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皇商千金 > 第31章 城

皇商千金 第31章 城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4:47:47 来源:书海阁

衣食无忧之人,需要去嫉妒衣不蔽体的乞丐?

里三层外三层的市井百姓,透过围成一圈的护院缝隙,看着中间空地上被丫鬟簇拥的胡家姑娘。二十四位身量相当的丫鬟,身着淡绿色锦袍,梳着油光水滑的辫子,齐刷刷站在小主子身后。

单此一项,便将富贵和威严表现得淋漓尽致。见此围观诸人不禁站得更规矩些,神色也更加郑重。

胡府门前陷入安静,这份安静如在人热烈的心中敷上一层冰块,焦灼中盲从的心冷静下来。

“不好。”

青顶小轿中沈墨慈眉头紧锁,她深谙人心,知晓如何引导流言达成目的。所以开坛讲学那日发生的丑事传开后,她并未阻止流言四散,反倒在暗中推了一把。因为那会她早已计划好后续拜师之事,城中的流言越发凶猛,“真相大白”后罪魁祸首的阿瑶所受谴责便会越发深重。

到那时,同为绸缎商之女的胡瑶便会成为她光辉名声的踏脚石。胡瑶有多遭人鄙视,反过来她就有多受人敬重。

可她千算万算,却唯独漏算了胡瑶。

也不是漏算,有奶娘这个钉子,胡瑶从小到大的经历,她甚至比身为生母的宋氏还要清楚。她就是个养在深闺的娇娇女,单纯到近乎愚蠢,未经历任何风浪。这种娇花乍受千夫所指,各种不堪入耳的话扑上来,第一反应肯定是扑到爹娘怀里嘤嘤哭泣。

可她怎么偏偏出来了?

不仅大胆走出来直面困境,她还出言反驳宋家母女。一凡说辞有理有据、言之凿凿,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她身后二十四位婢女,不用说一句话就已证明胡家底蕴,也彻底震住了周围看热闹的市井小民。

沉默的时间越来越长,沈墨慈敏锐地感觉到,这样下去不行。

“放弃宋家母女,只说前几日的流言。”

接到命令,沈家下人迅速改了说辞。宋家姑娘怎么样咱先不说,沈家姑娘呢?墨大儒破格收为徒弟的人,胡家姑娘初入书院便与其产生口角。还有宋钦文,那可是咱们青城有名的才子,这般出挑之人胡家姑娘也敢编排,诸位乡亲父老倒是给评评理。

眼见气氛又要热起来,胡家下人也不是吃素的,总不能黑的白的全让你们沈家一张嘴决定。

立时就有混进来的胡家下人,指着正在口沫横飞之人,疑惑道,“我说,从刚才到现在就属你说得起劲。你跟胡老爷是有多大仇,杀父之仇,还是那啥……夺妻之恨?”

“你媳妇才给你带绿帽子。”

“我这不就随口一提,要我说胡老爷人算不错了。这些年胡家收生丝,可向来是当场银货两讫,从不带拖欠一时半刻。再说人胡家给那价也不低,反正我卖给胡家的东西从没吃过亏。你贱卖过没?你、你、你,有没有?”

中间人手指一个个指向四周,被他指过的人下意识地摇头。

“这不就对了,咱们这些种桑养蚕的图什么?不就图一年下来生丝能卖个好价钱,让全家吃好喝好,过年时给媳妇截两尺花布做几身新衣裳。”说完他还若有所思地看向沈家家丁,缓缓补充道,“当然,最好别截绿色的,不吉利。”

不少人陷入深思,面上隐隐露出愧疚之色,刚才头脑发热时他们只觉胡老爷是全天下最大的奸商,可冷静下来稍微想想,这些年来还真是胡家最厚道。生丝钱从不拖欠不说,铺子里卖得布也向来物美价廉。

赞同地点头,听到“绿色”时他们忍不住发出笑声。心下焦急,沈家下人额头染上一层薄汗,急中生智,“人有财了就求名,沈家姑娘名声好,保不齐被人嫉妒。”

好像也有几分道理。沈墨慈多年经营摆在那,胡家姑娘于他们而言只是个陌生人,不少人稍作犹豫后,还是选择相信前者。

“毕竟是墨大儒之徒。”

面对得意的沈家下人,胡家下人丝毫未显慌乱。倒不是他们心理素质多好,而是他们跟沈墨慈想一块去了。在胡家做事久了,自家姑娘什么脾性他们能不知道?那就是个被老爷保护得密不透风的娇娇女,如奶娘、又如宋家表姑娘,向来只有别人诓她的份。

让她想出如此缜密的计划陷害人,怎么可能!

