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鬼面将军宠娇娘 > 第80章

鬼面将军宠娇娘 第80章

作者:只只不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9:28:51 来源:免费小说

  “你们没看到,侯夫人那么年轻,有没有满十六啊,我女儿十六岁还在家绣花呢,能懂什么管家?”

  “你这说的什么话,拿你女儿跟侯夫人比,你脸可真大!”

  “哎,我这不是实话嘛,就事论事而已,我们都是在侯府伺候多年的老人了,侯府这么大个家业,交到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手上你能放心?”那人顿了一下,补了一句,“我可不放心!”

  “是啊,是啊!这确实也不好办啊!”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起来,气氛热烈,好似所有管事都对宁如玉有意见,这种情况对宁如玉十分不利。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不要等晚上2点的更新,我不是每天都蹭玄学的,你们早点睡,注意休息,早上再起来看,反正中午十二点之前肯定会更的。

  ☆、第137章一更

  会客厅里众管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揪着宁如玉年纪小, 不懂管家之道吵个不停。

  宁如玉站在门外, 把众管事说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 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这些人就知道揪住她的年龄说事, 她是春天生人,虚岁十七, 什么还没有满十六,年龄又不是问题,什么她不会管家, 试都没试过, 他们怎么就知道她不会管家了?真是张嘴就来!

  “咳咳!”碧荷在门外咳嗽了一声,提醒会客厅里的人注意影响。

  会客厅里的管事听到咳嗽声,回头看了一眼门外,瞧见一抹红色的裙摆, 猜到是宁如玉到了, 便纷纷闭了嘴, 坐会自己的位置上, 等着看宁如玉要怎么处理。

  宁如玉缓步走进去,学着霍远行看人的神态把屋里的管事们都扫了一遍,她把霍远行的姿态学得惟妙惟肖, 仿佛霍远行的翻版,霍远行的气势迫人,往那儿一站就能够震慑全场, 此刻她的架势也是如此,一出场就让管事们感受到了一股压力,不少人心里开始犯嘀咕,感觉她和开始想象中的不一样。

  目光从在场的管事身上一一扫过,宁如玉已经认出了刚才议论她议论得最厉害的那个管事,那个管事姓唐,名叫唐旺财,好像是唐氏的一个远房亲戚,七八年前带着妻儿老小从老家找来投靠唐氏,当时说的是想在晋都城里给他儿子找个书院读书,他儿子打小很聪明要好好培养,以后一定能有出息,唐氏见了那孩子,看起来是挺机灵的,就借着管家的机会给唐旺财安排了个活计,在东大街米铺帮忙,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年时间,唐旺财就已经成了东大街米铺的管事了,也不知道以前那个老管事去了哪里。

  其中的缘故不用去细想,宁如玉猜也能猜到,唐旺财能当上东大街米铺的管事,其中没有唐氏的安排根本不可能,米铺经营得好,油水又多,安排一个自己的人去当管事,随意操作一下,就能从中得到不少好处,唐氏的主意打得可真好,这些年她从中捞了不少的油水。

  宁如玉缓步走到上首的椅子上坐下,丫鬟端了茶水上来,她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把茶盏放在身侧的桌子上,微抬起下巴打量着在场的所有管事,把每人脸上的表情都看一一看在眼中。

  “拜见侯夫人。”有在侯府干了几十年的老管事,本就是侯府的老仆,一心为主,不管侯府管家的人换成谁,做事依旧凭良心和本事,在看到宁如玉之后,就站起身向宁如玉行礼。

  有其他懂得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管事,见到老管事都站起身行礼了,也跟着站起身来,态度虽然不如老管事恭敬诚恳,但表面上还是挑不出错来。

  最后只剩下跟唐旺财为伍的三四个管事,这几个管事都是唐氏管家的时候提拔起来的,有两个还是最近这一两年换到管事位置上的,他们的态度就有些倨傲,行礼也很敷衍,摆明了对宁如玉的不满,对宁如玉管家很不服气,一副认定了宁如玉管家就是管不好的样子。

  “大家都坐吧。”宁如玉抬了抬手,让管事们都坐了。

  唐旺财为首的几个管事最先一屁股就坐了下去,态度一点儿都不好,宁如玉淡淡地瞟了他们一眼,并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因为她知道,他们是得了唐氏的授意,故意来找茬的。

