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红楼]林妹妹的婚后甜宠日常 > 第28章

[红楼]林妹妹的婚后甜宠日常 第28章

作者:十一碗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19:45:01 来源:免费小说

  譬如何时会翻身了,何时沐浴了,何时哭笑了,都一笔笔记在册上,在给水澜的书信里夹带着。水澜对女儿本牵肠挂肚,这下总算有聊慰寂寞之感,一来二往,渐渐成了一本育儿录。

  水澜的来信里也提了些盐案的细枝末节,虽是寥寥数言,黛玉却能觉察出他的愤怒,看来背后牵扯的人数之众、数额之巨超过先前的设想,不由暗自担心。

  原来,两淮盐案所揭露的不仅是一批贪官污吏,还有沉疴已久的官场风气。本朝一直沿袭采用盐引制,盐商出银子买盐引,到官府制定的盐场取盐,再运到制定点售卖。盐商因此贿赂盐官向朝廷要求增加盐引的配额,往届的盐政都有这等的请求,上皇在朝时就批复了几次,只要求盐商对预支的盐引付一笔预提盐引息银,余下的做欠交。

  但既然有了赊账的前提,盐商往往瞅准了机会,向时任盐官贿赂个五万十万的雪花银,乘机便将这余款拖欠赖账,最后一笔勾销,于是成年累积下来,这亏空已经是天文数字。

  因要对历任盐政的巨款层层盘查,原定少则三四月、多则半年的查访一直拖到了七八个月,连小香芋都已经能晃晃悠悠的站起来,蹒跚的开始学步了。

  这日,孟皇后邀黛玉去宫中吃茶看戏。正值天气凉爽,御花园中的菊花盛开,一阵北风吹过,簌簌的落下满地的金黄,黛玉便带小香芋一同去散闷。

  进了宫,只见御花园里果然收拾得齐整,孟嫤妤一见黛玉来了,忙点手儿让她坐到身边来,又笑道:“小郡主也来了,快让你嫂子抱一抱,看你重了些没。”

  廉王是永庆帝的皇叔,小郡主便是当今的堂妹,称皇后一声嫂子实是理所应当了,连大皇子也该叫小香芋姑姑才对。

  孟嫤妤抱着喷香绵软的身子,小香芋眨了两下乌黑透亮的眼儿,软糯糯的咿呀了一阵,正要拧她的脸颊一下,便见从孟嫤妤的怀里挣脱了出来,仍旧爬回黛玉这里来,方乖乖不动了。

  孟嫤妤撤回手看了半晌,因笑起来:“小郡主认生得很,总是不肯别人抱,天天赖在你母妃膝上。”

  黛玉接了春晓递来的手巾,娴熟的擦掉了小嘴边的口水,随即弯了一下眉梢:“娘娘是知道的,她一贯如此。天转凉了,大皇子的癣症可好转了?”

  宫廷的规矩,皇子都不在母亲身边长大,因而孟嫤妤看到小香芋黏人得紧,其实也动了羡慕之心,再想到自己的大皇子,叹了口气道:“说起这孩子来,从生下来起就不是个结实身体。背上的癣症还没好,这两天风吹了又有点咳嗽,太医瞧了两三次,药都喝下去几缸子,总不见大好。”

  黛玉也听水澜说起过,这位嫡皇子似乎有些先天不足,和小香芋差不多大却日日离不得药铞子,皇后也去宝华殿念诵了好几次经文,可惜都没什么起色。

  次后,渐渐的就有人来。三两位相熟的王公女眷都来了,大家见过了,彼此让了坐,孟嫤妤命递了茶,先说道:“闲来无事,这时候花又开得好,本宫的了两一幅好画儿,请你们来赏鉴。”

  于是让宫娥打开,原来是两幅唐寅的真迹,众女看了俱赞叹一回。一时让端上两个小捧盒,一盒是蒸食,一盒是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子,孟嫤妤亲自拣了个海棠花样的要给小香芋。

