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国师你男人跑了 > 第60章

国师你男人跑了 第60章

作者:兰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19:43:36 来源:免费小说

  “是的,赶来支援的将士们很多,一些北地过来的将士们很少吃海鲜,上次有伙头兵在处理海虾螃蟹的时候,不小心被刺破了手,肿了很久,况且那些海物料理起来也非常耗费时间,索性就用你们做出来的那个海鲜调味料,做些面疙瘩或者面条出来,反倒比寻常的海鲜更加方便好吃。”苏念白耐心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我倒是忘了提醒你了,处理那些海虾螃蟹之类的海产品确实要小心,万一被刺破了伤口感染,只怕还会让人没命。”姚亦昕赶紧补充道。苏念白这么一说他也想起来了,上辈子好像就有新闻说过,说是有家庭主妇在处理活虾的时候手被刺破感染差点截肢,实在是可怕!

  尤其是一些从来没有来过海边的人,只怕对那些海产品携带的病菌就更没有抵抗力了,这个时空可没有什么抗生素之类的,伤口感染可是能致命的。

  将其中的厉害细细解释了一遍,苏念白也很重视,当下就命人将姚亦昕说的那些注意事项写了布告张贴出去。

  “让大伙儿再忍忍,我那边的新作坊很快就可以大规模产出各种加工好的海产品了,到时候不单单有各种海鲜调味料,还有海鲜拌饭酱、虾酱、麻辣鱼干、烤鱼干、烤大虾之类的,只要你们供给的海鲜足够多,我那边肯定能供得上!”姚亦昕拍胸脯保证道。

  “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苏念白担心地看了看姚亦昕,总感觉这小刺猬好像瘦了。

  “还好啊,我还有十三呢,十三做事很利索,办事也可靠,而且最近因为封锁海岸线的缘故,城里城外好多渔民家里都闲着没事呢,正好可以来帮忙做些海鲜粗加工。”姚亦昕对于自己能帮到这些渔民很开心。

  那些渔民往常下海打渔,每日也不过收获几十文钱,偶尔几次难得打到值钱的海货,刨除码头那边的一些孝敬之外,还会有些本地的混混来打秋风,一来二去的,其实也赚不到多少,反倒是这几日在姚亦昕的新作坊做工,不过是坐在那里处理一下食材,每日就有二十文钱的收入,而且还包中午和晚上两餐饭,光是这一项就省了家里好大的一笔支出呢。

  苏念白闻言顿时心塞不已。

  白十三是他亲手送到姚亦昕身边的,可是,现在看来,他好像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

  没听到姚亦昕叫白十三是非常亲昵信任的“十三”,叫他的时候还是生疏客气的“苏世兄”吗?

  气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此文完结遥遥无期的亲们,大家放心,这本书大概本月底或者下月初就会完结了,然后开《舌尖上的魔族》那本,至于结局,原本是想看看大家意见的,不过大多数都说让我坚持原来的设定,那就尊重大多数人意见吧哈哈,下一本应该会比这一本短一些,大概30万字左右的小本,轻松向,年底了,不写沉重的话题了哈哈。

  第109章 和离第109天

  确定了军营这边确实更需要这些方便调味的海鲜调味料之后, 姚亦昕放下心来, 回头就让白十三张贴布告, 招募更多闲散的劳动力,暂时失业的渔民优先,这些人虽然很多并不会做菜,但海边长大的渔家人,处理各种海鲜食材却是驾轻就熟的,让他们帮忙将那些鱼虾螃蟹贝壳之类的处理好作为制作调味料的食材, 还是非常容易的。

  这期间,最难受的莫过于苏梦泉了。

  眼睁睁看到海鲜调味料这般堪称暴利的新奇货物却没办法通过苏家商行高价卖出去,简直心塞!其心塞程度,不亚于眼睁睁看着自己和五个亿的巨额彩票只差两个数字!

