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皇商千金 > 第88章 城

皇商千金 第88章 城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4:47:47 来源:书海阁

胡九龄原本想得是,好好用这船黑炭气下沈金山,最好能把他气出个三长两短。

他向来是目标坚定之人,想到什么就要立刻去做。而且这事也不难,胡贵戏班子一叫,胡家那辆论华丽程度不输于沈家、但又因皇商底蕴而多了几丝大气,总之十分吸引人眼球的马车往前面一亮,就没有不引人注意的可能。

万事俱备,按照他的性子,就敲锣打鼓一路招摇过市,直接到沈家跟前,简单利落目标明确,中间不可能出任何差错。

偏偏中间出了个连他都想不到的变数,不是别人,正是阿瑶,而这也是他唯一奈何不了的人。

一开始阿瑶也跟阿爹想得一样,前世沈家把她害得那么惨,重生后他们又屡次算计相逼,如今终于有机会扬眉吐气,她有些迫不及待,恨不得赶紧出现在沈家门前。

可从码头一路往城东走,看到城西那些眼巴巴的百姓,她那点报复心开始一点点淡化,满腔心思逐渐被同情所占据。

“这些人多不容易啊,阿爹,咱们能帮就帮吧。”

前世最后住在京郊四合院中的那段日子,四邻多以耕作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久地躬身呆在田间地头,指甲里终年都带着厚厚一层泥土,风吹日晒间整个人也老得特别快。

闲来无事时阿瑶曾随他们一块下地,亲身体验过那种辛劳。她本以为阿爹过世后自己过得日子已经足够辛苦,可自那之后她才知道,自己受那点苦还远远不够。

偏偏这些农户们不觉得苦,他们一年到头劳作,期盼得不过是秋日能有个好收成。

看着沿路面露期盼的蚕农,虽然前不久她还恼恨于他们的背信弃义,可这会她眼前总不由自主地闪过前世一幕幕,然后无论如何都狠不下心。

这一心软,她就下了马车,跟挑着黑炭过来的下人一到,将东西发放下去。

沈家的炭迟迟没送来,烧草又不顶事,眼瞅着忙活一春的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死去,这些百姓们的焦急可想而知。看到阿瑶下来,他们一下子围过来,争先恐后想拿到炭,场面一度陷入混乱。

“大家安静下。”

阿瑶没见过这等场面,吓得躲到脚夫身后。

最后还是胡九龄看不下去,出了车厢站在车门前,居高临下高声喊道:“再挤下去,伤了我家姑娘,炭也不用发了。”

威胁之言出口,场面瞬间稳定下来,阿瑶终于有机会开口。

“阿爹也只是担心我,你们放心,炭都在码头上,整整一船足够用。我胡家已经加派不少人手过去搬,很快就会送到大家手中。”

话音刚落,比上次更多的胡家下人挑着扁担赶来,扁担前后箩筐里上尖的炭块,临近正午刚刚冒头的阳光中,黑炭闪烁着比黑曜石更加诱人的色泽。

“你们看,这不就到了,大家排队一个个来。”

眼尖地看到有人想领两遍,阿瑶忙冲过去:“我记得你刚不是领过了?”

“谁也不知道下次领是什么时候,我家蚕多,想多攒点……”

这下别人不干了,谁家没蚕,你加蚕多你有理啊!我们这都还没领着救急的炭呢,你那边就已经火急火燎地想多攒点。

什么玩意!

在众人的谴责声中,插队那人灰溜溜逃回家。

可有一就有二,抱有这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就连许多本来没这想法的人,现在听说这事后也隐隐起了小心思。很快又抓到一个重复领的,阿瑶也不禁冷下脸来。

“大家互相监督,要再有谁多领,直接一点也不给,省出来的炭给所有守规矩的人平分。”

别人少领了,他们不就能多领点?怀揣这种心思,一时间排队的百姓皆盯紧前后左右。

见事情终于解决,阿瑶高悬的心终于放下来。以前不是没见过这种繁杂雍扰的场面,不论是前世阿爹过世后,还是这辈子前面那几次,可那些时候她都是选择了逃避,由别人在前面顶住风雨,算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站出来面对。

刚才开口之前她其实压力很大,唯恐重压之下百姓们反弹,把场面弄得更乱。可如今一切往好的方向发展,她才发现有些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般难。

原来她也可以!

