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红楼]林妹妹的婚后甜宠日常 > 第25章

[红楼]林妹妹的婚后甜宠日常 第25章

作者:十一碗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19:45:01 来源:免费小说

  孟嫤妤笑了笑没说话,忽而飞了个眼色,宫女就捡了一块精致的桃花酥放在黛玉跟前的碟子里,让道:“这是采了桃花瓣拧成汁子做的酥,十分香颂可口,妹妹不如尝一块。”

  黛玉刚浅浅的咬了一口,便听孟嫤妤继续说:“要说这花最好的地方,还要数西南的地界,那边常年四季如春,花开不败,这作出来的糕点方好吃。”

  一言未了,黛玉心中雪亮,原来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大约为了西南一事替皇帝讨个王爷的口风。略思索片刻,也不欲和她兜圈子打官腔,俏脸一片肃然,问道:“娘娘既有吩咐,还望宣明,王爷与妾身才好遵谕承办。”

  孟嫤妤微微一愣,随即又笑起来,反而一扫先前的拘谨,语气透着爽朗:“好妹子,是姐姐小人之心了。其实那有什么承办,只用王爷一句话就完了,这西南之乱该平还是不平。妹子是王爷的心尖子,总该听过些什么。”

  黛玉的眉间有些意动,小心道:“娘娘说的是。王爷确实在妾身面前说过,西南之乱迟早祸及中原。只是,诸位文武百官中倒有一半的人不以为然,便是王爷觉得该平,恐怕也是人微言轻。”

  西南的事水澜不是没和她提过,与普通夫妇的男主外女主内不同,水澜还是喜欢将庙堂上的事告诉她,偶尔还会探讨两句,听听她作为闺阁女儿的想法。

  现在朝堂上的情形其实乱的很,上皇迟迟不表态,很多老臣就死咬着不松口,户部尚书黄庭更上疏大谈国库空虚、恐粮草不济,这不是摆明了要永庆帝歇了心?

  这等的风口浪尖之际,皇帝小子打主意让水澜去抛砖引玉,谁都不是傻子,岂能去当这块砖头?搞不好就被砸个稀烂了。

  孟嫤妤自然听出了她话中的潜意,不由强笑道:“妹子过虑了。说来这事本该不计功利,正是为了南疆千万受苦的百姓。”

  黛玉见她不免含糊起来,连为民福祉的官话都拿来搪塞了,越发的不肯放过,眉目里有一丝藏得极好的淡讽:“娘娘的谕旨原不敢不办,不过即使西南该平,如何平、谁去平,却并非王爷能定的主意,更不是咱们妇道人家三言两语在这儿能说好的,娘娘以为呢?”

  之前听永庆帝提过关于水澜的秉性,知他精明得很,就算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都不肯多行一步,或轻易高谈阔论。因此,孟嫤妤才想到从黛玉入手的法子。

  谁知这位看着年纪甚轻的廉王妃并不是好相与的,一张巧嘴比刀子还利,心里又明白,实非可肆意混弄之辈。

  孟嫤妤没再继续说,仿若无意的按住了额角,轻轻一叹:“妹妹的话没有再明白的。这话姐姐也只能跟你倾吐,陛下虽贵为一国之君,到底独木难支,除了王爷竟举目无靠。那西南之事势在必行,如今朝上吵来吵去,无非是无人愿领兵出头,要是王爷肯一试,陛下绝不会亏待王爷。届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来的人微言轻?”

  蓦然间,御花园中静默了一瞬,但闻花香鸟语,细风融融。

  黛玉既没一口应承也没拒绝,低了半日头,才言简意赅的说道:“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娘娘的意思妾身自会带到。”

  孟嫤妤听她语意缓和了许多,不禁舒展开了双眉,婉声而笑:“有妹子这句话,姐姐便放了大半的心。”说着,命人准备宫宴,留她小聚谈笑。

  黛玉却顺势作辞,态度依然不卑不亢,眼波清澈:“娘娘爱惜赐饭,妾身原不敢辞。只是来宫中多时,恐王爷挂心,下回再行叨扰。”孟嫤妤苦留不住,只得让贴身嬷嬷和几名宫婢送至轿上,一切打点妥帖了方回来。

  一会儿回至王府,秋晚忙迎接出来,说是在寒碧堂摆了饭。刚过穿廊月洞门的影屏,只见水澜未语先笑,正倚在门边等她。

  黛玉鼻中一酸,紧两步行上前,竟伸手抱住了他的腰,仰面问:“陛下要让你去西南打仗?”