  姚亦昕不知道这种调味料的暴利之处,他知道啊!这天底下, 可不是每家每户都请得起名厨的,大多数人家,哪怕是乡间富户, 也多是由家中主妇主持中馈, 顶多买个烧火小厮。做出来的饭菜味道自然是不如酒楼里和大户人家家里的大厨了。

  苏梦泉受到姚亦昕等人研发出来的海鲜调味料的启发, 属于吃货的灵魂瞬间觉醒,突然就想到,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将一些大厨自己研制出来的调味品变成海鲜调味料这样的粉末状, 放在苏家商行中售卖。

  这样一来,那些请不起大厨的人家,便可以出钱买一些现成的调味料, 只要食材新鲜,放入调味料之后,虽说肯定不如大厨亲手做的好吃,但味道肯定会比他们自己做的要好。

  想到海边那些廉价到几乎不需要多少铜板的不起眼的小海鲜,财迷苏梦泉的老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可是,这海鲜调味料原本就是姚亦昕带着人做出来的,苏梦泉再财迷也做不出剽窃晚辈创意的事儿,不过,他已经决定了,等找到合适的机会,他就劝姚亦昕干脆将这个作坊扩大,专门做各种调味料,找不到销路?这个完全不是问题啊,苏家商行遍布大江南北,有的是地段好位置上佳的铺子可以给他用!

  甚至于,苏梦泉想将姚亦昕作坊里产出的各种调味料全部包圆了,统一放在他们苏家商行里售卖,到时候价格由他们定,必然不会让姚亦昕吃亏的。

  姚亦昕也正好有事想找苏梦泉呢。

  苏念白已经召集了大批生活在陆地上的翼族,请求他们协助寻找海妖残余势力的老巢,双方暂时陷入了胶着状态,姚亦昕安排好了作坊那边的事情,自然也想到了等大战结束后,作坊里产出的那些调味料和各种酱料、海鲜干货的销路问题。

  其实如果产量不大的话,他们家自己的食铺就能消化掉了,只是他一心想帮帮这些贫苦的渔民,一不小心就把摊子铺得太大。现在,城里已经有了三处新开的作坊都是他们的了,调集了全城的闲散劳动力,才勉强足够将这三个作坊运转起来,听说已经有很多作坊的工人找到管事的央求了,说是即便战事结束,只要作坊还要做工的,他们一定来。

  别看作坊给的工钱不算多,但实际算下来收入可比他们往日出海打渔多得多了,出海打渔要支付码头的各项杂税和盘剥,还要自己修补渔船渔网之类的,运气不好遇到风暴天气,连人都可能没了,就这样,一年到头他们也攒不下几个钱。

  可是,在作坊干活就不一样了,每天都有二三十文钱的净收入,中午和晚上的饭菜都管饱,什么额外的花费都没有,到手多少就是多少,也不需要缴纳各种捐税,这样的日子以前他们真是想都不敢想。

  渔民们决定死心塌地跟着姚老板干个体户去!

  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各处作坊出货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

  调味料这种东西,原本用量就不大,现在有各处赶来支援前线的将士们还好,他们作坊里产出的调味料根本不愁卖。

  可是,前线战事总有结束的一天,姚亦昕要想继续将这些作坊开下去,甚至在其他沿海城市开设分厂,销路问题就不得不解决了。

  在这一点上,他和苏梦泉算是想到一块去了。

  苏梦泉希望能将姚家调味料引入苏家商行,作为商行的一大特色售卖;而姚亦昕也迫切需要苏家那些遍布大江南北的商行帮他铺货,就像前世那些家常调味料都喜欢入驻超市货架一样,这样对他而言才是最省事的。

  况且,姚亦昕很有自知之明,他能有如今的这些成就,靠的不仅仅是他前世的那些记忆,更多的还是有苏家这棵大树让他靠着乘凉,他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受了人家的恩情,自然也要回报一二,尤其是苏伯伯和胡伯伯一直都对他很好,他也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回报他们。

  这天上午,恰好巡逻队那边送了许多新鲜的海鲜,自从知道姚家少爷在城里开办的作坊出银钱收购各种大小海鲜之后,这些巡逻队的倒是趁机小发了一笔,渔民们畏惧海妖和禁海令不敢下海,他们每日却是必须要去海边的,甚至于有时候还要跟船去近海搜寻海妖的踪迹。

