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女配不上岗(穿书) > 第40章

女配不上岗(穿书) 第40章

作者:秀木成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8:35:53 来源:免费小说

  中年门子惊愕,他当然知道宣平侯府是什么地方,而那太夫人不就是秦二爷之母吗?

  “二位请稍候,小的马上便去禀报。”中年门子连应是,他不敢把门关上,只立即转身,一溜烟往里头奔去。

  这周宅,正是韩氏周文倩母女所居之地,是她们还没离开安国公府时,韩老太君派管事出面,替两人寻下的产业之一。

  这胡同附近居住的或是中小官宦之家,或是家境殷实富贵之家,若不是有国公府出面,这么平整周正且地段上佳的宅子,根本就不是刚落京城两眼一抹黑,又无权无势的母女二人能买得到的。

  “倩儿”,韩氏进了屋门,有些忧心忡忡地开口道:“二爷如何说?”

  秦立轩刚走,韩氏立刻进屋询问女儿,女儿与这秦二爷纠缠了快有一年了,也没见对方定下婚期,她近日是越发焦急起来了。

  当初韩氏信心满满,自觉爱女人品颇佳,虽家世方面吃了亏,但只要女儿另辟幽径,抓住这些子公子哥的心,要进门还是可以的。

  父母多是拗不过儿子的,从前在郡城生活时,韩氏见过不止一桩这样的事。

  但在实际操作时间久了以后,韩氏已深刻地感觉到有心无力,她开始意识到京城与小郡城的不同。

  天子脚下与小地方到底是不一样啊,韩氏近日已经开始有些后悔,会不会是她们母女太异想天开,或许,当初答应姑母选得殷实进士才是最好的。

  韩氏抬头看了眼女儿隐带阴霾的脸,她没敢跟女儿说这些话,只不过,她偷偷打听过后,这才知道,没了安国公府的名头,不要说殷实进士,便是寒门进士的婚配对象,她家也不在此列。

  她家是有些钱财,但京城地界比她们富裕的人家多的是,而一科进士不过取数百人,殿试过后便授官,在普通富户眼里,未婚进士便是香饽饽,两人不过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实在拼不过京城富户。

  韩氏自上京以来便发热的头脑,经过现实的冷水浇过一遍,开始有些清明起来了。

  周文倩听得母亲问话,面色又沉了几分,她沉默了半响,方道:“他能说什么,来来去去不过让我等着,好让他说服他母亲。”

  她话罢,眼底闪过一丝晦暗。

  周文倩踏足京城时,已经年近十六,现今眨眼又过去了快一年时间,再过几个月,她便十七了。

  十七岁没能定下婚事的闺秀,再拖下去,便是老姑娘了,秦二这边能顺利固然好,熬着也就熬着了。只可惜经过周文倩这一年来的观察,她觉得秦二此人,很可能拗不过他的母亲。

  那到时候,她又该如何是好。

  周文倩手段不可谓不厉害,秦立轩一颗心确实落在她身上了,但现在的问题是,他并不能做主自己的婚事,也不敢太猛烈忤逆母亲的意思。

  秦立轩说,他母亲身体不太好,之前已经气得卧榻一个月了,他不能再把母亲气病。

  周文倩神色暗沉,那个老婆子,上回怎么没能病死,要不然此刻她也不必陷入两难之中。

  “倩儿,……”韩氏又要说话,不想,这时却有丫鬟来报,说家里大门外来了一个老妇,说是宣平侯府姜太夫人派来的。

  韩氏周文倩母女对视一眼,屋内气氛瞬间沉凝了几分。

  “那人何在?”韩氏清了清嗓子,问道。

  丫鬟回话,“听门子说,那老妇未下马车。”

  韩氏闻言,心中立时一阵憋气,这个老妇,肯定就是个下仆,居然敢拿乔,不肯下车,难道还要她去迎?

  她在安国公府待过,里头大小仆妇见到韩氏,无一不福身行礼的,如今竟是到了这般田地,一个侯府下仆都敢在她面前如此拿大。

  韩氏心中立时愤愤不平。

  “娘”,周文倩则平静很多,她缓缓说道:“既然她要迎,你便去迎上一迎吧。”

  周文倩敏锐很多,她一听这人出现,便知道事情恐怕要出个结果了。

  姜氏太夫人遣人到此,偏偏要等秦立轩离开后,周文倩有了某些预感。

  她垂下眼帘,虽然如此,但周文倩在秦立轩身上耗费的心血实在太多,没到最后一刻,她仍不想放弃。

  周文倩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出迎的,于是,只能委屈母亲韩氏了。

  不过转瞬间,周文倩已将事情理清,她抬眼看着韩氏,轻声说道:“娘,倩儿无用,让您受委屈了。”

