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碳变之唯我独法 > 第86章 消减

碳变之唯我独法 第86章 消减

作者:无境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22:33:38 来源:88小说

十一月三十日,又一场暴风雪横扫联邦中西部,杰斐逊堡所在的俄勒冈也在其肆虐的范围之内。

或许是因为病毒浩劫全球人类的排废行为大降,今年的寒冬,无论是低温还是风雪,都比往年更显残酷。

不过,比气候更令人心寒的,是变异者的进攻。

人们普遍认为,变异者已经被严寒冻疯了。它们竟然没有猫冬,而是选择顶着暴风雪对避难所发起冲击。并且针对的往往是看起来最为牢固的官立避难所。

“也就是看起来而已,事关生死存亡,变异者的态度更慎重,也更纯粹,进攻官立避难所,是谋定后的选择。”

事实也证明,周宁的判断是正确的。

当官立避难所的守卫们一边心疼弹药的消耗速度,一边咒骂变异者又蠢又疯,选在这种时候自不量力,以卵击石时,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更多的变异者离开巢穴,汇入到进攻序列中。

变异者群体早就对官立避难所这个肉缸垂涎三尺了,缺的无非是一个恰当的进攻时机,以及先锋部队。

而现在,这些条件都达成了。

变异者们又冷又饿,这是动力。

暴风雪能有效的限制人类热武器的命中,这是变异者们测试总结出来的经验。

再加上肯牺牲群落成员堵枪口的变异者群体的出现。风险已经低到了完全可以忍受的程度,那就搞起。

可惜,联邦的绝大多数人,还沉湎在变异者比平头哥还蠢的认知中,并不知晓智慧种已然诞生,并渐渐主导巢群。

这种认知缺乏,也跟拾荒者们不会主动的去招惹巢群有关。

寻常情况下,三五成伙的变异者游荡觅食模式,也体现不出智慧种的价值。

拾荒者们仅仅是发现,如今即便是白天,变异者们也很少成群结队的觅食了。

官方为了稳定民心,不厌其烦的通过媒体吹嘘大炸炸的成果。而糗在避难所的人们也渐渐信了邪。

毕竟每次精心裁剪的集束炸弹、燃烧弹的地毯式轰炸,视听效果真心不错。

按照媒体播报,几乎天天都有成群的变异者被炸,成果喜人,大家都觉得,变异者再笨,也被教做人了,不敢轻易结群而行。

实际上,更重要的原因,是城市中的资源,已经不支持群体出动这种低效的觅食方式。

而这,本就意味着变异者被迫向着强化单兵作战能力、和小组作战能力方向进化,其中就包括变得更聪慧。

拾荒者们抱怨,外出越来越危险,收获缺越来越少。

变异者们不会抱怨,但它们会积压情绪,且必然会爆发。

超大型尸潮,就是爆发。

在变异者眼中,官立避难所就是最肥美的肉罐头,现在,开饭已经成为它们脑海中的最强音。

仿佛是约好的,就在这一天,中西部有上百个大型避难所沦陷。

联邦总统在后来的演讲中,深情而又悲恸的表示,这是浩劫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然而一周都没过,就被打脸了。

暴风雪席卷中东部,同样的开饭戏码上演,某些前几天还上蹿下跳,声称中西部的防守战力表现不佳,甚至渎职的某某家,这下可以闭嘴了。

前后两波,被后来者称作‘风雪尸潮’的事件,对联邦的伤害是巨大的,不仅仅在于三千多万人口的损失,更在于民众对官方信心和信任的彻底丧失。

随着状况相对较好的几个州宣布强化州自治,有条件的遵循联邦法令,联邦政-府掌握的经济体量、军事力量等等,已然不及浩劫前的十分之一。

或许是自立国以来,就缺少大灾大劫的磨砺,联邦自浩劫以来,拿不出一样值得称道的表现,与其世界头号强国的形象既不匹配。

到了现在,其崩散的结局,已然不能让其他国家感到惊讶。

更何况有生死之险,甚至完蛋大吉的国度,远不止联邦。

联邦的邻居墨国,就已经因抗灾不利,连换个三任总统。

如今官方体系已经彻底瘫痪,以组织势力的角度看,运作的最好的,是过去的几个毒枭势力,心黑手辣,或许无法笑到最后,但这种强硬和偏执,的确更适合在丛林化的这个世界生存。

