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怪朕自以为攻 > 第34章

怪朕自以为攻 第34章

作者:林不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7:47 来源:免费小说

  “此番我希望让他拿到彩头,说起来是为了让他在京城才俊中立威,更重要的是让他亲政的第一步便走得稳当一些,我得让他知道他才是大余的天子。”赵寻又道。

  所以李越不能知道赵寻在背后搞得小动作,否则此事便失去了至少一半的意义。

  如今朝中乃至京中,哪个不是跟高踩低,眼里只有辅政大臣没有皇帝。李越与两位辅政大臣共处一室的时候,那些底下的人听李越的指使,都要先顾忌两位辅政大臣的眼色。

  不用说,此番猎场上,那些争彩头的人必然眼睛都盯着辅政大臣的人,而不会顾忌李越。到时候旁人必然留了余力,免得自己超了该拿彩头的主儿。

  可惜在他们眼里,这个该拿彩头的主儿不是李越,而是那三个身后有人的公子。赵寻可不答应,他要让这些跟高踩低的人看看,谁才是他们的正经主子。

  “刘离那小子说让我听你使唤,起先我还有点不服气,如今看来他倒是没看错人。”沈喧起身道。

  赵寻闻言有些意外,没想到刘离对自己竟然能这般友好,倒是个有胸襟的男人。

  “此事我愿任你差遣,三王爷,请受我一拜。”沈喧朝他躬了躬身道。

  赵寻赶忙去扶,道:“沈大人言重了,陛下带我一片赤诚,我只恐不能肝脑涂地。”

  赵清明闻言眉头却不由一紧,只觉得越发看不透这赵寻了。对方待陛下那般真心,倒是为情还是为义?还是两者兼有之?

  当夜,李越在榻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赵寻便也跟着他一起失眠了。

  “睡不着?”赵寻问他。

  “嗯。”李越道。

  今日朝堂上,已经宣布了此番冬狩的进程,日子和许多细节都定下了,也就是说冬狩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还记得我说,要把冬狩的彩头送你做生辰礼物吗?”赵寻问道。

  “明明就是我送你,怎么成了你送我?”李越道。

  “好吧,我说差了,是你送我。”赵寻只得改口。

  李越依旧有些心不在焉:“我若是拿不到……”

  “不会拿不到的,你连我也不信?”赵寻道。

  “不是,我只是……”李越到底是没信心,越是事到临头,越是发怵。

  赵寻挪了挪身体,将他抱在怀里,而后低声道:“冬狩的彩头成了你给我的礼物,那你生辰的话,我是不是多少也得意思意思?”

  李越闻言终于笑了笑:“嘻嘻,不用。”

  他嘴上说着不用,心里到底还是期待的,赵寻还没正式送过他什么东西呢。他倒是不图对方什么,但还是忍不住暗暗期待,哪怕只是一幅画,一幅字也行啊。

  赵寻附在他耳,声音有些暧昧的道:“待你生辰那日,我把我自己送给你吧。”

  我把我自己送给你什么意思?

  人也能送?

  李越愣了片刻,而后瞬间领悟到了这个“把我自己送给你”的意思,当即心里像是炸开了锅一样,沸腾的能下饺子了。

  也就是说,冬狩之后,自己就能得到赵寻啦!!

  李越当即心里被这个念头填满了,一时之间冬狩的紧张和害怕都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断的兴奋和期待,好像前方所有的日子,都从紧张和黑暗变成了通向光明的康庄大道。

  他只恨不得明日便冬狩才好!

