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 > 第95章

(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 第95章

作者:风纪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19:38:06 来源:免费小说

  卯时,贾琏和贾赦一起出发,前往考院。

  考院依旧在老地方,文清院。

  来到文清院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了。和贾赦说了一声,贾琏拿着包裹去排队了。

  裹紧了披在身上的狐皮斗篷,贾琏一边跺着脚,一边跟着队伍往前走。

  这鬼天气,跟寒冬腊月一样冷。

  贾琏听到不少人打喷嚏,也听到不少人的咳嗽声,看来生病的考生不少。他怎么忘了把口罩弄出来,这样就安全了点。

  扫了一眼四周,发现各个角落里都有士兵,感觉这次会试比上次乡试的守卫更加森严了。不过,也对,会试是除了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自然要把守严格。

  这次会试考试,也是把考生打乱分配的,贾琏一眼看去,没有看到熟悉的面孔。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轮到贾琏检查了。

  把文书和包裹交给士兵检查,检查完在被带到“澡堂”脱光光检查。幸好“澡堂”里有地龙,不然每个考生都会被冻病。

  检查的非常慢,贾琏光着身子站在一旁,见士兵把他的衣服从里到外,从外到里仔细地检查了好几遍,确定没有夹杂任何东西,才把衣服还给他。

  穿好衣服,束好发,贾琏跟着士兵进了考场。

  会试和乡试一样考三场,每场考三天。不过,会试不像乡试考完一场就能回家待一天休息。会试是不能离开号房,连续九天就要呆在里面,而且进去号房后就会被上锁。也就意味考生们在号房里考试,外加吃喝拉撒都要在号房里进行。

  乡试虽然考九天,但是不是连续的,考完一场还给考生们一天休息的时间,而会试没有,直接连续考九天,九天被锁在号房里不能出去,如果生病了,那就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除非病的奄奄一息,不然监考官是不会打开号房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考会试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死的原因。就算是身体强健的人,被关在号房里连考九天,也会觉得很累。

  在考会试之前,山长特意叮嘱贾琏,考会试的时候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千万不能生病,不然不死,也离死不远了。

  走进自己的号房,贾琏打量了下,虽然简陋,但是却没有破的地方,而且光线也不错。说起来,他的运气真不错,从县试到会试,分到的号房都很好,不像有的人的号房破败不堪,不仅漏风,还漏雨,想想就觉得可怜。

  离考试还有段时间,贾琏先把号房打扫了下,把床铺好。

  他所在的考场,数了下有四十个号房,他来的不算早,但是也不晚。没过一会儿,考生们陆陆续续来齐了。

  过了一会儿,有官吏走进来通知他们去院子里祭礼。

  在会试正式开始之前,所有考生们要先祭拜孔夫子。之前的考试就没有,而会试有,可见会试的重要性。

  祭拜孔夫子可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就算外面寒风凛冽,考生们也愿意出去祭拜。

  考生们再次集聚在院子里,对着孔子的画像祭拜。然后,主考官对考生们说几句勉励的话,无非就是祝大家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什么的。

  听说,会试虽然是礼部主持,但是主考官和监考官不是礼部的官员。之前几场考试,无论是主考官和监考官都是礼部的官员。会试的主考官和监考官都是翰林院的人。

  要知道考中会试后,或者殿试后,学生们基本上都被分到翰林院。

  这次的主考官很年轻,看起来三十几岁,不像之前机场的主考官都是四五十岁的中老人年。

  贾琏对朝廷的官员不了解,但是从这么年轻就能被派到来做会试的主考官这点来看,这次的主考官肯定不简单。

  主考官发表完演讲,考生们就可以回考场了。和外面相比,考场里面就暖和多了。

  考生们纷纷进入自己的号房,然后号房的门就被士兵锁了起来。

  贾琏搓了搓冻得有些僵硬的手,等待发考卷。

  辰时四刻,会试准时开始,考卷发了下来。

  贾琏拿到考卷,首先检查考卷有没有破损或者模糊的地方。见考卷没有任何问题,他心里才放心,然后把考卷从头到尾在浏览一遍,看看考题会不会很难。果然,会试的考题要比乡试难上许多。

  会试考的科目和院试大体上相同,除了四书五经,还要考算术和律法。不过,会试有一个点和其他几个考试最不同的是会试最后一场的最后一道考题,考的内容不在任何书本上,而是现实生活中的难题,比如发洪水了,你身为皇上特派的钦差要怎么办?某个地方出现瘟疫,死了很多人,你身为当地的官员,你要怎么处理。你发现你的同僚,或者上司贪污受贿,你要怎么做?某个地方发生蝗虫灾难,你身为当地的官员,你要怎么办?某个地方发生干旱,身为当地官员,你要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非常实际的问题,所以没有一个标准的答应。