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家姑娘心智绝干不出这种高难度的事,内心坚定,这会任凭谣言四起,他们依旧岿然不动,思路清晰地反驳:

“胡家姑娘若是好名声之人,这些年又岂会一直默默无闻。不说别的,每年腊八以她名义开设粥棚,这事总算不上难?胡家名头摆在那,为自家姑娘经营点好名头,很难么?”

“唾手可得的好名声不要,莫非自家姑娘本身就见不得人?”

一直注意着这边动静的阿瑶摸摸自己的脸,待字闺中未经任何风雨的小脸光滑细嫩,有什么好见不得人呢?耸耸肩,她面露无辜。

“胡搅蛮缠、一派胡言。”胡家下人同样无奈,郁闷之下使劲跺跺脚。

看热闹的百姓都是墙头草,他们容易被沈墨慈煽动,同样也容易被其他人煽动。这会功夫,不少人已经被胡家下人引得起了疑惑。之所以还在犹豫,完全是由于墨大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沈墨慈同样深知,墨大儒是她如今最大的依仗。但没人比她更清楚墨大儒态度,收她为徒完全是平王以势相压的结果,而此点更是磨灭了初见面时墨大儒因心念亡妻而对她的那点好感。而且反过来,因破题之事,墨大儒对胡瑶则是好感十足。

师徒情谊本就不怎么牢固,若叫墨大儒知道,她扯他大旗对付胡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此事到此为止,让咱们的人撤回来。”

沉声朝轿帘外吩咐,许久未得到回应,她焦躁地掀开轿帘,指责道:“没听到?”

“沈姑娘还未告知你在外面安排了哪些人,本候就算想代为传命,也无从传起。”

本候……不属于自家下人的陌生声音传来,沈墨慈“蹭”一下掀开轿帘。正对着轿门口站着位玄衣少年,正是昨日带阿瑶前去华首寺后山的“景哥哥”。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心中升起强烈的不祥预感,强忍住调整好脸色,她边起身边问道,“定北侯此刻出现在此处,莫非暗中已与胡家有所商议?”

从平王口中,她知晓定北侯为何而来,单一个胡家可凑不齐庞大的军费。既然他已知晓她与平王之事,那短时间内想必无法将之拉拢过来。不能动之以情,那便诱之以利。

想用圣旨压他?沈墨慈还真是……聪明,换做任何初担重任之人都会仔细斟酌,然后选择让步。

可他不是那些庸才!

“本侯是否与胡家有所商议,无须向你禀报。但本候却知,你与平王暗中已有商议。”

“良禽择木而栖。”沈墨慈面露魅惑地说道。

“以本候芝兰玉树,可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鸟都能随便扑上来。”面露傲然,陆景渊语气中是毫不掩饰地嫌恶。

胡瑶到底给他灌了什么迷汤,向来被男人捧着的沈墨慈头一次被如此嫌弃。轿外孰是孰非的争论声传来,强忍住厌恶,她出言送客:“既然如此,那民女蒲柳之姿就不再碍定北侯贵眼。”

“呵~”陆景渊轻笑,一直背在身后的手伸出来,手中握着的赫然是一只竹喇叭。

在沈墨慈惊恐的眼神中,他抬起竹喇叭放在嘴边,朗声道:“沈姑娘,墨大儒在外面等了如此之久,都不能让您屈尊下轿一见。”

沈姑娘、墨大儒……

处在风口浪尖的两尊名号突然被喊出来,围在胡家门口的百姓纷纷朝声音来源看去。就见离此不远的树荫下停着顶不起眼的青顶小轿,玄衣少年站在轿旁,而在他身旁,轿子一侧站着位驼背老僧以及充满儒雅之气的老者。

驼背老僧大家都认识,正是名满天下的空海大师,难道他身旁的儒雅老者就是名声同样如雷贯耳的墨大儒?

