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召唤猛将:我要当皇帝 > 第104章 钦差

召唤猛将:我要当皇帝 第104章 钦差

作者:酸奶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5:01:28 来源:88小说

在乾阳城的州府衙门,邳州牧陈逢士和乾阳都护府大都督曹廷谨,正在宴请朝廷派来的钦差——兵部尚书夏世俊。

夏世俊,算得上是永安王陈肃的嫡系。

他曾经追随永安王陈肃,在大梁历373年,平息过淄州和沂州的流寇。

后来夏世俊又在大梁历378年,随永安王陈肃平定了西南土司之乱,在大梁历383年,随永安王陈肃击败了北晋国的八十万北伐大军。

在永安王陈肃举荐下,战功赫赫的夏世俊,于大梁历385年被调入兵部,担任兵部侍郎之职,不久后,便升为兵部尚书。

而在夏世俊的配合下,梁国的兵部也一直被永安王陈肃牢牢把持着。

“曹都督,想必你应该已经知道了本官来乾阳城是为了什么。

如今南方的战事,对我大梁极为不利,所以本官才代表朝廷,代表王爷,来征调乾阳军去南方。”夏世俊脸色凝重的对曹廷谨说道。

去年,永安王陈肃率领禁军的六个镇抵达南方之后,很快便稳住了南方岌岌可危的战局,并且对入侵的北晋**队,展开了攻势凌厉的反击。

然而就在今年的年初,北晋国突然秘密增兵,致使禁军的兴武镇和英武镇,还有永安王从天肃都护府抽调的五个卫,落入了北晋**队设下的陷阱,差一点儿就全军覆灭。

突围之后的兴武镇、英武镇和天肃军四个卫,只剩下了不足三万人,几乎是十不存一。

此战过后,梁国南方的局势顿时急转直下,永安王陈肃迫不得已,又把留守京城的禁军骁武镇也紧急调往了南方。

但是以永安王陈肃的估计,仅靠骁武镇的支援,仍旧很难扭转南方的战局,于是永安王陈肃向朝廷请旨,准备征调北方各州的一部分边军,驰援南方的战场。

兵部尚书夏世俊这次出京,其实最终目的,是代表朝廷去熙州,希望能说服镇西军出兵南方。

曹廷谨赶忙说道:“夏尚书放心,我已经接到了王爷的书信,会尽快率领乾阳军的左右两卫,赶赴南方的战场。”

听到曹廷谨如此痛快便答应出兵,夏世俊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王爷说的没有错,有曹都督在,乾阳军便永远都是朝廷的乾阳军。”

邳州牧陈逢士随即说道:“夏尚书,本官也会征集四万邳州厢军和大军所需的粮草,随曹都督一起前往南方。

四万邳州厢军的战力,虽不能与乾阳军相比,但都训练许久,也跟流寇多次交过手,去了南方的战场,应该能够出一些力的。”

夏世俊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我代表朝廷,感谢陈州牧对南方战场的支持。

加上怀德都护府大都督樊成率领的南卫和前卫,邳州这次可是足足派出了十二万兵马,朝廷一定不会忘了邳州,还有乾阳都护府和怀德都护府的功劳。”

曹廷谨这时开口问道:“夏尚书,不知除了乾阳军和怀德军之外,朝廷这次还征调了哪些都护府的军队?”

夏世俊的笑容不由一顿,“曹都督,实不相瞒,目前除了邳州的这十二万兵马,只有绍昌都护府大都督梁子兴,会率领绍昌左卫和两万怀州厢军赶赴南方战场。

北方其他各州的都护府,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朝廷的征召。”

曹廷谨和陈逢士闻言,互相看了一眼,不由都露出了苦笑之色。

陈逢士犹豫了一下问道:“夏尚书,我们邳州这边,对南方的战事情况,一直知之甚少。

不知增加了邳州的十二万兵马和怀州的四万兵马,南方的战局是否能够扭转?”

