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奇幻 > 地府的五千年 > 第一百七十六章 筹备

地府的五千年 第一百七十六章 筹备

作者:张东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18:51:43 来源:书海阁

老大看着面前的上书,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刘邦让刘奭送到阎君殿来的,写在一张雪白的白纸上,看得出很用心思。上面写了很长的内容,但真正要表达的其实就只有短短几句话。

曹操以曹魏的名义进了草场,也就是说地府承认曹魏是新的一朝。那么与曹魏同期的蜀汉,也该作为新朝,入驻草场建城。再往前算,刘秀是在王莽的新朝之后重新建立的汉朝,也该另算一朝,在草场建城。

内容写得冠冕堂皇,条理清晰。可是老大想了又想,都不觉得可以让老刘家在草场上占三座城。说的好听,三个朝代,本质上还不是一家,老刘家分明是想扩大势力,欺负曹操嘛。想要拒绝,可是刘邦在上面说的也有一些道理,刘秀与刘备的确都是白手起家,打下的地盘,也的确有算作独立一朝的资格。

想了半天,还是拿不定主意,就把这张承载着刘邦希望的白纸给其他阎君挨个传了一遍。

老五动了动嘴,但还是没说话,自打他从人间回来,就很少主动发言。我和老大一直都在盯着他的举动,但这些年下来,却没有发现什么反常。

首先说话的是老七,他说道:“刘邦的请求很合理,从公正上看,应该得到批准。”

张良却摇摇头,刘邦虽是他的故主,但现在君臣换了位置,他也不能徇私。道:“刘秀、刘备虽然都是白手起家,却终究借了刘姓宗室的光,算是一脉相承,不能当做三朝来看。”

我对张良的说法表示同意,刘秀和刘备终究是借着宗室的名头起家的,靠着姓刘,争取了不少民心。而且都延续了汉的国号,以示一脉相承。宗室继位在汉朝的法理上完全没有问题,前面很多皇帝都是以宗室身份继位的。这些事情要从人间的角度去审视。

鬼谷子表达了不同于老七和张良的看法,道:“刘秀就算了,刘秀是认刘奭为父,刘病已为祖父,算是承继的前人基业。刘备我倒是觉得可以,他没追认从前的皇帝为父,在血脉上距离刘秀一系十分遥远,若是不认他这一朝,有些说不过去。何况人间现在三家分立,咱们总不好只承认曹操和孙权两方,而把刘备算进汉朝里。”

老大敲了敲桌子,道:“有道理,那就准许刘备在草场另立一城,但不可以使用前朝的臣子,也不可以以汉为名号,以示同前朝有别。至于具体叫什么,让他们自己想吧。”

再一次询问了我们的意见,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鬼谷子的主意居中稳妥,的确适合解决当下的问题。老大亲自给刘邦写了回信,讲明了为什么只许刘备建城,而不许刘秀刘秀如此。

刘邦对此表现的还是很满意,本来只是想试一试而已,没想到阎君们居然真的批准了一半!有一半就比没一半强!被秦朝的君臣欺负了那么久,也该论到他欺负别人了。只是人间的事依旧叫他有些挂怀,毕竟是自己一手打下的基业,就这么丢了未免可惜。

刘秀对刘邦的想法并不认同,老祖宗打下的基业早就在王莽的时候丢没了,现在的汉室江山是他又重新打回来的。最心疼人间基业的应该是他这个光武皇帝!当初自己是怎么想的,非要追认孝元皇帝为父,搞得现在另立一城的事情没有自己的份。

虽说在长安这里,还挂着一个皇储的身份,但鬼知道他这个皇储哪年才有机会转正……。不对,是鬼也不知道!刘邦这个老祖宗不投胎,他就永远都是个皇储。再说未央宫里的祖宗未免太多了一点,孝武皇帝看自己的眼神始终都不太友善,还是自己另立基业比较好!可惜,没这个机会了。

刘备被刘邦带来的消息弄的有点发懵,什么意思?自己这是可以建城了?话说自己手底下都有谁死了下来?关羽和张飞现在在哪?还有庞统。地府里找不到第二个诸葛亮,但是凤雏的名头也不差啊!如此想来,倒是也不会怕了曹操,自己手底下人也不少!

在刘邦的指导下,刘备学会了在地府正确的传信方式。并烧出了自己写的第一封信,这封信是烧给关羽的,毕竟是跟随自己最久的大将!然后他又写了很多信,给张飞的,给庞统的,给法正的,给马超的,给黄忠的……

刘备写了一个下午,才算完成了召集旧部的第一步,中间没敢休息,刘邦这个老祖宗就坐在他的对面,眼睛没有离开过他身上三寸。这个压力有点大,开国皇帝的威严不是盖的,刘邦认真起来的时候,看着一点也不流氓。

“没了?就这些?”

