现在肯定是没有的,只得道:“你告诉那个什么传教士,只要能想办法把橡胶树活着带回来,价钱随他开。”

难道这玩意跟‘电’样,是个稀世宝贝?

九爷心动的很,到底不敢深问,要不然还以为自己要觊觎人家的宝贝呢。心里痒痒的跟什么似得。

看着十三背后那呼呼的带着凉风的玩意,也意动的很。看了好几眼觉得自己记住了,颠颠的就往回跑。心说着工部这些匠人挺会拍马屁啊,怎么就想到做那么一个东西呢。还会动,这岂不是跟诸葛亮那个木马流车是一个道理。

回头爷也弄一个,要是实在可行,这图纸买下来也不是不行。这生意其实真是一桩好生意。心里的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直响,都无心在这里坐了,说是不打搅万岁爷和十三说话了,他得赶紧找那个传教士去,听说他最近有回国的意向,不抓紧不行。

十三还跟四爷夸九爷,“……实心任事……”

四爷可没错过老九看电风扇时眼里的兴味,心道,还不定回去干嘛呢。

说完了正事,四爷就跟十三炫耀他的电,十三这才明白那玩意是什么,“……都是那个电带动的?”

十分新奇的样子。

四爷就跟中学物理老师似得,给十三爷恶补电的知识,先是电是什么?然后是电的使用,最后是电的重要性。一直到华灯初上,两人还没说完。等九州清晏的灯都亮了起来,十三爷觉得四爷不用说了,光这亮堂劲,就够重要了。

哥俩说了半晚上,十三爷听了一肚子的电,看来今晚是不用睡了,得趁着热乎,赶紧把万岁爷今儿说的大致默写下来,回头再慢慢学吧。别瞧着现在是宠臣,可这宠臣可不是好当的。现在说起来比当年在上书房上学还累些。没办法,谁叫伺候的这位主子实在是精力充沛呢。至于万岁爷最后说过两天就给自家先装上电这事,他谢了恩,却不打算声张。没办法啊,宗室太大了,给谁装不给谁装,给谁先装给谁后装,这不都是个事吗?趁着还都不知道,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家先装上,也省的大家争起来了,再到大锅里抢肉吃。

这一不声张可闹了笑话了。

怎么的了?

九爷出宫就直接去找工部了。匠作坊归工部嘛。那些尚书侍郎什么的,目标太大,找了也没用。这些人最会扯皮,九爷不是很爱跟这些人打交道。他找谁呢?谁的官不大,在匠作坊说了算的就找谁。这样的人自家的身份压下去,他是不敢胡乱推脱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位主管匠作坊的周大人才是个五品官,在亲王面前胆怯着呢。

但一听来意,这位周大人就为难起来,“……匠作坊绝对没有进过这样的东西给万岁爷。万岁爷的脾性您应该知道了,咱们做农具改良都做不过来呢,做什么转转车?没有的事!要是敢不务正业,上上下下可都是要吃挂劳的。”

也对!

这家伙没胆子骗自己。

那不是匠作坊是哪里呢?谁做的东西能送到万岁爷手里?

这位周大人只想赶紧把这尊佛送走,低声道:“要不问问内务府?”

也对!

不管是不是内务府进上的,至少他们是知情的。宫里的东西他们都是记录在案的。

可去了内务府,傅鼎一听来意,一推六二五,只接又推回工部了,“九爷,如今这册子,一旦过了日子就封存了,没有万岁爷的圣旨,谁想调阅都不行。而且您是知道的,很多东西内务府其实是不能记档的。至少您说的这个东西,奴才就没听说过。”他还好心的跟九爷出主意,“您找那些官油子有什么用呢,他们最是会明哲保身的。吹口气都害怕风大闪了腰,你打听的又是万岁爷身边的事,他知道也不敢说啊。您只叫找那些匠人,他们做过什么,会做什么,您一问就知道。这些人老实,不会说假话。”

这话好似也有道理。

然后大热的天,从这边颠颠的跑那边,避开那位周大人,只说找这些匠人做个私活,这没人拦着,还真就找到了资历最老的老匠人,“能不能用铁片做一个三片子能转动的那种玩意,转起来有风。”

老匠人卡巴卡巴眼睛,这啥玩意转起来都有风的。你就拿个破毛巾轮起来,那不也有风吗?三个片子……其实不管是三个片子四个片子,就是为了风的连贯性的吧。反正是不间断的有风吹到身上就对了。

他觉得理解了这个意思了。马上点头道:“回王爷的话,能做。”@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九爷眼睛一亮,那姓周的果然是奸猾。这不是碰上了做过的匠人了吗?这就好办了,“给爷做几个,做好点,回头少不了你的好处。”

老匠人眼睛一亮,急忙问,“那您想做个什么样的?”

