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梳头娘子 > 第105章

梳头娘子 第105章

作者:竹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7:52:38 来源:免费小说

  虽然如今那些规矩早跟坊间的坊墙一样成了个摆设,可这样的规矩其实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外地人初到某地,只要知道自己住在哪条街哪个坊,便是迷了路,仅靠着那些耳熟能详的街道坊区名称,也能这么毫无困难地摸回家去。

  接风宴上,那些有头有脸的老梳头娘子们,自然不可能跟阿愁她们这些小梳头娘子们坐一桌的。上首的娘子们于觥筹交错间,难免会有一番笑里藏刀的你来我往,坐在下首的阿愁等新人,却只要顾着吃喝闲聊便好。

  在阿愁她们这一桌上陪席的,是京城行会里一个也才刚刚满师不到一年的小梳头娘子,姓宋。

  小宋娘子虽然看着才十五六岁的年纪,那妇人的发式却表明了,她已经是已婚的身份。

  那小宋娘子性情开朗,言语活泼,身上有着种京城人所特有的舒朗大气。面对阿愁的“无知”,小宋娘子自始至终都不曾表露出一点儿嫌弃之意或者鄙夷之色,且还十分热心地给阿愁做着讲解。

  闲谈中,得知阿愁在广陵城中住在仁丰里,小宋娘子惊喜笑道:“我娘家也住在仁丰坊。”又笑道,“原来你们广陵城里的仁丰坊被叫作‘仁丰里’呀,听说蜀州那边是被叫作‘仁丰巷’的。”

  另一个陪席的娘子正好听到她们的议论声,也插话进来笑道:“我听姑苏的梳头娘子说,她们那里是叫作‘仁丰弄’呢。”

  于是,这一桌的梳头娘子们,便就着各地坊名的俗称展开了一番讨论和比较。

  和上首那席看不见的刀光剑影不同,下首这一席倒完全是一派其乐融融之景象。

  众人热火朝天地议论八卦了一会儿,小宋娘子便又对阿愁笑道:“你许是历年进京参赛的人里年纪最小的一个了。”

  梁冰冰噗嗤一笑,端着个酒杯,拿眼斜着阿愁道:“她是不是年纪最小的我不知道,但肯定是最矮的一个!”

  却是引得众人都是一阵善意的笑,纷纷问着阿愁的年纪。听说她今年十四岁了,便笑道:“果然不是最小的一个。”又说起去年得了第二的京州那个年仅十三岁的小梳头娘子来。

  阿愁原就没什么好胜之心,听说参赛之人中有比自己年纪更小的,不想引人注目的她不仅没觉得不服气,反倒还悄悄松了口气。

  只是,有些事,不是她不想就能躲得开的。

  众人正闲聊着,那小宋娘子看看上首那一席的大娘子们,忽然一拉阿愁的衣袖,看着那边问阿愁道:“那几位,哪位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阿愁娘子?”

  顿时,阿愁愣住了。

  自她开业起,因莫娘子歇了业,她便连莫娘子的名字也一同继承了。如今广陵城里的人都称她“莫小娘子”或者“小阿莫”,只有如宜嘉夫人府等几个她常走动的贵人府里的下人们,为表示亲近和尊重,才会称呼她一声“阿愁娘子”。

  刚才作着自我介绍时,她向众人介绍了自己姓“莫”,如今席上众人也都称着她“莫小娘子”来着。

  这“阿愁娘子”……还“大名鼎鼎”……

  这话从何说起?!

  她这里愣神时,梁冰冰已经替她把疑惑问出了口。

  直到这时,阿愁等人才知道,原来京里早有风声说,花间集里弄出那么些神奇玩意的幕后供奉,是个名叫“阿愁”的梳头娘子,且这位“阿愁娘子”今年也代表广陵行会来参赛了……

  阿愁不由就和梁冰冰一阵面面相觑。

  虽说广陵城的人早就听闻阿愁是李穆的门下,也都知道花间集是李穆名下的产业,可除了曾帮着阿愁一起搞过“研发”的余小仙和甜姐儿,连岳娘子等人都以为,花间集里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是宜嘉夫人找人弄出来的,阿愁只是受小郎之托最先试用的人……

  林巧儿看看众人,细声细气地笑道:“虽然不知道宋姐姐说的是谁,不过……我们当中,只有阿愁的名字是叫阿愁的。”说着,还指了指阿愁。

  顿时,众人的眼都带着惊奇,纷纷看向阿愁。可这一看,众人又都疑惑了。

  若阿愁今儿还像她下船那天那样盛装打扮起来,不定人们还能信了那些传言,偏今儿她只略修饰了眉眼而已,脸上连个粉都未施。且那个头看着也是小小的,怎么看怎么一副稚气未脱的模样……