  “你不反悔吧?”李越问道。

  “我若反悔你可以来硬的。”赵寻失笑。

  李越心道,我可不舍得来硬的。

  所以你最好别反悔。

  第44章

  冬狩之期将近,这日早朝宗正卿张玉便当堂请奏,一番商议后终于定下了日子。

  立冬当日依例皇帝要祭天,冬狩便定在立冬后第二日开始,为期四日。因着祭天与冬狩连在一起,所以此次冬狩除了宗正寺之外,还有礼部、工部协同筹备。

  这么算起来,距离冬狩加起来只有七八日的功夫了。

  李越下了朝后,可以说是神清气爽,不为别的,只因立冬七日后便是他的生辰,而赵寻许了承诺,说要给他贺礼。

  十八岁生辰,李越从未如此满怀期待过。

  他一路心情愉快的回了寝宫,见赵寻不在,便带了福喜去了偏殿。果然,偏殿的门半开着,赵寻正坐在案前看着什么东西,李越远远一看,似乎像是地图。

  “看什么好东西呢?”李越走过去问道。

  赵寻听见李越的声音,忙不紧不慢的起身,也不去管那地图,而是迎上去拉着李越远远离开了书案旁边。

  他昨日已经再次见过了沈喧和赵清明,并且将冬狩的路线和注意事项都交待完了。他依照赵小五绘制的地图,已经将整个猎场都研究了个透彻,反复推敲后做出了最万无一失的路线。

  接下来就靠沈喧去熟悉路线,并且加以细致的完善了。只是这一切,他没打算告诉李越。

  “今日朝堂上有什么好事儿吗,你看起来心情不错。”赵寻问道。

  少年满面笑意,道:“我哪天心情都不错,只要回来能看到你。”

  赵寻早已习惯了少年这副做派,对方动不动就说好话哄人高兴的本事简直出神入化,不过即便习惯了,他听了也依旧开心。

  “我听说安郡王也会参加冬狩?”赵寻稍稍正色了几分问。

  “嗯,我还没来得及跟你说,你怎么就知道了?”李越捏了块点心道。

  赵寻闻言一怔,忘了这件事是昨日赵清明朝他说的,而李越根本不知道此事,他这么一说,不就露馅了吗?

  若是李越发觉了异常,追问自己从哪儿听到的,自己要撒谎骗他还是如实相告?赵寻面色不变,却心念急转。而李越依旧吃着点心,虽然只是随口问,但似乎还在等着赵寻的回答。

  一旁的福喜察言观色,忙开口道:“都怪奴才多嘴,昨日三王爷随口一提,奴才一股脑就朝三王爷全说了。”

  李越忙道:“哈哈,无妨,往后朕的事情,不用等三王爷问。”

  “是,奴才记住了。”福喜忙应声,而后便退了出去,还为两人带上了门。

  福喜为了李越也是操碎了心,虽然知道赵寻这话八成又是从赵清明那里听来的,可他知道李越不会追究赵寻私下去见赵清明一事,捅出来只会让李越不痛快,干脆便帮对方隐瞒了。

  这俩人也真是一物降一物,福喜暗道。

  可他没别的本事,只希望能让李越少一些烦恼,哪怕是自欺欺人也好。

  “你刚话还没说完呢,王叔参加可有不妥?”待福喜出去后,李越问。

  “没有不妥,我没记错的话,安郡王如今是在工部领差吧?”赵寻道。

  大余朝王公贵族除了就藩的王爷,其他人都可以在朝中任职,只要不担任紧要职务便可。安郡王也不是个吃闲饭的,便在工部挂了个职。

  “嗯,老王爷原来便与工部有些渊源,所以王叔对工部还算有些牵绊,后来便去领了个闲差。”李越问道:“怎么了?”

  “没事儿,随便问问罢了。”赵寻想了想又问道:“安郡王的婚事如何了?”

  那日李越为了敷衍张玉,推掉了婚事,而后还成人之美,将户部尚书冯经纶的侄女冯韶赐婚给了安郡王,可事后他只传了口谕,一直未曾正式下旨,今日听赵寻问起此事,李越才想起来这茬儿。

  “你若是不说我都快忘了,我还一直未曾正式下旨呢。”李越道。

  赵寻失笑道:“立冬过后便是你的生辰,何不好事成双?”