九爷刚想说不是做过吗?但一想也对,怎么能跟万岁爷做的一样呢?坚决不行吧。

他叫人取了纸笔,在纸上画了起来,样子还是看起来的大致样子,铁网子里是三个叶片。哪怕不懂,但也知道也叶片的大小跟风的大小和能吹到风的面积有关,因此他不想改了叶片的大小,想到万岁爷用的是大半人高的,那咱高低上降低一格,大不了出来以后给下面垫个东西,吹风是一样的就行。给自己的机智点了赞,马上画出图纸给老匠人,“看的明白吧?”上书房毕业的,学的其实挺杂,画个简单的示意图,人家是真会。

老匠人看了看,觉得只看外表,挺容易的。这玩意任何一个铁匠铺子都能做出模子来。不够唯一的难处就是要动。这个说难也难,要想叫跟诸葛亮的那个什么木马流车一样,那自己肯定不行。要有那本事也不会在这里讨口饭吃了。但要是只要求能动,这说简单也简单。那老太太不是也把蒲扇给摇动了吗?又不是多难的事。给叶片下面设计个转轴,缠上绳子,另一边两人搅动绳子,跟井上的轱辘似得,另一端你说能不转吗?要是嫌弃绳子不够长,转动的时间短,这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困难。多做几台轮换着用,也就行了。

自觉是懂了九爷要的东西,老匠人满口答应下来。

这态度九爷满意极了,赏了二十两银子,“……尽快做出来送府里去,等着用呢。”

老匠人笑眯了眼,有外快赚就行。至于这有钱人为什么不叫人在边上打扇子非要费劲的弄这么一玩意理解不了但也绝对没出去多嘴去。

九爷回家后心里觉得美,只要一想到在御书房那么一股子凉意,就像是看到了银子在招手。粗略的估算了一下,一台这玩意,一两银子的成本都不到,但五两银子卖出去绝对算是便宜的价格了。转手就是五倍的利益。这玩意,不说五成的家庭都买得起吧。但是两三成的家庭还是买的起的。这得赚出多少银子来。要是运到海外,估计能卖出天价去。只这么一算,就像是看到银子争先恐后的朝自己滚了过来。这世上的啥胖了都不好看,就只那金元宝,越是胖滚滚的,瞧着越是好看。

梳洗完换了衣服,这心里的计划都成形了。在哪里建厂,在哪里招工,多久能建起厂房,需要多少工人,工人的工资怎么算,原材料从哪里来,先期投资得要多少钱就够。等等等等,心里都谋划好了。

可唯一缺的就是钱。自己的钱不够!

当然了,即使是钱够,他也不会傻到自己一个人往里填。一是生产的再快,今年也赶不上了。这东西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过了这个村,就得再遇明年那个店了。回报的周期太长了,根本不合算。有那银子南洋跑两趟,翻一番的钱都赚回来了。二是分担风险,做生意从来没有说谁一定能稳赚不赔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过返回来又想,要是自己有图纸技术,干嘛还得自己掏银子?这是不是傻?万岁爷可都说过,技术是可以入股的。这个道理完全说的通吗?

管我的技术是怎么来的?我脑子活掌握了先机这玩意就是我的。

回头就去那个什么专利管理司去,给这玩意上一个专利去。

钱眼里有火呢,所以赚钱的事那得赶紧,能今儿办的绝对拖不到明儿,要不然谁知道钱归谁了。于是也不嫌弃热了,灌了半壶凉茶,出去找愿意出钱的人去。

九爷的口碑一向是好的。消息一放出去,去茶馆包厢找九爷的就络绎不绝。

商家是闻风而动啊,但到底是抵不过贵人们。别的不说,光是兄弟子侄们,就把九爷给围了。这个说九弟你不讲究,有好事不想着哥哥。那个说九哥你怎么能这样呢,弟弟的日子如今也不好过,上要赡养老娘下要顾着儿孙,一个府里住着四辈人,都过程这德行了,做哥哥的你也不说拉一把。这边还没应对好呢,那边就是九爷啊,咱么说起来也不远吧,亲堂兄弟吧。不能现在翻脸不认人了吧。那些侄儿更是,这个端茶那个倒水的,说捎侄儿一块吧。侄儿刚娶了媳妇,这点钱再不拿出来赚钱,回头连零花钱都没有了。