“师傅。”

沈墨慈自轿中款款走出,没有多余解释,而是直接拱手作揖,执师徒拜见之礼。

“原来还真是墨大儒。”

“那老人家在轿边等了有一会,做徒弟的却在轿子里歇着,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理?”

“许是沈家姑娘没见着。”

“阿慈一定是没看见!”被阿瑶堵得哑口无言,从方才起便低头站在人群中的宋钦蓉,这会比任何人都要兴奋。

得意地瞥向阿瑶,摇摇杨氏胳膊,她激动道:“阿娘,一定是墨大儒知晓阿慈被人冤枉,亲自赶来给她作证?”

“当真?”杨氏难掩惊喜。

“你确定?”余光扫过轿旁驼背老僧,阿瑶声音中带出几丝漫不经心,这种态度激怒了无脑崇拜沈墨慈的宋钦蓉。

“阿慈学识出众,甚至不输于男儿,乃是天下罕见的奇女子。墨大儒已收她为徒,亲自赶来若不是为她作证,难不成还能帮你?”

“那倒未必。”阿瑶轻笑。

“你!”

“事实真相如何,不如你亲自问下?左右你们向来要好,她总不会为这点事怪罪吧?”阿瑶举起竹喇叭,直接递到她跟前。

宋钦蓉咬唇,大庭广众之下喊话有失体统。可若此刻不应,她岂不在阿瑶跟前丢了脸面。左右墨大儒亲自前来,于阿慈而言也是光彩之事,她喊两句又何妨?

“问就问!”

拽过竹喇叭,对准青顶小轿方向,她喊道:“阿慈,我在这!”

喧闹的人群中高亢的少女嗓音格外有穿透力,不少人扭头,惊奇地看向她。

听到熟悉的声音,正在绞尽脑汁想办法稳住墨大儒的沈墨慈心里咯噔一下。刚想出声阻止,被那么多双眼睛盯着的宋钦蓉有些紧张,再开口时下意识说出实话。

“好多人冤枉你和我哥,我刚担心得不行。现在好了,墨大儒来了,他定会帮你作证。”

“阿蓉。”杨氏忙拉住女儿,当着这么多人面与沈家姑娘如此亲近,传出去若是影响到儿子可怎么办。

站在台阶上,胡九龄居高临下,将杨氏小动作尽收眼底。拿过竹喇叭,他面露宽容:“杨氏,你这又是何必。阿蓉一向与沈家姑娘合得来,往常没少在阿瑶跟前夸她。孩子们觉得投脾气,自然就凑在一处,我们做爹娘的又何必无故阻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连声叹息后,再次开口时他声线变得凌厉,“阿蓉,站在长辈的立场我支持你广交知己好友。但作为一名父亲,我觉不允许你因为偏向自己好友,就不分青红皂白、把脏水往我女儿身上泼。你可明白?”

看着颤抖的宋钦蓉,胡九龄耷拉下眼皮,掩盖住其中寒芒。他早知宋钦蓉品性,之所以留她在阿瑶身边,不过是想着豢养的家犬总比外面的野狼更安全些。可如今家犬要反咬主人,那就别怪他挥下屠刀。

“胡贵,将首饰收回来。”

胡贵领命走下台阶,握住杨氏手中木箱,微微用力将其夺过来,当场打开大略清点数目。

“还缺两只玉镯,一套珍珠头面。”

宋钦蓉咬唇,玉镯被她不小心摔碎。至于珍珠头面,则被她拆开做了其它首饰,其中最大的几颗珍珠送给了阿慈做生辰礼物,如今她怎么都不好意思开口要回来。

不过一点不起眼的东西,胡家还要为难,暗恨之下她更是坚定了要帮阿慈的心。

“算了,”这才开口的是阿瑶,“不过是一点小东西,都送出去了我也没打算要回。不过是表姐为沈墨慈与我置气,几次三番强烈要求送回来,今日还闹出这般大的阵仗。我怕再不收,日后恐有更多波折……”

