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龙战野 > 第四十七章 诸嗔自作,烦恼缠身

龙战野 第四十七章 诸嗔自作,烦恼缠身

作者:赤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04:07:44 来源:书海阁

僧璨要魏文成前往长安去参加辩论大赛,给禅宗闯名头,魏文成听了就直皱眉,说我一个才刚剃度几天的和尚,怎么就要去长安了呢?僧璨笑道:“汝先从法朗,又随慧可师,学佛近十载,安论何时剃度?”魏文成又说,虽然我学佛的时间也算不短了,但到目前为止,仅仅通读了两部经文——《华严经》和《法华经》——哪有资格当佛学代表?

僧璨道:“汝以为,汇聚长安者,皆通数经乎?”

须知这年月还没有印刷术,经文全靠手抄,一般和尚还真未必能够读得着几部完整的经书。而且佛教经文大多语辞深奥,很多人皓首穷经,也不过大致搞明白一两部而已,象魏文成这样几天就能背下来一大部的,真正绝无仅有。就好比后世明清时候考科举,虽说考试范围是“四书五经”,其实只有四书是士子必修课,五经则只要求通晓一经而已……

再后世的新式教育,别看学的东西挺多,其实要求却浅——有几个学生能把整本儿语文教材全都背下来的?

所以僧璨说了,你不必妄自菲薄,你不但能够背诵华严、法华,而且对于经中奥义的理解也已经在普通僧侣之上啦,再加上脑筋灵活,反应也快,此去长安,也不要求你力拔头筹,但我相信你定不会堕了我宗的威风。

“即前后二偈,以之惑人,易也。”

魏文成眨巴眨巴眼睛,问:“师乃欲我惑人耶?”

僧璨说那是当然。首先说碰见儒生和道士,大家根本上理念就不相同,你就别想能够说得服他们,但你出身世家,小时候读过儒经,后来又曾在太湖林屋洞天学道,知己知彼,我相信只要应对得法,起码不会被他们驳斥得哑口无言。至于碰见和尚,只要引用法华、华严上的经文,以及三论上的解说,总不可能犯什么根本性的错误。倘若遇见真正有道高僧,你年龄摆在这儿呢,就算输了也不可耻;倘若遇见穿僧袍的大骗子,我相信以你的口才,再加上天生佛心,不至于被他们领歪了道儿。

“吾于汝有厚望焉。”

魏文成一琢磨,僧璨这话也有道理……论起知识面来,相信自己不输于当世绝大多数宗教徒,而至于江湖骗术,当初跟元嵩和尚同行谈论,也听说过不少例子,多少有点儿免疫力,不至于为人所欺啊。而就自己在佛学上的学问、见解,终究那将近十年光阴并没有白白浪费——就当世人的平均寿命,能活几个十年?而就算你活到七老八十,几人有机会先后得到三论宗和禅宗两大宗门的顶级高人指点?

他心说我还曾经妄想过,只要周边三百里内没有慧可、僧璨,老子就敢占据一间深山名刹,靠着骗术迷惑信众,岂止吃喝不愁,就连万贯家财也挣给你看……虽然自己并不会真的突破下限,终究一直是信心满满的,怎么就不敢往长安去了?

再说了,这世界是真是假我还都没搞清楚呢,就算此去长安一败涂地,也不至于杀头啊,顶多丢点脸面——老子的脸面真那么重要吗?长安如今是北周的首都,将来还会是隋、唐的都城,世界第一的大都会,既然穿来此世,怎么也该去瞧上一眼吧。

反复思忖之后,终究还是玩心压倒了佛心,好奇压倒了知耻,于是朝僧璨合什为礼:“弟子领命。”那您看我什么时候出发为好?

僧璨说先不急,我还要再安排一番。

魏文成可没有想到,僧璨竟然派出了三十多人一个大僧团,人人锦衣华服,拱卫着魏文成。而魏文成本人,则被订做了一套无比华贵、配着镶嵌八宝的锦襕袈裟的绸缎僧袍,一顶毗卢帽、一双缠丝履,穿戴起来,临水而照,那就象足了影视剧中的御弟唐僧——不是真实历史上的唐玄奘。

要说魏文成这具皮囊原本就不错,只是前几年在广福寺内每日耕种,晒得有点儿黑而已。僧璨竟然提出,你这一路上要以纱遮面,避免日晒,倘若等到了长安,肤色还是那么黑,不妨涂抹点儿脂粉……魏文成心说明白了,我此去不是去参赛辩论的,而是去唱戏的,我就是你禅宗的一头吉祥物哪!

