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陛下心眼儿小 > 第3章

陛下心眼儿小 第3章

作者:十二月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9:27:41 来源:免费小说

  李陵姮没想到这事传得这么快,连刚刚从洛阳回来的阿父都知道了。

  崔氏在一旁无奈说道:“我只怕阿姮这般行事,会毁了她的名声。”到那时,阿姮再想嫁入裴氏便难了。

  李陵姮道:“前朝陈郡卢氏三娘,行事潇洒不羁,特立独行,颇类男子,但因其才华横溢,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不仅未被世人所谤,反而被赞神清散朗,颇有林下风气。”

  哪怕李陵升在为小妹担忧,听到此话,也忍不住揶揄道:“阿姮是想学卢三娘,做女中名士?”

  李陵姮斜睨了李陵升一眼,“大兄休要瞧不起人!”女名士,她是一定要做的,只有这样,她才有不嫁人的可能。

  女中名士为赵郡李氏带来的盛名,足以抵消她不联姻的损失。

  李陵姮回到江芜苑,发现碰了她香炉的庶妹已经等在屋内。

  李希宗共有二儿六女,大郎以及二娘子李陵娥,四娘子李陵姮和八娘子李陵娉是崔氏所出,余下皆是庶出。六娘子李婂生母出身低微,乃希宗同僚赠送的歌伎,连累六娘子在庶出姐妹中也最小心翼翼。

  一见李陵姮回来,原本就坐立不安的李婂立刻起身,拘谨地喊道:“阿姊。”

  李婂比李陵姮小两岁,过了年才十一。她生母身份低贱,但样貌却出众,李婂七分肖母,此刻惴惴不安,双目布满惊惶,仿佛误入牢笼的幼鹿,惹人怜爱。

  她拿出一个绣得精致的荷包,“阿姊,我——是我毁了阿姊的香炉,我有心想赔,只是——”她在府中地位低下,错金博山炉价值千金,她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是我绣的荷包,希望阿姊不要嫌弃。”

  李婂低了头,因赔不出香炉,脸上带出两分羞愧的红,更显得可怜可爱,模样动人。李陵姮看着,眼中却是无动于衷。她示意婢女接了六娘子的荷包,道:“六娘子也是无心之举,不必在意。”

  能嫁给散骑侍郎庶子,将对方后院管得井井有条,使对方敬爱有加,怎么会如表面上这么胆小懦弱。

  只是,时下嫡庶身份差异极大,尤其是北朝,世人皆鄙于侧出,不预人流。李陵姮虽然明白她这个庶妹不简单,但也不会将她放在心上。

  不过,她倒是有些奇怪,这个一向行事小心谨慎的庶妹,这回当真是无意才碰了香炉吗?

  从西山回来的第二日,裴景思便找上门来寻李陵姮。

  听到阿母让自己过去,李陵姮暗叹一口气。看来阿母根本没把自己之前的话放在心上。

  李陵姮考虑到自己这段时间故意冷落裴景思也冷落够了,换了身衣服后,终于去见了裴景思。

  大堂里,崔氏坐在上首,裴景思坐在她右手边。裴景思肤色白皙,相貌秀气,尽管心里忐忑不安,但和崔氏说话时,还是带着柔和温雅的笑意。

  “阿母。”

  看到李陵姮出来,裴景思忍不住舒展了眉头。他真怕阿姮这次又推脱不见他。

  裴景思脸上的放松,被崔氏看在眼里,心里满意。她笑着朝李陵姮说道:“阿姮,园里的梅花开了,你带裴小郎君去看看。”

  裴景思一听这话,眼里立刻带上喜意。而李陵姮因着也有话想对裴景思说,便点头同意了。

  李陵姮带裴景思还有几个婢女往花园走去。虽还在寒冬,长史府花园却不单调,几棵梅树长得极好,刚开不久的梅花清丽脱俗。

  但两人的心思都不在赏梅上。

  “阿姮,你近来为何一直不肯见我。”裴景思看着多日不见,出落得越发美丽的李陵姮,忍不住开口问道。虽是责问,但裴景思的语气却还带着挥之不去的温柔。他本就是性情温和之人,对着女子尤其如此。

  这还是重生以来,李陵姮第一次和裴景思见面。她原以为自己能够心硬如刀,谁料面对尚显青涩的裴景思,她却忍不住生出几分愧疚。毕竟自己的行为对如今的裴景思十分不公平,可她当真不想再受一次上辈子的罪。

  李陵姮收起心里多余的感情:“只是不想被人误会。子迁也快定亲了吧。”

  裴景思神情一变,原就白皙的脸庞显得更加苍白,“阿姮,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长大了,自然不能再如小时候那般整日一起玩闹了。”

  “我定是听岔了。”裴景思勉强自己笑了笑,“阿姮就爱和我说笑。”

  他看着站在梅树下的李陵姮。李陵姮相貌昳丽,今日穿了件半新的鹅黄对襟襦裙,披了织锦镶毛斗篷,几瓣胭脂色的梅花随着风落在她肩上,越发显得姿容俏丽。然而,那张美得如同梅花仙子的脸上却是只有淡淡的冷静。