扭头看向马车上关切的阿爹,她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两颗小虎牙,圆溜溜的杏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阿瑶真的在慢慢长大。

这一个月来,看着她由先前万事不管的娇娇女,带着恐惧和小心,一步步探索自己从未碰触过的东西。遇到不会的就去学,遇到机遇努力争取,她由一株刚从地里钻出来的嫩芽,一步步成长,逐渐舒展开叶片,整个身躯越发茁壮。

亲眼见证这个过程,胡九龄这当爹心下既骄傲又酸涩。

低头,悄悄擦去眼角溢出来的泪水,胡九龄视线突然转向另一边。在众多排长队的蚕农中,那几个悄悄站在角落里,用羡慕的神情看向长队的蚕农格外醒目。

“胡贵,我怎么瞧着那边几人有点眼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胡贵看过去,愣了下后,用不确定的口气道:“老爷,那是最早跟咱们签订契书的几户蚕农。他们几家是养蚕的老把式,出来的生丝格外好,历年来最好的生丝全都卖给了胡家。这次沈家开出的契约实在太狠,按他们的性子,我估摸着应该不会签,拿不到炭,这蚕大概是都被冻死了吧。”

听胡贵这么一说,胡九龄也想起来,的确是有那么几户人家生丝格外好,从他们手里收过来的生丝,做成绸缎后大部分进贡上去,留下的一小部分连他都没舍得穿,而是全都送进了阿瑶房中。

“你去问问。”

胡贵走过去,起初几人还不肯说,直到胡贵提及胡九龄。听说胡家老爷还记得他们,感动之下几人终于说出来。

这几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两日沈家下人推着炭转悠,依次为要挟强迫蚕农毁契时,坚持不肯更改契书的那几人。而事实真相也跟胡贵猜得□□不离十,这几人跟胡家合作久了,不想背信弃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他们这般真正用心养蚕的蚕农,无论如何都不希望看到自己耗尽心血养成的桑蚕被沈家那么糟蹋。

“三七开,沈家七我们三,抛去各种开销,能赚得还只剩不到一成,沈家打发叫花子呢。再说沈家做得那是什么布,好丝孬丝混着一起织,缺斤少两弄出来糊弄人。就算这批蚕全死光了,我也不能让沈家拿过去弄那种绸缎!”

说话之人是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即便事情过去已经有几日,提起来他还是气愤不已。

“您老放心,我沈家定不会亏待你们。”

熟知胡九龄行事作风,胡贵连连保证道,然后折返回马车上,将方才对话一五一十地告诉胡九龄。

“看来这批蚕是真都死了。”

叹息一声,撩开帘子看向外面,胡九龄道:“外面不是有人浑水摸鱼,想多领点炭,你请他们帮忙看着点,工钱……就按照合同上的出。”

“老爷,那几家生丝好,这可不是笔小数目。”胡贵吃了一惊,而后劝道。

“此等品性坚定之人,值得嘉奖。别说胡家不缺那点钱,就是如沈家今日般陷入困境,该给的钱也不能省。去吧,就按我说得办。”

几人皆是多年养蚕之人,青城周边哪家有多少张蚕、哪家养得蚕好,他们再清楚不过。听胡老爷想方设法把他们亏掉的钱补回来,他们更是感动不已。又因着自家蚕已经死光,事不关己少了一层利害关系,这会他们监督起来格外尽心。

于是乎,在阿瑶想出互相监督的法子后,胡九龄又为此次之事上了一层双保险。

即便如此阿瑶还是有些不放心,她站在边上亲自看着。顺着城西众养蚕人家的住处一路慢慢往东走,亲眼看着各家各户领上第一批炭后,眼见着后院蚕室一道道炊烟升起,她总算彻底放心下来。

她的这番辛苦没有白费,看着胡家姑娘亲力亲为,白净的小脸因为跑来跑去而挂上一层汗珠,梳理整齐的刘海湿哒哒黏在上面,这些百姓们心里不是不感动。

在烧起炉子加好炭后,各家女人在家里守着,青壮劳力则出来,跟着一起到码头上帮着搬炭。这时候胡贵事先安排好的人终于派上用场,当有人好奇地问道,这炭是哪来的之时,他们就会把管家刚吩咐的说辞说出去。

于是没过多久,所有人都知道胡夫人体弱受不得凉,为了让她安心养病,胡家一年春秋冬三季都要烧地龙,将整个后院烧热。因着需求甚大,胡老爷特意派人去西北买炭。

至于为什么不早说,任由沈家欺压到头上。在谈及这个问题时,胡家下人面露无奈。

“我们老爷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从来不带说虚话。这炭大老远从西北运过来,多走两天少走两天,那是谁都预料不到的。万一多走那么两天,倒春寒过去了,那岂不成了老爷在卖大家好?不等船真正到码头,亲眼看到东西,老爷绝不晃点大家。”

