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59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59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9:32 来源:免费小说

  扩大种植范围,将周边几个村子都囊括进来,这是原本就在计划之中。不过应该没有那么快,毕竟要经过几年的发酵,不光是外人,就算是高顺县的人,也需要逐步适应他们这里出了一样新的拳头产品。

  “但贸然扩大种植范围,一旦市场消耗不了那么多的黄金米,东西就会烂在手里。”周敏不同意这个提议,“今年是借了东风,生意才会如此火爆,明年未必还有那么好。”

  “那你们说怎么办?就这么白白看着好机会流失?”唐一彦摊手。

  周敏道,“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黄金米的生意那么大,高顺县其他人又不是傻子,能让咱们自己独占了?”

  唐一彦闻言脸色沉了下来,唐掌柜的看了他一眼,站起来开口道,“周姑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当初将唐家拉进来做这份生意的可是他们齐家,这会儿才觉得不能独占生意,是不是太晚了?唐家在这里头费了不少功夫,可不是为了跟别人——尤其是什么都没做过的人分享功劳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周敏道,“大家先看一样东西吧。石头。”

  石头闻言,拿出几张纸分发下去。

  唐一彦哼了一声,低头一看,面色不由微微一变。这是目前黄金米在县城的市场调查统计,这种落在纸上的数据调查对几人而言十分新颖,他们也能一眼从上面看出问题。

  实际上,唐家虽然牢牢占据优势,但高顺县的份额争夺始终没有停止过。从八月中旬开始直到现在,几乎每天的销售额都在变动——唐家的店在减少,其他店铺在增多。

  这种趋势实在是太明显,明显到根本无法反驳对方不成气候。

  照这个速度下去,也许不要明年,他们就能够跟唐家分庭抗礼了。到时候,焉知对方不会生出别的想法?

  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所以唐家虽然生意遍地开花,但一直都秉承着和气生财的念头,跟当地的大户们关系相当不错,所以才安安稳稳。从表面上看,占据其他份额的是一群商人,单独每一个都无法跟唐家竞争,但如果联合起来……

  唐一彦吸了一口气,问道,“那周姑娘是什么打算?”

  “这件事是石头负责,让他来说吧。”周敏适时让出了位置。黄金米的事从头到尾都是石头在负责,周敏只不过帮忙出个主意,这会儿自然不会抢了他的风头。

  石头道,“其实黄金米前景良好,大家与其将精力放在内耗上,不如一起将蛋糕做大做强。唐公子扩大种植范围的想法是对的,但也不必只将视线放在大石镇上。既然是高顺县的特产,别的地方当然免不得也要种植。毕竟我们推广这东西的本意,首先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种植玉米这种抗旱高产的作物,应对灾荒,然后才是赚钱。”

  “当然,前期的工作都是咱们在做,这会儿有了市场就让别人摘桃子,自然也不妥。”见唐一彦的脸色不好,石头又道,“所以我的意思是,以唐家为主,将黄金米这个产业整合起来,一致对外。”

  “咱们要整合,难道别人就能干脆答应?”齐老费有些疑惑的问。

  石头道,“老费叔糊涂了,你想想黄金米是怎么来的?”

  齐老费“啊”了一声,其他人也都恍然大悟,看向周敏和石头。玉米朝廷一直在推广,种植的人总不会少,但黄金米是他们自己打出去的牌子,真正的核心是齐家山供应的种子。

  见众人明白了,石头便轻声道,“明年我们这里不会有一粒种子流出万山村。”

  虽然没人问过,但坐在这里的几个人都很清楚,齐家山的种子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所谓黄金米,其实齐家山出产的才最正宗,万山村里用他们的种子种出来的其次,剩下的就只能算是更次了。

  去年为了配合县衙的工作,周敏出售了不少种子,所以现在对方才能够跟他们分庭抗礼,明年没有种子,那些人如果要种黄金米,只能用今年收的玉米。品质下降了何止一等。

  等到发现他们的产品根本没有跟黄金米竞争的实力,自然会有人想到种子上,求上门来,到时候,就是谈合作的好机会了。

  求人总不如让人来求,就是这个道理。

  “老了老了!还是你们年轻人念头转得快。”齐老费道,“到时候这整合的事,他们是不答应也得答应,更不敢跟唐家相争了。”

  唐一彦跟唐掌柜对视一眼,低头琢磨起来。

  因为唐家在高顺县没什么地,所以这件事,更像是做个中间人。与其说是求利,不如说是求名。虽说唐家是征州府头一份,但是对下面县城的掌控就远不如府城了。如果能够借着黄金米的机会将势力延伸过来,那么让出一部分利益也无所谓。说到底,他们想要的就是话语权。

  而周敏这一招,简直是明明白白将话语权奉上,让他完全无法拒绝。哪怕知道他们是在算计,也只能欣然答应。

  这么想着,唐一彦似笑非笑的看向周敏和石头,“这是笃定了我们唐家不会拒绝?不过你赌对了,我同意你的提议。不过还有个附加条件。”

  “什么条件?”