  自以为知道真相的岳娘子呵呵一笑,放下酒杯向众人解惑道:“这事我倒是知道的。只是,只怕这话是哪里传错了。那花间集确实是我们广陵王府的二十七郎所创,不过,那原是小郎一时兴起,又借用了宜嘉夫人手下几个能人才弄起来的。花间集出品的那些胭脂水粉等物,最后总是要经过我们这些人的手,才能知道孰优孰劣。夫人原打算委托我们几个担下这差使的,小郎却看中了阿愁,这才把那试用的差使交给她去办。这原是常情,倒不想这话传到京里竟全都走了样儿。”

  余娘子也笑道:“小郎之所以看中阿愁,除了阿愁原是他门下之外,也因那丫头于这一行当里很有些灵性。我原还怕她在根基不牢时用多了那些东西会移了性情,忘了根本。结果这几年看下来,她倒是个稳得住的,且悟性也高。刚才花娘子问及的那几种眼线的用法,就是她最先琢磨出来的……”

  说话间,便把话题重又引回到最近坊间所流行的妆容手法上了。

  余娘子和岳娘子的话,虽然叫众人都不再怀疑她就是花间集幕后的那个供奉,可只冲着她这般小小年纪就得着王府小郎的重用,这也足够叫人注意到她了。

  阿愁偷偷抹了一把汗,忽然发现,她也许是真老了,居然一点儿也不喜欢这种受人瞩目的感觉。她更宁愿暗戳戳地站在阴影里看别人的热闹……

  而,虽说不管是她还是李穆,都没有把她才是那“幕-后黑手”的事当个秘密,可这么特特被人提出来……加上十四郎那无缘无故的重礼,阿愁怎么看怎么觉得如今这情况诡异呢。

  这第二顿接风酒,阿愁自然不敢再像前一天那样贪杯了,且也管着梁冰冰没许她贪杯。

  酒宴后,岳娘子只说难得进京来一趟,便打算放众梳头娘子们在京城逛个半天。梁冰冰一听就欢呼了一声,邀约着阿愁一起上街去。阿愁却因席间的那些传言、十四郎君的重礼,以及昨天兰儿和香草的告诫,叫她心里有些不安。想着李穆再三交待说他有话要说,偏偏直到现在他俩也没个机会认真谈上一谈,她便一点游兴都没有了。

  那余娘子是几乎年年都要进京的,对京城的一切早没了兴致,加上一路车马劳顿,她年纪大了,又是行会里的老人儿,接风宴上难免被多灌了几杯,便不打算去逛街,只想回去睡上一觉。

  阿愁听了,便跟着余娘子先回去了。

  这一路回去,余娘子倒是没再像来的时候那样管着不许阿愁呆看街景。不过,有余娘子在一旁,阿愁看的就不是街景了,她俩一路看回王府去,一路点评着路边行人们的妆容得失。于是阿愁忽然就发现,和广陵城的女子们偏爱个小家碧玉的风情不同,京城的女子们更偏向于那种大气阔朗的风格。

  果然这些年败得不冤呢,这明显就是没能抓准市场的脉络嘛!阿愁如是想着。

  *·*·*

  因一路车马劳顿,加上昨晚醉了一场,然后又是李穆的那个乌龙,再是今儿接风宴上的传闻,等阿愁回到西三院里,只觉得整个脑袋都是木的。

  她硬撑着精神给香草和兰儿说了十四郎君那出人意料的重礼,还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那连连打着哈欠的模样,便叫香草和兰儿看不过去了,纷纷劝着她去睡个午觉。

  阿愁也感觉自己实在撑不住了,便依着她二人的话,回屋去睡了个午觉。

  她这一觉,睡得够踏实的,直到李穆等人从宫里回来,那二十六郎李程一路咋咋呼呼叫着她的名字进来,她才被吵醒。

  两年不见,二十六郎竟还跟当年一样没什么长进,若不是香草和兰儿拦得及时,他就该不管不顾地冲进东厢里来了。

  阿愁听到动静,赶紧急急收拾了自己起床,出来时,难免被二十六郎给取笑了一番。

  跟在二十六郎身后的二十三郎则一如既往地温文尔雅,笑盈盈地替阿愁解围道:“叫你在船上漂那么大半个月试试!”