在阿瑶为难的神色中,周围百姓了然。方才模样要多可怜有多可怜,口口声声说被胡家欺负的宋家母女,原来宋家姑娘与沈家姑娘关系十分要好,这倒是与前段时间的传闻对上号。

方才宋夫人口口声声说着家教,若是真不想要赠予之物,偷偷摸摸还回去便是。如此大张旗鼓,倒像是故意往人身上泼脏水。

退一万步,就算胡家真有不妥之处,都是亲戚有什么话不能关起来说,何必当面锣对面鼓给人难堪。最让人鄙夷的是宋家姑娘,收了胡家姑娘那么多首饰,就算没有姐妹情,看在钱的份上也不该胳膊肘往外拐。

人群中风向变了,这场闹剧发展至今,孰是孰非逐渐明朗。只是多数人心中依旧横着一道坎——那可是墨大儒,他看中的人怎会有错?

将鄙夷的目光从宋家母女身上收回,诸多目光齐刷刷看向树下的墨大儒。有大胆的人甚至直接问出口,“墨大儒,您倒是说说看,到底哪边说得才是真的?”

“师傅。”沈墨慈面露哀求。

墨大儒没看她,而是回望着方才开口提问的年轻人,“你是要我做出评判?”

“当……当然,”年轻人有些激动,“我们大家,在这的几百号人都等着那。”

“丫头,你也这么想?”隔着人群,墨大儒看向后面被丫鬟簇拥的阿瑶。

心下一紧,阿瑶下意识地抬头,目光透过墨大儒看到他身后的玄衣少年。四目相对间,他剑眉微挑,缓缓对她摆个口型,清清楚楚喊着“笨丫头”。

谁笨了!轻咧嘴角,被他这么一气,她心中紧张消去不少。

再次面对墨大儒,她心下已经有了成算。敛衽一礼,她恭敬道:“大儒才学为世人所钦佩,阿瑶自然相信您。”

“你就不怕老朽偏帮沈姑娘?”

“您也说了是偏帮。若真如此,阿瑶便在华首寺为墨夫人请一尊长生牌位,日日三炷香向她诉明心中委屈。”

“这丫头,真是怕了你。”

无奈地摇头,看向众人时,墨大儒神色郑重,“胡家姑娘聪明伶俐,本性天真烂漫,于昨日解开老朽亡妻生前所留孤本难题。老朽今日登临胡府,便是欲代亡妻收其为唯一传人。”

一番话虽丁点未提她不好,可对胡家姑娘的各种溢美之词,却将对立面的沈家姑娘贬到一文不值。

不仅如此,墨大儒还是亲自登门收徒。昨日他收沈家姑娘为徒的消息可是从驿站中传出来的,从头到尾墨大儒都未露面,好不容易今日露面,就给出这么一份“大礼”。如此明显的差距在那摆着,胡沈两家姑娘谁更受重视、品行更和大儒心意,简直不言而喻。

当即便有不少人朝沈墨慈投去意味深长的目光,而后者竟然还忍得住,恭敬地立在师傅身后做足了为徒者的恭顺姿态,至于她内心深处如何苦涩如何煎熬,却只能一人慢慢消化,打落牙齿活血吞,忍出内伤也不能喊丁点疼。

众人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没想到更让人惊讶的还在后面。墨大儒话说完后,一直慈眉善目立在轿旁的空海大师忍不住了。

“好你个墨老儿,不是早告诉你她是我徒弟。丫头,昨日下山时咱们可都说好了,你答应过老和尚回家禀明爹娘。他墨道玄徒弟一抓一大把,根本不值钱。再说我名头也不比他差,就刚那事,有人诬赖你,你只需要报我名号,绝不敢有人说你品行有亏。“

得道高僧怎会突然变得如此跳脱……被他满脸“你是不是傻”的表情盯着,阿瑶再次感觉自己脑子有些不够用。

“大师,阿瑶是觉得还没敬茶,尚未确定师徒名分。这样贸然扯您名号,不太合适。”抓抓头上花苞,阿瑶颇有些不好意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有什么不合适,有人拜了个徒弟一大堆的人为师,也没敬茶,就急吼吼地打着师傅名号要你难堪。我佛慈悲,讲究因果轮回,她种因,你不报复回去,怎么助她得业果?”