  唐一彦往外一指,“你们家地里种出来的东西,都给我留一份,如何?”

  黄金米有没有效果不知道,但是唐一彦也不傻,两次来到万山村,已经隐约的琢磨出了为什么邱五爷会将周敏当做命中贵人,这齐家山上,估计有宝贝。

  但彼此的关系到了这一步,巧取豪夺就没意思了,他甚至还会帮忙遮掩此事。唐家累世书香,读书人不少,如果经常食用这里出产的东西,或许也能有所助益。

  周敏不反对这个提议,但她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看了石头一眼,石头便道“我答应。”

  “不过别的也就罢了,蔬菜瓜果之类,只怕不好运送。”周敏说,“毕竟从这里到县城已经很远,从县城去府城只会更远。”

  “这个问题就不用担心了。”齐老费闻言笑了起来,“难道你们不知道吗?其实从府城到县城,再到这里,是绕了一个大圈子!所以……”

  他伸手指了指齐家山往北的方向,“从这个方向走,最多两个时辰,就是府城了。只不过道路难行,恐怕也不通车马,我们当年可是挑着担子走出去的。”

  “什么?”周敏闻言吃了一惊,但想想这也是很正常的事。高顺县在征州府辖下,那么有一个地方跟征州府接壤也是很正常的。只不过她之前根本没有看过地图,也不擅长判断方向,根本不知道万山村的地理位置居然这么好!

  齐老费见她这幅表情,脸上的笑意更浓,又指了指往东的方向,“这算什么?你猜往这个方向,是去哪里?”

  “县城。”这个周敏倒是听说过,不过每次他们去的时候都带了东西,要乘牛车,所以还没走过。

  也就是说,齐家山位于一个距离大石镇、高顺县和征州府都差不多远的位置!果然得天独厚,若不是因为这里重重大山阻隔,或许早就已经成为富庶之地。

  现在,周敏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修路!

  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没有平坦的道路将山里的出产运出去,就算种出来的东西再多再好,换不成钱也是枉然。

  她之前还觉得万山村距离城里远了一些,东西运出去不方便,所以大大限制了发展。现在看来,根本是自己一叶障目,连地形都没有研究清楚,就贸然下了这样的结论。

  不过周敏也没昏头,她很明白这个年代要在山里修路意味着什么。

  书里早就已经对此有了定性——愚公移山。

  全靠人工挖填,这条路没个几年时间根本修不好,投入的资金更是无算。但不管前面有多少困难,周敏已经决定,这条路修了!

  冥冥之中她忽然感觉自己又给自己加了一个非常麻烦的担子,周敏不由苦笑,也许就像安氏说的那样,她是天生的劳碌命,根本就不可能真的闲下来,总会给自己找事。

  第56章 河流

  重阳是登高的好时节。

  所以谈完了正事之后, 唐一彦还饶有兴致的要在附近登山。

  齐家山就是一座山, 周敏自然对这项活动兴致缺缺。奈何来者是客,唐一彦开了这个口, 她也不好拒绝,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之所以要讨好唐一彦, 还是为了之前修路的那个念头。

  如果是周敏、或者说万山村的人自己组织修路的话,当然很麻烦,而且耗时日久。但如果唐家也有这样的意愿,愿意出人出力,两边一起动手,那么时间就会大大缩短了。

  虽说这对唐家而言没有坏处,按理说唐一彦不会拒绝, 但毕竟是有求于人,姿态还是应该有的,略微迎合一下贵客的心思也就很正常了。

  他们登的是附近最高的一座山。山林茂密,虽然找到了一条废弃的小路, 但爬起来还是相当费劲。好在这些人里, 就算是身体最差的邱五爷,最近也已经走惯了山路,并没有人掉队。

  这座山有些特别, 一面较为平缓, 就是他们上来的地方。另一面则十分陡峭,几乎不能行走,山脚下便是奔腾的河流, 从群山峻岭之间而来,至此迤逦蜿蜒,绕经村庄而去。

  这样一来,站在山顶往这边看,视野相当好。

  九月的山林植被仍旧茂盛,树叶的颜色则显得非常丰富,底色是一片苍翠,其上黄与红之间层层递进交错,看上去有一种流动的美感,仿佛一片云霞落在了山峰之上。河岸两侧有不知名的野花盛放,更添几分野趣。

  对了,河!

  之前光想着开路了,但是相较于陆路而言,水路自然更方便。

  虽然知道这条河继续逆流往上会遇到悬崖瀑布,难以行走,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改造的可能。至少比开山凿石修路要可靠得多吧?

  这样想着,周敏便问齐老费,“老费叔,你方才说从这个方向过去就是府城,那你可知这条河是从哪里流过来的?”

