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密妃娘娘每天都在变美 > 第146章

密妃娘娘每天都在变美 第146章

作者:没有脚的小鸟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8 15:07:17 来源:免费小说

  这几个太监听了绯鸳的话,顿时心中一惊,虽然不曾向乌雅氏道歉,倒是逐渐住了口。

  这些太监们倒不是因为惧怕乌雅氏和绯鸳才逐渐停了口,不再说那些污蔑乌雅氏的话了,而是因为他们惧怕康熙与执掌后宫的贵妃娘娘。

  待这些太监们折腾完事大摇大摆的离去之后,被翻砸的宽七八糟的寝殿之中便只剩下了乌雅氏和绯鸳两个人。

  绯鸳心疼的将乌雅氏扶到床榻边休息,愤愤不平的抱怨道:“这些内务府的奴才们,可真是狗眼看人低!

  也就是主子宽宏大量、不与他们计较,否则,若是此事闹到贵妃娘娘面前,即使不揭了他们几个的皮,日后也一定没有她们几个的好日子过!”

  乌雅氏不置可否,却忽然对绯鸳吩咐道:“之前我吩咐你做的那件事情,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如今皇上这般护着密妃母子,在此时设圈套对付密妃的确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反正她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了,也不在乎再多等一段日子了!总而言之,等她下次再继续那个尚未完成的计划的时候,便是密妃母子的死期到了!

  “奴婢遵命,一切全凭小主作主。”绯鸳想起近来发生的那些事情,不由得皱眉道:

  “说起来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密妃的运气怎的这般好?奴婢原以为有人暗中收买了萨满法师对付密妃,正好帮了小主的大忙,小主既可借刀杀人又可置身事外,实在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可是,没想到就连萨满法师断言她命格不好会克着皇宫里的贵人,皇上都毫不在意,而且还一味的护着她,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乌雅氏默然半晌,红着眼睛感叹道:“密妃自然是一个极有心机和手段的女人,否则,以她汉女如此低微的身份,她如何能够入宫仅几年便爬到了妃位,并且为皇上生下了一双健康的儿女,还令皇上对她如此宠爱?”

  乌雅氏说到此处,忽然落下眼泪,悲伤的哽咽道:“只可怜我的四阿哥胤禛也被密妃施计给夺了去,不知她怎么迷惑了皇上,皇上竟然下旨命宗人府更改玉牒,将我的禛儿记在了她的名下!

  我原以为我与禛儿血脉相连,即使不能每日相见,禛儿心中也必定是有我这个亲生额娘的位置的,可是,不知为何如今禛儿见了我,根本不愿意和我说一句话,冷漠的神色仿佛我这个亲生母亲不过是一个与他毫无关联的陌生人,实在令我心寒至极……”

  绯鸳在一旁很恨的说道:“四阿哥本就是小主的亲生儿子,母子连心,怎么可能与小主如此生分?依奴婢之见,必定是密妃在四阿哥面前说了什么小主的坏话,才会挑唆得四阿哥逐渐与小主离了心的!

  密妃明明都已经有了自己亲生的十一阿哥,可是又故意抢走别人的儿子,实在是飞扬跋扈,太过可恶了!”

  眼见乌雅氏伤心的一直流眼泪,绯鸳连连向乌雅氏保证她道:“请小主放心,奴婢一定会竭尽所能,帮助小主夺回四阿哥,让小主能够和四阿哥重新团聚的!”

  乌雅氏表面上虽然做出一副思念四阿哥、痛苦不堪的模样,但其实她的心里并不在乎能不能重新将四阿哥接回身边,她只想要让密妃母子失去康熙的恩宠,从云端跌落泥沼,让密妃母子也尝一尝失去一切的滋味!

  第176章

  除了常在乌雅氏痛恨密妃母子之外, 由于针对密妃而被康熙责罚的惠妃纳喇茹芸也对其憎恨不已。

  惠妃虽然不是后宫之中位份最高的妃嫔,但却贵为四妃之首, 又是皇长子的亲生额娘,因此惠妃一向自视甚高,看不起汉女出身、家世平平的密妃,更对顶着龙凤呈祥的祥瑞之兆出生的十一阿哥胤祥颇为不喜,总觉得将来有一天这位十一阿哥会成为大阿哥争夺储君的道路上一位强劲的对手。

  一直以来,即使惠妃做错了什么,康熙看在她是大阿哥亲生额娘的情分上,都不会追究, 然而此次,康熙却只因她说了几句针对密妃的话,便罚她抄写佛经百遍,还说要让她通过抄写佛经静静心,令她大失颜面,成为了后宫之中众人的笑柄。