  谁知这孩子乖觉得很,先瞅了瞅黛玉的神色,见母亲并没有生气,方才伸手接过了吃,不过只尝了一尝,剩的半个也不乱丢,仍旧给了孟嫤妤,嘴里含糊道:“咦——给——”

  众人看了都笑起来,孟嫤妤转身递给婢女,甚为高兴道:“人说女儿是父母的棉袄,小郡主实在聪敏伶俐,本宫见了都欢喜,王爷更爱得不能了。”

  有一位陈国公之女乃孟嫤妤的手帕交,几人都相熟,未等人开口便接声说:“郡主有福气呢,生得同王妃一个模子里刻出来,能不爱么?”说的一圈人都握嘴笑了。

  黛玉也跟着笑了笑,娇啐了一口:“且让娘娘给你寻个利害的婆家,两边最好还有利害的小姑子,看你的嘴还那么尖巧。”

  陈家小姐红了脸,彼此又嘲笑一阵,慢慢挑起了新的话头,因讲道:“说来也奇,那北静王不纳正妃,似又纳了一名爱妾,听说算是才貌俱佳,鲜艳妩媚,也闹得街知巷闻了。”

  另一女眷又道:“不是说为的这个,连那女子娘家的官司都压下去了,还说有了什么新的供词,现在要重新审理。”

  黛玉听了微微一怔,心头忽而有了些隐约的猜想,却见孟嫤妤突然转了脸色,不愉的低斥了一句:“好端端的评论起外头的爷们儿来,何况还有当姑娘的陈家妹子和小郡主在,嘴边没个把门儿的了。”

  于是大家讪然笑了,彼此搭讪着别的话,就把话题给开岔开了。待要走时,孟嫤妤才提了半句,独向黛玉叹道:“薛家的案子本判了秋后问斩的,孰料现在翻了供咬出来些蝇营狗苟的事,全说是有人庇护当中调停的关系,陛下呢实在又最恨这个,或许要牵连贾府,我与王妃说一声,怕心里不好受。”

  黛玉何等的剔透,心里豁然就开朗了,面色始终淡淡:“我说提起北静王必定有个缘故,这就是了。娘娘也不用担心,我虽出自贾府,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万事都不可僭越了去。”

  孟嫤妤听了莞尔,便让人送了她出宫,别的话就不必再累赘。

  果不其然就有御史参本说贾珍恃强凌弱,强抢民女,实为可恨,没出了几日那锦衣府堂官已上了宁荣二府,将两府上下各门把守,本宅上下人等一步不能出,连女眷在内皆吓的面如土色,魂飞魄散。

  那堂官宣读旨意,提及贾府实有负皇恩,着革去世职,要拿下贾珍贾蓉二人回去交差,遂封了东府,将里头的女人都圈在一处空房里,不许乱走。

  不仅如此,还在荣府里也抄出了许多禁用之物,连各房都被翻箱倒柜,所有什物尽被抄抢,原封不动呈上查阅。贾赦、贾政等人都急的满厅乱转,里面贾母和王夫人刚闻知噩耗,均号哭悲痛不止。

  可怜当年赫赫的宁府,如今落得一败涂地,只剩下几名女眷依附在荣府里,连个下人都使唤不得。不过荣府尽管未被查抄,但搜罗出的禁用之物原不少,且贾政还牵涉在掩盖薛蟠的人命官司中,只是永庆帝顾忌着上皇老臣的颜面,怒而不发罢了。

  这期间,贾府也在背后打听过廉王府的消息,不过每次都以廉王尚未回京、王妃不宜见客为由打发了。秋晚来回报黛玉,黛玉出了一会神,也就叹息了一声:“这也本是他们行凶霸道的后果,我既然出了那府上,还能管得了什么?就这么罢。”

  秋晚和春晓见她伤悲,一面劝解道:“王妃想的不错,陛下显然是要拿贾府来开刀的,现在谁去解救他们才是不智。咱们王府和陛下是一条绳儿上的,不落井下石便好了。”

  话虽如此,黛玉也自有一番触景伤情,想着:现在姐妹们都风流云散了,外祖家眼见又萧条衰败,我除了王爷其实也一无所靠。倘或有一日遭逢劫难,我的香芋儿该怎么办?

