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女配不上岗(穿书) > 第46章

女配不上岗(穿书) 第46章

作者:秀木成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8:35:53 来源:免费小说

  说句实话,秦立轩不承爵, 论家世,张大姑娘配他并无任何高攀之处。

  唯一美中不足之处,便是这张大姑娘年纪偏大,今天已经快十九了,比秦立轩还要大些。

  她本有婚约,及笄后家里留了一年, 十六岁时便准备出门子,谁知却在过大礼前夕,张夫人竟急病去世,两家亲事被迫腰斩。

  按照礼制, 父母丧, 子女当服斩衰三年, 这里的三年,其实就是二十七个月。

  不过很可惜,张大姑娘的未婚夫家并不愿意等, 孝期头年便退了亲事,另聘适龄闺秀去了。

  待到张大姑娘出孝,已是十八岁过半了,在时下人眼里,她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姑娘。于是,张家人开始火急火燎地给她找夫家。

  让人遗憾的是,事实上现在合适的人家并不容易寻得。

  寻寻觅觅几个月,张家人凑巧碰上正在物色儿媳的姜氏。

  秦立轩能力确实一般,但胜在外貌俊美,家世不错,而且背靠侯府好乘凉,哪怕他不努力亦能一世无忧。

  仓促之下,秦二条件算是很优异的了。

  而姜氏挑拣了大半年,对比下来,她觉得张大姑娘虽年纪大些,但人品家世都不错,不跟郑玉薇比较的话,她也很满意。

  出了周文倩这档子人,姜氏觉得,找个年纪大些、有主见些的儿媳妇,反而更合适。

  既可以照顾好儿子,凡事也能拿定主意,要是再遇上周文倩之流的人物,她也可站稳脚跟。

  于是,两家一拍即合。

  张大姑娘等不及了,姜氏与张家接触不过月余,亲事便提上日程,两家商议好,待秦立远亲事过后,便开始走六礼。

  忘了说一句,张父凭借祖上余荫,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严肃刻板形象,居然顺利成为少数几个既非保皇党,也没有投靠任何一派的官员。

  不过,郑玉薇却觉得,张父不通人事的古板表象下,肯定藏着一颗精明睿智的心,否则在这波涛汹涌的朝堂上,他如何能既不站队也安稳如磐石。

  她认为,张父应该是看好三皇子的,否则也不会在这个暴风雨前夕应下秦家。

  郑玉薇对张大姑娘的第一印象,便是这个姑娘不省油。

  张大姑娘容长脸,细眉长目,长相虽不算出众,但看着亦颇为清秀,她身着浅蓝色牡丹纹滚边对襟襦裙,鬓间一支赤金点翠如意步摇,微微俯身给姜氏见礼时,腕子上几个累丝嵌宝金镯一声不响,头上步摇垂下的流苏纹丝不动。

  郑玉薇暗赞,真是好技术。

  张大姑娘明显不是那种刻板于礼仪的闺秀,她笑容清浅,气质斐然,一举手一投足间,既显得不过分亲热,也不凸显距离。

  短短一个照面功夫,郑玉薇便能断定,张大姑娘必然是个有能力有城府的人。

  她并不是个美人,外貌比之周文倩还要逊色一些,但张大姑娘一身大家贵女的优雅气度,却让周文倩之流毫无可比性。

  人的气场很重要,郑玉薇瞬间明白,姜氏为何相中对方。

  张大姑娘看着并不软弱,且性格也并非原身那般温柔和婉,郑玉薇立时想起一个问题,要是她真成了秦二夫人,估计那对苦情鸳鸯要够呛。

  见微知著,张大姑娘分明就不是个会抑郁而终的女子,郑玉薇直觉,周文倩问题虽棘手,但对方未必不能解决。

  这么一个女子,可惜耽误了年华,配秦二实在浪费了些。

  “这是我家大儿媳,年纪也不大,你们正好可以一起说说话。”姜氏受了准儿媳的礼,与张家祖母笑语几句,便话锋一转,笑语晏晏地特地为郑玉薇引见张大姑娘。

  张老夫人笑着应和几句,然后让孙女前去见礼。

  郑玉薇不但超品候夫人,还是准嫂子,她先受了张大姑娘的礼,接着回以一个平辈礼,两人寒暄了几句。

  接下来,又有宾客上门,她没多说,便另忙开了。

  等接到帖子的人家都来齐后,这赏桃花的春宴便开始,郑玉薇作为春宴主办者,席间很是应承了一番,待得宴席过半后,她方有了闲暇。

  这时,姜氏笑道:“深之媳妇,你与秋词到桃林走走罢,也不用陪着咱们这些老婆子。”