  最后一道题非常重要,如果你前面的考差了,但是最后一道题回答的非常好,很有可能会破格录用。

  大隆朝改革科举,是为了给国家录取有用的人才,一群会给国家和老百姓解决麻烦和创造财富的实际有用的官员,而不是一群只会读书,什么都不懂的书呆子。

  看完考题,贾琏深下一口气,让自己静下心来,准备答题。

  会试的难度要比乡试高出很多,但是这对贾琏不是什么难事。他刚刚浏览考题的事情,心里有有数了,考中会试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是要考中会元,那就要仔细认真地答题了。

  要知道会试可是全国各地的举人一起来参加,都是各地的佼佼者,尤其是江南的白鹿书院的考生,这些年可都是包揽了会元,他要是稍微有点疏忽和大意,就会与会元无缘了。然后,就一命呜呼了。

  山长跟他说过,他答题的角度比较新颖,观点也是鲜为人知,但是却非常一阵见血,这就是他的优势。他要是在考会试的时候,保持住这个优势,他就很有可能考中会元。

  会试第一场考试的是经义,考题自然来自四书五经。

  写到中午,贾琏肚子饿了,就不勉强自己继续写,拿出干粮吃了起来。想到自己要连续九天吃干粮,他瞬间有一种生无可恋的感觉。

  简单地解决掉午饭,贾琏没有急着回去答题,而是躺了下来,准备好好地说一个午觉。连续考九天,在这期间不好好休息的话,会影响发挥的。

  全考场只有贾琏一个最悠闲,吃完就睡觉,而其他人吃完午饭就继续做题。

  睡了半个时辰,贾琏用冷水洗了个脸,冰冷刺骨的寒意顿时让他的大脑变得清醒,坐到桌子前,继续答题。

  就这样,过了三天,第一场考试结束了。贾琏长长地舒了口气,心里轻松了不少,但是其他人的心情却变得非常沉重,大概是没有考好的原因。

  第四天,辰时四刻,第二场考试开始。

  第二场主要考的是算术和律法,自然要比院试的时候难上很多。不过这对前世是理科学霸的贾琏来说,算术完全不是问题。律法么,他早就背的滚瓜烂熟。

  被系统开发过的记忆力可不是短暂性的,而是永久性的。也就是背下了一篇文章,他就会记一辈子,这算是开挂了。

  贾琏发现考第二场的时候,好多人都一副抓耳挠腮的模样,要不然就急的满头大汗。看到别人这样,虽然很不道义,但是真的很爽。

  会试考的算术的水平是高中数学的难度,这对贾琏来说小菜一碟,但是对其他考生来说就特别难。

  因为第二场主要考算术和律法,贾琏很擅长,所以两天之内都把考题答完了。

  做好考卷又不能出去,第三天贾琏无奈只能在号房里睡觉。

  主考官和监考官见贾琏在第三天不答题却在睡觉,很是吃惊。难道贾琏不会做?不可能啊,他可是考中四元的人,又被冯先生亲自指导过的学生,怎么可能不会答题。

  主考官压根儿就没往贾琏做好考卷的那方面想,见贾琏不答题却在睡觉,心里又是失望又是焦急。贾琏可是他们京城的希望,他对贾琏的期待很大。想了想,还是决定提醒一句。

  “你怎么在睡觉?”

  “我已经做好考卷了。”而且他已经检查很多遍,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他才大摇大摆地睡觉。

  什么?!

  主考官在心里惊呼道,已经做好考卷了?!

  有些不相信,主考官拿起贾琏的考卷看起来,发现贾琏是真的做好了,而且做得基本上都是对的,心里充满震惊,再次望着贾琏的目光充满不可思议。

  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主考官神色恢复自若地离开了贾琏的号房前,可是他心里却不像表面起那么淡定。

  这个贾琏真不愧是考中四元的人,也不愧是冯先生亲自指导的学生,这么早就做好考卷,而且几乎都是对的。看来,贾琏这次考中会元,考中五元的可能性很大。

  考场的其他考生听到贾琏说考卷已经做好,都被惊得倒抽一口冷气。他居然在两天内把考卷做完了,怎么可能?!