而在南美,巴西已然没有人口过十万的大型避难所,大量的幸存者逃入亚马逊森林,至于是成了树肥,还是找到了活路,那就不得而知了。

像智利这类人少多山的,这时已然进入变异者满山乱跑,幸存人类结寨自保的魔幻时代。

至于全球角度,崩的最快的是阿三家。

数据欺瞒毫无意义,别国懒得看怎么将遮羞布玩出花样。况且遮羞布也遮不住一次次的超大规模尸潮。

就像是海浪,一**席卷,瑜伽、牛尿和恒河水这次也没能救了他们,进入十二月,阿三家也论为变异者国度,大股的巢群,甚至已然放弃了捕食零星的幸存者,而转为相互撕哔,因为前者根本无法满足巢群的进食需要。

天夏跟阿三之间有地广人稀的雪域高原阻隔,变异者们没有推进动力。阿三的其他邻居就比较惨了。

阿拉伯国家也比较惨,毕竟那片土地上,除了石油和沙子,没有什么能够自给自足。浩劫一起,资源慌便迅速蔓延。

欧洲算是刹车成功,不适应这个时代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同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而从废墟中重建的坚韧和倔强,开始在幸存民众中普遍显现。

尤其当联邦名存实亡,北盟也差不多虚有其名后,一些成员国赫然发现,一切靠自己的,居然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差……

其中,汉斯猫最是给力,或许是‘较真精神’发挥了作用,钢铁般的纪律在亡国灭种的威胁下,被他们找回来了,境内主要主要变异者巢群,竟然被清理了七成以上。

变异者不得不躲进森林,才避免了被彻底覆灭的命运。

高卢鸡和约翰牛紧随其后,什么浪漫的、古板的,这些个说法,都是日常说法,甚至是故意营造的形象,真实的民族性情,还得看生死存亡的时刻。

在这方面,高卢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都有自身可圈可点的地方,证明能在过往数千年的人类史中一次次胜出,是有其道理的。

非洲整体而言,就真的比较惨。

北非和西非,一直都堪称人类文明的伤疤,穷的要啥没啥,年景稍微不太好,就得靠国际救济度日。

如今哪还有救济?因此浩劫席卷后不久,便上演冷兵器对尖牙利爪,再然后就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了,连万人规模的避难所都没有,还有什么好说的?

东非南非也惨。浩劫前,东非的热闹,主要靠外来力量,争权夺利、代言人战争,以及海盗戏码,在这里天每上演。

浩劫一来,物流链遭到重创,什么血钻、血黄金,都流不出去了,枪械武器也流不进来。

黑粟粟们可没办法跟帝国坟场的绿绿们比,人家能家庭做法造AK,能复装子弹,黑粟粟连这点手工艺能都无,只管用,不会造。

而且基本上不知道纪律为何物,一个个大大咧咧,身具愚蠢的乐观主义精神,病毒一来,立刻遍地开花,然后不停的遍地开花,以至于连几场像样的抵抗作战都没打成,很快就只剩乡村野人级别的苟延残喘了。

南非的糟糕是在于官方软弱,本来就被南非之父给忽悠瘸了,动不动就游行示威,暴乱零元购,吓的外来投资、正经企业都关门歇业。以至于生活物资都短缺,各种贵,失业情况也日趋严重,而越是如此,打砸抢、零元购就越频繁,妥妥的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众变得越来越野蛮,官方的威信则不断被消耗。病毒浩劫一来,民众将官方的话当放屁,就连军方都各扫门前雪,请之不动,结果可想而知。

中非的几个国家还行,却也是矬子里边挑大个儿的那种行。

毕竟和平稳定的年头并不长,全民教育才刚刚展开没几年,整体素养一般,能指望有啥好表现?

