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灵异 > 盗艺江湖外传 > 第60话 胆小鬼

盗艺江湖外传 第60话 胆小鬼

作者:我非少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1-01 12:24:31 来源:88小说

爬上不太远,丁晓东又取些土观察,颜色有了变化,土中也出现了根须状的东西。目前的高度,几乎就快到大殿的高度,丁晓东也这么预计,阶梯塌方下是不到三十米,大殿到墓室的阶梯,下降了二十米左右。按照我们爬的高度应该差不多,不过还没到。

溶洞上去,我和丁晓东站在岩石上,大声说话的声音和在空谷中一样,远远的不见回声。气温也骤降下来,浑身冷飕飕的。

“你帮我拿着”丁晓东说着递给我一个竹蜻蜓和药丸,捏开的药丸有种花香。药丸柔软,手里的竹蜻蜓压上药丸缠好线,又把我手里的拿过去叼在嘴里。

‘嗖’。

一道轻快旋转的光晕急速上升,丁晓东几乎是魔术般的速度再次拉起一支,两支竹蜻蜓交相辉映,将前方的景物一点点照亮,前方不远,刚好在矿灯不能及的地方,微微隆起一道石脊,就在石脊旁边,一个无比巨大的蘑菇状东西,轮廓清晰分明。

“看那”丁晓东手指左边,一根好长的柱子就立在蘑菇下方。

两支竹蜻蜓在空中短暂悬停,落下时缓缓变暗,好在落下的方向正是那边。那巨大蘑菇一边,有个凹槽,柱子立在上方,与巨型凹槽相对。

那个蘑菇上方的山崖,形如巨兽张开的大口,高度在这里看不算高,但是矿灯够不到的。大口两边峭壁陡峭,很像是山体横断层,大蘑菇是在较高的横断层里的‘堆墓’。

堆墓,不是墓葬的上方加盖封土堆。而是在平地上直接起墓,在上方封堆,墓根本不在地下。庞统的‘血坟’,蒙恬的六十万甲土,都是堆墓。

“记得那个水槽断开的地方嘛?”丁晓东的问话让我想起,水槽上的裂口,好像是圆的。

水是古墓唯恐不及,避之无门的东西,这个样子分明就是水槽在给巨大的蘑菇浇水。先前的竹蜻蜓照出了水纹石闸,却没发现石闸上方的巨大蘑菇,也就是那条向上打的岔路绕到了蘑菇上方。由于蘑菇太大,矿灯三十米左右的距离,光照的落点不大,视界有限,根本没发现那根水纹石闸的柱子就在旁边。设置龙须沟,却故意浇水,这意味说起来耐人寻味,莫非风水或者葬法里真的有这种相互矛盾的葬制!

往下爬更累人,不同于向上,处处都要小心。这种洞洞相连的地形,泥土塞满其中,很容易陷进去。丁晓东在前边仔细查看每个溶洞里的土样,有的地方扒开土块,居然上下都有钟乳石,丝毫不见长期冲刷的光泽,有的被我们碰到就断了。溶洞形成的过程是不可能在土里的,奇怪的是钟乳石的形状分明是经过完整的变化周期,为什么此时脆弱不堪!

石灰岩,二氧化碳水流,碳酸钙沉积变化,这需要时间和环境。明明形成了,却满是密实的土!

几十米的下降高度,土样变化很大,从带有根须到密布小洞。土和溶洞密实,能把溶洞灌满土的力量只有一种,洪水。年深日久,洪水冲进来的泥土带有很多可以腐烂的物质,树根草蓄,腐烂的过程可能就是这些钟乳石改变密度的原因。丁晓东猜测,那些土块里的密密麻麻小洞,就是泥土中植物枝叶和根须。

前方的灯光是邵军,经过索降下来的洞口,往里只过十几个相连溶洞,里面的泥土越来越少,空间豁然开朗。几步走到邵军跟前,周围的钟乳石上布满结晶粉末,四周白花花一片,邵军在甩脑袋,不停地流泪。

“这东西伤眼睛”邵军一边说着,不经意还要用已经湿了一块的袖子去擦。一把拦住他,摘了手套用手,也不能用袖子了,上面也有这白色粉末。

前方坡下,张春来和李立明的地方好像是个河床。下面的蜿蜒线条,还能找到一点水流痕迹,只有河床里,才没有花白的东西。连地上的石块,都是长满冰甲的刺猬一般,样子虽美丽,但是支棱的让人不想靠近。

张春来钻进去查找,李立明在四下扫视。

河床的对面又是一道密布溶洞的山崖,陡峭向上看不到尽头,不过那边溶洞里面并没有白花花的结晶。李立明蹲在洞口,灯光在溶洞里面游走,隐隐发现,很多洞口里面,石头上似乎有图案。将刚才看到的东西跟李立明一说,他也十分不解的回头望向经过的溶洞群。他也注意过身后经过的地方,那些水流冲刷过的溶洞显示水痕是在上方下来,照我们说的,墓室的龙须沟把水导向地下,冲刷出了这地下的远古溶洞群。照我们的话说,故意在堆墓上方设置浇水的机关,应该也是一种法葬形式。浇水却不让墓室积水,前后矛盾不说,那道水纹石闸的工程量,弄不好比古墓还要大。