  张大姑娘闺名秋词。

  姜氏未满四十,自称老婆子过了些,不过,此刻春宴上的女孩子们,都结伴往桃林去玩耍了,席上除了郑玉薇与张大姑娘外,余者皆是长辈级女眷。

  郑玉薇是侯府女主人,春宴主办者,当然不能再像以往当姑娘时那般自去玩乐,而张大姑娘情况也特殊,所以也没离开。

  姜氏是想未来妯娌俩熟悉熟悉。

  郑玉薇见此,已经可以确定,张大姑娘嫁进秦家,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她刹时想到原文,又想到周文倩,一时心绪很是复杂。

  不过,她却不能加以阻扰,除了由于姜氏,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她男人的态度。

  郑玉薇跟秦立远提起这事时,男人态度毋庸置疑,他希望秦二取得佳妇。

  思绪繁杂间,其实不过一瞬,郑玉薇已转过视线,投向张秋词,她抬目笑道:“那咱们便走上一走吧。”

  张秋词微笑颔首,目中恰到好处露出欣喜,她声音和缓,笑道:“如此正好,我亦是坐乏了。”

  在座的中老年妇女都是人精子,早已看出端倪,毕竟张秋词都这个岁数了,若不是那般事,哪里还有心思赴春宴赏花。

  且膝下有适龄儿子的姜氏这般热情,也不难猜出。

  于是,夫人们皆笑着让郑玉薇离开便可,不必刻意招待她们。

  郑玉薇就坡下驴,笑着答应几句后,与张秋词携手而去。

  两人漫步进入桃林,满目绯粉,落英缤纷。

  郑玉薇轻轻吸了一口气,桃花自然芬芳盈满心肺,感觉远胜于之前待在花林边缘时。

  宣平侯府这桃林子,虽规模远不及潭拓寺后山桃林,但也别有一番滋味。

  郑玉薇与张秋词二人虽素未谋面,便也并不妨碍她们一路笑语晏晏,把臂同游。

  说了一路的话,郑玉薇对张秋词接触略深了些,她从对方神态举止,以及话语之意,更能印证自己初见的判断。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郑玉薇犹豫了片刻,到底还是状似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话,她道:“今日倒是很凑巧,家里男人们都出门了,也不必刻意避让咱们。”

  张秋词眼神闪了闪,她是个聪明人,闻弦音而知雅意,她侧脸看向盛装之下,面容仍犹带稚气的郑玉薇,扬唇一笑,答道:“宣平侯爷想必公务繁忙,怎地府上二爷亦领了差事了么?”

  她嘴角弧度加深几分,面上笑容立时亲近几分,一直带着柔和眼神的眸子,此刻带上几分真切的温度。

  张家欲与秦家结亲,秦立轩有没有领差事,张秋词不可能不知道,她这是听懂了,也顺势将话题接下去。

  郑玉薇闻言,松了一口气,她直觉,往昔心中压着有些沉重的东西,今天应能抛下。

  她不能阻止秦二娶妻,也知道没有张秋词也有别人,但郑玉薇知道原文,清楚周文倩日后必将卷土重来,有了原身的前车之覆,要她眼睁睁看着一个姑娘家嫁予秦二,她心里是不太舒服的。

  在封建社会,女子向来不易,婚配等于第二次投胎,一旦找错男人,多刚强的女子也得折下傲骨。

  张秋词听懂了,也配合了,那是最好不过,郑玉薇觉得,自己隐晦提醒一番,也算尽心了。

  郑玉薇边走边说,“二弟他并没有领差事。”