  水澜这一惊非同小可,素来唯有自己百般调戏的份,今个儿小姑娘投怀送抱的还是头一遭,拿手捋过了她鬓角,轻柔道:“玉儿听谁说的?”

  黛玉见他未曾答,把绢子不住的擦泪:“你只告诉我,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就完了。”

  水澜替她抹了半晌的泪眼,缓了一口气才说:“你莫哭,有孩儿的人了,心还那么重,身子就不壮实。我本就怕你担心,陛下是提了一句,我还未应下。”

  黛玉听说,即忙收了泪,抽抽噎噎的道:“咱们不管那些事不好吗?我不劝你去登那功名利禄之堂,只求你平平安安的,咱们一家人一块儿,不行么?”

  水澜听了黛玉这些话,心中感动之余提起了万言千语,要说时却顾念她的身体。半天,方长叹一声:“玉儿,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我这样的出身和背后的独孤氏,就没有被人放过的道理,从出生起注定便是要走这条路的。即使没有上皇和当今,无论谁当天下共主,不见得能容得下我这个先皇嫡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若手中没有权力,到哪里都于事无补。”

  这道理黛玉何曾不懂,不过是身处局中,担忧他的安危而已。尤其现在怀了身孕,更是敏感了许多,勾起了多思多愁的心:“我……我实在是怕得紧……”

  见黛玉满面泪花,粉光融滑,水澜顿生万分怜惜之情,不觉放轻了声音,生怕惊了她:“别说这样的话,咱们会平安的。今天入宫去,是不是皇后同你讲了什么?”

  黛玉颔首,将她与孟嫤妤的对话一字不落的告诉了。水澜听了一会儿,未曾说,又叹了一口气:“这事已有计量,我自会进宫和陛下说。待我离京以后,无论宫里来什么旨意,你都别去,白鹄和秋晚他们会护着你。”

  见说,黛玉知道他是必去无疑了,强忍了酸涩之心,拉着他的手道:“我答应你,好好照顾咱们的孩子。你也得赌咒发誓,一定要平安无事的归来。别的都罢了,我都不稀罕。”

  水澜正待再抚恤一番,外头有人回报:“有一位叫蒋玉菡的,拿了忠顺王府的名帖儿,在门口跪着求见王爷。”

  黛玉一听便怔了,忙问道:“他来做什么呢?”

  水澜想了一想,大约是为了前两日治宝玉的事,笑道:“没什么,我去看一眼。□□晓她们先伏侍你吃饭,不用等我。”

  黛玉虽奇怪水澜会见这忠顺王府的戏子,不过眼下也不好多问,再者水澜自是个有主张的人,也就随他去了。

  谁知这左等右等的竟都不来,直到掌灯时分还不见踪迹,黛玉打发了秋晚去问,一时回道:“王爷请王妃先歇下,王爷跟着那蒋公子往忠顺王府去走一趟了。”

  黛玉听了,吃一大惊,由不得赶着秋晚问:“好好儿的,王爷如何去忠顺王府里,难道出了什么事?”

  秋晚踟躇了一下没则声,旁边的春晓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未曾想话之忌讳,忙道:“还不是为了贾府这位衔玉的公子。那蒋玉菡一上门来就急得泪汪汪,跪在地上拼命磕头,求咱们王爷去救救贾公子。好像人已被扣在忠顺府了,他是偷了名帖跑出来呼救的。”

  黛玉只觉得这话颠三倒四的,不由生了疑惑:“这琪官儿不是跟北静王很好,怎么不去求他,反求到咱们府上了?再说,荣府里还不知道这事儿么?”

  春晓却笑起来:“王妃还能不知道吗?要是告诉的荣府的老爷,第一个就被打死了。听传话的小厮们说,他听着像是去过北静府上了,大约吃个闭门羹,这才万般无奈之下,咬着牙求上门的,想着总算是一个姻亲,不见得见死不救。”

  顿了一顿,春晓仿佛想起什么,又死啐了一口:“就是咱们王爷心善,换作别人,谁乐意管这档子的闲事!”黛玉听了,也深以为然,一个劲的点头。

  秋晚一直没开口,瞥了她俩一眼,垂下脑袋腹诽道:那才真不是王爷心善,把贾府公子绕进去的,可不正是咱们王爷?