有这番话在,继前几日拜师仪式阿瑶大大露一回脸,刚才宋氏又“因病阴差阳错造福众人”后,这会胡九龄又成了所有人感激的对象。

看着码头上堆成小山的炭,再也不用担心熬不过这场倒春寒,青城百姓长舒一口气。

放松下来的同时,他们又对胡家感激起来。

胡老爷,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人。

胡家一家三口,全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转世。

可前头咱们还那么多胡家,不声不响地就撕毁契书。皇商进贡那些事,这些普通百姓不懂,但他们明白,做绸缎生意的得靠生丝,上好的生丝在谁手里,谁就能赚钱。

“不能把生丝卖给沈家!”有人提议道。

“可契书都签了。”此言一出,不少人面露懊恼。

这些人,总算还有点良心。方才被胡九龄找出来,负责监督黑炭发放的几位蚕农暗自点头。

胡家对他们那么好,这会他们当然也要替胡家着想。就算自己家蚕死光了出不来生丝,但也可以鼓动这些人将生丝卖给胡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诸位听老朽一言,今早孙家门前的事,大家多少也听说过,沈家出了大问题。这会他们正焦头烂额,咱们凑到门前闹一闹,指不定能解除契书。”

“当真?”

“反正炭都搬完了,也没事,姑且试试看。”

后者的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当阿瑶和胡九龄父女俩带着戏班子、乘坐着华丽的马车,摆足阵仗来到沈家门口时,丝毫没有想到后面还有千军万马正在路上,很快就能到达战场。

城西动静那么大,沈家这边又怎么可能听不到。父女俩来到沈家跟前时,站在府门前迎接的正是沈府大管家。

“胡老爷、胡姑娘,小的有失远迎。”沈管家连忙迎下来,抱拳作揖,做足了恭敬姿态。

“胡某听说沈兄病了,恰巧路过,前来探望。”

大夏人讲究以和为贵,不管有理没理,率先挑事的一方总会本能地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胡九龄知道,如今胡家在百姓们中的口碑很好,但这并不妨碍他愿意让别人印象更好。

当然他也没有卑躬屈膝,而只是客气地同官家寒暄着。

“不知沈兄如今情况如何?”

沈管家心里暗暗发苦,这会他倒是宁愿胡老爷姿态摆高高的,那样他还好装可怜博点同情。如今他这样,简直断掉他最后一条后路。

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有丝毫不恭,而是小心答道:“老爷已然苏醒过来,只是……”

“苏醒过来就好,胡某就说,沈兄正当壮年,虽然本性简朴,可平日山珍海味也没少进补,身子底子肯定差不到哪儿去。”

本性简朴还食山珍海味?昨日中午府门前孙氏的争执还言犹在耳,身为当家夫人生病想开点好药都得动用自己陪嫁私房,而沈金山那边却山珍海味地补着。几乎同样的时辰,在同一处地方,胡九龄这番话怎么听怎么都觉得是在讥讽。

沈管家自然听出来了,胡九龄这是在挤兑他们呢。可人家口口声声在说自家老爷身强体壮,话语中全是美好祝福,这让他怎么回嘴?

还没等他开口,胡九龄下一句话接上来了。

“沈兄抱恙,有些话本不该在这时候说。只是事关青城多数人,沈某也只能不体谅地问一句。这都已经晌午,怎么不见沈家发炭的人从码头出来。”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管家噎住了,半晌支支吾吾道:“这不是老爷突然昏倒,沈家上下一团乱,可能耽误了时辰。”

“原来只是耽误了,还好我胡家也弄到批炭,刚才挨家挨户发了些,也够这半天烧的。既然沈兄已经醒来,那码头上的事也别再耽误。毕竟这么多人等着那,耽误一时半刻,还不知道要冻死多少蚕。”

“那是自然,在下这便前去禀报。”

终于逮到个机会,沈管家如蒙大赦,小跑着上了台阶,麻溜着跨过门槛,飞快消失在大门后面。

沈府内,沈金山已然醒来。他这哮喘也是老毛病了,大夫早已配好药丸子,随身带着犯病时吃一粒即可。方才他是为阻拦孙家买铺子之事才刻意没吃,可他毕竟惜命,刚被抬到马车上,便哆嗦着手指向腰间,命人取药伺候他服下。