  惠妃自然不会因为此事而憎恨康熙,却会将这笔账算在密妃的头上。惠妃在延禧宫后殿一边抄写佛经, 一边咬牙切齿的怒骂密妃, 如此心烦气躁自然不可能抄写得好这些佛经。

  惠妃担心康熙看了她抄写的这些佛经,会看穿她心里对密妃的憎恨与厌恶, 于是又只能重新再写。

  由于惠妃心烦气躁, 因此往往抄写了半天才能写出一两份比较满意的字,难免累得手腕酸痛、苦不堪言, 于是心里对密妃更多了几分怨恨与不满。

  敬嫔王佳语蓉虽然有心想要为惠妃分忧解劳, 只可惜她自己也由于对密妃不敬而被康熙下旨责罚, 每日只能被禁足于自己的寝殿之中抄写《女戒》, 每天也抄的手腕酸痛, 已经自顾不暇,就连想要在此时安慰惠妃亦有心无力了。

  卫贵人卫琳琅倒是日日前往后殿向惠妃请安,也曾经提出过要替惠妃抄写佛经,但惠妃却担心此事传到康熙耳中,令康熙对她更加不满,因而便拒绝了卫贵人的请求,即使十分辛苦,也依旧咬牙坚持亲自抄写佛经。

  在储秀宫养病的这段日子,康熙与蜜菀几乎日夜相伴。而习惯了蜜菀陪伴的康熙越发觉得离不开她了,一时一刻也不愿意与她分开。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便到了除夕夜。而今年的除夕过得与往年大不相同,康熙以身体尚未康复为由,命太子胤礽代替他行新年祭祀之礼,并且免了宫中的大小庆典与宴席,自己则留在储秀宫中,陪伴蜜菀母子一起过年守岁。

  蜜菀虽然不是第一次在宫中过年,但却是第一次与康熙像民间的一对平常的夫妇那般一家人简简单单的聚在一起过年守岁的,因而心中自然感慨万千。

  胤祥和钰珩懂事以后还是第一次在皇宫之中与康熙一同过年,两个孩子能与父母一起过年守岁,自然非常开心。

  蜜菀在康熙与两个孩子的欢声笑语之中竟第一次在皇宫之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竟觉得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似乎都褪去了往日的冰冷,看起来比以往亲切不少。

  后宫之中的妃嫔里自然有许多人因为康熙如此宠爱密妃母子、竟然留在储秀宫陪伴他们一起过年颇为吃味儿,然而,诸位妃嫔们一想到不久前发生的事情,便不敢造次,更不敢再以恶言恶语讽刺嘲讽密妃母子了。

  而后宫之中位份最高的贵妃钮钴禄瑾瑜对于康熙留在储秀宫中陪伴密妃母子过年一事却并不在意。

  在贵妃眼中,蜜菀即使再受康熙的宠爱,也不过是一个宠妃而已。汉女出身的蜜菀无论多么受宠,位份也永远越不过她去。奉皇上之命掌管后宫诸事的妃嫔依旧是她。

  而无论多么美貌的女子,都不可能永远年轻美丽。女子的容貌就像绽放的花朵,盛开之时固然颜色极好,可以吸引众多美丽的蝴蝶和蜜蜂为它着迷,然而,这些花朵却总会有花残粉褪的一天,到了那时候,这些凋零的花朵只能落得被遗忘的下场,零落成泥碾作尘,再也无人提及,更没有人会在意。

  而密妃这样以色侍君的宠妃便像极了这些美丽的花朵,只在短暂的花期可以明媚鲜艳、光彩照人,然而花期一过,便只能落得被人遗忘的悲惨下场了。

  也许再过几年,康熙的宠妃便有可能变成其他比密妃更加年轻美貌的女子了,而只要她没有犯错,她便依然会是后宫之中位份最高的贵妃娘娘,会一直奉康熙之命掌管后宫诸事。

  既然如此,密妃又有什么值得她嫉妒的呢?

  于康熙而言,今年只守着蜜菀一位妃嫔一起守岁过年的感觉颇为新奇,但却意外的令他十分欢喜。

  康熙感受着内心的温暖、心安与喜悦,觉得如果这个女子是他的菀菀,那么,即使让他为了她空置后宫嫔妃三千,只专宠她一个女人,想来他也是心甘情愿并且甘之如饴的。

  而在过年之时唯一令康熙颇有些郁闷的事情便是洛明又遣管家送来了许多洋人的有趣玩意儿,将蜜菀和胤祥、钰珩哄得十分开心。

  康熙自然不愿蜜菀母子的注意力皆被洛明送来的那些洋人的玩意儿吸引了去,因而亲自带着梁九功从自己的私库中挑选了几样儿名贵的礼物送给蜜菀和两个孩子。

  看着蜜菀和胤祥和钰珩这般喜欢他送给他们母子三人的礼物,康熙的心里仿佛喝了蜜糖一般甜蜜,再看到洛明送来的那些西洋玩意也不觉得像之前那么讨厌了。

  康熙也好奇的摆弄了一会儿这些西洋玩意儿,心中想起了一件事,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