  彼时,黛玉宽了衣在塌上看书,又念了一遍唐诗宋律给腹中的孩子听,不一会就在席上睡着了,紫鹃则坐在傍边守着。恍惚听到个响动,黛玉睁开眼,见是水澜蹑手蹑脚的走来,抿嘴儿一笑:“王爷当贼呢?”

  紫鹃知机的退出去,将门给掩上了。水澜轻轻的坐到塌上,观看了她一回,笑道:“听老嬷子讲,一般女子怀孕总有不适水肿,我瞧你除了开头一会儿,现在一日日的气色好,也都吃的下来了,倒是个天大的好事。”

  黛玉不觉手抚在小腹上,温软的笑道:“那也是这孩子乖,不叫折腾。对了,你去忠顺王府里料理得如何?”

  水澜也拿手盖在她肚子上,回答说:“依我说,贾公子固然顽劣了些,那忠顺的手段也太辣了,不是教训倒是要把人弄死。我去的时候,人就吊在冰冷的水井里,倘或晚了一会儿,不淹死也得吓死了。”

  黛玉听了,因叹息:“现在送回去了?看不出,这蒋玉菡对他原有几分真心。不过按舅舅的性格,要听说免不了还是一顿打。”

  “剩下半条命了还打什么呢。”水澜自顾自脱了鞋袜,与她挨着肩躺在一块,又说,“没伤筋动骨的还算好,就是吓破了胆,以后怕不敢胡作非为了。至于这琪官,或有两分意思,不过比起忠顺一流的人,贾公子对他也是好了万倍。”其余的话,水澜没说齐全,黛玉也没再问,两人一时安歇了,暂且不论。

  不出一个月,忽一日,小太监进贾府传谕,说:“贾太妃娘娘薨逝,请府上预备,次日进内哭临。”

  王夫人听说,便哭得死去活来;贾政不敢吓坏了老人家,只说元太妃有病,得了痰症,服了药并不见效。贾母难抑悲泣之状,叮咛不绝道:“好生请人去打点,不管费多少银子,咱们家的荣耀一半儿都在娘娘身上,若得上皇一天的青眼,咱们家也不至于艰难”

  贾政等已知实情,更觉心酸,只不好言明而已。更进一步来讲,宁荣二府已露衰败之象,如今姻亲之中,唯有王子腾风光还在,外甥女嫁的尽管贵为王爷,到底手中没实权。

  与王夫人回到房中商议,贾政因说了一遍,王夫人一面流泪不止,一面叹道:“老爷说的很是。娘娘之事已成定局,如今只盼着兄长好些,将来宝玉儿都有个倚靠。”

  贾政想到元春,亦有悲戚之色,沉吟了半晌说:“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外甥女家你也该打发人去走动些,不管怎么说,廉王爷还是有个议政大臣的名儿,总比白身的说得上话。”

  王夫人见说,敛了容,低了首道:“这话说了老爷别不高兴。我冷眼瞧着,外甥女家竟还不如咱们,廉王爷不得上皇的看重,当今又太小,夹在当中能蹦出什么来?”

  贾政本要斥责两声,仔细一想何尝不是,便掩口不提了。

  作者有话要说: 贾府的人目光也是短浅的,这世上风水轮流转的事很多哒!

  作者君这两天可能更新不定,热伤风严重,要去医院吊两天盐水,宝宝们要注意身体!

  第49章 第四十八回

  这丧讯一会子就惊动了合家的人, 少不得一番人仰马翻。王夫人因先前宝玉在忠顺府的缘故, 也不令旁人让他知道。

  直至元太妃停灵事毕,消息才传到宝玉耳朵里,岂知他知道后,一日呆似一日,饭也不吃, 觉也不睡, 口中一会直嚷:“必然是忠顺王爷害了我大姐”, 一会叫:“是我害死了姐姐!”

  袭人麝月等一发慌了, 又不敢惊扰贾母和王夫人,不得不回过了凤姐请示。但这次连凤姐也不来,推说产子后懒怠动弹,便打发了平儿来看,说:好歹先请医调治,要还不中用,也只能告诉老太太了。

  贾母因惦记宝玉,叫他接出去请安, 谁知也是问什么都不答, 嘴里只管咕咕哝哝的这两句。贾母见了, 急得眼泪直流,嗽个不住道:“我的儿,打量着你从忠顺王府回来就不对劲,身上不见有什么伤痕,如今细细一瞧, 这病竟是在心里积存呢!”

