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朕不想复国 > 第9章

朕不想复国 第9章

作者:窈窕小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19:22:17 来源:免费小说

  他现在没有任何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传国玉玺、皇帝的龙袍、随身的玉佩……那些东西早在南燕都城被攻破之时,全部失散于北渝官兵之手。而后来,它们可能躺在薛景泓的案头书几上,也可能被秘密地看押在什么地方,他都无从得知,也根本无暇顾及。

  他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从北渝逃出来,然后倾尽自己余生的所有力气,去复国,去报仇。

  而曾经被他视若无上尊严的玉玺、龙袍,现在看来,也不过是如云烟一般可笑无用。

  只是在遇到现在这种情况时,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穆崇玉半垂眼睑,复又向前走了几步,视线一一扫过众人,道:“之前对诸位的隐瞒,实在是事出有因,而今值此生死存亡之际,我若再不告诉大家实情,便是把大家往火坑里带。昨日,沈青的身份已被金吾将军邹淳探知,想必不日便会传到北渝皇帝的耳中。到那时,必然有十倍于徐立辉之众的北渝亲兵前来黑云山追捕我等,如此,就势必会牵连到在座的各位。”

  穆崇玉顿了顿,声音里沾染上几分决绝和愧意:“穆某决计不愿连累各位。故而今日既是穆某向各位坦白之时,也是向各位辞行之日。”

  其实在今晨之前,他已经和沈青还有李元善等人商讨过了,破解此局最佳的对策便是趁着徐立辉等人退败于山下、鹰头寨众人也各自去休息之际,悄无声息地溜出鹰头寨,继续亡命天涯也好,朝不保夕也罢,总比在黑云山坐以待毙的强。

  可如此一来,这鹰头寨上上下下八百匪众就毫无疑问地成了弃子,前面刚刚经历和徐立辉的一场恶战,后面又要应付北渝的追兵。

  北渝人绝不会因为此时穆崇玉已经离开鹰头寨便放过陈康四他们,等待他们的,必定是北渝昏君迁怒式的围剿和严刑拷打。

  这样的结局,穆崇玉纵是一死也不愿意看到。

  既是自己引起的事端,也理当由自己解决。他已告知南燕旧属上下,今日便发动奇袭,主动进攻徐立辉营帐,吸引对方的全部兵力,从而制造空隙,让鹰头寨的人先行逃出黑云山。

  这样,穆崇玉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可这计策一说出来,鹰头寨上下却安静一片。没有一个人做声,大家似乎都还未从这接二连三的“荒唐之言”里回过味来,彼此面面相觑。

  最先回神过来的一个人问道:“那我们走了,三爷……您怎么办?”

  穆崇玉笑了笑,回答的声音轻却坚定:“自当是与徐立辉拼死一战。他鱼肉我大燕百姓,我便决不能放过他。”

  鹰头寨众人精神一震,都不禁抬头看向说出此言的穆崇玉。

  穆崇玉此时犹带病容,经过连夜的筹谋和商讨,他似乎更加憔悴了,声音里一直带着难以掩饰的沙哑。有细密的冷汗从他额头上不断冒出,沿着那瘦削的脸庞没入了两侧乌黑的鬓发之中。

  高高在上的南燕皇帝是什么样的,他们不知道,可穆三爷穆崇玉是什么样的,他们却已然十分明了。

  穆崇玉他自称是江东人士,与这鹰头寨的过半之众都有同乡之谊、旧国情分。

  穆崇玉不让他们偷鸡摸狗、打家劫舍,看着他们一点一点放下害人之刀,拿起了耕田的锄头,教给他们自力更生。

  穆崇玉教给他们军纪军法,带领他们打败了北渝的走狗。

  穆崇玉有时候过于严苛,严苛得叫他们心生厌恶,可有时候又过于宽仁,宽仁得让他们无地自容;有时候病恹恹的,脆弱得仿佛一根稻草就能压垮,有时候却坚韧无比,仿佛任何事情都不能让他屈服半分……

  甚至就像是现在,明明因为之前带领他们外出打猎而受了风寒,突然倒地不醒,可偏要挣扎着病体排兵布阵,日夜操劳,不曾休息。

  他们大燕的陛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吗?