刘备小心的点点头,说道:“目前死下来的就只有这些了,其中庞统可以作为军师,关张马赵都是当世虎将。想来,足以与曹操争雄。”

死下来的能臣少一点总是好事,这样人间才有希望。再说让刘备跑出去筑城,无非是扩张汉朝的势力,能臣多点少点无所谓,汉朝四百年不缺那么几个。

一把抓住刘备的袖子,道:“跟我走,去各地州郡张贴告示,召集士兵。虽说从我这直接分些将士也不是不行,但终究不如你自己的旧部用来顺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刘备只得跟着祖宗四处去贴告示,也不知道会有多大的用处,能召来多少士兵。说起来现在草场上的争斗和打群架没什么分别吧,都是一座城,养不起太多的部队,还没办法向居民征税。建城的意义在哪里?刘备有点想不清楚。

孙策也没想清楚,不过想不清楚的事就没有必要去想,只需要知道自己想干就是了。周瑜倒是把一切都想的很清楚,但是也没什么用。孙策想干就跟着他干,好兄弟,没必要考虑那么多有的没的。在周瑜的支持下,孙策成功取代了他老爹孙坚,成为东吴在地府势力的大头头。

周瑜有一点悔恨,死下来这么久了怎么就没有打听草场上的事呢?居然一直等到阎君殿来人通知才知道还可以这么玩!在人间的时候就没能抢到先手,没想到在地府还是没机会。曹操得了秦朝的臂助,已经先一步造了洛阳城。刘备在地府有一群的祖宗,家大业大,建城根本不是个难题,只有他们东吴,现在什么都没有,没有臂助,没有祖宗。

君臣们的陪葬凑在一起,大概只够造一座小县城的。这不行啊,县城才能养多少人,能装多少士兵?要是这么跑到草场去,怕不是要被揍的很惨…,可是该从哪里找军费呢?没钱真的是件头疼的事。

周瑜头疼了很久,还是没有想到什么办法。

扶苏的到来解决了他的难题,上百箱的地府钱由看不到头的车队拉着,停在周瑜家门口。

“我可以把大秦的产业让给你一部分,解决你们的财政压力。”扶苏开门见山,亮出了自己的条件。

周瑜没有直接接受,而是问道:“公子如此相助,不知有什么条件?”

扶苏笑道:“人间是天下三分,放到地府的草场其实也一样,无非是汉、魏、吴三家。刘备与其说是另立家业,不如说是刘邦的势力延伸。你们的对手已经从刘备换成了汉朝的历代皇帝,形势较人家有很大的不同,该是连魏抗汉的时候了。”

周瑜皱了皱眉,道:“所以,这就是公子的条件?恕我直言,公子既然将势力全数从草场撤离,还请动了阎君迁移咸阳城,为何还要对草场上的事情插手?未免不智吧。”

“没什么智与不智的,压制汉朝是我父亲的主意,一直也没有变过,我虽撤出了大秦的势力,但也不能放任刘邦做大,选择你们这些汉朝的叛臣,无疑是最合适的。”

“叛臣么?天下大乱的时候,哪里有什么叛臣的称呼,秦国当初不也是周天子的臣下么?”

扶苏听得出周瑜话中的揶揄,却依旧笑道:“总是形势逼人,我没有嘲讽你们的意思,来这里,只是希望和你们谈成这场合作。对我来说,这只是一场交易,我出钱,你们办事。”

“那公子怕是寻错了人,该找孙坚老将军商议的,瑜做不得主。”

“是么?既然你做不得主,那就算了,全当我今日不曾来过,你们自己再想办法就是。只是地府的生意里能赚到大钱的,基本都已经被瓜分完毕,你们想找到新的财路,怕是有些难了。”

扶苏终究没有真的走出这间屋子,周瑜在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喊住了他。都是聪明人,试探做的差不多就该止住了。没有必要弄的过火,扶苏说的是对的,东吴现在根本找不到什么财路。如果不接受他的资助,根本无法在草场建一座大城。

而且如今的形势与人间大大不同,刘备与曹操可以说是换了位置,而东吴却依旧屈居末尾,不联合曹操的话,实在没有什么出头的希望。

说来也是好笑,在人间和刘备做了不短时间的朋友,和曹操做了那么久的仇敌,如今到了地府,居然变了个样。刘备成了主要的敌人,曹操反倒成了盟友。人间还是孙刘联合抗曹,地府却要孙曹联合抗刘,当真是有趣的很!

这世上,大概就不存在永远的敌人,也不存在永远的朋友……

喜欢地府的五千年请大家收藏:(wuxia.one)地府的五千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