  不知怎么的,李越一听这“好事”二字,立马又想到了赵寻那日的承诺,于是脸不由便红了。好像这几日无论什么事儿,他都能弯弯绕绕联想到那件事儿,李越念及此越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好,那就等我生辰的时候,给他们赐婚。”李越道。

  “看来过年之前,应是能喝到喜酒了。”赵寻道。

  然而赵寻此时心中一个念头闪过,却突然想到了此前在刘家的庄子里时,安郡王朝他说的那番话。安郡王说,李越是个情深之人,让他不要辜负。

  赵寻轻叹了口气,目光中闪过一丝苦笑。无论他对李越是什么心思,从头至尾他也没想过会负了对方,只是他这个“不负”似乎与安郡王认为的“不负”并非是同一回事。

  能做到,太难了,

  但是,他突然想试试看。

  时光飞快,冬至转眼而至。

  李越的仪仗到京郊时,礼部和工部已经将祭天的台子搭好了,众臣和京城里年轻的贵公子们也都早早的守候在侧,等着观礼。

  李越今日穿着华服,一身贵气越发掩映不住,少年人棱角分明的脸也多了几分威严之气。

  祭天仪式的主礼人是礼部尚书王吉海,他高声唱着祭天的仪程,李越款款走上祭台。

  然而,依着以往的惯例,在李越之后,礼官会请两位辅政大臣一同上台祭天,可这一次王吉海却略过了这个仪程。这一变故,不止李越,在场的许多人都吃了一惊,尤其是两位辅政大臣以及他们的拥护者们。

  李越一愣神的功夫,在场观礼的人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而向来爱溜须拍马的鸿胪卿严明仁,终于按捺不住了。

  严明仁上前一步道:“这祭天仪式,向来都是陛下与太保大人、太傅大人一同进行,怎的今年只有陛下一人?”

  “以往陛下年幼,该当如此,如今陛下已近十八,依着礼部的规制,该当独自承担祭天祈福的重任了。”户部尚书王吉海不紧不慢的道。

  严正明已经不止一次对李越不敬了,但他既然有心在两位辅政大臣面前博好感,便不在乎得罪李越,左右赵寻一事他已经将李越得罪透了,连退路都没有,如今也只能破罐子破摔。

  “陛下近十八,便是说尚未满十八,依着礼部的规制,尚应由两位大人陪同。”严明仁又道。

  李越闻言不由眉头一拧,却并未作声,如今这种情形,他最好不要开口说话,免得惹来更多非议。

  赵寻立在远处看着祭台上孤独的少年,心里不由便生出了几分疼惜之情。他突然很想上去不顾一切的将对方抱在怀了,可他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远远的看着。

  王吉海面色依旧从容,转而看向台下的两位辅政大臣,问道:“不知两位大人作何感想?”

  郑云坤这会儿面色不大好看,闻言没有做声,倒是潘行之不冷不热的道:“陛下虽年幼,但这祭天却不至于出岔子。”

  事已至此,潘行之也不好当着朝臣力争要上去吧,失了体面不说,还落人话柄。不过他这话一出口,对李越也是十分的不尊重了,乍一听感觉李越除了这种事儿什么也干不了一般。

  李越闻言面色没什么变化,赵寻却不由握紧了拳头,一向心如止水的面上难得带上了几分怒意。一旁的福喜下意识看去,不由一怔,心道这三王爷是在心疼我们家那位小祖宗?

  福喜心中暗喜,在看向赵寻时变多了几分恭敬。只盼着这位祖宗不是一时兴起啊,福喜暗道。

  “既然潘太保这么说,那郑太傅可有异议?”王吉海问道。郑云坤被他气死了,但还不至于真说什么异议,于是只能不情不愿的说了句没有。

  王吉海见状,又从容的开始主礼祭天,仿佛方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他看着也不过四十多岁的年纪,整个人看上去沉稳从容,颇有点不以物喜的境界。

  能单独祭天,某种意义上算是当众宣告了李越的地位。虽然不太顺利,但对观礼的人而言,会下意识形成一种对天子之位的肃然起敬之感。

  然而李越却高兴不起来,此事打破了他原本的打算。

  事后,他便召了沈喧,想弄明白其中的蹊跷。

  “今日祭天一事是谁的安排?”李越问。

  沈喧到:“是王吉海亲拟的仪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