  朝中如此颠簸,秦立远没有给兄弟谋实职,就怕他一个不好,自己折下去不说,还带累了家里。

  姜氏心中想必也清楚亲儿的斤两,她亦从没提过这事。

  因此,秦立轩身上仅挂了一个六品虚衔,是那种朝廷用来恩荫功勋之后的空头职位,他无需当差,只领奉银即可。

  张秋词闻言,面上适时露出些许疑惑,她语带询问地“哦”了一声。

  此时,两人行至一颗老桃树下,一阵微风拂过,粉色桃花瓣如雨,从枝头纷纷而下。

  郑玉薇站住脚步,伸手接了一瓣桃花,她垂目看了一眼,复撤手,又顺势屏退身后一众丫鬟婆子。

  两人颇有默契,借口细赏桃花,往前走了一段。

  这时,郑玉薇方转身面向张秋词,微微吸了口气,她说道:“二弟他有一至交,日日探访,流连忘返。”

  张秋词给郑玉薇的印象很好,她聪颖,但却无城府深沉的阴暗感,言行举止间落落大方。

  特别是进入桃林,两人对话开始后,她感到了郑玉薇的好意,身上那若有似乎的距离感消失许多,给人的感觉一下子亲近了不少。

  郑玉薇想了想,再次开口话语虽依旧隐晦,但有心人一听,便会明白过来。

  她在“至交”、“流连忘返”上稍稍加重语气。

  张秋词咋一闻言,唇畔扬起,面上露出深深的真切笑意,她眸中有一丝感激,看着郑玉薇认真轻声说道:“谢谢你。”

  旋即,她微吁了一口气,仰目看了远近一片绯粉的桃花一眼,方低声说:“我知道。”

  张秋词收回视线,看着郑玉薇略带诧异的面容,微笑说:“不过,我还是很感激你。”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亲亲们的各种支持撒,么么~

  还要感谢给文文灌溉营养液的亲亲们,么么哒~

  第52章

  秦立轩与周文倩那点子屁事, 早在两家有结亲意向之初, 张家便已查探清楚。

  张家虽不知道两人之事因何而起, 但事情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却是绝对瞒不过去的。

  若是张秋词小上两岁, 张家说什么也不会将嫡长女许配给秦二的,须知婚配之事,最忌男人心有所属。

  恰恰秦立轩的行为,让人辨不清他是一时迷恋, 还是情有独钟。

  后宅之事, 女人最清楚, 张秋词虽母亲早逝,但她祖母仍在,张家祖母浸淫后宅几十年, 其中关窍一眼可知。

  但摆在张家人面前却有一个最大的困难, 便是张秋词的年龄。

  张秋词出孝时, 已是十八岁有余了, 在时人眼里, 这年纪还没定亲的闺秀,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老姑娘了, 要是十九前还没定下婚事, 那事情便要雪上加霜。

  张家人仅有短短几个月时间, 为此,嫡长子张大哥的婚事都给抛下不管了,一家人全力以赴, 先给张秋词把终身大事给定下来。

  但事情不是努力了便有成果的,比张秋词年长的男子,基本都成婚了;而与她同龄或者小些许的,就算没定亲也有看中的了;至于那些十五六岁的少年,人家亲娘未必乐意讨个年纪大儿子这么多的老姑娘。

  毕竟,男人成婚年龄界限宽些,她们儿子还小,不着急不是吗?

  漏网之鱼肯定有,但仓促的张家人并没有碰上好的,毕竟,他们也有要求,可没打算给自家女儿找个歪瓜裂枣。

  还有一个很重的原因,便是外头风声鹤唳,大家选亲家都慎之又慎,孩子年纪不急迫的,大多都不约而同按下此事,想等这轮清算过后,再另作他想。

  很自然的,张家人寻寻觅觅好几个月,依旧一无所获。

  张秋词在婚嫁这事上,真算是倒霉透顶了。

  就在这时,心急如焚的张家人碰上了有意择媳的姜氏。

  秦二能力不足,但他有侯府依靠,宣平侯府家资富裕,他虽是继室所生,但也是嫡子,将来会分到一辈子无忧的家资。

  且秦立轩此人,品相极符合时人审美,端是俊美公子哥一个,家中人口简单,他本人也没有好色荒唐之类的大毛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