  有人恍惚记起,穆崇玉曾经对他们说过什么:事在人为,志起人心,世事太平,天下大定。

  现在想来,这样的话合该从穆崇玉的嘴里说出。

  陈康四喉咙动了动,他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却突然看到手下们齐刷刷跪下,纷纷道:“陛下/皇上/三爷不走,我们也不走!”

  他们都是庶民,不懂正规的宫廷礼仪,只知道见了圣明君主要跪下,对穆崇玉的称呼也参差不齐,可也因为这,透露的才是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

  当年在南燕治下,过得日子虽称不上是荣华富贵,可好歹也算衣食无忧、自给自足。南燕朝廷也从未有过乱收苛捐杂税、暴敛横赋之事。再有偶尔大旱、洪涝时节,田地里收成欠佳,便有当地县官开仓赈济,布施恩德。

  他们都曾受过穆崇玉这位君主的仁德之恩。虽然之前从未接触过穆崇玉,可在乱世飘零无依的他们,又有哪一天不曾怀念从前在南燕的太平日子?

  他们心虽未立复国之志,可情却时常感怀旧国之恩。

  而穆崇玉有当初的仁德在前,有如今的侠义在后,他们又焉能弃之而不顾,只管着自己逃命去了?

  陈康四也赶紧跟着跪下,口中咕哝道:“就是,北渝那皇帝老儿来了才好,看老子不把他打回原形!也让他们尝尝我南燕匪军的厉害!”

  他这一说,又引得一众人附和:“没错,贺渊能打得,徐立辉能打得,北渝人怎么就打不得了?我黑云山形势险峻、易守难攻,再加之天寒地冻,就算是外面的鸟儿飞来也要冻死在里面,北渝人又没长两个脑袋,怎么就怕得要逃出老窝了?”

  土匪爷们说起话来糙得很,可穆崇玉听了,却蓦地怔住了。

  他没想到他们……他本以为说了实话之后,会听到这些人的抱怨、咒骂,骂他给他们招惹来了无妄之灾,骂他欺瞒了他们那么久,他还准备了一堆长篇大论打算安抚他们,可没想到……

  沈青看到穆崇玉的表情,以为他心生不快,便喝道:“笑话!北渝人虽没长两个脑袋,可他们有精兵强将,我们有么?他们一万人闯不进来,派五万人、十万人又将如何?现在放不下你们的老窝,等到北渝打过来,恐怕就晚了!”

  这一番话喊得鹰头寨又安静下来,跪了一地的众人纷纷不甘心地垂下头去,暗暗磨牙。

  半晌仍有人不服气,小声道:“可就算这样,我们也不能自私逃命,这不是梁山好汉该做的事儿!”

  那人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地盯着沈青。

  登时又引来波浪般的附议之声:“没错,既为梁山好汉,就不能背信弃义!要走一起走!”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菌已躺平任调.戏,小天使们快来呀~

  第14章 破釜沉舟

  千里之外的北渝都城。连绵巍峨的帝都皇城同样被皑皑白雪覆盖,静谧得仿佛能把一切战火都隔绝于外。

  然而眼不见硝烟,硝烟却早已暗暗升起,弥漫开来。

  薛景泓盯着手中这封八百里加急快送的密信,心中的喜悦、震惊和愤慨犹如荒地里的野草,起起伏伏,灭而复生。

  这封信的落脚人是邹淳,前日夜间从荆楚之地黑云山发出,今日傍晚到了他的手中。信中用笔寥寥,可所交代的事情每一桩每一件都叫他情绪鼓荡,难以平静。

  黑云山的土匪果然如他所料,都是些没了土地的贫苦百姓,流离失所之下不得已才落草为寇,据邹淳的初步打探,哪里是这些人成日与北渝官府作对,分明是在北渝官府的威压之下,无处可躲才逃入了黑云山。