  正想的苦楚,只见小香芋摇摇摆摆的走进来,穿一件红艳艳的袄子,脖子上挂金煌灿烂的长命锁,两腮抹了胭脂一般,撅起小嘴凑上来便香了一口,咯咯的自笑起来。

  黛玉看女儿这样,那里还有半点郁闷,抱起来亲了又亲:“好孩子,有你便够了。你父王是个有志气的宽厚人,比起旁人来,我的后来终身总有可靠,还有什么可想?”

  一语未说完,外头有人飞奔进屋外,说:“王爷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香芋一出生辈分就很高呢!

  第55章 第五十四回

  话未说了, 只见水澜笑欣欣的进房,众丫鬟忙接了斗篷出去掸雨,黛玉早迎了上来,问道:“怎么不打发人先说一声?”

  说着,斟了一小钟暖酒, 水澜一挺脖子饮了:“说了你们又忙碌。”一面说,一面看女儿正吮着指头,怔怔的瞧他, 便走两步抱起来, 笑道:“让父王看看,咱们香芋长大了些没有?”

  抱着颠了一会儿,小香芋就大笑起来,眼睛弯弯跟月牙似的,看的水澜越发欢喜:“这孩子好,从小不认生。”

  黛玉笑而不答, 接过女儿转头让奶娘抱出去了。水澜见四下无人,猛的展开手臂搂住了她,朝耳朵里吹了一口热气:“玉儿可有想我?”

  面上登时作烧,黛玉向外瞅了两眼, 确定女儿已走远了, 方拍了一下他的手,啐道:“青天白日的不庄重。”

  “有什么不庄重的。”水澜挨着粉嫩的颊边蹭了蹭,反而更加收紧了些许,叹息道:“我想玉儿得紧。”

  黛玉红了脸, 将他的手掌轻轻的一捻,悄声的说:“你这个呆子,明知故问的,我那里会不想呢。”

  水澜方才展颜笑了,复又说了些体己私密话,黛玉只伏在他怀里,仰头问起江南的情形,水澜因叹道:“此次牵连实广,于我来说据实查报呈上了,只是陛下要如何发落,恐怕没那么容易。”

  黛玉想了一想,颔首道:“王爷是担心上皇不肯?”

  水澜拿下巴搁在她肩头,贪恋的闻得发间的幽香,含糊的说:“必定不肯的,陛下又一定要除了恶源,只怕这对天家父子要闹一场了。”停顿了一下,恶意的扯起嘴角,笑道:“管他们呢,我有将一年没抱夫人和香芋头了。”

  羞的黛玉背身不理他,水澜更欺近前去,因将近一年不得夫妻人伦之事,于是二人少不得温存了一番,真是一如胶投漆,好比燕尔新婚一般。

  腻歪了一整日,次晨水澜方进宫去复命。细细汇报了一阵,将账册等查实的证据俱呈上,永庆帝看了不禁大喜过望,连声赞道:“不愧是皇叔,从前派去的钦差都理不出头绪,这一回可得一干二净了,孤瞧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永庆帝一行说,一行将那账册子撂于大案上,在鸦雀无声的宫殿里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更显得十分压抑和森然。

  水澜眉间微有意动,挽起一丝温雅的笑容:“倒不是臣一人功劳,之所以办理的如此顺畅,主要还是闻人对江南一代人□□务甚通,故有此意外助力。”

  这话轻巧的将功劳推出去,颇有位高者的风范,永庆帝听了更笑道:“皇叔就是太谦了,什么都尽让着。不过孤也确实看好闻人,以后还是要调回身边来用的。”

  水澜不露声色,仿佛随意而续:“六部之中还是以户部为重,黄庭终究不是咱们这边的,用得不顺手的人总是要理一理,将来才能辅佐陛下。”