  宁如玉懒得理他们,转过头开始询问其他管事的情况,最先问的是在武安侯府干了几十年的毛管事,毛管事是一个精干的老头儿,已经五十多岁了,精神头看起来不错,说起话来也头头是道,他管着南大街的绸缎铺子,一直把绸缎铺经营得很好,每年收益都十分可观,此刻宁如玉问他关于绸缎铺的情况,他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绸缎铺子的详细情况都如实禀告宁如玉知晓。

  “毛管事辛苦了,快请坐。”毛管事是老管事了,态度很好,经营有道,宁如玉愿意多尊重他一些。

  接下来宁如玉又问了一些其他管事的情况,其他管事看到毛管事对宁如玉的态度恭敬,说话客客气气的,他们在心中也有了一番考量,是以在跟宁如玉汇报情况的时候,也都如实禀告了,并没有刁难宁如玉,整个过程气氛还算融洽,宁如玉也很满意。

  花了小半个时辰,问完了几个重要的管事,宁如玉拿出一本账册来,翻了翻里面记载的内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啪地一声合起账册,手指点着账册封面,斜眼看向唐旺财的方向,“东大街米铺的唐管事,你跟我说一下,六月初三进的米,每斗米十五文钱,为何到了六月十八卖的时候,卖价才每斗米八文钱?你这是高价进,低价出,照顾老百姓吗?但是最近晋都城一直太平无事,没有需要降价卖米的情况发生?你就这件事给我说说吧,做生意有高价进低价出的吗?这不是在做亏本买卖?起初我一直想不明白,好好的一个东大街米铺,从七八年前年年收益上千的铺子,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变成年年亏空的铺子,你给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唐旺财万万没有料到宁如玉会毫不留情地当着众管事的面把他抖落出来,他这些年管着东大街米铺,跟唐氏里应外合,早就把东大街米铺的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换了个彻彻底底。

  如今在东大街米铺干活的人全都是他的人,账房先生是他的小舅子,所有的账都是他和他小舅子商量好做的,交给宁如玉的账本上,他只写了某年某月某日买进了什么米多少斤多少钱,还有某年某月某日卖出了什么米多少斤多少钱,并没有具体写明一斗米是多少钱,从头至尾加减进出,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只要不一笔一笔的细算,完全可以蒙混过关。

  然而宁如玉就是那么眼尖,对数字天生敏感,数据上的问题,看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不对劲儿,细致一算就算出了单价上的巨大出入,以此推断出唐旺财高价进米,低价卖米,中饱私囊。

  此刻,唐旺财被宁如玉质问米价的问题,对此唐旺财也早有准备,他敢这么做,都是想好了应对之策的,只见他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挑了挑眉,态度十分倨傲地道:“是因为那米放在仓库里受潮了,有些发霉变质,只能低价卖了,不然继续放下去,米铺会亏得更多,我这么做也是为了米铺着想,能卖出去就卖出去,能赚一点儿是一点儿,是为了减少米铺的损失,我这么做问心无愧。侯夫人这么质问我,是怀疑我的办事能力吗?我这些年管着东大街米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几年年年征战,打了西北打西南,米价因此忽高忽低,朝廷出征打仗的时候,米价就高,可中原和江南一带又年年大丰收,米价自然又跟着降下来,预估不到米价的情况也是有的,看到出征打仗的时候,大家都疯了似的抢米抢粮,米粮的价格自然就被人为抬高了,等到战事一稳定,到了收获的季节,米粮价格又飞降,之前高价买的米也只能跟着降价,再加上一些损耗,发霉变质的,这么折腾下来,一年到头赚不到钱也是有的,我已经很努力地在经营整个米铺了,到了收米的时节,一出门就是一两个月,我小妾怀孕八个月难产我都不在,差一点儿就一尸两命了,我这么辛苦,我容易吗?”