  以前这种巡海的活儿危险大,大家都推脱着不想去,可是自从姚家作坊开始收购各种海鲜之后,主动去参与巡海的士兵们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巡逻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儿,尤其是巡海,茫茫大海上,有时候乘船很远连个小岛都看不到,闲着无聊的时候,拉几网海鲜上来,运气好弄些名贵海鲜,运气差的,那些小海鲜卖到姚家作坊也值不少钱呢,而且这笔钱几乎可以说是白拿的,根本不费工夫。一来二去的,不但姚家作坊有了充足的货源,连市面上也渐渐开始有了新鲜的海货供应,只不过价格依然是昂贵的,因为禁海令还没有解除,大批的渔获是不可能有的,将士们打仗是把好手,可是说到打渔,到底不如海上的渔民有经验。

  这天,巡逻队依然是将最好的海鲜挑选了出来,让人送到苏家别院,没错,如果说整个大元都是国师大人的粉丝俱乐部的话,那么军中绝对是粉丝群里面的vip专属群,几乎个个都是国师脑残粉,打到什么好吃的稀罕的渔获了,不必说,定然是宁可不卖钱也要先送来给国师大人品尝!

  于是,沾了国师大人的光,姚亦昕可以说是一文钱都没有花,每天就有用不完的海鲜做食材了。当然了,他也没有这般贪心,每次只取自己需要的,剩下的都让人送到大厨房,再吃不完就送去军营和将士们分享。

  这天的海鲜品种很多,想到自己要请苏家三口吃饭,姚亦昕索性每样都挑了些上等的新鲜食材,准备做一桌海鲜火锅。

  海鲜火锅吃的就是一个食材的新鲜度,因此,姚亦昕让人将挑好的几种海鱼片成薄薄的鱼片,取了别院藏的冰切成大块,将鱼片冰镇起来,这样涮锅子的时候鱼片就会很爽滑而且不容易碎掉。新鲜的巴掌那么长的大虾,用剪刀剪掉虾芒和虾须,用竹签子串起来,吃的时候方便用手拿着吃。各种贝壳类海鲜也洗干净吐好泥沙装起来,光吃海鲜营养不均衡,姚亦昕又命人准备了几样新鲜时蔬搭配着一起涮锅子。

  准备食材的时候,姚亦昕顺便做了两锅汤底,清汤比较好做,用准备好的各种海鲜,加上姜片、葱段炒出香味后加入清水炖煮,炒过的海鲜一加汤就很快变成好看的奶白色,然后加入两勺他们自己做的海鲜调味料,因为时间不够就没有加参须枸杞之类的,即便这样,这一锅简单的海鲜清汤也让人闻着就流口水了。

  然而,更让人垂涎的,却是后面做的红汤汤底。

  原本吃海鲜火锅,最好是用清汤汤底,比较能突出海鲜的食材新鲜和鲜美,然而没办法,在姚亦昕看来,吃火锅不上红汤,那还能叫火锅吗?必须得有红汤!这是属于火锅痴迷者最后的底线!

  红汤的准备就更加凶残了。

  姚亦昕先将一大块腌好的牛油放在锅底,加入两大勺菜籽油,慢慢煎出香味后,看到那牛油已经萎缩成一小块了,再准备好的葱姜蒜等各种调味料放入翻炒,中间加入盐、黄豆酱、米醋、白酒、辣椒末等等,最后再将熬煮了一整夜的大骨汤倒进去,煮沸的时候加入三勺他自己做的秘制农家辣油,看着表面一层油汪汪的红汤锅底,姚亦昕瞬间觉得圆满了!

  国师大人和胡青杨对于红汤锅底敬谢不敏,父子俩都属于脑力劳动者,最近思虑过甚,原本就有些着急上火,要是再涮一顿红汤,这个时空可没有马应龙给他们救急……

  不过,即便是清汤锅底,因为有辣度可以自行调配的蘸料在,一顿海鲜火锅也吃的他们异常满足了。

  相比之下,红汤爱好者苏梦泉、姚亦昕和山精姚雁就更嗨了,许是因为食材足够新鲜,在红汤里烫过的大虾,外面红彤彤的香辣无比,里面的虾肉却依然白嫩紧实,捞出来,嗦一口外面鲜美的汤汁,再咬开虾壳,因为嘴巴里还残留着方才的辣味,仿佛虾肉也沾染上了红汤的味道,简直让人欲罢不能!更何况还有各种鱼片和贝壳蔬菜之类的呢?