  永庆帝知其意,点头道:“不错,再让闻人历练些时日,总有好时候将黄庭替了,侄儿心里省得。”水澜深知点到即止的道理,于是没有再说,转而谈及些其他琐事朝务。

  永庆五年秋末,因张世友上奏所牵扯出的两淮盐案,廉王水澜奉命查明两淮盐运亏空。经查,从上皇一年至永庆五年各盐商共提引余银一千零三十六万两,历任盐政对此巨款均不上报章程,里头的藏掖和居心昭然若揭。

  按理说如此大案,按律治罪本是情理之中,奈何因上皇的缘故一再拖延。朝上吵得不可开交,这对天家父子也数日不曾蒙面,永庆帝只觉已经忍无可忍,此番必然要斩断江南的毒瘤,因此也不肯妥协分毫,于是就这么拉锯了。

  谁知这边还没有定论,西海沿子一带却烽烟乍起,暹罗国主拒绝纳岁称臣,甚而无故斩杀汉使,已有兴兵逆乱之态势,朝野内莫不震动。

  此战力求扬武威慑,因而选主将就迫在眉睫。朝中目前可派遣的将领屈指可数,永庆帝自然属意水澜,上皇执意要选南安郡王,两面眼看又将打起擂台。最终还是水澜劝服了永庆帝,且让南安郡王先行出兵,但永庆帝终归万般不忿,私下抱怨实多,与上皇已势同水火。

  朝上闹得天翻地覆,水澜只管在家陪娇妻爱女。这一日京城里下了第一场大雪,地上厚实得棉絮一般,窗台上雪光夺目,折在玻璃窗内白茫茫的一片,院子里栽种的七八株红梅和绿梅都开了,俏生生的骨朵衬着满树的雪影,萦绕了一股扑鼻的寒香。

  清早小厮们便将雪扫开了,黛玉给小香芋带上了观音兜,自己围着大红猩猩毡的斗篷,看水澜在树下拿雪堆了一个人形出来。小香芋因是第一次见雪,小孩子又是新奇的,早兴奋的手舞足蹈,小嘴里只嚷爪哇国的话,一双小手在雪人儿上摸了一回,冻得缩回去一会,到底舍不得还是忍不住又摸,反复几次也不腻烦,更觉有趣。

  黛玉怕她冻着,正要再添衣裳,水澜忙拦住了,笑道:“孩子不畏冷,穿太多反弄出病来,让她玩一会子不碍的。”反而带着女儿堆了好几个雪人,他手更巧,还有猪狗等牲畜的样子,倒也栩栩如生。

  正玩着,只见春晓也走来看热闹,因问黛玉说:“王爷怎么带小郡主玩起了雪?”黛玉以前与姐妹们无所不至,自己也是个好玩的,便笑道:“还不知道咱家这位的性情?一个大人一个小人,先前不凑头还好,要到了一处生出多少事来。”

  水澜和女儿玩得起兴,鼻尖和两腮俱红彤彤的,拢住香芋的一双小手搓了搓,说道:“平日里总是忙,好容易得一下休沐,自然该陪着多玩一会。”

  黛玉方欲说话,秋晚忽然急匆匆的进来,禀报说:“圣上打发人来请王爷即刻进宫,我看那官吏急得满头汗,说有要事相商。”

  水澜看了怀中天真质朴的女儿一眼,抬眼见黛玉正忧心忡忡的瞅着他,轻叹道:“更衣吧。看来南安王挺不得多久了。”

  一月前,南安郡王率军抵达占城,再由占城转道往西攻伐。起初频繁得手,南安军便有些冒进轻敌,且对西海地貌知之甚少,所携兵粮消耗殆尽,被暹罗军围困在岛上进出不得,数万精兵竟锐减至千余人而已,若再不施救恐要弃卒保帅。