  “我容易吗?”唐旺财转头朝他那几个一伙的管事说道,示意他们附和他。

  其他几个管事都是串通好了的,连忙配合着唐旺财道:“是啊是啊,唐管事是真的不容易,这些年管着米铺,头发都愁白了。”

  “我们干事都是勤勤恳恳的,每天早早到铺子里开门,晚上天黑了才回去,一天到晚想的就是怎么把铺子经营好,辛苦得不得了。”

  “就是啊,侯夫人还这么说唐管事,怀疑唐管事,真是寒了我们的心。”

  唐旺财一席话说得理直气壮,好似他为整个米铺付出了许多辛苦的汗水,劳心劳力,摆出一副一心为了米铺心力交瘁的样子,又加上旁边几个管事的附和,大力帮他说话,一时间形成了一种宁如玉无理取闹,没事找事,冤枉了他们,他们受了天大的委屈的模样。

  这么一来,表面上看起来就像是宁如玉落了下风,而唐旺财他们却站了上风,一时间反客为主,强势地压制住了宁如玉,让宁如玉完全没有了招架之力,只能任他们糊弄和宰割了。

  此刻的局面对宁如玉十分不利,第一天管家就遇上唐旺财他们挑衅,如果她不能把这件事处理好,将强势的唐旺财压制下去,以后她再要想管好这个家就难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打脸。

  ☆、第138章二更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从后面走了进来, 直接坐到了宁如玉旁边的位置上, 宁如玉侧头, 正好对上霍远行的视线,霍远行凝眉看着她, 目光中充满了疼惜,还有对唐旺财一伙人的不满。

  宁如玉心中咯噔了一下, 意识到霍远行这个时候出来,是来给她撑腰的,简直让她大喜过望。

  短暂的惊喜之后, 宁如玉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管家是她在做,不能完全依靠霍远行,她必须自己把事情处理好,不光霍远行在的时候她要管好整个侯府, 霍远行不在的时候她也要管好整个侯府, 她得靠自己的能力, 让下面的人心服口服, 不然只是依靠霍远行让这些人口服心不服,不然他们也会对她阳奉阴违的,那样她也管不好家。

  想到此, 宁如玉心中便打定好了主意。

  这时丫鬟送了茶水上来,宁如玉上前一步,从丫鬟手中接过茶盏, 亲自送到霍远行的手边,借着这个机会,宁如玉压低声音飞快地对霍远行道:“事情我自己会处理,你坐在旁边看着就好。”

  霍远行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宁如玉急得瞪了他一眼,他才收回视线,抬手去端茶盏低头喝茶,算是默认了宁如玉的要求。

  宁如玉如此就安心了一些,坐回椅子上,目光森冷地看向唐旺财几人,她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唐旺财刚才那一通义正言辞的话根本禁不起推敲,她轻而易举就能指出他话里的漏洞,让他无地自容。

  宁如玉道:“唐管事,你说你这些年为了米铺劳心劳力,问心无愧,你说米是因为受潮发霉变质了才降价贱卖的,那我问你,你买米的时候是六月,卖米的时候也是六月,六月正是大夏天,天气热得不得了,每日都是大太阳,没有下过一场雨,米粮哪来的机会受潮发霉变质,难道你家的米粮会在大夏天没下过一场雨的日子里发霉变质?”接着她又转头看向附和的那个管事道:“还是说你们家的米粮会在大夏天发霉变质?如果说你们家的米粮会在大夏天发霉变质,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你们家的米粮本来就质量不好!”

  碍于霍远行在场坐镇,宁如玉说话又有理有据,气势迫人,那几个附和的管事不敢吭声,一个个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根本不敢与宁如玉对视。

  宁如玉也不打算让他们吭声,反正事实如何,她的话一说出来,大家都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唐管事说的米粮发霉变质了,所以低价贱卖根本不是事实,事实上很有可能他买的那些米粮原本就是以次充好,有质量问题的。退一步说,即使那些米粮没有质量问题,那也是他把高价粮低价卖了,或者是故意卖高价写低价,贪墨其中的差额,不管是哪个原因,唐管事就是有中饱私囊之嫌,这一点他无论如何也跑不脱!

  “唐管事!”宁如玉再次点到唐旺财的名,声色俱厉地道:“你说这几年朝廷年年征战,导致米粮价格浮动巨大,征战的时候米粮价格上涨很多,到年中秋收的时候,中原和江南一带的米粮大丰收,价格又降下来许多,所以导致高价抢购来的米粮还没卖完,米粮就已经降价了,所以只能低价卖了。那我问你,你既然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为何不在米粮丰收价格低廉的时候大量购进米粮,再在朝廷征粮的时候卖出,赚取其中的差价,反而要背其道而行,偏偏要在价高的时候打量买进,再在价低的时候卖出?我有合理的理由怀疑你,你这是故意的!你都是个当管事的人了,而且都已经做了好几年的管事了,连最基本的经营之道都不懂,既然如此,你有什么资格当管事?有什么资格当一个米铺的掌柜?”