夏世俊叹了一口气说道:“根据从南方传回的消息,北晋国的军队在战损了大约二十万以后,仍有百万之众,这也是王爷不得不从北方调兵的原因。

不过禁军的骁武镇已经赶赴南方,再加上邳州和怀州的这十六万大军,至少能维持住南方战场的局面。

如果想要击败北晋国的军队,瓦解北晋国的这次北伐,只能靠接下来的熙州之行了。

只要镇西军能奔赴南方战场,北晋国的百万大军,也就不值一提了。”

在镇西军击败了西域诸国的两百七十万军队,又连续吞并了西域的蒲宛国、皮卢国、莎夜国、康居国和二十个西域小国以后。

镇西都护府已经取代了涪州境内的天威都护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梁国第一藩镇。

对于这一点,就连掌控着天威都护府的涪州蒋家,也不得不承认,镇西军的实力,已经超过了下辖二十万柔然骑兵和十二万涪州厢军的天威军。

曹廷谨随即说道:“夏尚书,你此行有把握能说服孙浩吗?

听说镇西军经过新的一轮扩编之后,其九个卫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十万,另外镇西都护府还组建了足足七十万熙州厢军。

如果孙浩同意派兵去南方战场,击败北晋国的百万大军,确实要容易的多。”

夏世俊沉声说道:“事在人为,我会竭尽所能,说服孙浩都督出兵。

另外朝廷已经决定,只要孙浩都督能协助永安王击败北晋国的军队,就册封孙浩都督为镇西侯,并且把整个熙州划归为镇西侯的世袭封地。”

“什么?朝廷要给孙浩封侯?还要把整个熙州给孙浩当世袭封地?”

曹廷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梁国除了开国皇帝陈浩南,册封了一批世袭勋贵之外,三百多年来,只有四人能得到梁国的世袭爵位,并且这四人无一不是为梁国立下了不世之功。

梁国的世袭爵位只有四个等级,即王、公、侯、伯。

世袭的藩王只有伏康王,其世袭封地为洪兴岛,而世袭的国公一共有六位,每位国公的世袭封地,只有一个县。

夏世俊叹气说道:“朝廷给孙浩封侯,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是朝廷现在能拿出来的唯一筹码。

何况孙浩在西域灭国无数,为我大梁开疆扩土数千里,封侯也是实至名归。

至于把整个熙州给孙浩当世袭封地,也不过是朝廷给了孙浩一个正式的名义而已,毕竟现在的熙州,早已只知镇西都护府而不知朝廷了。”

其实朝廷要给孙浩封侯的事情,在兵部尚书夏世俊还没有抵达乾阳城之前,镇西都护府那边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对于能被封侯,并且可以把整个熙州作为自己的世袭封地,孙浩还是十分动心的。

只是想让朝廷封侯,镇西军必须出兵赶赴南方,帮助永安王击退北晋国的军队。

在翡翠城的镇西都护府,孙浩把麾下最信任的八位谋士,诸葛亮、庞统、房玄龄、杜如晦、刘伯温、姚广孝、郭嘉和贾诩,召集到了一起,来讨论是否出兵南方的事情。

诸葛亮首先说道:“主公,属下认为维持梁国现有的统治,对我们镇西都护府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

如果永安王在南方抵挡不住北晋国的军队,不但梁国的南方各州很可能会被北晋国吞并,北方各州的都护府,恐怕也会开始了向外扩张的脚步。”

刘伯温跟着说道:“诸葛兄所言极是,梁国如果乱了,对咱们镇西都护府的贸易,会影响非常大。

如今咱们镇西都护府刚刚吞并了周边二十四个西域国家,正是用钱的时候,一旦与梁国的贸易之路中断,咱们镇西都护府之前制定的许多计划,只能也跟着被迫中断了。”

郭嘉点了点头说道:“去年主公率军前往北方各州清剿流寇,使得我镇西军之威名,传遍了西北五州和东北四州。

这次正好借此机会,让我镇西军的威名,传到西南四州和东南三州。”

梁国原本有二十三个州,除了西北五州、东北四州、西南四州和东南三州之外,还有处于中原地区的七个州,也被称为中原七州。

而中原七州,也是梁国朝廷统治最为稳定的地区。

庞统、房玄龄、杜如晦、姚广孝、贾诩五人,也纷纷对出兵南方表示了支持。

其实真正能打动这八位谋士的,还是朝廷承诺的封侯,以及朝廷愿意把整个熙州赏赐给孙浩作为世袭封地。

这样的话,就算以后镇西军不能入主中原,孙浩的子孙后代也能成为“西域王”。

看到八位谋士与自己的意见一致,孙浩不由笑着说道:“没有想到我孙浩还能有封侯的一天。

正好趁着八位先生都在,咱们商讨一下这次该派多少兵马去南方。”

在翡翠城内的一处宅院,熙州厢军都督耿靖对熙州厢军副都督廖迪叹气说道:“你应该听说朝廷准备对孙浩封侯之事了吧?”

