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奇幻 > 地府的五千年 > 第九十章 死别

地府的五千年 第九十章 死别

作者:张东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18:51:43 来源:书海阁

学山迎来了一场轰动,起因是扶苏在学山上唯一还保持着空旷的山顶张贴了一张告示。告示写在一张完整的兽皮上,占了很大的地方。下面还叩着十一块大印留下的印章。

第一阎君之印,第二阎君之印…..一直到第十四阎君之印。没有第三、第四和第八。地府所有在任的阎君都在上面盖了自己的印,这是地府从未有过的事情。

通常地府的公文上只会盖其中一位阎君的印章,证明已经过阎君殿审核,从未有多位阎君同时加印的时候。可见学馆的事在阎君殿所受到的重视程度。

刘恒那里也很轰动,怀城在犯官的事件中也被揪出了几十个官吏,为此被我亲自发文训诫。如今学馆的制度要在他的辖区寻一处县城试行,对他来说,也是件很大的事。

亲自带着邓通四处巡视,最终敲定了一座距离怀城很近的县城、象县。象县的县令是个清官,以前是在判官府做判官的,后来申请调出来任职,才被安置到象县来做县令。

象县距离怀城只有十里路,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刘恒这次真的很小心,从太尉府那里,通过周昌的太尉大印调动了地府最能打的军队,安插在象县的各个角落,防备诸子和门生们捅出什么岔子。

诸子们的阵仗很大,每人十辆大车,用老牛拉着,车上全是书。门生们在牛车的后面用力的推着,给老牛省些力气。

象县的路被堵死了,从东门一路堵到西门。象县的县令看的有些呆,被随从捅了两下,才反应过来,引着诸子到新修建的学馆去。

有些不好意思的介绍了一下学馆的布置,按照诸子们的阵势,学馆显得太小了一些,不说放不放的下如此多的门徒,就算是这些牛车都挤不下。

诸子们倒是不太在乎这些小节,诸子的门生们也不在乎。学馆的周边被搭满了帐篷,架起了简易的灶台。如此多的鬼一起开饭,倒是蔚为壮观。

学馆的正门口竖起了几十面大旗,旗上分别绣着儒、道、墨、法…..等学派的名称。

庄子这个阎君亲自跑去为道家站台,从成为阎君起,他在阎君殿就一直保持着沉默,只是低头干活,如今有能跑出来的机会,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而且他不太放心列子,列子实在太能拉仇恨了,和其他学派有不少的争端。

学馆成立的消息在一日之内传遍了象县,诸子亲自莅临震撼了整个怀州,各个郡县都有慕名而来的鬼。大字不识的百姓也都纷纷过来求学。

楚昭和容容也去了,他们在地府的日子过得和人间没什么差别,只是更加圆满一些。容容的父亲苏威在前两年投了胎,他们却未觉得有什么可难过的。回到人间是一件值得喜悦的事情,生总比死更好,他们全家都是这么想的,地府的众鬼也是这么想的。

地府再像人间,也不会成为第二个人间。地府就是地府,死后的世界,充满了伤感和哀怨。

容容是我和妲己的干女儿这件事,并没有被大肆的宣扬,因此她和楚昭也只能在众多的鬼之后排队。道家大旗下面排着的鬼有点多,庄子身为阎君,所拥有的号召力出乎他自己的意料。

姬昌有些茫然的站在学馆门口,看着诸子的大旗下聚集了许多的鬼魂。他也接到了学馆成立的通知,被要求来传道授业。只是他搞不清楚自己算是哪个学派的,说是道家,他只研究八卦易理,儒家很尊崇他,可他对儒家的理念又不是很了解。

荀子悄悄的走过来,道:“文王若是不知如何是好,不如立一面周字大旗,管他什么学派之别。”

姬昌豁然开朗,对着荀子拱了拱手,荀子匆忙的还礼。起身的时候姬昌看到了荀子的大旗,“儒法皆存”,这字有点多,口气也有点大。

荀子却不觉得有什么,朝着隔壁的吕不韦努了努嘴,姬昌看过去。

“兼儒墨,合名法。千金一字,唯我吕览。”

得,这比荀子的口气还大。姬昌还是找出了一面大旗,在上面写了“八卦易理”四个简单的大字。

学馆最热闹的时候,范蠡带着西施回来了,玉鼎远远的看见范蠡就从位子上跳下来,把放在角落里的水桶拎起来,钓竿扛在肩上,一跳一跳的跑了。

最近的工作太多,他迫切的需要钓个鱼放松一下。

范蠡的神情不是太好,西施的脸上却泛着红光。泛舟西湖上,与君赏落阳。这个可怜的女子已是分外的满足,发自内心的微笑充满了喜悦的味道。

“我要送她去轮回。”范蠡在阎君殿扔下这样一句话。

阎君们都没有任何意见,西施为了他做了这么多的事,范蠡送她也是应有之意。

范蠡没有飞行,只是拉着西施的手,一步一步的走。一个时辰的路被他们从中午走到了傍晚,孟婆站在奈何桥的中间,望着这位堪称奇才的的阎君,和能使鱼儿都自惭形秽的女子,许久不曾有过波动的内心也有些伤感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人间流传着一首刘彻统治时期的歌谣。“北方有佳人,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孰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比起那位李夫人,西施更当得起这首歌谣。人间至今还有许多女子在学她捧心,却没人理解她心痛时的痛苦与难过。

范蠡觉得自己懂了,情真的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喜悦与痛苦都在他的心里翻腾。

孟婆第一发现,自己端汤的手竟然有了一丝颤抖,这是无数岁月里都不曾发生过的事。

西施感谢的对孟婆笑了笑,结果汤碗。又转身看向范蠡。

“少伯,我要走了,你能抱抱我么?”