一直忙活了小半个月,魏文成才终于在三十几个和尚的簇拥下离开了少林寺。这些和尚事先也已经得着关照了,僧璨反复叮咛,说你们都得对道信恭恭敬敬的,就如同对待我的代理人一般,日常称呼也得是“道信师”,千万别露马脚。

于是“道信师”便即轻纱遮面,骑马上路。拱卫着他的和尚全都是少林寺中的精英,有的熟读多部经文,每日与魏文成谈论经中奥义;有的孔武有力,充作保镖;有的熟悉山川道路,担任向导并兼管杂事。总之魏文成这一路上风风光光,轻轻松松,诸事都无需费脑筋,就仿佛公费旅游团里的大领导一般。

晓行夜宿,非止一日,终于来到长安近郊。几个和尚揭下魏文成脸上的轻纱一瞧,说行了,挺白净的,不必要敷粉——魏文成不禁大大地舒了一口气。当晚就在郊外某寺中宿下,第二天一早起来,魏文成穿戴整齐了,便领着众人浩浩荡荡赶奔长安城南门而去。他连马都不骑了,由四名孔武有力的少林僧把随身携带的步辇组装起来,扛着“道信师”前行。魏文成心说几年前我还在路上撞见过这么一群和尚,当时心里直嘲笑他们装逼,不想如今我也沦落到了这般类江湖骗子的地步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少林寺道信禅师跏趺端坐在华丽的步辇之上,头戴毗卢法帽,身披锦襕袈裟,左手捻着一串楠木数珠,右手竖立胸前,双眼似闭非闭,双唇翕张,似在喃喃念诵经文,当真是气度雍容,宝相庄严。途中所见,不论士庶,一律避让在道旁,虔诚稽首——看起来这信佛的还真是不少哪。

法辇来到南门外,当即有守门的将领上来拦阻盘查。可是这将领估计也是佛教信徒,竟然先跪在地上,朝着法辇连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才问:“未知法驾何所来耶?”有少林僧迈步出列,上前打话,说此乃我嵩山少林寺住持大师驾前第一高足道信和尚,奉诏前来参与三教辩论,不知道应该由哪个部门来接待哪?

那将回答说了,哪个部门都不管,此事钦命由蜀郡公全盘负责,我这就让人前去禀报,法驾可以先进城,沿着大道慢慢悠悠往北走,相信郡公老大人定会派人出来迎接的。

然后又连磕三个响头,这才站起来退至一旁,下令放行。魏文成心说这年月没有度牒,所以对于僧侣都没有什么文件可资查证,安保工作竟然搞得如此之差……你就不怕放进去的是假冒和尚的北齐间谍么?

进城之后,魏文成让少林僧们放慢脚步——一则他想要好好观赏一下这天下名都的风景,二则就怕走得快了,什么蜀郡公若派人迎接来迟,两相错过,反生波折。可是一眼瞧过去,中央大道确实挺宽阔,两旁建筑却少有二层楼的,大多是平房,这对于来穿越者的他来说,实在瞧不出有多繁华啊——估计还不如后世某些三线城市呢。

可是他们这一放慢脚步,结果就挡着后面人的道儿了,没走多久,就听见背后喧嚷一片,喝叫让路。魏文成心说这道路那么宽,难道你们连超车都不会吗?再一想若是什么官员的行列,说不得,我还是让一下为好——咱们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可是转过头去一瞧,嘿,原来跟后面闹闹嚷嚷的也是一群和尚,数量还比自己这边儿多了十来个,就中一辇,上面端坐的僧侣与自己装扮差相仿佛,只是年岁已经不小了,起码五旬,白须飘洒,就显得比自己更加的德高望重。

魏文成心说我看你年岁大,本着尊老之意,那就让一让也无不可,于是下令将步辇略侧一侧,先放后面的队列过去。谁成想那些和尚不依不饶,非要少林的行列彻底避至道旁才成。魏文成不禁心头火起,可是表面上仍然不动声色——旁边儿还那么多长安市民呢,岂可失了我高僧的风度——就命手下去询问:“此何刹来僧耶?”