熙州厢军都督,名义是熙州厢军的最高官职,但因为镇西都护府牢牢把持着熙州厢军的兵权,使得耿靖这个熙州厢军都督,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

如耿靖这样,镇西左卫当中那些禁军出身的将领,被调离后,基本上都做了闲职,现在担任熙州厢军副都督的廖迪也是一样。

廖迪点了点头,“已经听说了。

好像朝廷不但会对孙浩封侯,还要把整个熙州都赏赐给孙浩当世袭封地。

如果那样的话,咱们这些人在熙州,恐怕是永无出头之日了。”

耿靖沉声说道:“确实是这样,只要孙浩愿意率领镇西军去南方,帮助王爷击败了北晋国的军队,朝廷就会册封孙浩为镇西侯,并且把整个熙州赏赐给孙浩作为镇西侯的世袭封地。

咱们这些出身禁军的兄弟,虽然在熙州这边衣食无忧,但以后只能混吃等死,所以我准备趁着这次朝廷钦差来熙州的机会,护送朝廷钦差一起返京。”

廖迪有些犹豫,“可是兄弟们都已经在熙州安家,我那第三房小妾刚刚给我生下了一个儿子,咱们……”

廖迪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耿靖给打断了,“老廖,这件事情,我会让兄弟们做选择的,不会强求任何一个兄弟跟着我回京。”

廖迪马上急声说道:“老耿,我不是那个意思。

你也知道,我在京城也是有妻子和儿子的,我是有些舍不得现在的几个侍妾和她们为我生下的儿女。

永安王对我廖迪有知遇之恩,既然留在熙州已经不能为永安王谋取镇西军的兵权,我当然要跟着你一起回京。

只是不知我能否把那些侍妾和儿女,都带回京城?”

耿靖听到廖迪愿意跟着回京,感到非常高兴,于是笑着说道:“咱们毕竟加入了镇西军那么长时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那些侍妾虽然都是孙浩送给咱们的,但想必咱们把侍妾和她们生下的儿女带回京城,孙浩应该不会阻止。

这点面子,孙浩应该能给咱们的。”

“那就没有问题了,只要能把侍妾和孩子带走,想必兄弟们应该都会跟着你我一起回京的。”

耿靖随即叹了一口气,“再见到王爷之后,也不知道该如何向王爷请罪。

当初王爷交给咱们的任务,算是彻底给办砸了。”

廖迪苦笑着说道:“想在孙浩手里抢夺镇西军的兵权,恐怕就算王爷把萧景先生派过来,也是办不成的。”

耿靖突然压低了声音对廖迪说道:“有一件事情,我不知道该不该向王爷汇报。”

廖迪不由一愣,也不由的把声音压低,“老耿,有什么事情不好向王爷汇报的?”

耿靖扭头看了一眼厅房紧闭的房门,然后才低声对廖迪说道:“孙浩的正妻洛萱,很可能是当初嫁到姑勒国的华清公主。”

“啊?你说洛萱夫人是华清公主?不可能吧?”廖迪满脸的不可思议。

耿靖接着低声说道:“我家的一位侍妾,曾经是姑勒国王宫的宫女,后来她被姑勒国的二王子送给了姑勒国的一名军团长。

等姑勒国被镇西军所灭,她便成为了镇西军的战利品,又被孙浩赏赐给了我。

上个月,我的那个侍妾,在街上见到了洛萱夫人,她说洛萱夫人就是姑勒国的那位梁族王后。”

廖迪沉吟了一下说道:“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

当初就是孙浩来姑勒国营救华清公主的,以孙浩的秉性,加上华清公主的美貌,他还真能干出私藏公主的事情来。

不过如果要跟王爷汇报此事,最好能多找出一些证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