  “这我还真不知道。”齐老费迟疑了一下,道,“我上回去府城,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只记得来回路途,还真没看到过河流,想来不是去府城的。”

  这也不奇怪,流水的特性就是遇到阻碍之后绕道,所以看似这河从府城的方向来,但谁知道它中途拐过几个弯?转来转去,自然就跟府城不是一个方向了。

  倒是齐老三忽然开口道,“清平镇。”

  “什么?”齐老费有些吃惊,“你说这河从清平镇过来的?你……”他本来要问你怎么会知道,但犹豫片刻,又闭了嘴。

  虽说周敏的身世问题对于整个万山村的人而言都不是秘密,但这么多年来,大家也几乎不会提起,只把她当成自己人来看待。不过,毕竟是捡了个孩子,要说当年齐老三没追究过周敏的来历,那是不可能的。

  不但齐老费想到了,周敏也想到了。

  当初她也问过这个问题,但齐老三的答案是有瀑布天险阻隔,所以没有继续往前寻找。现在想来,那估计是敷衍自己的搪塞之词。

  但齐老三既然找到了清平镇,而其后又没有把自己送还,要么是没找着人,要么就是有什么缘故不能让自己回去。既然如此,周敏也就不会去寻根究底。

  她又不是原主,对所谓的身世之谜没什么兴趣。而且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并没有打算给自己换个环境。

  所以她当做什么也没猜到,神色自然的问齐老三,“爹,这清平镇是什么地方?”

  “这我知道,清平镇就在府城之外,距离不过几里地。此处山明水秀,城中不少大户人家都在这里买田置地,修建山庄,是消夏的好去处。”唐一彦拍掌道,“周姑娘你莫非打算走水路将村里的东西运出去?”

  “是啊。”周敏点头,“但还有个难处。”

  “什么难处?”

  “从这里往前不远,就是一道悬崖瀑布,水流从上面奔腾而下,十分湍急,船只恐怕无法行走。”周敏道。

  唐一彦之所以能立刻明白周敏的意思,是因为他并不知道这条河的具体情况,此时听了他的解释,也不由皱眉道,“如果只有这么一道阻碍,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可想,无非是多耗费人力物力。只是不知后头是否仍然有这样的河段,如果所费太多,那就不合算了。”

  在有别的路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消耗大量的钱财和物资去修路,对万山村来说,或许是改善周围环境的必要之道,但对唐家来说肯定是不划算的。

  周敏闻言,看向齐老三。齐老三便摇头道,“不,只有这一段。”

  唐一彦立刻来了兴致,“村里可有船?不如咱们现在就过去看看。若的确可以修整,我回去之后,便立刻让人动工,或许今年的粮食便能走水运出去。”

  村子里没有船,但齐老费家有。不过船太小,也就只能坐三五个人,所以最后除了划船的长工之外,只去了齐老三,齐老费和唐一彦三个人,余者自然各自回家。

  下山的路上,邱五爷忽然开口问,“敏敏,你可想找回家人?”

  听到这个问题,周敏还没反应,石头已经抬起头,狠狠瞪了邱五爷一眼。但邱五爷对他这幅姿态毫不在意,只是微笑的看着周敏。他知道周敏当年是从河里捞出来的,所以听到齐老三去过清平镇,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要找到当初的人家,对于齐老三这样的平头百姓而言自然很难,但若有邱五爷帮忙,或许真的能够把人给找出来。

  不过周敏却摇头道,“多谢五爷的好意,但我暂时没有这样的想法。”

  “你就不想知道自己的身世?”邱五爷问。

  周敏道,“知道了又如何?如果当真在意我,当年丢了之后,顺河而下找到万山村来并不是难事。既然没来找,想来是已经有了取舍。都已经过了十年了,且不说我这会儿找回去人家肯不肯认,就是他们找来,我也要想想是否要认呢。”

  邱五爷面色微微一僵,点头道,“是我考虑欠妥。”

  “五爷不必这么说,多谢你替我着想,只不过我如今日子过得好好的,也不想为了这等事生出变故。在我心里,生恩不及养恩大。”周敏一句话,为这件事定了性。

  她这番话的意思,无非是即便原本出身富贵,也不打算去攀附,更不可能因此抛弃将她养大的齐家。不过这番话没有明说,因为邱五爷也只是好意,直接点出来,反倒显得他枉做小人了。

  话既然说到这里,这个话题也就没有继续的必要了。邱五爷又道,“对了,出门时厨下正在做重阳糕,不如先到我那里去品尝一番,如何?”

  盛情难却,于是众人又去了邱五爷那里。一进院子,周敏便发现这里多了一点东西。

  院子各处摆了好几盆各种颜色的菊花,竞相开放,十分绚烂。

  邱五爷让人直接将桌子摆在院子里,菊花酒,重阳糕,再加上满院鲜花,更添了几分节日的气氛。如此热闹了一阵,时间过得就快了,很快齐老三等人便转了回来。

  “果然可行!”唐一彦的声音里带着振奋,“而且想必不会费太大功夫,月内便可完工!”说完之后,他又感叹道,“早知道有这么一条捷径,我之前也不必受那么多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