如果判断正确,当初这座古墓建造之初,是在山体横断中堆墓,下边应该是一道河床峡谷,也是用类似滑坡的方法堵住一边,从外面看是一个整体。

“水流长期冲刷,浇出了下方的先民遗迹”李立明道。

李立明说到了先民遗迹,我和丁晓东也不自觉抬头。面前的溶洞群里,四壁上的图案真的好像先民在山洞中的炭画。

“等等”丁晓东阻止我,明哥没动,肯定还有问题。

“石灰岩渗水,碳酸钙变化,这都需要时间呐!”李立明是怀疑,这古墓的设计者,想用石灰岩流出的二氧化碳水来浇灌古墓,使墓葬变成钟乳石那样‘不断生长’的‘活墓’。邪术这东西的确是有,数千年让人们深信不疑的东西,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石灰岩渗出水流,能不能改变理石的性状,科学可是解释不了,浇水却让上方墓室干干净净,冲走大墓周围的土层,让青龙和玄武星位下沉。

“建墓之前,不知道下方是溶洞群”我道。丁晓东让我不要注意古墓了,现在是找人的最后阶段,下面的路才是真正的麻烦。

蹲着的李立明,灯光在四周环扫,问我们对泡碱了解多少。

手指地上的厚厚白色结晶,李立明说他尝过。我和晓东也拿起一些在舌尖轻舔,苦涩腥咸的确是泡碱。

许多人对木乃伊好奇,却不知泡碱是制作木乃伊的重要原料之一。只能说是之一,因为这个问题从发现帝王谷开始,争论了几百年,泡碱是重要原料,还有一种重要原料,天然盐。虽是取出内脏的尸体,但人体的水分比例很高,泡碱又是一种天然混合物,含有氯化钠的比例就是可以使用与否的关键,如果成分低于一定量,那么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泡碱必须加入一部分天然盐,取出内脏的尸体也很容易**尸解,这是**的周期决定,制作木乃伊需要数周,可尸体**只有几天。

夏季的正常温度,尸体用不上两天就会出现尸斑,5至6天就可以出现**尸解现象。

“明哥,你的意思是,那边的胆小鬼……”我认为李立明的分析,一定有他所指的东西。泡碱,木乃伊。目前发现的胆小鬼尸身上的干腐肉,没有白骨化就是因为这些泡碱结晶。身后传来邵军横打的灯语,那边有情况。

泡碱粉末伤眼睛,李立明安排邵军一个人在那边搜索,太不地道了。

李立明直到目前,仍不相信苏怀他们有胆量继续向前。那边塌方的洞口,在有人落下的时候周围一定还有一些攀附物,十余米的高度,掉落的过程中如果手能抓到一点攀附物,不至于重伤。石茬下的衣物,说明他们有条不紊的在救援。那个时间也是接近石室山空里的人发现有人不见的那会儿,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眼镜男也可能不是胆小鬼,李立明也为自己的判断反复推翻,他们四个可能是走在前面的不慎掉下去,后面的下去救援,眼镜男是留在石碴那里接应,离去的人长时间没有回来,才动身下来。

那么这个动身下来的过程中,故事就多了。

“那时候是有水的”李立明至此,所有分析还离不开与水要联系上。

有水,那个塌方就是另一种形态,有水,溶洞群里的泥土潮湿不堪,所有痕迹在水干的时间里消失不见。

李立明仍然不相信他们会走很远。

“手电是在白虎星位换的电池”丁晓东的提醒,那时换电池的话,直到暗道阶梯,也不会太久,手电可是基本满电状态。

丁晓东的观点接近张春来,无知无畏,手电满格,他们的斗志满满。

而且时间的推定环节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情况。他们进入阶梯暗道的时候,还没到山空里的人们发现有人不见,那时的水槽也许还没落下,他们对即将发生的命运还一无所知,以为身后会有人寻来。

邵军在溶洞深处,找到一尊女身石像。斜立在溶洞里,这个位置,就是上面大殿边缘附近。只能说是女身石像,雕刻样式和色彩,只是一个人物造像,没有任何传神的技艺,很普通,只是完全站立笔直,身体没超出脚下的两块石砖,和它旁边的勇猛武士造像不能相比。

“匈奴到底还是接近西方文明的意识,人物的事迹值得传颂,就把他神化”丁晓东认为由此可见,那种人伟大即是神的观念,是对人的肯定,也显示出文化的单一。不像东方神,通天彻地,可以想象的空间很大。“到底还是白种人”丁晓东道。

石像的裙边,一片黑褐色斑块呈现出滴落状,附着在上面。仔细观察,其中星星点点不明物质也是黏着其中。

灯光照上去,相连相扣的溶洞被砸穿了。

周围再没有什么东西,李立明仔细检查脚下泥土,有几个小坑看起来疑似脚印,只能是疑似,那圆圆的小坑说是水滴砸的也可以。裙子上的斑块很难说是血迹,不要妄下定论。

邵军猩红的双眼,辛苦他了,溶洞里邵军基本走过。

如果溶洞没有,只能是对面的山崖,张春来还有一点隐隐灯光传出来。四壁上果然是先民炭画,就快接近张春来的时候,听到他在里面大喊:“刘宏过来,你们别动”。

这个语气,我们都不知道为何,我回头看下他们三个。

李立明摆手,他们停在那里极不自然的站着。

张春来的附近,溶洞空间变得很大。在一角边上,七扭八歪蹲着几个形如大锅的东西,上面满是冰刺一般的结晶。很奇怪为什么进到这边溶洞已然不见的结晶,这时候却布满这几口大锅,张春来在其中一个露下头。

我跳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