  又艳又冷,就像她身后的梅花,浸透了雪气,连香都是清冽的。

  裴景思攥紧了拳头,“阿姮,我——我过几日再来寻你。”话音刚落,他迈着急促的步子往外走,留下落荒而逃的背影。

  李陵姮看着裴景思单薄的背影,轻轻叹了一声。

  李陵姮带着婢女离开花园后,一道穿了玉色衣裙的身影从不远处的假山后转出来。

  李婂先是朝裴景思离开的方向望了一会儿,然后才望了望李陵姮离去的路,眼里若有所思。

  第4章 4.心思

  上元节过去几天之后,李家收到了来自太原公魏昭的节礼。

  李希宗这日正好在家,他看着魏昭派人送来的礼物奇怪不已。他效忠的是大丞相魏峥,和魏家几位郎君接触不多,更何况是一向沉默寡言,跟在世子魏暄身后毫无主见的魏家二郎。

  再者上元节都已经过去了,这份后补上的节礼便显得更加古怪。

  让李希宗更加奇怪的是,这份节礼里的大多东西都是女儿家的头面首饰。显然,这份节礼不是给他的。

  魏昭刚回府,就看到他父亲身边的仆从迎上来,“二郎君,郎主让郎君归家后去见他。”

  “阿父现在何处?”

  “郎主在书房等郎君。”

  大丞相府的书房和别处的书房粗看没什么不同,细看却有许多差异。墙上挂的不是琴而是一张两百石的虎贲弓,书案后挂的也不是梅兰竹菊图,而是一只振翅高飞的墨鹰。绘画之人技法一般,但鹰的无畏和勇猛之气却像是随时能从画里冲出来。

  三年前邙山之战,孝武皇帝想要除掉魏峥,反被魏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打败,孝武皇帝仓皇出逃,投奔关西大行台尉迟冕,北梁分裂为东西二梁,大丞相魏峥一手扶植清河王世子为帝,成为东梁实际上的掌控者。

  魏峥就坐在黄花梨翘头案后,见到魏昭进来,连头都不曾抬起。作为东梁权臣,大丞相魏峥长相英武,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依旧神采奕奕,精力充沛。反倒是今年不过十五的魏昭,显得死气沉沉,看不到丝毫活力。

  “你今天给李景玄送礼了?”李希宗,字景玄。

  魏昭垂着眼,低声回答道:“是给李长史家四娘子的。”

  魏峥看着魏昭这个样子就来气。他抄起手边的文书毫不留情砸向魏昭。他自个儿相貌堂堂,发妻冯氏年轻时也是平城几家相求的贵女,聪颖且貌美。冯氏所出的几个孩子也都相貌俊美,聪明伶俐。唯有次子,出生时便体貌漆黑,其貌不扬,小时尚且聪颖,长大后却格外呆滞木讷,痴傻沉闷,行动之间没有丝毫英武昂藏之气。

  魏昭没有躲,硬生生被砸了一脸。幸好时下木简文书逐渐弃之不用,改换为纸质文书。乱飞的文书后,魏昭垂下的眼里,只有无动于衷的森黑。

  “捡回来!”

  魏昭弯下腰,将散落的纸张拾起放回到翘头案上,接着后退两步,沉默不语。

  “行了,出去吧。”魏峥让次子过来,原是想问问他为何给李景玄送礼,却越看越气,连事都不问了,直接挥手让他离开。问他,还不如自己去查!

  魏昭早已习惯阿父对自己的态度,沉默着离开书房。

  待魏昭离开后,魏峥召来下属,让去查查二郎为何送礼。部下回来的很快。

  听说二郎是因为被勋贵弟子排挤而滚下山崖,魏峥越发不耐烦。

  另一边,魏昭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先回来等候他的贴身仆从俞期一见他脸上的红印,立刻变了脸色。

  “郎君,奴这就去寻医师。”

  “不用了。”魏昭制止了俞期去找医师,只让他去寻药膏来。对于阿父的态度,他早已习惯。年少时,他也曾在阿父面前努力展示自己的聪明果敢。只是父亲高兴归高兴,却还是更看重大兄。从那时起,他便绝了向父亲展示的心思,为了不惹大兄猜忌,更是事事不出头,一心只以大兄马首是瞻。

  这样之后,反倒阴差阳错让大兄看重起来。

  涂着一脸药,魏昭坦然自若地坐在院子里雕木头。看在旁人眼里,便是二郎君痴傻愚钝,明明惹了郎主生气,却丝毫没有羞愧。

  明面上,魏昭正全神贯注的雕刻。实际上,他却一心二用,一边灵巧地转动刻刀,一边在心里思索邺城传来的消息。

  从去年年初开始,魏暄便在邺城整顿吏治,御史中尉娄具修因结党营私被魏暄奏令整改。去年八月,魏暄又为替心腹崔宪胞妹出气,而在真定侯宴会上羞辱娄具修之妻李元仪。

  娄具修曾娶崔宪胞妹为妻,后为娶李元仪而休弃崔宪胞妹。

  自那以后,娄具修一直怠慢公事,玩忽职守。年前,魏暄训斥了娄具修一顿,撤了他御史中尉的职务,将他外放到东西二梁边界的北豫州去担任刺史,只等年后赴任。

  随着手中的木雕逐渐成型,魏昭也越想越深。几年前,娄具修来投靠父亲时,他见过娄具修一面。娄具修个性偏狭急躁,心眼又小。阿兄训斥他,又贬他官,只怕放出去就不肯再回来。

