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碳变之唯我独法 > 第95章 最后避风港

碳变之唯我独法 第95章 最后避风港

作者:无境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22:33:38 来源:88小说

维列斯之门,一度以为是线索,结果只是个插曲。

遗憾固然有一些,但更多还是释然。

周宁觉得,这跟他的自我定位,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有关。

屁股决定脑袋,周认认为他臀部的两瓣,受力并不均匀,首先是坐在自己这边,然后才是人类这边。

这次事件,若换成是手握足够力量的普通人,即便确定维克多没什么恶意,大约也不会让其走的那般轻松……

他当天就回了联邦西海岸杰斐逊堡的零号基地。

莫斯科超凡线,对他而言已经划下了句号。

保护伞公司分部的任务目标,也因此调整。

1,持续的生产超凡力量。

维列斯之门虽然关闭,那些符石却仍旧在运作,血肉筋膜也同样在收集超凡力量。

这些力量一度缺乏利用方式,现在不会了,它们完全可以用来当做研发自己的空间门的耗能。

2,正式展开精英收割计划。

经过这段时间的生产制造,美娜的实体设备完成了又一次扩增,从而拥有了更强的运算能力。

这使其有空闲的计算力,通过大数据挖掘符合标准的人才。

与此同时,保护伞公司对外吸纳雇员的条件也基本成熟。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宁一直心心念念的‘精英虚拟人格模板制造’项目就有了启动的条件。

