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龙战野 > 第三十九章 穿通地心的“天渊”

龙战野 第三十九章 穿通地心的“天渊”

作者:赤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04:07:44 来源:书海阁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伏羲创制八卦,这都是神话传说。可是仙人们都知道,这些事儿虽然在凡间给传得彻底走了样儿,其实都还是有所本的——虽然未能登仙,但站在凡间修道者巅顶的南华仙于吉,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

但神话传说并不仅仅这些而已,还有很多。

于吉问张禄:“《国语》所载,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卿知此否?’”

张禄回说我知道——他跟景室山中鼎之上,闲来无事经常翻阅裴玄仁的藏书,其中当然也有《国语》。

于吉先问:“其本何由?”

“在《尚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吕刑》中记载说,蚩尤作乱,苗民造孽,把大地搞得一团糟,于是“帝”(应该是指天帝颛顼)就命令重、黎二臣断绝天地之间的通道,从此神灵不再降临人界。所以到了春秋时代,楚昭王就这一询问观射父,若把这话倒推回去,难道说在此之前,地上的人类是可以直接登上天界去的吗?

于吉再问:“射父何对?”

张禄回答:“射父曰:‘非此之谓也……’”说完这句愣了一下——要知道《尚书》乃士人必读典籍,背得出来很正常,《国语》却不是啊,再说了观射父那段回答又特么实在太长……干脆不背书了吧,我根据文意自己组织语言好了:“射父之意,人之奉天,神乃降临,以附巫觋;人之滥祀,无所适从,颛顼乃命重司天属神,命黎司地属民,使复其旧常,无相侵冒。是谓‘绝地天通’也。”

观射父说人怎么可能随便上天呢?那是上古时代,神灵降下神格在巫(女巫)、觋(男巫)身上,指导人们应当怎么生活、繁衍。可是后来天下乱了,人类胡乱祭祀,自然得不着真正的神意,不知道何去何从。于是颛顼就派重专管神灵祭祀,黎专管人间行政,把神权和政权明确区分开来——这才是“绝地天通”的本意。

于吉笑着摇摇头:“吾素不以射父所言为是……”我向来不怎么赞同观射父的解释——“按察古籍,民固不能登天,而巫觋常可登也,巫觋岂非人乎?”古书上有记载,虽然没提老百姓随随便便就能上天,但那些仍是人身,并没有成神的巫师可是能够爬上天界去的啊——楚昭王的疑问是有所本的。

那么巫师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上天的呢?古书上倒也有写。《山海经》中记载:“巫咸国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还说:“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说明这世上存在着某些通天的高峰,顺着爬,就有可能爬到天上去。

于吉说啦,我修行将近千年,成为地仙也好几百年了,可是就差那么一点儿,始终无法突破瓶颈,飞升登天。于是我就琢磨,能不能找到古书上所说的那些“天梯”呢?要是能去天上看一眼,或许就有机缘成仙啦。

张禄提出疑问:“既已绝地天通,胡可登耶?”不是说颛顼派了重、黎把这通道给断绝了吗?

于吉笑道:“传说不可不信,亦不可尽信也。”比方说上古典籍中就没有“仙”的概念,只有“神”,可咱们修道者都知道,所谓“神”就是天地万物自主生出了灵性,但这灵性很低,缺乏足够的自主意识,根本不可能跟凡人所普遍认为的那样,可以庇佑生灵。既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神,当然就不会有天帝,颛顼这家伙是不是真的存在,那都需要打个问号啊。

张禄心说天帝或许没有,天公么,倒还是有的……两者大概是帝国皇帝和公司cEO的区别……

反正于吉找不到突破的途径,闲来无事,干脆就到处寻找天梯,试着撞一把大运。当然啦,《山海经》上的什么肇山、登葆山,他根本就不可能找得到,想来想去,要是中原就有天梯,肯定早被人发现啦,必须搜寻那些人迹罕至的域外偏僻之所。

所以他就先奔了凉州,又试着往西域走了走,去找昆仑山。你别说,还真被他找着了,加起来一共有四处……包括有人说其实六盘山就是传说中的昆仑的。可是每座山他都仔细爬过了,最长的时间,在山间盘桓超过整整一年,结果还是空手而归,一无所获。

西边儿不行就走东边儿,于是他来到齐地,找了一条小船,开始涉足苍茫大海。传说中东海之上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上有仙人居焉,只是漂浮不定,一般人找它不着。在于吉想来,我又不是一般人,要说整个凡间敢于深入汪洋,有机会找到仙山的,这年月大概也就我了吧。

他已是地仙,可以断绝饮食,而不会对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又精通法术神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天候,所以不怕海上风浪。于是就驾着一叶小舟一直往东去,东边儿找不着,转个头再朝南方搜索,途径的每座小岛都要上去瞅一眼、勘踏一番,经过足足一年多的时光,嘿,你别说,还真被他找到了一处非同凡响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于吉说了,那地方就是“天渊”。

张禄心说好你这长篇大论的……直接说想要找个天梯上天,所以跑东海上发现了天渊不结了吗?我对你前面所说的那么多还真不怎么感兴趣……

于吉抵达的那座小岛,据说在会稽海东千二百里外。张禄特意细问了一下,究竟是会稽哪儿——要知道这年月的会稽郡可大了去啦,几乎包圆了后世的浙江、福建两省,少说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真是南头儿扔颗氢弹,北头儿都见不着亮儿,这么粗疏的坐标,你让我怎么估算方位啊?