服药过后他迅速缓过劲来,可神智清醒后,回府看到孙氏那张把他当仇人的脸,想起如今沈家境况,他恨不得自己还在昏迷。

可有些事,该面对的总要面对。清醒过后他看向屋顶,迅速思量着如今形势。

最好的结果便是此事是平王所为,那他最起码还有小侯爷,许小侯爷点好处、再动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兴许能把那些铺子要回来。

除此之外……剩下的情况他压根不愿意去想,因为一想起来眼前就浮现出一片黑洞,他知道那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无力地闭上眼,双手在胸前合十,从来不信神佛,求神拜佛也只为炫耀沈家财力的他,生平头一次虔诚地祈祷。因为他发现,事到如今,自己除去祈祷外,已经没什么能做的了。

“保佑小侯爷站在……”

喃喃自语着,后面的“沈家”两字还没说出来,门外传来管家的声音。

“胡家,老爷……他们那边来人了。”

“保佑小侯爷站在胡家老爷……他们那边?”

心里一咯噔,与此同时右眼皮剧烈地跳动,沈金山隐隐感受到一股不祥的预兆。

“咋咋呼呼地,你这是又想让我犯病。”他不悦地吼出声。

“老爷,胡家那边在满城发炭。发完后胡老爷来到咱们门前,说让咱们沈家接着发炭。”

“那你倒是吩咐人去发啊!赶紧滚!”烦躁之下沈金山声音中满是不耐烦。

管家“扑通”一声跪到他跟前,面色如丧考妣,“可是老爷,咱们那船炭,搬开表面那层后,下面全是……全是不能烧的石头块啊。”

“你说什么!你给我说清楚,炭怎么会变成石头!”

“当日船来时,看那吃水老奴就怀疑过,这船炭真有那么沉?可当时老爷说,州府所用定是好炭,成色好分量也足。而且当日您还亲自往下锄了一铲子,看到里面黑黝黝的炭后,直笑老奴多想。可今早码头上来人报信,最上面那一铲子锄下去后,第二日再往下挖那么一点,下面全是石头块。要不是老奴及时封锁消息,只怕这会事情已经传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怎么会这样?沈金山无力地躺在躺椅上,神情涣散。

“老爷,如今咱们可如何是好。”

“本老爷病还没好利索,谁也不见。”

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传来,沈管家赶紧上前:“老爷,您可千万别为胡家老爷气坏身子,如今沈家少不了您。”

“你说什么?”沈金山灵机一动,不等管家回话,他拍下圈椅:“对,胡家欺人太甚,几次三番找上门来,本老爷气得哮喘发作。你出去就这样说,先把事推到胡家头上,其余的随机应变,能拖就拖。”

尽量拖,拖到小侯爷现身,那时或许还有一线转机,在这之前绝不能再出任何差错。

刚这样想着,院外传来嘈杂之声。

这些人正是搬完炭在码头赶过来的蚕农,本来他们还能来更早点,可还没等走多远,突然有人心血来潮,想去沈家那边看看。

“那群王八羔子,昨天发一堆石头,今天又押着迟迟不发,是不是在故意难为咱们。正好这会离得近,咱们一块过去看看。”

说话这人正是胡家混进队伍里的下人。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胡沈两家码头离得近,沈家能收买胡家的管事,胡家就不能往沈家里面插人?黑炭变石头,这是多大的事,那么多人盯着,就算想瞒也瞒不过去。

虽然沈家管事意识到事情严重,严令不许往外传。但这事能瞒得了普通百姓,却瞒不了有心的胡家。胡家在码头的大管家自知出了细作,算是犯了大错,这会正想表功,听说这事后他灵机一动。

随着有人喊出来,仗着人多势众,几百号青壮汉子结队往沈家码头那边走过去。在原木色的商船中,黑漆漆的运煤船格外醒目,轻松挥退沈家阻拦的下人,这些人冲进去,就看到舱内满满当当的石头块。

“好啊,我就说胡家都弄不来炭,为什么偏偏沈家能搞到。原来是弄个表皮充门面,里面装石头块糊弄咱们。”

自觉脑补出真相,这帮蚕农们怒上心头,当即抓起船上管事,浩浩荡荡地走到沈家门前,叫嚣着要讨个说法。

在胡九龄与阿瑶云里雾里的目光中,几百号青壮围在沈家门前,高声朝里面喊着,要沈金山出来。

喜欢皇商千金请大家收藏:(wuxia.one)皇商千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