  韩氏还能如何,她这辈子就这么一点骨血,为了周文倩,她再大的愤慨也只能生生咽下,站起身往外面行去。

  陈嬷嬷被韩氏亲自迎进后院,她抬头,冷眼端详了站在房门边的周文倩一番,挑唇一笑,领着两个小丫鬟直接进屋。

  周文倩刚见过秦立轩,身上衣裙未换下,一身打扮很是娇俏柔美。

  她梳了个垂鬟分肖髻,圆润珠串缠绕其间;一袭湖蓝色镶边绣梅花大袖襦裙,袖口裙摆绣纹不多,但很是精致;同色腰封要纤腰一束,配上她天生柔弱的娇美面庞,更显其弱不胜衣,娇娇怯怯。

  陈嬷嬷挑唇讽笑,谁能想到,这么个外表柔弱的的女子,却是个极能勾搭男人的狐媚子。

  她算是看着秦立轩长大的人,秦二自小孝顺,陈嬷嬷是头一回见他把姜氏气到在床,且已时过一年,要娶这女子进门的心始终不改。

  这女子手段不错,只可惜胃口太大了些,要是她想进门做妾,陈嬷嬷估计,主子早就同意了。

  陈嬷嬷直接举步向前,走到主座上一屁股坐下。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表情动作,韩氏与周文倩将陈嬷嬷的情状尽收眼底,两人心下立即一沉。

  陈嬷嬷身为卖身的下仆,此刻却大喇喇坐在首位上,实在让二人如鲠在喉,但韩氏却不得不硬撑了笑脸,上前坐在首座另一侧,问道:“不知嬷嬷今日光临寒舍,所谓何事?”

  陈嬷嬷没有回答韩氏,她抬眼看着已经坐在左侧下手的周文倩,直截了当说道:“想来,你便是我家二爷那小情儿,周氏文倩了吧。”

  小情儿一词,一般就是说些伶人戏子之类的人物,安在一个未出阁的闺秀身上简直侮辱至极,陈嬷嬷话一出口,韩氏周文倩母女面上勃然色变。

  饶是周文倩城府不浅,又有了心理准备,面色也马上沉了下来,她猛地抬起一直微垂的头颅,一双方才看似娇怯的柔情目,此刻迸射处凌厉光芒。

  陈嬷嬷挑唇一笑,这才对嘛,刚才就是太装了,未婚女子勾搭男人这活儿,她就不信一个真娇怯的女子能干得出来。

  她抬手,止住身边韩氏尖利得几乎变调的质问声,对周文倩说道:“我家太夫人让我给你传一句话,你可听好了。”

  周文倩面沉如水,唤了还在厉声喝骂的韩氏一声:“母亲。”

  韩氏胸.膛剧烈起伏,粗粗喘着气。

  她也听见了刚才陈嬷嬷的话,韩氏勉强收住怒骂,闭口不言,狠狠地瞪着对方,看陈嬷嬷能带来什么话。

  陈嬷嬷压根没搭理韩氏,她站起身,睨着周文倩,抬起下巴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家太夫人让我告诉你,二爷马上就要定亲,你要是识相的,便不要再耽误好韵华。”

  “我家主子是不可能让你进门的,二爷是男人,再耽搁一两年也无妨,只不过主子想早日抱孙子,干脆就便宜你了。”陈嬷嬷面带鄙夷,最后说道:“我看你也是个聪明人,咱侯府不是你等平民能招惹,识相的,便把事情抹个圆满,要不然,……”

  陈嬷嬷冷哼一声,“日后想不想过太平日子,便看你如何跟二爷说话。”

  话罢,陈嬷嬷一拂衣袖,领着两个小丫鬟,扬长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各位亲亲的大力支持撒,么么~

  还要感谢给文文灌溉营养液的亲亲们,么么哒~

  第46章

  陈嬷嬷来去匆匆,从进门到离去耗时不足一盏茶功夫, 但她带来的短短一席话, 却颠覆了韩氏周文倩母女的生活。

  韩氏重重喘着气, 一手撑着首座方几,持帕的另一手则捂着急剧起伏的胸.口。

  她一为愤恨陈嬷嬷之言,二则,概因韩氏这几月以来一直暗下担忧的事情,最终是发生了。

  韩氏不算聪明, 但也不是傻子, 陈嬷嬷看那模样,必然就是宣平侯府太夫人的心腹嬷嬷, 由仆可见主, 那姜氏太夫人对她们的态度,从这老仆妇便可窥一斑。

  主子得有多么蔑视她们母女,这老仆妇才敢如此行事。

  周文倩想要嫁给秦立远为妻,估计有姜氏在一天,都没任何可行性。

  韩氏愤怒之余,心底却涌出一阵阵寒意, 让她手足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为了秦二, 为了让周文倩嫁进宣平侯府, 韩氏母女牺牲了太多,其中就包括她们的大靠山安国公府,以及周文倩本人的青春年华。