  贾琏可不在乎别人的反应,反正他已经做好了,而且没有什么问题,那就好好睡觉,为明天的第三场考试养精蓄锐。

  接下来,主考官和监考官路过贾琏的号房,见贾琏睡得香甜,心情很是微妙。虽然他们都被贾琏提前做好考卷的行为震撼到,但是见这小子在别人奋笔疾书考试的时候睡的这么熟,忽然觉得这小子太欠扁了。

  不止主考官们这么想,其他考生们也这么想。对于贾琏这种明目张胆地睡觉行为,他们心里很是气愤。

  第二场考试的第三天,贾琏是在睡觉中度过的。收考卷的事情,士兵看他的眼神充满敬佩,看的贾琏莫名其妙。

  因为睡了一整天的关系,贾琏的精神得到了充足的休息和放松,整个人觉得轻松了很多,之前的疲惫消散的差不多。

  考第三场考试的时候,其他人的眉宇间和神色多多少少带着疲惫和憔悴,只有贾琏一个精神奕奕,就像刚进考场一样。

  第三场考试的内容和乡试差不多,考六道时务策,也就是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和见解。虽然比乡试的难,但是还难不倒贾琏。

  这次,贾琏没有像第二场考试那样,提前一天昨晚考卷,然后睡大觉,这让现场所有考生的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如果最后一场考试,贾琏像第二场考试那样,他们会恨死他的,说不定考试结束后会忍不住去揍贾琏。

  贾琏把六道时务策在两天之内完成,最后一天专门写最后一道“现实生活的难题”。

  最后一道题,分为三道小题。

  第一道题是某个地方发生了洪灾,整个州府都被淹了,很多难民跑到隔壁的州府来,你身为当地的官员要怎么安排这些流民。因为今年阴雨天气很多,你所在的地方虽然没有遭受洪灾,但是粮食却不多,你要怎么解决流民的饥饿的问题。

  这个问题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贾琏想了下就提起笔开始答题,首先要空出一个地方安置流民,不能让流民直接进城,因为流民身上很有可能带有瘟疫。把流民安置后,要给流民所住的地方撒上石灰,预防瘟疫的爆发。

  粮食不够,就号召城里的老百姓捐献,给流民施粥、衣服、药材。

  等把流民安定后,在写折子上奏朝廷说明灾情,奏请皇上派人过来送粮食和衣物等急需品。

  第二道题是洪水过后,如何重建。

  洪水过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预防瘟疫的爆发。第二件事情就是食物。第三件事情就是住的地方。第四件事情就是恢复生产。第五件事情就是修好水堤。

  贾琏先列出这四个方面,然后针对每个方面写出怎么做。

  第三个题目是在重建的过程中,发现有人贪污赈灾的银两,身为父母官的你要怎么做?

  贾琏写到:一边晓之以情,希望能感动贪污的官员把赈灾银两叫出来,一边暗中收集官员贪污赈灾银两的证据,然后写上奏皇上。

  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鼓励富商们捐献银两或者粮食和衣物。

  这三道题目都和洪水有关,每年的夏天都会有很多地方饱受洪灾之苦。每年朝廷花在这方面的银两非常多,这让皇帝很是头疼。

  这两年大隆朝风调雨顺,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洪灾,但是不能保证以后不会有。所以,在这次会试上就出现了这三道题。顺便一提,这三道有关洪灾的题目是隆武帝亲自定的考题。

  上辈子,每到夏天就会有地方出现洪灾,贾琏看过不少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对防洪抢险这方面还是有些了解。所以,这三道题没有难道他。

  主考官走到贾琏的面前,看到他写的最后一道考题,就停了下来,想看看贾琏会怎么写。看了一会儿,他震惊地瞪大双眼,表情有些难以置信。这个贾琏是个富家公子,怎么会想到这么周到和详细的措施。

  当看完贾琏写好最后三道题的时候,主考官对他很是欣赏和满意。

  写完考卷,贾琏仔细地检查了几遍,看看有没有写错的地方,或者遗漏的地方。

  酉时,考试结束,士兵来收考卷,连续九天的会试终于结束了。

  考卷收走后,贾琏就很没用形象地伸了个懒腰,在心里感叹道,终于解放了!再关三天,他一定会发疯!

  贾琏所在的考场,没有人考到中途被抬出去,也没有人考到中途死掉,但是考完后都一副要死不活地模样。

  连续考九天,被关在号房里哪里也不能去,谁都受不了。如果贾琏不是在第二场考试的时候,好好地休息了一整天,他现在也会累的不轻。

  收拾好东西,贾琏迫不及待地想离开“牢房”。他现在想立马回到家,洗个热水澡,吃一顿热腾腾的饭菜,然后躺在柔软的床上睡上三天三夜。妈蛋,这会试简直不是人考的,太折磨人了。

  贾琏走出考场,见几乎所有的人犹如丧尸一样,面如死灰,毫无生气地缓慢走着,不由地满头黑线。这哪里是考试,简直就是世界末日。

  和这些丧尸相比,贾琏就好很多。虽然他的眉宇间充满疲惫,但是气色和精神还不错。

  贾赦站在考院门口,见考生们一个个跟鬼一样走出来,把他吓了一跳,随即心里充满担忧。

  他之前听说这次会试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在考会试之前就有很多人冻病了。这些冻病的的人在考会试过程中死了很多,没死的也奄奄一息了,这太恐怖了。

  没有生病的人,也有在考会试中途中病倒,或者累到。幸运地捡了一条命,错过会试。不幸运的就死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