  姚亦昕只恨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不然的话,红汤里面涮些鸭血鸡翅毛肚鱼丸鱿鱼什么的也超级好吃的啊!

  苏梦泉深以为然,并且决定明日就让人去宰杀一只羊送来,因为听了姚亦昕说的话,总感觉羊骨熬出来的汤底再拿来涮羊肉好像也很好吃的样子。

  山精姚雁全程都没有说话,这孩子已经彻底迷上火锅这种食物了,刚开始一直在涮红汤,等到红汤里面的烫菜吃光了之后,新放进去的还没熟,姚雁又眼巴巴地看着对面的清汤锅底,胡青杨最疼他,当下就从自己这边捞了许多烫好的食材放到他碗里,还亲手配了一碗蘸料递过去,姚雁笑咪咪地道了谢,继续埋头苦吃。

  几个人风卷残云,一顿饭吃掉了三十多斤海鲜。

  当然了,主力军还是山精姚雁。这傻孩子刚化形没多久,还没控制住自己的食量呢。逮着爱吃的就恨不得把肚皮都撑破了。

  不过围观四人却没有一个阻止他。

  倒不是他们不关心山精姚雁,而是他们都知道山精姚雁的真身,山精本就是天地灵气所化,变幻万千且无常形,哪怕让他吞下一座山呢,只怕肚子都不会鼓起来,和传说中的饕餮有得一拼!

  吃完饭后,众人移步花厅,侍从们端上热茶,姚亦昕和苏梦泉开始谈正事了。

  苏梦泉没想到姚亦昕竟然和他想到一块去了,顿时惋惜地瞪了一眼苏念白,他生的儿子一点也不像自己,反倒是老友家的孩子,在赚钱的本事和能力上更像是他亲生的,简直心塞!

  不过仔细想想,不是亲生的又如何?只要姚亦昕愿意和他们家念白在一起的话,那不照样算是他们家的人了吗?

  想到这里,苏梦泉又重新高兴起来。

  “所以,事情就是这样,苏伯伯,我想这里的老百姓肯定也希望我们这个作坊继续开下去,原先他们自己从海滩上采挖的小海鲜,卖不掉就只能晒干了自己吃或者剁碎了喂鸡鸭,实在是赚不到多少银钱。可是,采挖了卖给作坊就不一样了,一来这些小海鲜容易获得,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二来,这样的话,作坊那边就需要大量处理这些小海鲜的工人了,做工的收入又是一笔,而且不管是挖贝壳还是处理小海鲜,大人小孩都能做,一家只要有3~4个人能做事,赚的银钱就足够养活他们一家人了。”

  “现在我别的都不担心,最担心的就是今后这些调味料和海鲜拌饭酱的销路问题了,现在暂时是军营那边大批量采买的,可是这边的战事早晚要结束,等到他们撤兵了,这些作坊产出的东西卖不出去怎么办呢?”

  “所以,我厚着脸皮想替这里的百姓求求苏伯伯,能不能借苏家商行的门路,替作坊将这些调味料和海鲜酱贩卖出去,您放心,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我不会让商行的管事们白忙的,卖出去的调味料和海鲜酱,我做主,从货款里拨出三成的利润分给商行,您看如何?”

  “原本我是想多分一点给商行的,可是,最近我去作坊那边的时候才发现,很多家里有孩子的夫郎们想着替家里多挣钱,又不放心将孩子留在家里,便用一根背带将孩子背在背上带去作坊,那些孩子晃着晃着就睡着了,爹爹们忙着做活,孩子被蚊子叮咬了也没发现,实在是可怜。”

  “所以,我想从作坊的利润里再单独拨出一份子出来,找几个稳妥的老人家,帮忙照料那些工人的孩子,这样他们也能安心做活,孩子们也有人照应着,等再大一点了,我再请个先生,不说考状元举人什么的,好歹让他们多认识几个字,若是有机缘的话,说不定寒门也可出几个贵子呢。”