因果轮回还能这么讲?周围一片憋笑的隐忍声,惊讶之下阿瑶将眼睛瞪得老大。

投在身上嘲讽的目光越来越浓,会想今日的功败垂成,沈墨慈再也忍不住出言相讥,“大师乃得道高僧,方外之人,何必掺和这些红尘俗世,对一个弱女子苦苦相逼。”

“阿弥陀佛,这位施主想必有所误会,贫僧所言另有其人。”

“出家人不打诳语,你怎么能如此欺负阿慈。”出声的正是看不过眼,急沈墨慈之所急的宋钦蓉。

不出声还好,本来沈墨慈已意识到空海大师话中陷阱,他从未指名道姓,故而她方才询问时,也只以“弱女子”代称。可她这句话,却直接帮她坐实了此事。

困顿不堪的心一点点往下沉,此时此刻她回忆起胡瑶入书院后的几次交锋。从晨间茶点到书中肚兜,再到今日归还首饰,一次又一次,宋钦蓉总在关键的时候帮她倒忙。正是这几次,打乱了她几年来苦心布局的全盘计划。

她怎么找了这么个蠢货!就在这一刻,她对宋钦蓉那颗满是利用的心,转变成了满腔仇恨。

在她咬牙切齿的同时,空海大师已经将目光转向宋钦蓉,“这位女施主何以如此笃定,贫僧说得是沈家姑娘?”

“那还能有谁?”

“当然,”空海大师抬手,食指指向不远处玄衣少年,“比如他,景公子幼年曾随墨大儒读过几日书,从未敬过茶,如今更是对即将成为师妹的沈家姑娘多有嫌弃,贫僧所言之人……不甚确定。”

在小侯爷满是杀意的目光中,空海大师强行改口。

“这……墨大儒,阿慈也是您徒弟,您怎能如此厚此薄彼?”

被空海大师三言两语绕过去,宋钦蓉还想争取。沈墨慈却是再也不想呆在此处,被半城百姓嘲弄和鄙夷的眼光一遍遍凌迟。

“阿蓉别说了,今日之事本就是一场误会。恭喜师傅再得佳徒,徒弟与平公子有事相商,欲先行退下,还请师傅恩准。”

见沈墨慈处境凄,墨大儒内心深处升起一丝怜悯:不过是未及笄的姑娘,承受如此流言未免有些太过。可随后她说出的这番话,其中深深的权谋算计,却让他再次冷了心。太上皇于他有恩,收此女为徒不过是无奈之举,若是上进之人他定会不吝指教,可此等心术不正之辈,他实在无从下手。

也罢,他不置可否地点头。

在沈墨慈有些仓皇的逃离后,后续彻底演化成空海大师与墨大儒的争徒大战。两位积年老友为了争夺爱徒,抛开身份修养如市井妇人般唇枪舌战,不顾友情彼此揭对方短。

“墨老儿,凡事讲究个先来后到,明明是我先说的。再说了,你多少徒弟,光关系亲近的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你关照得过来?我就不一样了,这辈子统共就俩徒弟,怎么都罩得过来。佛曰……”

“别佛曰了,天天披着僧袍讲歪理,也不怕哪天佛祖收了你个老乌龟。徒弟多怎么了?我是代阿淑收的,万亩地里就她一根独苗。还有,师兄多帮手也多,遇事每人帮一点,加起来那是多大一股助力。”

墨大儒越说越有信心,丝毫没注意到旁边玄衣少年被他最后一句话说黑了脸。

“你怎么不说师兄多了,扯后腿的也多。”

“你当我徒弟是什么歪瓜裂枣、地痞流氓?”