  这样的说辞与他前世最后的时光里得知的实情,倒是相符的——原来南燕的百姓,果真从未得到过北渝朝廷的半点庇护。相反,自他的金戈铁骑南下之后,带给南燕百姓的便只有累累的伤痕。鹰头寨的土匪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薛景泓想到这里,这几年压抑积攒的愤怒与懊悔又一点一点地泛上来,让他仿佛被寒冰包裹,胸腔里只有凄惨的冷意。这是比活着更让人痛苦的滋味。

  也许上天让他重活一世,就是要他在这种漫无边际的悔恨与自责里踟躇前行,以示惩戒。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这么想过。

  所幸,天道无情却并非绝情,在这样漆黑无止境的绝望里,有一缕明月的清辉始终高悬在不近不远的地方,让他思之若狂。

  自薛景泓第一次见到穆崇玉的时候,就为之倾倒不已。北渝的人常年生活在塞外,大漠狼烟、风吹草低,马上马下练就的都是一副粗犷的品性,谈笑起来豪爽,可举止之间却难免有粗俗蛮横之处。

  他们,包括曾经的薛景泓自己都从不懂得礼让,从不懂得谦和,从不知道所谓“君子”是怎样的一种人。只在从南方传来的诗谣里听过:“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那样的言词太遥远,叫人无法想象。北渝人向来只知马上决胜负,骑射定输赢,弱肉强食,武力为尊。

  直至他见到了穆崇玉。那分明是任何一个北渝的勇士都能单手打倒的瘦弱男人,可每当他抿紧了薄唇,目光平静地看向自己时,薛景泓又觉得,这样的人其实是无法战胜的。

  穆崇玉他仿佛什么都不在意,故而谦让有礼,不争不抢,可那目光里却又恍惚隐藏了一种叫人难以理解的执着。

  他仿佛悲喜无度,故而总是嘴角噙着一抹温润的笑意,可那笑容里却又分明包裹了一缕难以掩饰的郁色。就好像漠北草原的苍鹰被人斩去了翅膀。

  这样的穆崇玉,叫他深深地为之吸引,为之迷惑,到最后的……不可自拔。

  这期间,他薛景泓做过许多错事,有的是因为奸人的挑拨,有的是因为误会,可说到底还是因为他自己的愚蠢,因为他对穆崇玉的……不够信任。

  这一丁点的不信任,却成了离间他们二人最尖锐的利器。

  薛景泓深吸一口气,微微颤抖的手指再次抚上信中的那一句话——穆崇玉最信赖的副将沈青,出现在黑云山!

  那么也就是说,崇玉他此时同在黑云山无疑……薛景泓口中喃喃低吟着“黑云山”三个字,心中有了决定。

  *

  那边的黑云山,战火已经持续五天了。连日连夜的交战使得双方都疲惫不堪,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提出让步。

  徐立辉是久攻不下的恼羞成怒,鹰头寨却是要破釜沉舟。

  五日前穆崇玉与鹰头寨众人的一番谈话并没有达成他预想的结果,他把实情说了,把最坏的后果说了,也声色俱厉地呵斥了他们,也温言软语地哄劝了他们,可结果竟然换来了大家的万众一心。

  要走一起走!他们如此对自己说。

  穆崇玉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这么多年的寄人篱下、忍辱负重已恍惚把他的世界涂抹得苍白一片,唯有复国的信念像是一点烛火支撑着他走下去。

  可惜前路茫茫,那烛火却是太小,他实在不知能走到多远去,能否把他引向正道。而如今,他终于确定了。

  他的选择是对的,他这么做是对的。即使南燕的政-权覆灭,他的国和家也从来没有消亡,那茫茫几千里的土地上,到处是心系南燕的人们。

  只要有了这一点,又有什么可忧惧的呢?大不了背水一战!