  “说得好!”苏梦泉眼前一亮,击掌赞同道,“寒门难出贵子,多是因为没有银钱让孩子读书识字的缘故,这样罢,那三成利我们也不要了,那学堂便算作咱们两家合办的好了,商行那边我也让他们采买笔墨纸砚的时候,顺便给学堂也备一份。”

  苏梦泉财大气粗,可是姚亦昕却不能真的将这三分利都留下来,他们办个托儿所性质的学堂,一年花费能有多少?就算再加上先生的束脩和一年的各种花费,顶破天也不过一百多两银子,这还是因为第一年需要采买的东西多,到后面正常维护的话,一年几十两银子足够了。

  想了想,姚亦昕将自己的考虑仔细向苏梦泉解释道——

  “苏伯伯,您别看一份海鲜调味料只卖20文钱,一竹筒海鲜拌饭酱也只要15文钱,看起来不值什么,但是这东西原料价格低,除了人工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积少成多,赚的还是不少的,三成利润拿来办学堂太多了。”

  “这样罢,咱们两家每年各出二百两银子,拢共归置在一个票号里,寻常学堂里的一应花用都从这个票号里取用,剩下的,若是学堂里真出了那才华出众的学子,家里又没有银钱供他进学的话,咱们有一个算一个,都从票号里取银子供他读书,如此一来,若是本地真的能出几个寒门贵子,也算是咱们行善积德了,您看如何?”

  姚亦昕的想法,大致参考了前世那些慈善教育基金的做法,不过这个时空可没有专业的监管和管理机构,他们只能自己多花些心思管着了,不过这件事情可是大好事,再辛苦他也愿意的。

  姚亦昕不是圣母,也不可能做到像某些小说里的穿越人士一样去改变天下人的命运,他能做的,也就只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地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一些罢了。

  不过,他这些想法却让苏念白忍不住沉思起来。

  老实说,沿海地区因为土壤不如南边肥沃的缘故,种粮食一直不太高产,甚至于灾荒年月还要依靠朝廷救济,可以说,白丰霖之所以当皇帝穷成那副鬼样子,有一半的原因都是因为朝廷每年都要拿出大量的银子和粮食来救济各地的灾荒。

  如果沿海地区都能像姚亦昕一样办起各种作坊的话,那海里产出的各种海鲜可都是不要钱的,只需要花费些人力,便可以支撑得起一家作坊,到时候,渔民们便可以用作坊赚来的银钱去买粮食吃,再不必依靠朝廷的救济粮了。

  更重要的是,苏念白比姚亦昕更加能看到这种作坊带来的好处。人就是这样,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对抗一切,如果这些老百姓尝到了开办作坊的甜头,今后,为了和那些海妖争夺近海捕捞的权利,为了让他们的家人过得更好,这些沿海的百姓会不惜一切支持朝廷对抗海妖!

  苏念白从来都不会小瞧那些生活在陆地上、寿命不如妖族长久的凡人,他们寿命短暂,但智慧却无穷,并且,因为生存艰难,他们甚至比妖族更加的坚韧!仿佛任何天灾**都打不倒他们。苏念白相信,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生存条件,这些人绝对有办法让那些海妖在近海活不下去!

  不得不说,国师大人对于政事的感觉是非常敏锐的,如果姚亦昕知道他的想法的话,一定会告诉他,前世就是这样,那些所谓的海怪说不定就是上古遗存下来的海妖,结果却被科技不断发展的人类驱赶到了海底深渊,变成了比濒危动物更加濒危的传说,甚至于连近海的鱼虾都快被捕捞得绝种了……

  “那就这样罢!明天我让商行的几个管事过来一趟,阿昕你再和他们敲定一下具体的做法,需要商行做什么尽管开口,至于学堂的先生,让念白替你找吧。”苏梦泉突然想到自家儿子好像还没有让儿媳妇心软回家,顿时开始积极为两人创造机会。

  “交给我罢!”苏念白点点头,看向姚亦昕,“沿海几个郡府,每年落榜的考生都很多,里面也不乏才思敏捷之辈,让他们放弃学业回去打渔实在是太可惜了,你这个开办学堂的法子很好,若是作坊能开到其他郡府的话,不妨多办些学堂,也好让那些落榜学子有个落脚之地,闲暇时候教几个学生,今后若有机缘,说不定还可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继续在其他郡府开办作坊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人手不够了……”姚亦昕瞬间觉得有心无力,这个时空既没有专业的技术学校也没有人才市场,想招募到合适的人才真是太难了,稍微有点本事的早都被其他大户人家招揽了,也轮不到他们这样的小户人家。