“知人知面不知心,衣冠禽兽谁没见过?”

围观百姓目瞪口呆,这两位真是名满天下的得道高僧和大儒?吵起架来丝毫不比邻居家的河东狮差!

还有,这养在深闺十三年、名不见经传的胡家姑娘到底是有多好,才引得两位如此有名望的人不顾颜面、大众抢夺。一时间众人心中完全确定,胡家姑娘定是为奇女子,才学、品性如何再也毋庸置疑。

尚未走远的沈墨慈听闻下人来报,口中突然涌起一股腥甜。她苦心计划多年,本想拿胡瑶当垫脚石成就自己响亮的名声,没成想回头来却为她做了嫁衣。气血上涌,她忙以帕捂嘴,洁白的绢帕染上点点红梅。

而更糟糕的事还在后面,顶着街头巷尾飞速蔓延的流言蜚语快步赶回沈家,刚进后院她便被嫡母房中妈妈拦住了。

“夫人说了,姑娘所做之事妨碍了全家名声,这段时日还是好生静养的好。”

这几年因她得阿爹看重,连带姨娘在后院也颇有脸面,隐隐与嫡母平起平坐。为此嫡母早已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好不容易抓住机会,她自然不会放过。

沈墨慈被禁足后院,她为妾的生母也被叫去正院日日立规矩,做足了为妾本分。而向来支持她的沈父,却在日日出门被人指指点点、连沈家绸缎庄生意也受到影响的双重压力下勃然大怒,放手任由嫡母管束后院。姨娘月钱本就不高,即便因受宠这些年来多有赏赐,赏银也大都被她拿去收买人心。一朝失势,沈墨慈母女在后院处境堪忧,最严重时连做点心所用酥油都得从月例中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身为庶女她不是没经历过看嫡母脸色的苦日子,这些她尚且能忍受。可让她无法接受的是,趁此机会嫡母大肆调动后院人手,将她的人贬的贬、卖得卖。没过几日,她多年经营势力短短便被打得七零八散。

当然这都是后话,在沈墨慈回府同时,胡府门前,当着众人的面,墨大儒与空海大师为收徒之事争执不休。

眼见两人久久不曾停歇,就连暗自欣喜的胡九龄也有些看不下去了。昨日阿瑶提及空海大师名号他心里那个惊喜,可没想到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不止空海大师,连墨大儒都想收他家阿瑶为徒。为了收徒之事,如今两人甚至当街吵起来。

这是多大的脸面!这事传出去,日后看还有没有牛鬼蛇神敢说他爱女半点不好!出于为父的骄傲、更是为将来长远计,胡九龄恨不得他们多争会。可当他们真争起来,他又有些不忍心。

名声啊……

疾步走到两人中间,他左右劝着:“两位远来是客,既然是为了小女,不如进府喝杯茶,坐下来慢慢说?”

“胡老爷所言有理。”

一直沉默的陆景渊终于开口,简简单单一句话,上一刻还争执不休几乎要上演全武行的两人,下一刻却如按了复位键般,奇迹般冷静下来。

“阿弥陀佛,便依施主所言。”打个佛号,空海大师恢复得道高僧模样。

“那便叨扰胡老爷。”整理衣冠,墨大儒一派学者儒雅风姿。

敏锐地察觉到两者情绪变化,胡九龄将目光投向树下的玄衣少年。

昨日阿瑶回来后,便将华首寺中发生之事说予他听,这会他很容易确认少年身份。可确认后他又生出新的疑惑,近半个月来城中暗流他也有所察觉,先后几股势力暗中查探胡家产业。如今面前三人齐聚胡府,到底有何打算?

心下思索着,面上他却始终笑得热络而不失礼,“莫非这位便是小女提起过的景公子?”