  眼下徐立辉虽在黑云山四周各个紧要关头设下包围圈,可经过多日的混战,他们折损的兵力也成百上千,士气已大不如前,穆崇玉他们若是集中兵力,从某一关口俯冲下去,未必不能冲破包围,逃出黑云山。

  此刻便是在黑云山下的鸭嘴涧。鸭嘴涧位置隐蔽而狭小,中间有一条冰冻的河川淌过,形似鸭嘴,蜿蜒斗折,非熟悉山路的人不能过,或许也因为此,徐立辉在此处并未布置充足的兵力,故而这里便是整个包围圈最薄弱的地方。

  日暮时分,鹰头寨发起了这五日以来的又一次突围。溶溶泄泄的落日余晖遍洒在鸭嘴涧冷硬的冰面上,折射出刺目的光亮。马儿一声嘶鸣,打破了这最后的沉静。

  沈青领着南燕旧部三百士卒冲在前面,穆崇玉带领五百人马紧随其后,陈康四则指挥着鹰头寨剩下的体力较差者、身上有伤者、不能用武者四百之众缀在最后,等到包围撕破、有了空隙之时,就立刻冲出去,先行撤退。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这一次突围再不成功,等到北渝朝廷追兵过来,往后逃出的机会就更加渺茫。

  底下守在这儿的徐立辉的士兵都吃了一惊。他们仿佛没料到鹰头寨的土匪们会从这儿突围,场面登时乱作一团。

  领兵主将急忙喝令手下副将去徐立辉主营搬救兵,自己则披上披挂、拔出宝剑便迎头相抗,可终归是准备仓促,被打得措手不及。

  主将咬牙死撑,向身后军士下了死命令:奋力围攻,决不能退缩,退缩者就地处决!

  这已是鹰头寨第四次主动向山下突围了。本来他们已与徐将军商讨过,料定鹰头寨占据着险要地势,必然死守不出,故而他们也做好了在山下死耗的打算,可没想到五日前鹰头寨突然主动向他们发起突围,打得他们猝不及防。

  幸而己方到底占据兵力优势,没让他们得逞。

  可在之后几天,鹰头寨就像发了疯似的,从各个出口突围,虽都未能成功,可也使自己这方的兵力大为折损。

  大概是鹰头寨内粮草已尽,他们不得不做最后的挣扎了。

  他有预感,今日这次他们是拼尽了全力突围的,所以自己决不能大意,否则若是从此处叫这伙土匪们逃了出去,回去面临的必然是徐立辉斩首的军令!

  于是一方下了必死的决心要突破出去,另一方则卯足了劲儿严防死守,这攻守之势竟与几日前大相径庭,彼此胶着不下。

  鹰头寨这边,打头阵的沈青且战且行,遇到的抵抗也越来越顽强,他不由皱起了眉头,一刀斩杀了近身的敌军,一边回过头来向穆崇玉的方向看去。

  穆崇玉此时已亲自下了战场,蒙面巾挡住了他的脸色,可沈青还是一眼就看出,他已然有体力不支的迹象,心里不禁暗暗发急。

  战况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激烈得多,虽则此地敌军部署薄弱,可好歹也有兵力将近两千,他们鹰头寨现在能战的却只有不到八百人。

  如果没出那个意外,他的身份没被揭穿,他们所有人就会好好地驻守在黑云山上,有条不紊地按照他们商讨出的周密计划一点一点地蚕食、击败徐立辉的军队。

  然而如今……沈青心内愧意更甚,手下的刀剑便更加不留情。心里又焦灼了几分。

  眼见着徐立辉驻守其他关口的救兵就要到了,可这边却还未突围成功。又有一队敌军竟然绕过沈青,径直奔中间穆崇玉的方向而去。

  沈青心下一凛,他向左右大喝一声“保护三爷”,勒马便往穆崇玉那边奔去。

  所幸赶在那队敌军之前到达穆崇玉的身边。沈青抽刀一挥,斩下三四个敌兵。可也因为这,冲散了他们自己的阵型。

  “沈卿,切不可自乱阵脚!”穆崇玉提剑格挡掉一记暗袭,一面向沈青斥道:“我这边抵挡得住,你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穆崇玉早先就注意到沈青的分神,这会儿果然见他跑到自己面前,心下感动之余也不免着恼。

  眼前的生死一战,绝不可因为自己的缘故而出了纰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