  阿愁抿唇笑着,帮着香草和兰儿给这三位小郎各自上了茶水,又在一旁坐了,跟三人互叙了一回广陵城里这两年的事。

  抬眼看时,阿愁发现,不仅李穆长大了,二十三郎李和如今也是一副翩翩佳公子的模样。倒是二十六郎李程,看着没怎么变,依旧还是一副淘气小子的模样。

  那二十三郎如今已经十六了,身材比两年前拔高足有两三寸,许是他只顾着长个儿了,倒叫一身的肌肉没能跟上,如今看着极瘦极瘦,甚至瘦到了瘦骨嶙峋之感。虽然他的眉眼之间依旧弥散着一股文秀之气,却因他的过瘦,使得他双颊凹陷,看着颇有一种寡淡之相。

  阿愁果然是有些职业病的,这般观察着李和时,她的脑海里忍不住就开始想像着,若是由她来替他做造型,她要如何利用衣饰妆容,来改进他如今这样略带病态的体型。

  见她总盯着二十三郎看,二十七郎李穆心里忽然就有些不痛快起来,便问着她道:“你老盯着二十三哥看做甚?”

  阿愁倒也直爽,笑道:“二十三郎是不是胃口不好?怎么瘦了这么许多?”

  如今愈发呈着个浑圆状的二十六郎哈哈笑道:“你别不信,他吃得比我还多,偏偏就是不肯长肉。”

  二十三郎也不以为意,温和一笑,道:“我这体形据说是像我先生。先生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就是这么瘦,等过了这个年纪也就好了。”又反击着二十六郎道:“倒是你,可小心了,别光往横里长,不往竖里长。”

  那二十六郎这两年的个头果然没怎么长,偏比进京里整个人都胖了一圈。便是当年刚认识时,他就是个敦实的孩子,如今则真个儿能叫作胖了。

  阿愁便也跟着笑话着他道:“是呢,两年不见,倒跟吹了气似的。”

  二十六郎则不服地一瞪眼,道:“总比你好,两年没见,你竟一点变化都没有!”顿了顿,忽然“啊”了一声,道:“倒也不是没变,你好像变白了,”又怪笑一声,故意伸头探到阿愁的面前,戳着她的疼处道:“我瞧瞧,好像眼睛也更小了……”

  他还没靠近,李穆的手就糊上了他的额头,一把将他从阿愁的鼻尖前推开。然后他扭头对阿愁道:“之前你信上曾说过,靠着衣饰打扮可以改变别人对一个人的印象。他俩都不信,今儿就算了,明儿找个机会,你试给他俩看看。”

  阿愁心头不由一阵疑惑。衣饰打扮什么的……不是女孩儿家的事吗?她看看李穆,再看看李和,虽然不明白李穆的用意,到底还是点了点头。

  因宜嘉夫人被皇后留在宫里了,今儿几位小郎倒是不用再去客院陪宜嘉夫人晚膳,于是三人便拉着阿愁一桌子坐了。

  吃完了晚饭,二十六郎还想留下跟阿愁说话,却叫李穆不客气地将他赶走了。

  等把那两位小郎送出西三院,李穆和阿愁才终于得着机会好好说说话了。

  许是因为李穆这院里耳目太多,送走那二人后,李穆便将阿愁带进了那间设着个大罗汉床的卧室外间里。

  就如兰儿之前抱怨的那样,虽然此时已经是九月里了,且又是晚上,屋里却依旧有些闷热。

  李穆由香草服侍着脱了外袍,换了家常的软底鞋,然后上了那罗汉床,像个真正的京城人士一般,盘腿在罗汉床的一边坐了,又指着床上小几对面的位置,对阿愁道:“来,坐。”

  阿愁则瞪着那罗汉床没肯动弹。虽然她对昨晚他俩说了些什么醉话没印象了,可她却实实记得,他俩是在这罗汉床上睡了一夜的……即便对于她来说,跟个小屁孩儿同床共枕什么的,其实没什么压力,可好歹她得考虑一下“舆论”不是……

  偏偏两位“舆论”也不觉得这是一件什么值得考虑的事,兰儿上前一步,笑道:“这屋里热,不如你也脱了大衣裳吧。”说着,就上前来利落地将阿愁身上的大衣裳给脱了。

  香草则将她按在罗汉床前脚榻旁的一张圆鼓凳上,伸手就扒了她的鞋,然后不等阿愁反应过来,这二人已经联手将阿愁安置在了李穆的对面。

  阿愁学着李穆的模样,盘腿坐在那张花梨木的矮几旁时,李穆已经亲手替她斟好了一盏茶,向她推了过去,然后抬起眼,笑眼弯弯地道:“我们终于有机会好好聊上一聊了。”

  那眼尾处微微勾起的弧线,莫名就看得阿愁心头一荡。

  ——这跟她无关!爱看美人原就是她们这一行的职业病!

