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天魔,重生日本当和尚 > 第417章 解经释意

天魔,重生日本当和尚 第417章 解经释意

作者:吾为妖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06:17:49 来源:88小说

“大家知道佛经里说的色是指什么,空又是指的什么吗?”石原樟没有直接就问题进行回答,而是拿出来作为问题朝大家问了过去。

目的很简单,引导听众们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记忆的更深刻,理解的更彻底。

方式就类似老师讲课。

而他现在的身份,就是这群听众在佛学方面的老师,要教导‘学生’们理解佛经上的内容。

“主持,色是不是指的我们大家眼中所见之物?”一个男信众举手回答道。

“那空呢?”石原樟继续追问。

“抱歉,我不知道。”男人摇了摇头。

“那有其他人知道吗?”石原樟再问。

大家都摇起了脑袋,可以说空这个问题,是很多佛徒们都不太能理解的概念。

“那大家现在看我的手,它现在是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拿?”石原樟点点头,伸出了自己的手,展示给众人观看。众人点头。

“那现在呢?”石原樟拿起了放在金钵旁的木槌。

“有木槌。”众人稀稀拉拉的回答道。

“那么相比起我把木槌拿起来之前,状态是不是发生了改变?”石原樟问道。

“是。”众人应喝。

“那我把现在的状态命名为有,放下的状态命名为空,这能理解吧?”

众人继续点头,甚至有些脑子转得快的人都已经明白石原樟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了。

“那么以此类推,这种保持初始状态,没有附加事务和概念的情况就是所谓的空。”石原樟解答道。

众人这才彻底的恍然大悟过来。

“但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空,除此之外,空在概念上还有空间,世界的意思,以及更深层次的,超脱一切认知存在,起源和终极的意思在里面,现在你们明白空是什么了吧?”石原樟再次询问道。

“主持,你说的起源和终极是指什么?”有个比较喜欢刨根问底的信众追问道。

“顾名思义,就是世界诞生之前和结束之后,万事万物都寂灭消失不复存在,无法形容,无法理解,无法感知的特殊状态。”石原樟回答道。

“原来如此,那色是不是也有很多重的意思?”那个信众了然,跟着继续询问道。

“是的。”石原樟肯定道:“其中之一就像之前那位施主所说的那样,是指我们眼中所见的东西,动物、植物、工业造物,乃至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本身,都可归纳为色。之外,可以引发我们的欲念的行为和思想,也是色,也就是说,欲念本身也是‘色’之一。再之后,所有我们所认知到的,理解的,可以被概括的知识、道德、常识也是色。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所见的,所追求的,所了解的,都是虚幻和不真实的,是过眼云烟般的存在,没必要过分的执着,要放开,这样,当你能够正确的认知到空的玄妙之后,那些原本你所追求的事物也会一一的出现在你身边,只是那个时候,你已经不在执着于他们的存在,这便是下一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思想所在。”石原樟解答道。

“那主持,佛经里的各种相又是什么?”一名老居士举手提问道。

“是认知。”石原樟回答道。

“比如现在,我在你眼中是个年轻的和尚,这就是一种认知,一种相,而所谓的终生相,就是你一生认知的集合,或者说常识,对世界的理解,而所谓的无众生相就是要佛家修行者将心境提升到空,也就是变回我之前手没拿起木槌时的初始模样,因为只有你的本心回到了初生阶段,才能排除一切偏见和外在影响,从本质上认知一个人和事务的作用、对错、好坏,并由此生出种种心境变化。”石原樟道。

“那舍利子又是什么?”一个女信众紧接着追问道。

“是知识的结晶,类似作家的着作,你们看,作家的着作被刊印出来之后,无论时间如何流逝,作家本人是否还活在世上,着作本身又有怎么样的评价和世人对它的认知,着作本身是不是都没有任何变化?它还是它,它里面的文字还是那些文字,这就是舍利子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m.cascoo

“那如果舍利子是主持你说的智慧结晶的话,那那些寺庙里供奉的舍利子是什么?还有佛骨舍利这些。”又一个老年信徒开口询问道。

“那是修行的功果的凝聚,虽名为舍利子,但却是僧人一生修行功德的具现。”

“主持,何为功果,何为功德?”

“功果即修行的成果,自心发念到开始正式修行,然后深研精读佛经,晓以大意,将经文实化,变成己身之理,并持之日常生活,到圆寂之所成就,凝聚于身,即为功果,即为舍利。”

“功德也是如此,当心发善念,生慈悲心起即为功,其后依照善念而行动,即为德。德不看成败,只看行动。”

“那罪业又是什么?”有个老太太询问道。

“同功德一般,心有恶念浮现时,罪便生,当依念而行时便得业,业同样不管成败,只重事实。”

“西天极乐世界真的存在吗?”某个年轻人也不知道是来砸场子,还是向要搞事的问道。

“那贫僧就不知道了,因为贫僧也没去过极乐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相信不是吗?”石原樟沉着淡定的回答道。

信仰是什么?不就是一种心灵寄托么,只是十字教寄托的是上帝,渴望的是伊甸园,佛教寄托的是佛陀,渴望的是净土世界罢了。

“主持,普通人该如何修行?”又一个女人开口询问道。

“持戒。此乃普通人修行入道之根本,之后才是熟悉佛经,了解佛经,发善心,行善举,聚功德,除罪业。”

“请主持赐教。”

“日本这边的佛教其实已经多少有些变样了,少了很多戒律的存在,不过既然你们想知道,那贫僧也就简单的跟各位说上一说。”

接着,石原樟便把佛门诸大戒和诸小戒的内容给述说了出来,基本都是比较背离人性、心欲的东西,僧人不注意都会破戒,又何况是习惯了世俗享受的普通人了,几乎是话音刚落,在场原本还有些跃跃欲试的信众就沉默了下来——

戒酒他们认可,戒肉?

那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还有戒色也是。

戒杀生到是无所谓,但五荤和三净肉又是什么鬼东西?

还有贪嗔痴之类的。

想想就反人类,也就难怪日本的和尚大多都是酒肉不忌了。

换成他们也不会遵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