  宁如玉此言一出,把在场的所有管事都震慑住了,之前唐旺财义正言辞地说那一通大话的时候,只有少数几个经验丰富的老管事听出了其中的玄妙,知道唐旺财是在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大多数管事都没有及时地明白过来他话里的问题。

  但是现在,宁如玉一席话,直接就指明了唐旺财话里的错处,让不少管事恍然大悟,宁如玉狠狠地斥责了唐旺财的所作所为,他的如此行径根本不适合做一个掌柜,连最基本的经营之道都不懂,还有什么脸当掌柜!他那点儿伎俩,骗骗什么都不懂的外行还行,骗她就真的是相当于在鲁班面前班门弄斧了。

  在场的管事们听了宁如玉的话,内心里纷纷起了大的波动,许多人开始从新审视起宁如玉来,小小年纪的侯夫人,出乎他们预料之外的有本事,是有真才实学的,甚至比他们还厉害,让他们不得不改变对她的认知,还有一些管事先前只是看在老管事的份上对宁如玉勉强尊敬,现在也不得不佩服起她来了,只因为宁如玉露的这一手,真的让他们心服口服了。

  唐旺财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顺着他的额角往下滑,大热天里,他感觉到了背心阵阵发凉,心里一个劲儿地嘭咚乱跳,慌乱不安,他先前说的那些话是他的小舅子一早就教过他的,一直以来他也是用这些话来应付其他人的,没想到今日碰上口齿伶俐的宁如玉,居然让她一口气就把他的话给怼得一文不值了,而且大大地反驳了他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着所有管事的面,指明了他高价进低价出中饱私囊一事,他从来没有这么丢脸过,今日却彻彻底底的把里子面子都丢了,被宁如玉狠狠地打了脸,弄得他像个小丑一样。

  此时此刻,唐旺财简直要恨死宁如玉了,为什么要让他遇上她,要是一直是唐氏管家该多好,他就可以一直当他的掌柜,从中得到不少的好处,还能孝敬唐氏,现在闹成这个样子,他的掌柜的位置就要保不住了,都怪唐氏没用,连个管家的权利都护不住,便宜了宁如玉这个黄毛丫头,唐旺财在心里义愤填膺地想。

  “唐旺财,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宁如玉厉声质问道。

  唐旺财现在能有什么话说,他说的那些话,准备好的那些措辞,都是他十分崇拜的,引以为傲的小舅子教他的,他的小舅子只教过他怎么诉苦,怎么颠倒黑白混肴视听,可是却没有教过他被人揭穿了谎言之后要怎么应对,要怎么自圆其说,因为他的“牛逼”小舅子得意的觉得他的这一套说辞根本就不会有被人揭穿的那一天,所以从来没有想过遇上了这种情况要怎么办,此时问唐旺财本人,他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能力去圆这个谎言,除了支支吾吾,吓得两腿颤颤,冷汗涔涔往外冒个不停以外,他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左看右看,茫然惊慌不知所措!

  宁如玉看到唐旺财那个傻样就想笑,七八年前他带着妻儿来投靠唐氏的时候,她就在唐氏的屋里见过他和他的老婆还有儿子,他的儿子是有些小机灵,会读一些书,识几个字,好好培养考个秀才还是没问题,只是要想更进一步,那就难了,因为本身并不是真的读书的料,如今看来也确实如此,他的儿子到现在也没考上秀才,还继续在家读书呢!

  再说这唐旺财和他老婆,又穷又蠢又贪,这还真不是骂他,是真的就是这种人,跟唐氏简直一模一样,果然是一家人,本性都一样。

  唐氏当初就是看上了东大街那个米粮铺子,米粮铺子一年下来好好经营收益差不多一千两,是收益比较好的铺子之一,收益最好的铺子她不敢动,收益差的她看不上,就打起了米粮铺子的主意,先把唐旺财安排到米粮铺子当小二,再把其他人挤兑走,一步步让唐旺财当上了米粮铺的掌柜,两个人里应外合,贪墨米粮铺的银钱中饱私囊。

  简直可恨!