范蠡的眼角滑下一滴泪水,上前一步,紧紧的抱住西施。西施轻轻的为他擦去眼泪,把头放在他的肩上。

世上最惹人伤心的莫过于离别,最痛苦的离别莫过于生离死别。一个留在地府,一个投胎转世,何尝不是另一种生离死别。

西施轻轻的推开范蠡,看着他的眼睛,轻轻的吻上去。范蠡再次抱住她,死死的不肯松手。

西施还是推开了他,带着满面的泪水。

“少伯,我再回来的时候,你会记得我么?”

范蠡轻轻的点头,悲伤一如天边的明月。与卿离别后,月归人不归,待卿归来时,何以还卿意。

西施还是饮了孟婆汤,原本哀伤的眼神渐渐变的清澈,那是赤子的眼眸,不含任何一丝杂质。

范蠡痛苦的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夷光,我有负于你啊!”

这呐喊撕心裂肺,惹得奈何桥上来往的鬼都不由的回头望去,试图望到发出这声呐喊的人。

老四和妇好抱的更紧了,五百年换三世,他们不后悔。

西施也回了回头,看到痛苦的范蠡有些疑惑。她已记不得他了,她还是露出了一丝微笑,纯真而美丽,然后继续向前走,直到…走入轮回里。

范蠡在奈何桥上哭了整整七个日夜,泪水浸湿了整座奈何桥,忘川因他的悲伤,河水上涨了三寸。忘川河畔,皆是哭泣之鬼。

老大去了,很快又回来。范蠡此刻就像是一块木头,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见。

老二去了,带着满脸的淤青。他试图强行把范蠡带回来,却不敢太过用力,因此遭到了范蠡的回击,被打的很惨。

老七也去了,却什么也没说,只是往范蠡身前放了一坛杜康珍藏了五十年的好酒。陪范蠡在桥上坐了三天,范蠡还是一动不动,老七也只能回来。

我去的时候,是夜半的子时。奈何桥上已没有多少鬼,孟婆却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碌,她已好多年没有休息过,却从来不曾说过一句疲惫的话。

范蠡依旧蹲在地上,我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

“逝者不可追,来者何处归。休说伤心话,片叶回不回。”

范蠡终于有了一丝动作,他抬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老七留下的酒。

我拍开酒坛的泥封,把酒递给他。道:“喝吧,总要醉过一次,才能更清醒一些。”

范蠡呆呆的接过酒坛,有些茫然。

“夷光为了我,舍弃了大好的青春。若不是我找到她,她就会不去吴王宫,也就不会在灭吴后被勾践强迫,也就不会自杀,更不会在地府忍受地狱的煎熬。她全都是为了我,为了我啊!”

我看了看忘川河,还见得到老四和妇好在彼此相拥。摇摇头,情这个字,我也不懂,自然也无法给范蠡解答。

留范蠡一个人在桥上,我独自一人走在忘川的河畔,也不去看老四,只是漫无目的的游荡。范蠡、西施。范少伯、施夷光。谁是谁的留恋,谁是谁的不舍?我又留恋着什么,又不舍着什么?我是大罗金仙,是地府的阎君,我不该去想那么多的事情。我该心如止水,不悲不喜的。

我就这样在忘川河畔坐了下来,闭上眼睛,听着平静的水流。这世间的道理如此清晰,这万物的关系如此有序。为什么偏偏要掺杂一个情字在里头呢?

等我入定醒来,身上已多了一件长长的外袍,妲己在我旁边坐着,双手抱着双腿,头埋在膝盖上,发出轻轻的鼾声。

苦笑了一声,没敢发出太大的动静,把衣服给她披回去。低头忘了一眼忘川河,河里竟多了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游鱼,这鱼长的有三尺长,全身闪耀着银光。

捉来一条,施一个燃火的法术。阵阵的鱼香传了出去,妲己的鼻子动了动,从梦乡醒来。

“君上在烤鱼吃么?闻着好香啊!”

我点了点头,笑着把鱼分一半给她。

她咬了一口,很是欢喜。脸色又突然间变的难看,但还是把鱼肉咽了下去。

“这鱼好奇怪,入口的时候香气怡人,嚼碎了之后又苦涩难言,最后咽下去的时候又甜又苦。”

我尝了一下,果然如她说的那般。

这滋味,多像所谓的爱情啊……

喜欢地府的五千年请大家收藏:(wuxia.one)地府的五千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