  永庆帝在千里外闻得心惊肉跳,连上皇都难得的闭口不言,似是默认了让水澜前往接应,否则泱泱华夏大国岂非颜面扫地,还如何统领众藩属国?于是简述了情形以后,水澜也不加推辞,当仁不让接下这等烦难,领兵再次出征向西潜行,一要救出南安郡王,二要设法逼退暹罗大军。

  此时距水澜和黛玉离开西海业已两年,说来当时的猜测果真一一应验。水澜来不及另与妻儿告别,只得修书一封让送回王府,再取出当年从真真所得的海舆图,请托宫中多加关照,便率军出征了。

  黛玉接到信只读了两句,心下便惴惴不安。尽管知道这一日或早在王爷预料之中,只是战场上刀剑无眼,即使再如何机智百变还是双拳难敌四手,谁能保证不出意外呢?幸好还有女儿在膝下聊以安慰。

  不过,小香芋与别家的女孩也有不同。她虽自小开阔爱笑,但极聪明灵慧,自能坐定起就每日听黛玉吟诗念词,也不觉半点枯燥乏味,往往睁着晶亮亮的眼睛,听的有滋有味,偶尔还能学舌念出一个类似的发音,当然多数是噗噗的把口水弄在衣领上。

  黛玉也不嫌烦闷,就这么每天教小香芋念诵,或胡诌几首诗打发些日子。就这么着过了数月,一展眼到了骄阳似火的夏日,庭院里昔日水澜亲手种下的琼花悄然绽放,洁白晶莹的初露风姿。是日,黛玉正带着小香芋,一手拿了花帚和绢袋子,小香芋的肩头扛了一把小花锄,在琼树下一起收拾了锦重重的白花瓣。

  一面理,黛玉随口吟说:“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小香芋已经能重复,遂断断续续的跟随吟:“一朝……红颜老……花落……人亡……”

  黛玉听了不禁觉得过于凄清,正要打断女儿再念,远远看见秋晚和春晓一道来了。定睛一瞧,二人却是气色不成气色,春晓的眼圈都红了大半,忙问:“出了何事?”

  谁知春晓一开口,便如一个晴天霹雳一般打下来,叫黛玉两眼直直的发起了呆,身子都木了半边:“今日在外听得有官家的传说:我们家王爷在西海那里失了道,是死是活不知道了!王妃可听见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 黛玉带着小黛玉葬花,画面太美不敢看惹!

  第56章 第五十五回

  永庆六年仲夏, 西海沿子烽火四起,廉王所率的汉军距暹罗国百余海里处与敌军短兵相接,战况激烈,且战且退,而后在真蒲附近消逝了踪迹。同时, 据闻主将廉王在海战中不幸负伤,无奈在海上缺医少药,有人说一剂药就死了, 有人说半死不活的吊了一口气, 还有说掉到大洋中去了,实在众说纷纭。

  噩耗传来,上皇震怒之下便要拿廉王治罪,就地免了其大将军职务;当今却十分不允许,直言朝上并无人可派,若就此严惩廉王, 恐怕军心不稳,这才暂罢了。

  满街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官家中更无人不晓。且说王府刚得了消息,贾府这里就派人过来探听虚实, 王府的人实在气不过, 把地下看热闹的都骂走了,遂紧闭起大门来。

  黛玉自听到水澜生死未明的消息,总不言语,只是落泪不干。紫鹃等人都陪在一旁看着, 也不敢出声,心里不免各有所思,便都抽抽搭搭的,王府上下一时愁云惨雾。

  直到宫里传信来请,黛玉方收了泪去见了孟嫤妤。两人一照面,孟嫤妤见她弱质纤纤的模样,想要安慰两句却不知怎的出口,半日才道:“王爷的事还没定论,王妃别听了外头的话胡思乱想,横竖还有圣上和本宫在,一切自会有人照应的。”

  谁知,黛玉猛地双膝着地,含悲忍泣的磕头道:“求娘娘尽力一试,无论如何劝陛下派兵去接应王爷,就算是……我也要亲眼见了方信。”

  孟嫤妤听得心中酸涩,忙让婢女把人扶起来,温声的抚恤说:“王妃放宽心,本宫就算不说,圣上也会竭力施援,哪有看廉王困于西海的道理?”