  “咳咳!你若是不嫌弃的话,苏家庄子上还有不少暗部退役的……”苏念白咳嗽一声,耳朵有点发烫,他当时为了保护回乡的姚亦昕,暗中派人盯梢,这种行为已经被自家爹爹批评了好几次了,他也知道这样没有经过别人同意就派人盯梢的行为有点过分,但这种职业习惯真的很难改。

  “不嫌弃不嫌弃!我欢迎还来不及呢!”姚亦昕急忙高兴地抓住了苏念白的手,那表情,好像苏念白送来的不是退役的暗卫,而是什么高考状元一样,“苏世兄你放心好了,我一定会让人好好照顾他们的!”

  苏家暗部退下来的那些人,大多都是受了伤或者身上有些残疾的,不过姚亦昕并不在意这些,他需要的是经验丰富的管理型人才,又或者是能镇得住场子的,苏家培养暗卫的手段,从白术和白十三身上就能看得出来了,这么优秀的人才,他高薪挖都未必能挖到,简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身上有伤算什么?他们家有朱爷爷在,还没有朱爷爷治不好的病人呢!

  身体有残疾又怎么了?他可以专门安排两个人伺候他们,只要能替他管好作坊,一切都不是问题!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训练有素的暗卫不仅可以镇场子,因为曾经从事过特殊职业(俗称地下党)的缘故,他们对于怎么对付郡府各级官员也很有一手,有他们当作坊管事,他都不必担心和地方官府的相处问题了,实际上,姚亦昕已经在心里开始默默为沿海各郡府的地方官员点蜡了。

  这要是胆敢鱼肉乡里贪污**的,都不必上级官员下来微服私访,这些暗卫出身的管事完全不介意将这种事情捅给苏家暗部,惩戒官员维护百姓,还顺带着让曾经的同僚立功呢。

  搞定了铺货的事情,姚亦昕也不再去考虑将这些海边的产出千里迢迢运到青江县去的事情了,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之前的想法是来回运输赚个差价,但是现在新作坊的事情搞定了,产业都是自家的,左手赚右手的钱就没必要了,不如索性都交给苏家商行贩卖,他预订的那艘大船也留在了海边,准备供给作坊使用,至于他自己,打算回去之后再找苏家预订一艘小一点的船,平时可以供给自家作坊和食铺用作日常采买,闲暇时候就可以租出去赚钱了。

  只不过,既然苏念白答应了借给他人手在沿海开办海鲜调味料加工作坊,那么短时间内他大概是没办法回去了,总不能人来了之后,未来的姚家管事们连他这个主人家都不认识吧?更何况他既然接手了这些人,只要是能替他办事的,他总得让人家安顿下来,把日子过好了才行。

  在这一点上,姚亦昕特别佩服他们那个三四线城市的领导,当时他们那里也是,人才流失特别严重,后来市里的领导就想了个主意,所有参与本地人才引进计划的人才,给予落户、买房优惠、子女优先入学等等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把人才留住了,姚亦昕觉得这个法子真是不错,他当年也是为了能让姐姐未来的孩子能在城里上学,这才决定考到本市去工作的。

  现在想想,那些退役的暗卫,选择离开除了伤病之外,大概也是真的想过上正常人的平凡生活吧?既然如此,他觉得,自己作为老板,就应该满足他们这个心愿,让他们能够真正在这个地方安顿下来。

  因为不知道这件事情要处理到什么时候,姚亦昕亲笔写了几封信,让苏家商行去青江的商队帮忙带回去,将自己暂时无法回去的事情简单解释了一下,又让黄耘等人照顾好留在家里的朱爷爷和黄阿婆他们,这才放下心来,专心忙活起开办新作坊的事情了。

  只是,姚亦昕怎么都没有想到,他的信件还没抵达青江,朱爷爷和黄阿婆他们就来到了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 红汤和清汤必有一战!

  所以……我站鸳鸯锅底,你们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