说的好不可怜样的。

弘历都听见风声赶过来了。富察氏说的是对的,将手里的本钱叫给能干的人叫他们用钱滚钱赚钱去,比自己没头没脑的瞎转来钱快的多。不挣钱不知道挣钱的难,这话真没错。想自己这么长时间赚了多少,说起来能羞死人。以前那些当官的,都是捧着价值连城的古董上门才能求自己一副字画的,但现在呢?一副字画拿出去,人家就给出二两银子。一家字画铺子不识货,两家是瞎了眼,三家那绝对就不是人家的问题了。自己又不傻,马上明白这是为啥。不是自己的画值钱,值钱的是被皇阿玛看中的那个皇阿玛的身份,人家求的不是画,求的将礼不动声色送到自己眼跟前,叫自己对他们有个印象。要说起画,也就只值个二两银子。这个打击可不是一般的大。赚不来银子,心里那个不得劲啊。真没法说了。初一十五进园子陪皇阿玛和皇额娘,自家福晋头上是什么首饰都没有,只两朵假花带着,不像是三嫂和五弟妹,首饰换一套又一套的,从来不见重样的。听说是三哥在他的庄子上弄了什么反季菜,今年春上,一斤青菜能卖出二两银子去,很是大赚了一笔。弘昼被打发去守陵了,但架不住他早前安排的好,这里投一股,那里有他一份子,人家那红利按月就给五弟妹送去了。月月都不落,或多或少的,听说总有的。你说一样的皇子福晋,就自家福晋寒酸,哪怕是富察氏不说什么,自己作为男人,这脸上也不好看吧。拿钱想在好的铺子里入股的,可这京城开铺子的,哪个背后能没人呢?小铺子那三瓜两枣自己看不上,大铺子人家背后的主子不一定就买自己的帐,真要硬来弄到皇阿玛那里都是事。再说了,自己手里的本钱,人家大铺子看不上。就是九叔九婶这种大买卖,自己这万儿八千两的,人家那盘子大,扔进去连个水花也听不见。倒是有些小商人想投过来呢,可自己真要混成那德行,自己都瞧不上自己。正想着是不是拿钱开个瓷窑,就听到这边九叔在找人一块做个不小的生意,紧赶慢赶的,到这里都算了晚了。

不过人一多,他倒是不尴尬了。都一样的龙子凤孙,一样想着赚钱呢。

他也忙凑过去,“还不知道九叔要做的什么买卖?”

九爷心说,这种事我能说吗?先说了谁抢在头里还有我什么事?他看了弘历一眼,果然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位跟弘昼还真是两个娘生的,两人在生意上……脑子真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到底是皇上的儿子,不能给挡回去。不光不能挡回去,带得热情的招呼,“……四阿哥啊,要是你信得过九叔,钱就放九叔这儿,剩下的别管了,明年这个时候,等着收钱吧。”

弘历的笑一下子就僵在脸上了。九叔这信誉是有保证的,钱给他肯定是有赚的。人家谁都没有应先应了自己,这个脸自己要是不接着,那明儿真诚笑话了。可这周期太长了,说真的,家里等着米下锅呢。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因为下个月底就是太后的生辰啊。就算不怎么大办,自己这亲孙子拿去的东西能寒酸了?自己投了钱就是想着下月的这个时候能拿利钱的。可如今九叔一开口就说明年……身上这点本钱一递出去,府里可就真剩下两三千两银子了。怎么往下过是个问题了。

九爷看弘历犹豫,就似笑非笑,“怎么?信不过九叔?”

“哪里?”弘历将匣子递过去,“今儿带的不多,这些先给九叔吧。”

九爷拍了拍弘历的肩膀,“放心等着,保证明年一季赚的比其他生意一年赚的都多……”

弘历笑了笑,拱手告辞出来了。出来了就迷茫了,摸了摸荷包,这里面是七八两碎银子。跟吴书来道:“人这一辈子要是只为了银子汲汲营营,想想也怪没趣的。”自己并不擅长这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吴书来心说,我的阿哥爷啊,这世上九成九的人可不都在为银子汲汲营营吗?