在荒沙世界,入了他眼的虚拟人格,也就鬣狗铁志成,狙击手李二刚等有限的几个人。

最新一批的NT人中,就有这几人的人格模拟者存在。

虽然带有实验性质,但周宁仍旧觉得,以铁志成的人格,辅以相应的专业知识,管理一个基站的武装力量,绰绰有余。

更重要的是,虚拟人格之路,是他早已定下的一个发展方向,无论如何也要走下去的。

既然如此,条件具备了,获取精英人格的计划,自然也就展开。

具体是从莫斯科的地铁幸存者中,层层筛选,挑出适格者。然后通过实战 虚拟的测试和培训,以及大数据收集,加以定型。

周宁甚至想着,随着这方面的数据不断充实,有朝一日,AI能够自行衍生出人格算法,从而进行人格编程,设计出优秀的拟人人格,供他使用。

保护伞分部还有一个任务系列,就是自我增殖的同时,与毛子们展开更多的互动。

这与‘精英收割计划’是相辅相成的,具体的支线项目繁多,由美娜筹划,安娜审批拍板。

另外,分部这边调了几个人去海参崴,加快那边的基站筹备工作,周宁打算将保护伞公司的第一个军港,立在那里。

回到杰斐逊堡,周宁先照例关注了下本地新闻。

跟其他城市的闹尸潮比,杰斐逊堡呈现出诡异的和谐越冬景象。

变异者因缺乏强有力的组织者,而无法跑去官立难民营开饭,死磕人少骨头硬的私人避难所又不划算,于是开启了内部的末位淘汰生存模式。

隔三差五,就会以巢群为单位,举行血腥聚会,最弱小的一小撮,会背群体扑杀,然后开饭,再然后就各自回窝猫冬。

这样的一个现象,使得拾荒者们大活跃。

毕竟相比于被变异者猎杀,风雪和寒冷的威胁要低上不少。

同时,拾荒者们中间也流传着‘最后的拾荒岁月’的说法。

这说法不算夸张,杰斐逊堡的物资,基本已经被捡光了。房屋变得空荡荡,街上也不再像过去那般,塞满车辆。

能有这样的效果,自然跟保护伞外围组织UGL新开设的废品回收业务有关。

实际上这就是变相的救济。

保护伞公司自己的收集队,完全可以更效率的收集资源。

但考虑到难民的不易,安娜就拍板了增加工本的‘劳动者可得食’的回收业务,以帮助难民越冬。

这个业务也使得指靠保护伞公司吃饭的人员进一步增多,为此,保护伞公司建立了家属社区。

具体位置是在杰斐逊堡的东北角,距离零号基地不足5公里。

保护伞公司没有利用这个地区原有的建筑框架,而是推倒重来。

而其建设效率,惊艳了所有的关注者。

一个月,三幢三百米高的大厦从无到有,投入使用。

拆旧处理,平整地面,打造地基等等也都算进去。

新材料,新造法,新设备,很多专业分析人士都认为,除了天顶星人附体,没有更适宜的解释了。

不过也有人些人觉得,这建筑风格着实是拉胯了些,丑到辣眼睛,简直就是‘桥墩’。

当然,舔狗也是有的,脑洞洗地,说这种大体为等腰三角柱形体的建筑,根本就是巨构建筑的一部分。并且有着这样那样的优点和先进性。

而如果非要说有除周宁、安娜之外的人,知晓这种宛如‘阿兹卡班监狱’造型的建筑的用意,那么就非天夏有关部门莫属了。

毕竟周宁与之共享了美娜的进化病毒推演信息,进而让其知晓,E病毒感染的可不光是人和动物,只不过人和动物比较闹腾,更吸睛罢了。

天夏的专业分析人士,结合病毒推演信息,很容易就得出结论,这种两个窗户都没有的建筑,为的就是防范‘粉尘、孢子’等方式的病毒侵蚀。

真相也确实差不多。

赛博世界的灰废带,其空气、辐射、粉尘影响之恶劣,远超这个世界的人类的现象,所以相关技术体系非常成熟。

哪怕是巢都尖顶的权贵们,也早已习惯了呼吸人工过滤的空气,而不是自然环境中的空气。

全球的各大势力,几乎都对这另类设施感兴趣,但最先获得内部参观许可的,是天夏。

巨大的人造石板广场上、呈品字形分部的三座三百米高三角柱形大厦,灰色的地面,灰色的大厦外壳,简洁的让人感到不适,却也让人印象深刻。

两辆大巴在数量改装SUV的保护下,顺着道路驶入这片区域,最终直接驶入其中一幢大厦内。

车内的天夏代表注意到,大厦的门扉是一种空气幕布,进入的过程中,会像遭受高压水龙冲洗般,完成一次滤洗。

然后又发现,这种气幕不止一道,而是像自动流水线般,多层冲洗。

待到从车上下来,就会在半自动半人工的指引下,进入一套流程。这套流程略显繁琐,但很效率。

天夏代表发现,能如此,主要跟智能系统的一对一精准服务有关。可以说,只要智商正常,就完全能够轻松的走完这趟流程。

唯一不美的,就是稍微细思就会发现,自己全程被监控,几乎没有一点**。

不得不说,这很赛博。

流程走完,不管进来时啥样,都会成为被洗白白,并且换上一身合身的、自行挑选的崭新衣服的体面人,就像逛了一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洗浴会所一般。

与同车的那些保护伞公司员工家属不同,天夏代表获得的是拥有更高级别权限的ID身份卡,凭这卡,可以随便参观,包括大厦的控制中心。

大厦的内部实际上也没啥,无非就是亿达综合商场的那种程度。

并且这里没有那种琳琅满目,各种品牌店林立的效果,而更像是商场式的植物园。

但有一点则的确是奢侈,那就是墙体、顶壁的涂层贴膜,貌似是整张的柔性超大屏幕,像素高到肉眼根本无法分辨,就以为是透过玻璃,看到了外面的自然景色。

实际上无论是蓝天白云,还是城市景观,都是假的。

天夏代表有人小声嘀咕:“这就是在养猪。”

结果被上司剜了一眼,立刻闭嘴不说话了。

如果周宁在这里,至少会心中点个赞:“一语道破天机。”

他穿越过来,可不是为联邦人们谋幸福的。

温柔乡是英雄冢,给员工家属提供这样的生存条件,结果就是令其失去最后一丝跟高速变化的世界同步的可能。

这大厦,是安居所,是乌托邦,也是埋骨地。

天夏代表们发现了这种用心险恶,他们发现保护伞公司并非不给这里的人提供工作,而在于并不鼓励工作。

这里鼓励的是爱好。可因为外部环境等因素,许多类别的爱好都没有办法展开,也就是音乐、美术之类的有较大的施展空间。

说白了,所谓的鼓励爱好,也不过是避免人们太闲而设。

生活在这里,也并不能让人真正安逸。

物资相对匮乏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这种生活,是由一个直系亲属冒着不低的生命危险在外工作而提供的。