  除了长久的沉默,黛玉便是满面木然,孟嫤妤看了都可怜见的,只得命人好生送出去,又吩咐了一会,叫王府的下人都尽心的照看着。孟嫤妤贴身的女官看这光景,正自不解,因问道:“廉王妃可是哀伤太过了,怎会在娘娘面前提起这个?”

  孟嫤妤却一个劲的摇头,深深的叹息了一阵:“你知道什么,她才是个明白人。如今南安郡王和廉王均不好,上皇那边肯定是不会同意再增兵了,她是怕陛下要弃了廉王,借此缓和与上皇的关系,方说的这一番请求。”

  黛玉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早先得到兵部的军情,永庆帝就命清点兵勇物资,做了增兵救援的打算。还没忙了半日,忠顺王就大摇大摆的进来,宣读了上皇的口谕,不准再往西海派一兵一卒,哪怕连失廉王和南安两位主将,也不可再白白牺牲士兵的性命。

  因西海战事不妥,永庆帝心内本来难受,今见忠顺王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往日对上皇有多少怨言,一时间都涌上了嗓子口。于是看见忠顺王出去了,便将龙案上的奏折死命飞出去,砸在侍立的太监跟前,厉声斥道:“都滚出去!”一排内侍均唬得战战兢兢,慌忙退到外边。

  倘或无水澜在侧,唯有北静王还可使,但这酸王素昔擅于笼络人心,坐言起行却远不及廉王,故而只可暂用,不能分忧。所以永庆帝思前想后,是日傍晚,亲自上德康宫去向上皇请安,先躬身行了礼,嘴上自怨自错了一番,又道:“儿皇想着不管如何,还是要将皇叔和南安王爷接回来才是,为了西海一战若失掉两位将领,岂不可惜?”

  上皇一听,神色立即转为阴沉,啐道:“不成器的东西,你还想祸害多少人去救廉王?派兵一事不必再说了,孤心意已决,万不能把祖宗家业给赔尽了!”

  如此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常人尚且接受不了,何况贵为一国君主的永庆帝?只见他睁眼瞧了上皇,忽然直起身来,冷笑道:“父皇说笑了,有江南那一群贪官污吏在,还不知谁真的把祖宗家业给赔尽了,谁要去祸害黎民百姓去了。”

  一语未完,上皇顺手抄起案上的纸镇一摔,正碰在永庆帝的左额角上,登时撞得头破血流,肿起一个大包来。见他头上鲜血直流,上皇怔了怔忙要唤人,才发现之前已将内监都调出去了,不过留下父子二人,正要启口传人进来,却听殿上回荡着一阵凄楚的大笑。

  “自从水澜成婚以后,你对他越发器重信任,当孤瞎了不成?”上皇见他如此,心里很是忧闷,直说:“你要知道他是谁?他是先王的嫡子!你不设法除掉廉王不算,还这般看重他,封他当将军,让他去治江南的案子,可真是要把孤给气死才好!”

  永庆帝死死盯着上皇,咬着牙笑道:“儿皇只知道皇叔虽为先王嫡子,纵使被父皇圈禁八年,依旧谦逊有礼,对国事更是尽心竭力,比忠顺王不知高出多少来。”

  “好,好。”上皇已然气的脸孔泛青,唇色发白,声调渐渐拔高,在空荡的殿重愈加阴森:“孤且等着看,你这样相信水澜,日后不会有好结果!”

  打听回来的消息总没个确切,王府众人恐黛玉自寻短见,紫鹃和香菱等人均轮番紧紧守着。期间独孤家有女眷来访,多致些安慰之辞,譬如楚尘、闻人等不便登门的外男,也各自遣人问安,贾府内始终没个动静,唯有凤姐让旺儿送个信,叫王妃自己多保重,万事还看在小郡主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