  对于未定亲女子来说,十六到十七这一年是非常重要的。

  孤注一掷却满盘皆输, 这后果不是韩氏母女能担得起的。

  堂上死寂一片,几个丫鬟低头退到角落,尽量减轻自己的存在感。

  “倩儿”,一开口说话,韩氏才察觉到自己牙关有些颤抖,她抬起发虚的脚步,走到周文倩身边,扶着椅子坐下,喃喃道:“咱们该如何是好?”

  韩氏眼神发虚,表情有些彷徨,像是问女儿,又像是问自己。

  周文倩垂目,面无表情,半响没有说话。

  片刻后,她抬起头,侧脸看向母亲,说道:“母亲,女儿不孝,又要烦劳母亲了。”

  周文倩声音虽轻,但却坚定有力,她神情一改平日娇怯,目光冷静,神色毅然,清丽的五官一扫平日的柔弱的气,看着分外坚决。

  韩氏立时便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她精神一振,忙道:“文倩我儿,你是我唯一一点骨血,若你能有个好归宿,娘做什么都是无妨的。”

  “娘”,周文倩声音很轻,她抬眼看着韩氏,缓缓说道:“秦二这边是不可能了。”

  韩氏能想到的事情,周文倩心底也很清楚,她比母亲更清晰地意识到,嫁进宣平侯府已绝无可能。

  周文倩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她立即便开始思考出路。

  她快十七了,再不赶紧就来不及了。

  周文倩并不后悔当日赶赴桃林,她只叹自己运气不好,秦二性情软弱,并不是能扛住母亲重压之人。

  “娘,你找个日子,登安国公府门,恳求老太太做主,为我择一门婚事吧。”周文倩注视着母亲,冷静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也。殷实进士对于昔日的周文倩而言,犹如鸡肋,她要攒住秦二,自然会舍弃鸡肋,但现在秦二这条路走不通了,她立即便想起这事。

  周文倩将母女二人的处境顺了一遍,发觉舍弃秦二后,就要数殷实进士这条路最为好,她当机立断,立即让母亲近日出面,上安国公府恳求韩老太君。

  幸好她年纪不算太大,紧着定下婚事,还是来得及的。

  “安国公府?”韩氏语气有些迟疑,当初她们与郑家不欢而散,母女二人可以说是被扫地出门了,现在回头去找,这能行吗?

  “那老太太能答应?”韩氏回想当初韩老太君的神情语气,她摇摇头,觉得不太可能。

  “娘,若你就这般直说,老太太大约是不乐意的。”周文倩抬眼看着韩氏,接着说:“但你早年不是说过,老太太自小母亲就常年卧病,外祖母在世掌家时,很照拂于她。”

  “老太太与外祖母感情极佳,娘曾说过,外祖母病逝前,忧心膝下儿女,修书一封于老太太,请她多多照拂 。”周文倩眼神清明,往日柔弱的面容很是凌厉,她眯了眯眼眸,继续往下说。

  “老太太为此力排众议,做主让二表舅续弦姨母,又多次使人关照舅舅。”说道这里,周文倩想起那个扶不起的亲舅,冷哼了一声,若不是亲舅无能又无情,她们母女未必就要千里赴京。

  “外祖母膝下一子二女,就只剩下娘了,娘匆匆出嫁,老太太消息不通,因此历年来只偶尔往来书信罢了。”周文倩看着韩氏,说道:“若娘见到老太太时,将外祖母的嘱托说起,想来,老太太无论如何都会搭上一把手的。”

  韩氏闻言恍然大悟,确实,她母亲临终前,确实来了一封书信,将前因后果说了个分明,最后嘱咐道,让她若有事无法支应,可寻找安国公府的姑母施以援手。

  这也是韩氏夫丧后,第一时间想到投奔京城的原因。

  “倩儿,只是如此,那咱们跟安国公府的情分,怕是会尽数了断绝。”韩氏想了想,随后眉心紧蹙说道。

  韩氏这人是不聪明,但也没昏聩到不知人事的地步,她到底是知道,这种挟恩义求回报的举动一旦做出,哪怕能成功,日后她母女二人与安国公府之间,大概便会形如陌路了。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恩义两消。

  “要不,咱们悄悄找你姨母?”韩氏又想了想,犹豫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