  “来人!”一直坐在旁边没有说话的霍远行忽然开了口,对候在会客厅外面的侍卫道:“把东西提上来!”

  “是!”门外传来侍卫的声音,很快吴跃和赵兴一人提着一个印有东大街米铺标记的袋子,袋子里装着满满的米快步走了进来。

  哗啦一声,吴跃和赵兴把各自手上的米袋子重重地放在地上,眼神不善地盯着旁边站着的唐旺财,一副随时会冲上去揍他的架势。

  霍远行接着道:“把米袋子打开让众人看看!”

  “是。”吴跃和赵兴应了一声,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米袋子。

  米袋子一打开,露出袋子里质量粗糙的米,众管事看了,都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顿时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唐旺财以次充好,贪墨银两,中饱私囊。

  霍远行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缓步走向唐旺财,他走得很慢,步伐优雅,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豹子,他的面容阴沉,目光森冷可怖,“这就是你高价买进的米,你还有什么话说?”

  “我,我……”霍远行的气势太强大,那是从战场上练就的杀伐之气,唐旺财惊恐地看着他直往后退,一直退到墙角无路可退,双腿一软噗通一声瘫倒在地上。

  作者有话要说: 霍霍:欺负我娘子,胆子真大!

  ☆、第139章一更

  霍远行冷冷地“哼”了一声,对吴跃和赵兴道:“把他拖下去!我们侯府不要这种欺上瞒下、以次充好、中饱私囊的管事!”

  “是, 侯爷!”吴跃和赵兴异口同声地答道, 大步走上前去, 像拖死狗一样把唐旺财拖了出去。

  “饶命啊,侯爷, 饶命啊,侯爷……”身材高大魁梧的吴跃和赵兴把唐旺财拖了出去, 他意识到自己惨了,惊恐地大叫饶命,然而霍远行却是不可能绕过他的。

  门外的声音渐渐消失, 霍远行转头把在坐的管事们都打量了一遍, 接受到霍远行凌厉威严的目光,先前那几个跟唐旺财一唱一和的管事全都变成了缩头乌龟,低着头连眼皮子都不敢抬一下,大气都不敢喘, 缩着肩膀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免得被霍远行发现。

  “各位管事也是在侯府办差的老人了, 懂得侯府的规矩, 从今往后,大家只要认真办差,以前的那些小事儿我可以既往不咎, 如果有谁想要跟那唐旺财一样,可就别怪我不客气。”气势威严地扫过在坐的每一个管事,霍远行把规矩立下了。

  当众处理了中饱私囊的唐旺财, 是杀鸡儆猴,为了让其他人心里有数,别妄想倚老卖老触碰他的底线,也别企图以为宁如玉年纪轻就可以糊弄她,他们绝对不是好糊弄的人,最好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除非不想要小命了!只要以后用心好好办差,以前的那些烂账他可以不再追究,但若是有人心思不纯,打着以公谋私,贪公肥私的想法,那就别怪他不客气,到时候新账旧账一起算,就看你屁股是不是肉做的!

  霍远行的话是撂在这儿了,以前那些多年,唐氏管理府中中馈,霍远行从来没有过问过,现在换成宁如玉管家,他就站出来替宁如玉撑腰,摆明了他的态度,但凡是有一点儿脑子的人都明白了他的用意,认真思考起该用何种态度对宁如玉了,当然是尊敬恭敬认真办差不要弄虚作假以为可以蒙骗她了,实际上他们的那点儿小把戏根本就糊弄不了她。

  “侯爷说得是,请侯爷放心,如今侯夫人管理府中中馈,我等一定尽心尽力配合侯夫人办好手中的差事。”在武安侯府里干了几十年,毛管事是岁数最大,资格最老的管事了,许多其他的管事都是看他如何就跟着如何,他率先站起来表明了会认真侍奉宁如玉的态度,其他的管事也跟着站了出来,唯恐慢了半拍惹霍远行不满。

  “我们也愿意配合侯夫人尽全力办好手中的差事。”

  看着眼前齐刷刷站起来表明态度的一众的管事,宁如玉稍微松了一口气,有她先前露的那一手,又有霍远行帮她坐镇,雷厉风行地处理了唐旺财,震慑住了在场的管事们,才让他们对她心生出恭敬之意。

