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奇幻 > 谁能比我惨 > 第一二二章 大朝会

谁能比我惨 第一二二章 大朝会

作者:风雨电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18:32:01 来源:书海阁

两日后,月中大朝会,在禁中太极大殿举行。

在京四品及以上官员皆身着顶戴朝服,一大清早便进了宫。

天还没有亮透,太极殿前的广场已三三两两站满了人。

能站在这里的,最低修为都在后天初阶,绝对算得上是大新帝国的人杰。

她们中,有的交耳攀谈,讨论北境的灾情或南境的平叛;有的参加了对炎作战,今日心情尤其爽朗,对朝会的议功恩旨,充满期待;还有的闭目眼神,不是无所事事,就是在养精蓄锐,打算在朝会上搞事情。

辰时。

谨雨、谨月、谨霜三王与颜卿、程云妗、六部尚书等十几位重臣从偏殿(侯会室)走出,广场的气氛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同时,两名禁中女官打开了太极殿大门,所有人以品阶为序,鱼贯而入。

众臣就位后,稍事等待,弘壹便出现在龙椅旁的丹陛上,朗声道:

“皇帝陛下至,群臣迎!”

“陛下万寿!”群臣纷纷拱手低头,行半跪之礼。

“平身!”独孤勤弘从后拱门进入殿中,缓缓坐于龙椅之上,坐北朝南,威仪赫赫。

“谢陛下!”群臣起身,按序列于大殿东西两侧。

大朝会标准流程,大家都轻车熟路,没有任何问题。

“今日,朕与诸卿议三件事,第一:北境灾民安置;第二,南境平叛;第三,对炎作战论功。”

“在朕看来,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可以合并起来议,不知诸卿有何高见?”

今天来的都是臣子,没有外使,议得也都是紧要事,独孤勤弘没有一句废话,一上来就直奔主题。

她的话音刚落,丹陛之下的群臣还在思索这两件事怎么个合并法,已有人出列奏禀。

“臣通政使弘十一启奏陛下:

北境灾民数量庞大,其中青壮二十余万,臣以为可招募半数从军,发予军械钱粮,成军十万,即刻征调南下,参与对叛军的作战。

此举,一来可缓解南境卫军的压力;二来,可减轻北境赈济的负担。请陛下斟酌。”

以弘十一的智慧,哪能想得到这种办法?即便想得到,也不敢说,扩军是你一个通政使能瞎咧咧的事吗?

不过,征调灾民青壮去前线当炮灰,让灾民和叛军想杀而亡,朝廷躲在后面省钱,这一招,实在是太过阴损,皇帝总不好亲自说出口,借宠臣之口提出是最佳选择。

所以,弘十一言出,大家都秒懂,这事表面上是拿出来商量,实际上,皇帝已经乾纲独断。

而且,让弘十一第一个跳出来谏言,就是要明确地让大家知道,最好不要跳出来反对,给自个找不自在。

想明白这些后,一帮中立于大皇女和九皇女两派之间的‘直臣’,机灵得很,立刻跟进附议,众星捧月,烘托出了群臣皆赞同的气氛。

“臣御史中丞庞盼附议!”

“臣刑部侍郎曹青云附议!”

“臣卫府折冲都尉刘环附议!”

......

皇帝见状,面带笑容,满意地点点头,庄重道:“这法子虽‘激烈’了些,却也算高效。既然...众卿都没什么意见,那么,朕准奏!

弘十一,你通政司是拟旨的行家,朝会后按此意拟旨,交由安平王独孤谨霜办理,不得有误,明白了吗?”

“臣遵旨!”弘十一赶紧应道,特别主动。

独孤谨霜:“......”有点无语,这种滥事,母皇最喜欢交给她办了,没办法,名声早就臭了。

“且慢!”就在这时,一道焦急的声音在殿首响起,皇帝和群臣的目光纷纷集中到前排的独孤谨月身上。

只见她挺身出列,躬身一拜,言辞恳切道:

“母皇,儿臣以为此举不妥。

金州灾民猝然成军,战力尚不及地方州军,南调平叛定然伤亡惨重,这样一来,金州人心中会埋下仇恨朝廷的种子,长远看弊大于利,此其一。

其二,金州灾民仇恨炎国,民心可用,若征调培养,只需一两年的功夫,便可得几万雌狮精锐,届时与炎国战端再开,我大新凭添一支忠诚劲旅,何乐而不为呢?

儿臣,请母皇三思!”

被李鹤套路多了,谨月的心肠不可避免地变得越发柔软,俗称越来越爷们化了。

这百万灾民从哪来的?

受战争波及,遭了池鱼之殃,归根到底,还是她这个兵马大元帅的锅。

现在,眼见着木已成舟,十万灾民青壮要拉出去当炮灰,她如果不言不语冷眼旁观,心里那道坎无论如何过不去。

所以,她站了出来,仗义直言,不吐不快。

皇帝心中早有准备,却没想到反对者是最疼爱的小九,严厉地盯了她一眼,不紧不慢地冷声道:

“攘外必先安内,朕也有菩萨心肠,但更要有雷霆手段。

金州民军不会做无谓的牺牲,战后,南洲逆贼伏诛,其土地、财货、生业,朕自会赐予有功将士亲属,善加抚恤。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恩赏,要获取生存的空间,就要靠手中剑、胯下马,去征战,去博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此事,朕意已决,尔等无须复言。”

“是...”独孤谨月还能说什么,根本无法再辩驳什么。

皇帝的道行实在是高,一发堵口,直接把功赏的道理搬了出来,压得她无言以对,如若不然,她何以面对在南洲前线拼杀的卫军将士?

灾民的命是命,卫军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了?

见小九耷拉着脑袋,闷声退回列中,独孤勤弘心底暗叹,这孩子啊,好不容易从战场上回来了,朕想跟她再亲近些,她却生分了。

放到以前,小九可从来没有当众违逆过朕的意思。

独孤勤弘心中琢磨着,嘴上却没闲着,又开启了下一个议题:

“接下来,咱们再议一议有功将士的封赏。”

“裕王之前上了一份详细战报和立功将士名册,朕昨晚看过了,大致列了份赦赏意向,今日请诸卿再提提意见。”

“弘壹,给大家念念吧。”

“是!”弘壹应命,令人取来一幅超长黄绢,徐徐展开...

阶下群臣:“......”

又特么来这一套?

太假了吧?

黄绢红字,就差一个玺印,便是圣旨了,还提个p的意见啊。

而且,恩赏这种事情,敏感得很,就好比土财主拿自家的财物赏赐长工,多多少少的,长工拿着就好,可不能说什么是不是太少了之类的。

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以后,为啥要大杀功臣?

除了这些功臣大多都是混黑出身的混不吝,脑子还好使,怕给二代皇帝留下隐患以外,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这俩皇帝都是苦出身啊。

小时候穷怕了,长大了就抠,迫于情势,一下子赦封大量的爵位、封地、封户给外人,难免事后会心疼,会后怕。

所以,逮着机会就容易搞事情。

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就好很多,尤其是前者,不仅不杀功臣,还各种善待,临了还修了个凌烟阁,祭奠这些一起创业的兄弟。

跟前面两位对比一下,就很好理解了,李二是大贵族出身,大方得很;赵匡胤小时候也没穷过,心理还算健康。

其实,找工作选老板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啊......

喜欢谁能比我惨请大家收藏:(wuxia.one)谁能比我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