  阿愁按下那只在她心头乱跳的小鹿,这般对自己说道。

  第一百二十五章·轻薄

  话说,打前世起, 当年的秋阳如今的阿愁, 就是那种看起来随和,其实骨子里警觉性极高的人。她的朋友看似满天下, 可真正能够让她敞开心扉的朋友, 其实真个儿没几个。

  就比如李穆。

  当初李穆还在广陵城时, 虽然他一早就明确表明了他当阿愁是朋友的态度, 阿愁却怎么也不相信, 她这么个下九流的梳头娘子跟个王府小郎君会有什么真正的友谊。即便在李穆的一些小手段之下, 叫阿愁对他渐渐不再那么警觉,李穆却深知, 他和她之间,其实始终竖着一根明确的警戒线。她对他的态度,其实一直有着极大的保留。

  反倒是在李穆进京之后,他发现,阿愁待他的态度, 竟渐渐有了些不同。

  他进京后,二人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许是因为这种不需要面对面的交谈方式,令阿愁渐渐忘了信纸那一头的李穆那令她忌惮的尊贵身份;许还因为李穆在信里刻意营造出来的随意平和,总之, 渐渐的, 阿愁待他竟不再是二人面对面时那种随时会炸毛的严阵以待。

  也许阿愁自己并没有感觉,李穆却能清晰地感觉到,她的信, 从一开始时的公式化汇报,到后来,在他那貌似不经意的引导下,一点点说起他们共同认识的人和事,再到后来,不需要他的引导,她也会主动向他提及她生活中遭遇到的小愉悦、小麻烦,直至最近,她开始不自觉地向他吐露心声,甚至是抱怨她一向视作**的莫娘子娘家那些不要脸的亲戚……

  只要一想到当初他俩都在广陵城里时,明明在别人眼里都已经出双入对了,偏阿愁对他严防死守,他不主动问及,她就绝对不会对他提及她私人生活的一点一滴,再对比着如今“分居两地”后,她竟会主动在信里向他抱怨她的家事来……李穆开心地认为,这显然是阿愁已经对他敞开了心扉。

  然而,就在李穆以为他俩的关系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时,接船回来后,时隔两年,他俩再次面对面,李穆却立时就敏感地发觉到,虽然隔着一张纸的时候阿愁可以对他毫无保留,可如今二人面对面坐着时,她对他……其实依旧没变。

  看着矮几对面学着他的模样盘腿而坐,却明显看着一脸拘谨僵硬的阿愁,李穆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他提起公道杯给阿愁斟了一杯茶,状似不经意般,慢悠悠地问着她广陵城里那些熟人们的近况,然后由这些人的话题引申开来,渐渐说起阿愁信上曾提过的一些趣闻逸事……

  这般一点点家长里短地聊着,似乎终于让阿愁将信纸对面那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李穆,和面对的这位王府二十七郎君融合成了一个人。渐渐的,她明显地放松了下来。等她靥带微笑地说起珑珠的那个女儿时,李穆也在微笑着。虽然二人微笑的原因一点儿也不相同……

  “……郑阿婶原还担心,珑珠头胎只生了个女儿,会让她翁姑不高兴呢。谁知她翁姑一听说是个女孩儿,竟比得了孙儿还高兴。”

  阿愁一边说着,一边拿起那透明如水晶的玻璃制公道杯,笑盈盈地将茶水分进那同样是玻璃制成的小笠杯中。

  她的手,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柔白细软。李穆看了不禁有些眼馋,偏又不敢破坏了此时好不容易回缓过来的气氛,只得按下心头乱扑腾着的那什么猿什么马,又飞快看了阿愁一眼,以拇指和中指捏起那仅容得两口茶水的小笠杯,微笑着答道:“不说那老俩口自己只生了三个儿子,就田大和田二家里,也都是小子。这是两辈子才得着这么个女孩儿,自然得当个宝了。”

  他这随意的模样,不禁令阿愁的心情更加放松了。这会儿她早忘了李穆的真正身份,只记得眼前之人是那跟她通信达两年之久的温柔“笔友”了。

  她笑眼弯弯地应和道:“是呢。办满月酒的时候,田大伯和田二伯都给小囡囡封了个极大的红包,惊得珑珠都没敢收。”

  李穆笑道:“那两个都是能挣钱的,这点红包只怕连点蚊子血都算不上。”

  阿愁抬眼看看他,提起公道杯给他的小笠杯里又续了茶水,然后歪头笑道:“没想到你对田家的事知道得那么清楚。”

  那笑容,怎么看怎么含着某种不需明言的暗示。

  李穆也笑了,却也不否认她的暗示,端起那小茶盏道:“何止是他家的事,你的事我一样全都知道。”

  他一口饮尽茶水,举着小笠杯的手停在鼻尖前,以另一种暗示的眼,从小茶盏的上方瞥着她道:“我放在心上的人,自然是什么都要知道的。”

  可惜的是,他这媚眼儿,可算是全都抛到了灯影儿里。

  他的话落在阿愁的耳朵里,她直接忽视过“心上的人”四个字,就只留下了“什么都要知道”这几个字了。也亏得她早就认定了他肯定有什么手段来保证自己的投资收益,倒也不觉得他那么做有什么不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