为了银子汲汲营营的九爷,敢在银行下班之前,急匆匆的过去将身上收来的银票都给存上了。十六笑的跟多花似得,“弟弟是想找个营生比登天都难,九哥却是看什么都是生意,叫人不服不行。”

九爷正在数银票呢,谁多少谁多少都得记住了,他别的记不住,只这东西,记得准准的。打开弘历给的匣子,才八千两银子,瞧着手面,说是皇阿哥都没人信。老四也是心狠,真就撒出去,说不管就不管了。心里感叹这个,那边却应付十六,“你拉倒吧。银行是这世上最好的生意。你说万岁爷怎么把这个交给你掌管了……”要是搁在自己手里,只看着银库里的银子,心里就觉得满足。真能打多活十年也不定。

十六嘿嘿的笑,越是运作就越是觉得这里面藏着的东西奇妙无穷。他心里美呢,也没忘了自家的生意,“……以后缺钱了,别找别人啊。咱们银行可以贷款,还可以参与投资的……”

又多了很多从来没听过的新鲜名词。

九爷数着银票抽空看了十六一眼,“哼哼……你的银子可不是那么好用的……”

在行业不怎么规范的情况下,跟十六的合作还是慎重着些。跟私人合作,赔了对方也只得认了。可真叫银行这种官方机构赔了,以后的麻烦多着呢。他自己做不到完善,自己可不得小心着些。

不跟十六废话,将银票存完回到家心里挺美。

九福晋热情的迎出来,“回来了?热的很了吧。水都叫人准备好了,叫太医开的方子熬的香汤,泡了解暑去痱子的。可好了!你闺女喜欢的不得了。”

九爷心里咯噔一下,非奸即盗啊,这娘们今天想干嘛?

哼哼哈哈的应着,泡了汤,出来吃了美美的一顿据说是福晋亲自做出来的饭菜,九爷心里就哼了,什么亲自下厨,搬个凳子吃着冰,坐在厨房门口的树下指挥那也算是亲自下厨了?别逗了好吗?

她不说,他也不问。被伺候的心安理得。

然后直到晚上了,这娘们油腻腻的粘过来,九爷才吓了一大跳,“干嘛呢?干嘛呢?有事说事,别这样我跟你说……”

九福晋眼睛一瞪,“哟!守身如玉上了?”

屁!

你胖了多少你心里没数吗?夏天了人家都苦夏,就这娘们,瞧瞧,身上的肉都一圈一圈的。好吧!老夫老妻了!年轻的时候都没觉得这娘们有多好看过,如今长成什么德行也得看顺眼了。关键是大夏天的,挨着人热的慌啊。

他这么说,九福晋脸上的表情才好点,干脆也不跟磨叽,直奔主题,“听说你这里有大买卖,傻了吧唧的,干嘛叫人机来分一层利出去?你的银子不够,我这里有啊。我六你四,甭管谁多吧,钱都进了咱们家的大门了。你的你给你儿子去了,我的我给的是咱闺女。将来都是你自己儿女的,分的那么清楚干嘛?是不是傻?”

你才傻!你全家都傻!

啊呸!自己跟她确实是一家。

“这是季节性的东西,今年投进去来年才收,这中间耽搁多少事。”低声细细的跟九福晋把东西说了一遍,“……你自己算算合算不合算,别觉得叫人家掺和咱们就吃亏了,你也不想想我现在折腾咱们拿的还是最大头,等过段时间有人反应过来了,都去做这生意了,还有咱们什么事?”女人啊,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如今是谁的银子我都收了,他们就算明白过来了,还能自己想着再弄一家自家挤兑自家的买卖?那这不是跟大家伙过不去?只要不傻就干不出这事来。”多保险的事!叽叽歪歪什么呢。

九福晋恍然,“要说奸诈这事上,我谁也不服,就服你!”

那是!

九爷挺得意!得意完了抬脚踹了一下已经躺在边上的大胖媳妇,“把话说清楚,谁奸诈了?怎么说话呢?”

这叫奸诈吗?这叫商人本色!

过了两天,叫人去匠作坊问了问,那样品什么时候才能好啊?那边回复说明儿就好。

于是九爷将股东们都邀请了来,“来嘛!一起看看咱们的样品。也好叫大家心里有谱。”@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谁的银子也不是白来的?给人家了连做什么买卖都不知道,不像话不是?回来媳妇一问傻也说不上来,干架的也不是一家了。

既然九爷还算规矩,请了,那就去吧。

一个个的都挺早的,早早的到了在厅里喝茶,大夏天的挺热的,冰放的再多也把人给整的汗流浃背。

弘历实在坐不住了,“九叔,啥时候来啊?”

九爷刚要起身,就见管家带着人来了,后面的小厮一人抱着个供奉的佛像大小的玩意,上面盖着黑布。

还挺神秘。

什么玩意?

摆放好后,不等九爷揭开,来瞧热闹的十爷手欠,一把就上面的黑布就给掀开了。

东西一露出来,九爷的眼睛瞪大了——这是个啥玩意?!

书迷楼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书迷楼(.)。

喜欢敛财人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敛财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