于吉说我是从胶东出海的,茫茫大海,航行全靠日月星辰指示方向,怎么可能估准喽?不过离开那岛之后,我就一路向西航行,返回大陆,最终登岸的地方,是在章安郡治略偏南一些。

张禄大致估算了一下,章安在后世仍属浙江省,还到不了福建,就算于吉航行方向并非正东,而有所偏差,只要偏得不太远,那么海东千二百里外……肯定不是台湾啊,难道是琉球群岛?

于吉找到的这个岛并不大,接近正圆形,周长大概五十里左右——搁后世应该是十六七公里,则直径约摸五六公里。岛上植被茂盛,正中央凸起一座小山,也就百来丈高吧。这么矮的山,当然不可能是登天之梯啦——这要是天梯,那五岳都能把天给杵个窟窿。于吉一开始没抱什么希望,只是习惯性地入山观览,主要不是找天梯,而是寻访有无仙人遗留下来的踪迹。

结果到了山顶,却见到一个垂直的洞穴,似乎深不见底,下面却又隐隐地有光亮冒出来……张禄心说您老人家不是见着火山口了吧?于吉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微微而笑道:“****光亮,其色非赤,而澄澈若天宇也。”底下冒出来的是浅蓝色的光,就跟咱们抬头看天空一样。

于吉心知有异,便尝试着钻入洞穴,向下攀爬。他是还不能飞,但别瞧刚才跟大道上走着,似乎腿脚不便,行动蹒跚,其实张禄他们远远地就瞧出来了,老头儿绝对步速要远远超过了常人——左慈跟在他后面,明显是在一溜小跑——所以说身手其实是很敏捷的。张禄估摸这老头儿说不定能徒手爬珠峰,就算到不了顶,大概也是因为高山反应或者呼吸不畅,而绝不会是体力不济……

总之于吉一直往下爬,****位置不过一丈多宽,越往下爬,倒感觉越发开阔起来,整个儿一倒喇叭口。于吉估算自己向下攀爬的距离,应该已经深入到了海平面以下,而穴底那湛蓝色的光亮,也逐渐能够瞧得清楚了……他虽为地仙,修得身心如一,当时也不禁心跳加速,心说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天渊”不成吗?

“天渊”之说,不见于诸典,于吉说他还是刚修道那会儿,曾经听一位前辈高人提起过,但因为年深日久,印象已经很模糊了,所以下海之初就没往这个方向去想——“据云:海东有天渊,可通仙人居所……”

张禄有点儿迷糊,开口就问:“仙人得非居天上耶?安得在地下?”你老先生不会是摸到地府去了吧?倘若真有地府一说的话……

于吉撇嘴一笑:“卿之不悟也。”举起手来一指天上:“凡俗有云,神居天上,月有宫阙,日有驷车为载,令师乃无为卿说其谬耶?”天上只有浩渺之气,日月星辰全都是悬浮在其中的气团而已,哪儿来的仙人居所?

张禄心说裴玄仁还真没怎么跟我提过本世界的宇宙架构,估计他听我说人类将来能够上天,还能够发射什么飞行器游逛于大气层外,甚至登月,所以认为这些都是我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而我总觉得这世界除了多点儿仙人外,其它物理规律跟穿来之世没太大差别,先入为主,也就没向他打问……

就他从这一世张禄的记忆中得到的知识——也是这年月凡人普遍的认知——天圆地方,日月星辰都是悬挂在天壁上大小不等的巨石(太阳例外,那是个火球)。相比起来,于吉所说的要距离现代科学更近一步,他已经意识到从地面直到各星体的距离并非基本一致了,气团之说,也比巨石要更接近恒星的本质……

想到这里,不禁追问道:“然则大地何状?”

于吉笑道:“地者亦球也,悬于大气之中。天如鸡卵,而地如其黄。”其实他这种说法倒也不是修道者的独创,凡世中早有类似理论,俗称“浑天说”。东汉中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就在《浑仪注》中这样表述过:“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而且浑天说不认为这鸡蛋真有壳,也不认为被称为“天”的蛋清就是宇宙的全部。张衡在《灵宪》中说:“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天之外还有空间,至于那空间是什么样子的,请恕我没搞明白,只好暂且置而不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过这种说法并未普及开来,张禄还是从裴玄仁的藏书中看到的,估计要还在凡间做士人,一辈子都没机会接触如此先进(就这时代而论)的理论。于是他就故意问了一个俗人肯定会问的问题,也趁机误导于吉的思路,希望能从这误导中挖掘出更多信息来:“地既如卵黄,悬之于天内,则吾头上是天,足下万万里外亦天也。仙人得无居吾等足下之天耶?”

其实他当然明白,要是这世界上的地球也跟自己穿越来的地球在物理层面上没太大区别,断然不可能出现一个能够穿透地心,直达世界彼端的垂直通道。

于吉摇头道:“仙人居天上云云,此天非吾所见之天也,此上亦非吾所知之上也。”他怕张禄不明白,还特意打个比方,说:“如海岛之民,无舟楫而不得逾汪洋也,或知陆上事,其必云:‘夥颐!中华天子,岂非神仙之属耶?所居帝京,得无处天上耶?’其所云之天,非实天也,所云之上,非实上也。譬喻而已。”

老头儿啰啰嗦嗦解释了好半天,张禄心说不就是异时空嘛,搁后世碰见初中以上水平的,我都能几句话解释清楚喽,哪儿需要你这么长篇大论?假装恍然大悟,拱手致谢:“赖长者之教,吾今知之矣。未识果至仙人居所乎?”估计你是找到了一处连接凡间和天上两个世界的时空门啦,那么你究竟有没有达成夙愿呢?

于吉轻轻叹了口气,说:“吾观足下渊底,如井蛙观天,但见澄澈空明,恍惚似见宫阙。忽有一巨首现,其声若雷,即道吾谶语也……”

喜欢龙战野请大家收藏:(wuxia.one)龙战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