  阿兄这一步走得不妙。

  魏昭干脆利落削去多余的木料,换做是他,只会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呼。”

  他吹去木屑,一匹腾跃的骏马出现在面前。

  悬浮在空中的木屑,遮掩住魏昭冷酷的面容。

  虽然明知魏暄放娄具修离开后患无穷,但魏昭却没有去信提醒魏暄的打算。他和魏暄只相差两岁,作为世子,魏暄可以接受一个木讷痴傻,唯他马首是瞻的弟弟,却不可能接受一个谋略胆识都不输于他的兄弟。

  上元节当日,李陵姮对父母说出今后的打算——做女中名士。她看得很清楚,女名士,女名士,重点在名上。为了博才名,她一改往日不愿出门的习惯,留心起晋阳城中的宴会来。只是,一来,刚刚过完各式各样的年宴,大家都想在家躲懒,因此宴会本来就少。二来,也不是所有宴会李陵姮都瞧得上眼的。

  挑挑拣拣,一直到三月初三上巳节,她竟然还没出去过。

  李陵姮在家里悠闲度日时,李婂却一反常态经常出门。

  像前几次一样,李婂带着婢女进了清水街的康乐楼。打发婢女去对面的绣坊为自己挑些绣线后,李婂转身上了二楼的阁子。

  “六娘子,你来了。”坐在阁子里苦苦等待的,正是被李陵姮多次避而不见的裴景思。和上元节时相比,此时的裴小郎君气质中带上了忧郁。这反倒使得他更让人心疼。

  李婂也不例外。

  “裴郎君保重身体,切莫忧思过重。”关切之语脱口而出后,李婂才反应过来自己言语太过亲昵。好在,她看了裴小郎君一眼,裴小郎君并未介意。

  裴景思幽幽地叹了口气,“多谢六娘子关心,只是,我怎么轻松地起来。”阿姮对他的态度突然大变,这段时间来,他既要瞒着家人,又要想办法让阿姮回心转意,早已心力交瘁。

  李婂咬了咬唇,看着陷入忧郁的裴景思,心里对那位高高在上的阿姊突然生出几分怨怼。在怨怼之外,甚至还有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嫉妒。她过完年已经十一了,北梁流行早嫁,但她却连相看都不曾有过,就算运气再好,以后也只能嫁个小世家的庶子。阿姊却有清河裴氏嫡子求娶,偏偏她还不屑一顾。

  想到这,当裴景思向她询问李陵姮的近况时,原本想隐瞒一二以宽慰裴景思的李婂,不仅照实说,“阿姊近来心情颇好,早在几天前便开始准备上巳节事宜。”还装作自言自语般多添了几句,“阿姊似乎十分期待今年的上巳节。奇怪,阿姊从前对上巳节总是兴趣缺缺,今年却——”

  闻言,裴景思脸上神情一僵。

  三月三上巳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几个节日之一。男女老少祓除畔浴,水边饮宴,郊外踏春。北梁的男女大防不严,在这一日尤其如此。未曾婚配的年轻男女可以光明正大地一起踏春游玩,泼水嬉戏,更可以赠芍药定情。

  每年的上巳节,都能成就好几对佳偶。

  他和阿姮原本早已打算好,今年的上巳节一起露面,互赠芍药,上巳节后裴家再正式去李家下聘。

  裴景思想宽慰自己,阿姮期待上巳节,也许是想和自己一起去,但心里残留的几分清醒却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推测。自那天梅林一别后,阿姮就没有再见过他,他送去的书信也一封未回。

  裴景思苦笑起来,若非他寻了六娘子帮忙,他连阿姮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

  李婂心里不忍,一时又后悔起自己刚才添油加醋的话语,她安慰道:“阿姊已经很久没有出门了,也许她只是想出去游玩而已。”并不是想要在上巳节寻找称心的小郎君。

  裴景思收敛苦意,朝李婂温柔一笑,“多谢六娘子好意。还有一事要麻烦六娘子。”他从衣袖中拿出一个精美的木盒,“还请六娘子帮我把这样东西交给阿姮,并转告她,三月三,我会在汾水边等她。”

  “这段时间,多亏六娘子帮我。子迁感激不尽。”

  李婂看着被推到面前的锦盒,急忙摇头道:“我帮裴郎君并非为了谢礼。还请裴郎君将它收回去。”

  裴景思没想到六娘子态度如此坚决,他惊讶地看着李婂。李婂贝齿轻咬下唇,比阿姮略圆的眼中满是坚定,双颊带着红晕,似羞似恼,让人心生怜意。

  裴景思有些恍然,直到此刻,他才发现他一直只当是阿姮小妹的六娘子,竟也是一位难得的美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