  王夫人恐贾母心急动怒,忙接口道:“媳妇儿想着,忠顺府上咱们是不能去问的。人既是廉王府送回来的,林姑娘又是晚辈,总能打发人去问一声,究竟什么个原故,好叫咱们对症下药。”

  鸳鸯沏了滚滚热的茶来,贾母吃了方略宽缓一些,才叫王夫人坐下:“这话虽僭越了,也是实情。再者,终归是为了宝玉儿,咱们就逞那么一回老脸。这事不用请老爷,你去叫琏儿来,让写个帖儿递到廉王府内,即便请不动王爷,请王妃也是一样。”于是,命人告诉给贾琏,叫他速办去了。

  不一时传话到贾琏这里,他正在逗刚睡醒的白胖小子,一听便向凤姐抱怨道:“都是宝玉闹的,要我说老太太也是瞎起哄,真把人家廉王府当成自个儿后花园了。依我看,林妹妹当初嫁人什么缘由谁不知道,出嫁后王府和咱们家走得很近么?”

  凤姐接过儿子抱在怀,哄颠儿了两下,腮上带笑不笑的说:“二爷这话才是明白人。无事嫌人家带累坏了宝玉,有事又巴巴儿的打发去问,甭说林姑娘从前是什么脾性了,人家占着一个皇亲国戚的身份,轮得到谁去看轻了。”

  贾琏见她话也偏向自己,越发作了兴把往常的都抱怨出来,恨道:“就是这话了。好事轮不到我头上,偏得罪人的跑腿功夫叫我去。一样是国公爷的孙子,不就多了那块破玉,就比我高贵了。我看那天砸了毁了丢了,才好罢休了!”

  如今生了儿子,凤姐把许多事便看开了,且多少都为儿子打算,对贾母和王夫人的偏袒就不那么得劲了。人道舌头和牙齿还有磕碰,何况这荣府的爵位只有一个,若是贾母硬抬举二房上去,她的儿子将来还有何荣耀前程?原只有一个巧姐也罢了,现在却不一样,她再傻这笔账还是算得清。

  于是夫妻二人商议着,也不去碰这个软钉子,就说帖子递出去了廉王府没应,瞒过贾母的耳目算完。贾母听了回报,气的拄拐儿打在炕边,在自己房中大骂,又是抱怨贾琏办事不利,又是气恼黛玉不念旧情,只不过王府里的人一个都听不见而已。

  廉王府这两日内外忙碌得很,黛玉带着秋晚等人在归拢行囊。尽管轻装简行,黛玉查阅典籍,知晓西南瘴气虫毒滋生,便带了许多中成药和西药。

  话说当日水澜入宫同意进剿西南后,便向永庆帝讨了三个恩典。其一,令行禁止,惟主将自行裁度,军令如山,君命也在其后;其二,点北静军中的李归为副将;其三,粮草辎重由户部筹措,但由辅国公孟皇后之父监管。

  永庆帝大喜之下,虽不知李归为何人,亦不知为何要孟氏监管粮草,不过尽皆准许,赐授印虎符,封武烈将军。钦天监已推算出下个月初一乃黄道吉日,百无禁忌,断言此日出兵定可大胜而归。

  永庆帝公然封授廉王,上皇岂能遂他心愿?旨意扣在德康宫中两日不发,直到忠顺亲王求见,进言不如让水澜去,正可趁人远离京城,于途中暗动手脚,永绝后患。

  上皇思索后方着忠顺去办此事,务必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原来,忠顺亲王因上一回水澜上门讨宝玉恼恨已久,这次有机会怎能放过?

  水澜也不理论这些,心无旁骛的将自己关在书房中两日,与随后赶来的李归一道研究苗寨格局和应对之策。

  到了五月初一日,大军整装待发,水澜一身金盔银甲,战袍在风中猎猎作响,更衬得眉目俊朗,英气勃发。

  黛玉忍悲含泪,送他至门外,两手紧紧攥在一块,满心有千言万语要提,却一句都说不出,半天只说:“别担心府中,我和孩子都好。”

  水澜见黛玉正值心疼,心里很不受用,展臂把她揽入胸膛,深深道:“我自会保重,玉儿也将养着身子,等我回来看小香芋。”