“正是在下,拜见胡家伯父。”陆景渊抱拳。

普普通通的两句话间,两人却是交战一个来回。胡九龄问得十分巧妙,他丝毫没提其尊贵的侯爷身份,而是从阿瑶角度入手试探。倘若少年当真对胡家有打算,听到这样矮一辈的称呼,多少会有所反驳。

陆景渊当然听出了他话中的试探,他的确对胡家有所打算,但却并非他想得那般。余光瞥向旁边安静的丫头,他干脆将计就计。

恭顺的姿态和话语让胡九龄心下稍安,但也只是稍稍而已。侧身避过少年行礼,他笑道,“既然是阿瑶朋友,景公子不妨一块进府坐坐?”

“恭敬不如从命。”

说完他迈步向前,随着胡九龄邀请的手势,空海大师和墨大儒很自然地跟在他身后。

见到此点,胡九龄更是印证了心下某个猜测。亲自引三人进府,吩咐下人准备厢房、梳洗之物后,他将少年单独请到书房,开门见山地问道,“胡某参见定北侯,方才府门外人多嘴杂,请恕胡某无礼。”

“无碍,我名景渊,胡老爷称呼我名讳即可。”京中大臣也没几个敢直呼他名讳,不过面前之人是那丫头阿爹,没几年也会成为他长辈,早叫着也无妨。

定北侯何等尊贵的人物,且如今他来意不明,无论如何胡九龄都不敢直呼其名。

“景公子,胡某有一事尚且不明。”

“便如胡老爷猜测,空海大师与墨大儒,确是随我一同前来。”

空海大师自不必说,至于墨道玄,还多亏了沈墨慈。若非她请动平王以势相逼,触动文人那根傲骨,即便他有意收阿瑶为徒,也不会做出当街争吵的出格举动。

胡九龄明白,虽然他觉得阿瑶千好万好,便是天仙下凡也比不得,但其他人不会这样认为。他还不会天真地以为,凭阿瑶本事能让两位名满天下的大人物稀罕到如此地步。

但如果换做定北侯出面,这一切就很容易说得过去。

“胡某在此代整个胡家多谢景公子,方才若非你们及时出现,就算过后事情能说清楚,小女名声也不可能如此轻易保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日后公子若有需要,我胡家愿效犬马之劳,能力范围之内决不推辞。”

说完胡九龄抱拳,还没等躬下身子,陆景渊赶紧伸手止住他。

“不必,”将来此人会成为他长辈,他向来宽宏大量,不拘泥于一时半刻的礼数。

心下这般想着,他嘴上却是另一套说辞,“当不得胡老爷如此,在下此举正是为了偿还十一年前东山别院的救命之恩。”

十一年前、东山别院……尘封已久的记忆缓缓开启,胡九龄隐约记得那年元宵,刚两岁的阿瑶在别院莲花池旁发现了个浑身是血的孩子。他至今还清晰的记得,面对成人都心颤的一幕,他那傻女儿却无丝毫畏惧,反而兴奋地喊着什么“红孩儿”。

记忆中孩子那双如野狼般满是侵略性的眼睛,与面前少年深邃却有慑人的眼眸重合。一个半大孩子何故被如此追杀?深知此事危险,当年他命胡贵暗中处理,连郎中把脉时都是隔着帘子,整个过程中知晓此事的只有他们主仆二人,以及当年亲历的少年。

此事应该不假,胡九龄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来。

见此陆景渊心下也长舒一口气。想他天纵奇才,无论修习武艺或是处理政事全都手到擒来,却唯独不会曲意逢迎、讨人欢心。

那丫头软硬不吃,且前世对他十分抗拒,保险起见这辈子他只能从她身边之人入手。宋氏尚还好对付,胡九龄可是人精。幸好沈墨慈不辞辛劳布置这场闹剧,让他以神兵天降的方式风光出场,借胡九龄感激之时倒出当年旧事,步步为营终于取得他信任。

向来只有别人讨好他的份,前世今生能让他这般大费周章的,也就只有那笨丫头。

早晚有天,他要从她身上全部讨回来。

“阿嚏。”

后院绣楼内正在换衣裳的阿瑶打个喷嚏,没有来的觉得天冷了些。

喜欢皇商千金请大家收藏:(wuxia.one)皇商千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