有个伶俐的少林僧领命,跑过去询问,大概是先报了自家来历,对面却陡然泛起一阵哄笑,随即整个僧团快速逼近,直至双辇相距两丈多远,辇上二僧正面相对为止。这会儿那少林僧也跑回来了,禀报说:“是乃闲居寺住持法缘大师也。”

魏文成还在迷糊,旁边儿一四十多岁、深通经义的和尚踮起脚跟,压低声音说道:“闲居寺与本寺素来不睦……”

闲居寺就在少林寺东面三里地外,同样在嵩山山麓,也是声名响彻一方的名刹——其实这年月少林寺名声还没有后世那么响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倒不如闲居寺有名。这是因为闲居寺占地面积广阔,建筑规模也更宏伟,它本是北魏孝文帝的离宫,孝明帝舍之以为佛寺,所以带上了点儿皇室光环。

两座寺院距离既然这么近,自然难免产生龃龉,平素招揽信众、抢夺供奉,乃至于领地纠纷,佃户私逃,等等,那真是矛盾重重,简直等同于寇仇啊。魏文成到少林寺时间并不长,所以并没有怎么听说过闲居寺的“劣迹”,其余僧众可全都一清二楚啊,大家伙儿都琢磨,怎么那么倒霉,才进长安就撞见了闲居寺的队列了?对方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敢在都城通衢搞事儿不成么?无不怒目相对。

魏文成注目那位法缘住持,却不发话,他要等对方先开口,自己才好筹思应对之策。就见法缘和尚缓缓睁开双目,瞥了魏文成一眼,面露不屑之色:“僧璨如何不来?”

魏文成合什道:“家师禅林正宗,少涉俗务,衲子身代可也。”

法缘上下打量他几眼,又问:“汝号道信?”

“正是。”

法缘“嘿嘿”笑了起来:“同居嵩山,吾从不闻僧璨有徒名道信者,得非妄人伪造,惑众谋食乎?”

魏文成心说我才入少林拜师不久,你没听说过我很正常,但我身边儿这些少林僧你总有瞧着脸熟的吧,怎么敢怀疑我的真实身份呢?他强压怒火,微微而笑道:“衲子本在邯郸广福寺从慧可师学法,初归少林耳。”其实我都能说是跟僧璨一辈儿的,就问你怕不怕了?

法缘继续撇嘴:“汝胎毛未褪,黄口孺子,有何能耶,而敢身入长安?”

魏文成笑道:“和尚老矣,双目瞀矣,但见皮相,不识真人。即如来亦无白须,乃不及和尚之能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法缘一瞪眼:“凡人焉敢自比如来?!”

魏文成还是笑眯眯地回复道:“如来安在?有情众生多有佛性,是皆如来之显化也,安有高下之分?和尚料无佛性,故当面不识也。”他心说你若跟我引经据典,讨论佛学奥义,终究你丫比我多读几年经文,又是一寺住持,说不定我就说不过你,可你竟然上了圈套,跟我直接讲道理——论耍嘴皮子我可不会输哪!

法缘反驳道:“众生皆愚,何来佛性?”

魏文成道:“但礼三宝,其性自见,若无佛性,修持何益?”说着话把双手一张,提高声音:“凡人皆有佛性,即使作恶,悔改亦可得道。汝等大众且听我一偈: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日日勤拂拭,不使惹尘埃。但心向佛,则佛自在,心中无佛……”故意瞥一眼法缘:“诸嗔自作,烦恼缠身,乃无可解脱矣。”

魏文成这分明是在煽动群众,以赢取广泛的支持。果然附近那些听到他说话的长安市民大多欢喜赞叹,甚至还有直接跪下来顶礼膜拜的——你听,高僧说我们有佛性嘞,只要勤加修行,人人皆可成佛!

无庸讳言,魏文成这种说法其实是来自于后世的佛家派别,在这个年月还算比较超前的,因此法缘越听越是恼怒,再加上对方那最后一句分明是指着鼻子在骂自己“心中无佛”、“无可解脱”,忍不住就戟指喝骂道:“是何邪魔外道,安敢妖言惑众?!”一声令下:“打!”闲居寺的和尚们当即横眉怒目撸袖子,就直朝魏文成的法辇冲将过来……。

喜欢龙战野请大家收藏:(wuxia.one)龙战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