  水澜回身又叮嘱了众人两句,握了握她的手,便跨马前行。黛玉虽万般不忍,到底不是个婆妈女子,在紫鹃等扶持下遥目送他,眼圈儿不由得红了。

  永庆帝为鼓舞士气,这日亲临城门外践行,斟一杯水酒向水澜道:“皇叔,侄儿祝你马到功成,其余的话也不啰嗦了。”

  水澜什么话没多说,仰头一气饮尽,又与众将同饮了一杯血酒,致了一番慷慨激昂之辞,激得群情激昂,便策马扬鞭,踏着滚滚黄沙,引领大军向西南而去。

  且说自水澜出征以后,黛玉心中怅怅不乐,每到晚间不过同紫鹃等人说一回话,教导腹中孩子一会儿,就胡乱睡了。这么过了就过了三四个月,每隔一段时间也有书信来,只是后两个月却断了信,春晓宽慰那是深入了南疆,音讯不通的缘故。

  这日夜晚,紫鹃熏了绣被,伏侍黛玉躺下,黛玉笑道:“左右没人,你上来咱们一块睡,陪我说话。”

  紫鹃知她实在无趣,于是二人灯下拥炉,屈指计算大军该行到何处,紫鹃因说:“不瞒姑娘,姑娘初嫁时,我打量着王爷一个斯斯文文的人,谁承想转眼就领兵打仗去了?”

  黛玉手托玉腮,盯着那灯火出了神,半晌忽然红了脸,扭捏道:“谁说不是?我只当他是个白面书生,竟也有英雄气概。”

  两人复嘲笑一会子,便躺下睡熟了。到了清晨,黛玉正睡眼迷蒙,恍惚见水澜从外边走进来,满头满脸的鲜血,溃烂狰狞,却依旧温润的笑道:“好玉儿,我既答应了你要回来,故必来别你一别还有腹中的孩子。你也别多惦念,好生保养自己,我也没有其他心愿,求你平安而已。”

  黛玉又惊又怕,只觉似戳了一刀,连忙推醒了睡着的紫鹃,眼泪直流的哭道:“不好!我梦见王爷流了一头血,你叫秋晚打发人去问问,王爷现在如何了!”

  紫鹃立刻翻身爬起来,扶着她问:“姑娘,你可别吓我,究竟是怎么样的?”

  黛玉连回答的力气都没了,一径把紫鹃往外推去。紫鹃会意,慌慌忙忙赶到外头,来见秋晚等人,即时要人过去打探,回到房中又安抚黛玉,生怕她急怒攻心。

  一直到了次日,只见秋晚喜形于色,进来回说:“王妃别急,宫里头已经得了准确的消息。咱们王爷自有神明保佑,那李归也英勇得很,把一群贼子宵小尽数剿灭,近日班师回朝。”

  黛玉听了,这才彻底放下心来,长舒了一口气,念佛道:“阿弥陀佛,我就知道这个冤家不会弃我和香芋儿而去,以后再不信那劳什子的梦了!”

  若说进剿西南,当然也没秋晚口中的三两句话如此简单。单论水澜入寨后,率先散布谣言,把携带的五万人马扩大为十数万精兵,于是威逼利诱劝降了数寨,再使离间计逐一攻破,最后与民风最悍的金风寨于播州厮杀了七天七夜,水澜与李归二人身上大小数十创伤,也能谈论个口干舌燥。

  只不过万语千句,到了水澜寄来的书信中,也不过寥寥数语,一如其人的云淡风轻,平和沉稳:“见字如晤,为夫安好,夫人勿念,香芋头可长大些许?择日回京,好生保重。”外书寄予爱妻黛玉,字迹虽有些微潦草,依然笔力分明。

  念了不知多少遍,不觉已流泪满颊,好像比先前更想念他十倍。忽然,也不知是不是感应到了什么,腹中猛地一动,似被踢了一脚,黛玉“唉哟”一声弯下腰,紫鹃忙上来问:“姑娘那里不舒服?”

  谁知,黛玉直起身来却眉开眼笑,还带着微微的惊讶,抚摸肚子道:“不用忙,不相干。这是香芋头想爹爹了。”

  作者有话要说: 香芋头会踢肚子啦!

  第50章 第四十九回

  大军南下时值夏初, 转眼归来已是漫天的鹅毛大雪, 整个京城仿若银装素裹,枝头的腊梅迎风颤巍巍的,暗吐芬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