联邦人虽然大都还算习惯这种一人工作养活一家子的生活模式,可现在外面是个什么鸟样,他们是清楚的。

保护伞公司也没有刻意封闭信息渠道,让人们对外面一无所知。

相反,保护伞的新闻频道提供的新闻,可比联邦媒体的新闻靠谱多了,并且也足够及时。

更何况,这里的许多人不久前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痛苦的记忆不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甚至让不少一定程度的患上了心理疾病。

而对于周宁来说,这其实也是一个项目。

项目的名称,叫做‘王国的建立’。

说白了就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如何营建并运转一个势力。

试错、验证,收集数据,总结理论。

这个社区只不过是个开始。以后类似的还会有,其内部会实施不同的统治策略。

用周宁的话说:“这也是各取所需,双赢。”

而天夏代表,主要目的是来参观设施体系的,而不是社会方面的运转模式。

代表们对这种其实已经算是巨构建筑配套格局的设施体系印象深刻,但最终收获,其实相当有限。

主要是综合技术水平相差有些大,想要达成类似的效果,哪怕是猴版的,其先期投入和后期维护开销,也仍旧显得过于巨大。

结论就是:这种体系,的确是未来趋势的一种方向,其概念性的价值还是有的。

这就好比有了一个真实的模板,就远比完全空想更容易走对路。

就像某天夏院士说的:“过去,我们在科技上摸着联邦过河,现在,我们可以摸着保护伞公司过河……”

周宁不介意这种抄设计、蹭技术的行为。

相反,他其实很欢迎这种并非完全照抄,而是有着适应性改动,以及二设特色的高仿操作。

在他看来,这是真正的在消化技术。

而在这一过程中,蕴含了大量的解析思路、细节创新。

这是他所欠缺的。

毕竟这些技术,他虽然做到了直接拿来用,却没有真正吃透。

于是,在天夏代表参观完保护伞社区大厦后不久,一些技术合作项目,便就此展开。

这些基本都是发生在周宁坐镇莫斯科分公司期间的事。

而现在,千金市骨的效力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这自然是周宁乐意看到的。

毕竟‘精英收割计划’在联邦土地上也会展开。

周宁相信,在这片饱经浩劫蹂躏的土地上,还是能挑选出一些优秀的人才的。不仅仅是战士,还有擅长管理经营,以及技研的人。

不过,最先闻风而来的是因联邦崩盘而惶惶的联邦权贵。

他们趁着还有些家底,信息嗅觉还算灵敏。做出艰难的决断,向着这‘希望之地’而来。

联邦之前又是扩建杰斐逊机场,又是派军队驻守,这使得投奔‘希望之地’的成本并不算高,有办法搭上一班飞机,也就过来了。

而周宁,也不得不承认,联邦的权贵阶层中,确实有不少能力出色的人。

这些人能出人头地,绝不仅仅是因为资源够好,而更多的是因为长期令自身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中,这其中涉及了能力、运气等多种因素。

总的来说,随着他自身不断强大,事业不断进步,眼界不断开拓,自信不断提升,心胸也变得宽广。

他不再像前世的**丝状态那般,一提起权贵,就立刻情绪上头,死盯着其短板、或拙劣之处不放,继而主观的认定其就是靠投胎好、以及底限够低而成事的既得利益者或人渣。

他开始愿意承认能力、自律、努力等闪光点,在这类人的人生轨迹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同时,他开始认知考虑各个圈子的潜规则对入圈者的影响,并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一说法的入味。

有些好笑的是,他有这样的思路,并不单纯是因为他成长了,成熟了,还因为这样的思路,有助于让他产生爽感,满足感。

原因在于,作为一个掌握了高端技术的超凡穿越者,他是凌驾于这个时代之上的,是规则的制定者,这种‘我就是大局’的自由感觉,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类说法的映衬下,简直就是反差美的代名词。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不介意将杰斐逊堡变成联邦最后的避风港、以及新政体的孵化器。

他想看看,这帮以‘文明引领者’自诩,以‘人生赢在思路上’自诩的社会精英,在没有大资本的种种影响后,靠着手中最后的这一点点资本,能够掀起怎样的波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