  但是即使这样,也没有让宁如玉完全放心下来,严厉的手段可以遏制人,可手段太过严厉了又会适得其反,水至清则无鱼,她想要把整个侯府管好,一点儿油水都不给下面的管事是不可能的,那样只会让管事们心生反感,有钱能使鬼推磨,适当地给他们一点儿好处,反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宁如玉笑着对在场的管事们道:“诸位请坐,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以后只要诸位好好办差,办好侯府的差事,侯府是不会亏待诸位的。”

  这里宁如玉说的是侯府不会亏待他们,而不是用的“我”,这是为了显示对他们这些管事的尊重,武安侯府这个牌子可比她这个新上任的侯夫人更有影响力和说服力。

  而这一点也恰恰体现出了她和唐氏的不同,唐氏以前管家的时候,最爱挂在嘴边的就是我怎么怎么样,我怎么怎样,好似整个武安侯府都变成了她一个人的私产一样,而且她又特别地喜欢斤斤计较,让底下一些在侯府里当差当了几十年的老管事心生不满,早就对唐氏怨声载道了。

  等到管事们都行礼坐下后,宁如玉又接着道:“从今天起,我接手府中的中馈,我才开始管家,如有不懂的地方,还望诸位管事多多提点。”

  “侯夫人客气了。”毛管事等人道。

  宁如玉笑着点了点头,道:“我这儿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给大家听听,我知道大家办差都十分辛苦,以后只要你们办差办得好,店铺一年的收益如果比上一年多,多出来的部分提三成给你们作为奖励,如果是府中负责采买等的其他管事,就以你们办差的结果进行考核,只要办差办得好,奖励一样不少。另外就是如果一直在侯府办差,等到年满五十五岁,可以每月多领二两银子的补助,哪怕以后不在侯府办差了,也可以每月到侯府来领二两银子的养老钱,这个养老钱只要人活着一天就可以领一天,绝不会少半分。”

  等到宁如玉把话说完,底下的管事们顿时纷纷议论起来,这个法子真好啊,只要收益好,就可以有三成的奖励,这可是一大笔数,如果一年的收益比前一年多出一百两,自己就可以分得三十两,如果多两百两,就可以多分得六十两,收益越多,得到了奖励也越多,这可比在背地里偷偷摸摸地算计强多了,只要好好办差,就能分得奖励,钱再多也能拿得安心,比唐旺财那个蠢货可强多了,果然还是侯夫人有法子,侯夫人真是个聪明人啊!众管事都对宁如玉有了新的看法,对她也越来越信服了,打心眼儿里心悦诚服地想要给宁如玉认真办差了。

  而像毛管事这样的老管事想法就更多了,他去年就已经满了五十五岁了,照宁如玉的这个说法,他可以每个月多领二两银子,再加上他做管事的月银,以及其他的收入,他一个月可以领到不少钱,年底如果把绸缎铺子经营得好,收益上去了,他还可以拿三成的奖励,这可是一大笔钱啊,这些零零总总算下来,可比现在强多了,正好可以趁着现在干得动多干几年存些钱,再回老家去盖房子,买几块地,等到以后他老了,真干不动了,每个月还可以领二两银子养老钱,也能过得舒舒服服没有后顾之忧了。

  有毛管事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少,其中有两个管事跟他一样,也是五十出头,马上就要到五十五岁的人了。

  有一个管事就大着胆子问:“侯夫人,你说只要长期在侯府办差,到了五十五岁每个月可以多领二两银子的养老钱是真的吗?”

  宁如玉闻言一笑,道:“当然是真的,我已经看过管事名单了,毛管事已经满了五十五岁,这个月起就多发二两银子的补助,你是后年的七月满五十五岁吧,到时候也一样会给你发养老钱。”

  那个管事万万没想到宁如玉连他什么时候哪个月满五十五岁就记得这么清楚,殊不知是宁如玉上辈子就认识他,对他印象深刻。

  管事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忍不住老脸一红,感激不已地道:“多谢侯夫人,多谢侯夫人。”

  宁如玉笑着道:“你们都是在武安侯府办差多年,为武安侯府付出许多的老人了,你们尽心尽力办差,侯府给你们发养老钱是应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