至于南亚岛国、吕宋什么的,大城市基本都在沿海,被攻陷后,就上山进荒野,开始打游击了。

以吕宋为例,死于荒野的比死在变异者爪牙下的多。

活下来的,大半是跟那些土着后裔有机融合、建立堡镇的,另外就是以军方为主导的几个避难所,算是稳住了。

由于那里的变异者更早的进入了荒野狩猎时代,再加上南北半球的季节因素,因此并没有凑‘风雪尸潮’的热闹。

与之对应的,保护伞公司则一直处于超高速发展状态。

被命名为零号的根源级基地,主要土木工程已经彻底结束。

核心区宛如一枚时间卵,通过轨道滑入深深的地下,并被层层闸门封存保护,哪怕是周宁死了,又或离开,都不会影响其运行。

它的作用,就是吸纳信息,不断的发现和演算,积累知识,自我升级。

可以说,这是一整套具备进化能力的智能设施。

它在未来,产生的唯一硕果,就是科技知识。

撇开核心区,就是规模进一步扩大,内容进一步丰满的环区,以及后来增加的顶盖区。

相比于油桶形状的核心区,顶盖区整体形状就像个铁饼。

该区的主要功能,是飞行器的生产和组装。

它与生活区关联最为紧密。飞行器造出来后,会进入位于生活区的机库。使用时通过升降平台抵达地表。

地表部分倒是变化不大,看起来仍旧是个武装到牙齿的豪华私人避难所。

如果非要说跟过去有什么不同了,那就是以避难所为中心的实际控制区域,进一步扩大了。

在这片因受战术核弹波及、林木大都半死不活的林区中,BOW像巡游的死神般日夜出没,在死了足够多的同类后,无论是变异者,还是突奔种、暴怒种,又或其他什么E病毒感染体,都学乖了,不肯再来作死。

一度有拾荒者试图碰碰运气,结果同样是进去多少,就失踪多少。实际上这些拾荒者中的大部分都没有死,也没有被当做**实验者。但保护伞公司凶名的招牌已经立起来了,人们口口相传,也就没人再不信邪的送命上门了。

前往UGL救助站的人,倒是不少。

UGL救助站的站点,很多就是当初极限俱乐部的安全屋。

成为保护伞的外围组织后,他们获得了技术和物资上的支持,强化了安全屋,也强化了安全路线。

方便自身的同时,也等于是帮拾荒者们建立了安全带。

一般来说,只要进入这个安全带,安全就有了相当的保障。

因为有NT悍将巡逻,屠戮其视野内的一切变异体。同样的,时间一长,变异者们就记住了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存在不能招惹。

而救助队虽然主动外出,为人们提供免费帮助。

但终究还是有遗漏的,比如那些游荡型的,又或散居的拾荒者,就只能是碰到了,又或求到门前,才能得到救助。

这个时间段,致人死命的主要是两方面:

外,残酷恶劣的环境;内,肚里没食没油水。

内外夹攻,好些人睡着了就没能再醒来,器官衰竭而亡。

尤其是联邦人在浩劫前,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就以杰斐逊堡为例,不是集中供暖,更不会烧煤,要么空调二十四小时运作,要么就是天然气壁挂炉。

如今停电断气,取暖只能是整个火盆烧柴。

这种取暖方式可是有讲究的。

比如需要注意一氧化碳中毒,还得整反热壁强化取暖效果。

总之,绝非找个盆,将门柜什么的劈成柴,就能暖暖和和。

一个看起来并不是很难的保暖问题,就卡死了很多人。

不是因为人们笨,这点简单的小技巧都学不会。

也不是单纯的因为过去的生活太过优渥,以至于现在身体难以适应。

而是这种事从来就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只是日常生活的中的一个环节。类似这种细小而琐碎的事还有很多。

一旦疏忽大意,削弱就开始了。

这差点、那差点,等发现时,往往已经积重难返。

这就跟老年人总是容易在恶劣天气,比如阴雨闷热,寒潮来袭的时候过世一样。本身就虚弱,关键时刻没挺过去,人就走了。

这也是周宁为什么说‘药救不死人’的原因。就当前的大环境下,幸存者的死亡,大部分都不是药石能拯救的。

病因是长期的亏损缺乏,吊住命后,也得悉心呵护才能恢复。

哪有那个条件?若有,就不至于导致长期亏空了。

所以,与其高成本整那些能吊命的药,就不如低成本多来点寻常的营养药。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热量,这些自己搞定,差维生素,微量元素,保护伞帮忙补齐,仪器检测,谁比较缺就给谁补。

所以实际上保护伞真的能称得上幸存者的守护神。毕竟保护伞长期针对变异者群体下黑手,导致了‘风雪尸潮’根本没有在杰斐逊堡发生,这也算是一项主要的守护功绩。

只不过,当地人没什么感觉,他们更多的还是抱怨如今的日子有多苦等等。

而周宁也从没指望人们能感恩戴德。在他看来,拯救与否,如何拯救,是他自己的事,与被拯救者关系不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