  “菀菀,你和孩子们如此喜欢这些西洋玩意儿,想来这些洋货在洛氏洋行一定卖得极好吧?若是让百姓们的银子都被这些洋人赚了去,长此以往可不是一件好事。”

  蜜菀笑着解释道:“皇上请放心,虽然这些洋货在洛氏洋行里卖得的确不错,但皇上有所不知,被洛氏商行带去西方诸国的大清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物更受洋人的喜爱与欢迎呢!

  即使这些东西在西方诸国的价钱卖得比在大清的价格贵一些,也常常被喜爱它们的洋人抢购一空。因此,到目前为止,其实是咱们大清的商人们赚洋人的银子赚得更多呢!”

  康熙听到此处,心里才略微放心了一些,“如此甚好,大清的丝绸、瓷器、茶叶自然比洋人的东西好很多,也难怪这些洋人们会趋之若鹜,争相购买了。”

  蜜菀想起她所在时空的历史中洋人曾经往大清国大量销售鸦片的那段屈辱的历史,便向康熙询问道:“皇上,菀菀有一事想不明白,既然大量吸食鸦片可以令人成瘾,会使人日渐消瘦,变成一个废人,甚至有碍寿数,为何大清不下令禁烟呢?”

  康熙一愣,没有想到蜜菀会忽然问起鸦片这件事情,一时之间并没有想明白禁烟与否与他们刚才正在谈及的大清与洋人之间的商贸往来有何关联。

  康熙沉吟片刻,耐心的告诉蜜菀,“鸦片原本是一种药材,只要以正确的方法使用它,是可以医治病患、减轻病痛的。

  当然,朕也曾听闻有人吸食鸦片,追求其带来的迷幻之感,沉迷于药效之中无法自拔,朕听闻万历皇帝便曾经在后宫之中与妃嫔一起吸食鸦片。但吸食鸦片者毕竟是极少数之人,因而大清历代皇帝皆没有下旨禁烟。”

  蜜菀黛眉微蹙,忧心忡忡的对康熙道:“话虽如此,可是,菀菀总觉得此物不详,此等会麻痹人的意志、损伤人的身体的药物理应被命令禁止。

  菀菀与洛明在与洋人打交道的时候,曾经发现有些不法洋商见用正当的货品与大清交易总是赚不到大钱,因此便动起了歪脑筋,打起了鸦片的主意,欲向大清售卖鸦片此物以求获利。

  皇上想想,倘若大清的将士与百姓大多吸食此物,变成被鸦片控制的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病人,将士们如何能够扛起兵器保家卫国?百姓们连种地生产的力气都没有,如何能够正常生活?”

  康熙听了蜜菀的话,神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菀菀言之有理,如此看来,滥用药物的确害人匪浅,甚至会危及大清的江山社稷。朕会与大臣们商议此事,尽快拟一个章程。”

  蜜菀见康熙将她的建议听了进去,也放下了一桩心事,露出了明媚的笑脸。

  康熙见蜜菀如此为他着想,心中更加认定蜜菀对他依然有情未了,更加坚定了重新赢得蜜菀真心,将其留在皇宫里的信心。

  康熙二十九年二月初,已经康复的康熙亲自率领大臣谒遵化孝陵。二月末,康熙修改大清律法,明令禁止滥用鸦片,对贩卖鸦片、强迫他人吸食鸦片者予以严厉惩处,最高刑罚为斩首之刑。对于吸食鸦片者亦要将其拘禁于医馆之中,派遣医者助其戒除烟瘾。

  三月中旬,康熙命大臣修三朝国史。四月末,康熙命大臣编修的《大清会典》修成。五月初,康熙下旨将文书馆改为御书处,专司拓刻、临摹皇帝诗文法帖手迹等诸事。

  六月初,噶尔丹率兵入犯乌珠穆沁,发动了一场叛乱。

  康熙得知此事之后雷霆震怒,立即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任命大阿哥胤禔为副将,派二人率军队出征古北口;与此同时,康熙又命恭亲王常宁为安远大将军,率军出征喜峰口。康熙亦亲自率领八旗将士御驾亲征,驻博洛和屯。

  由于康熙早已在蜜菀的提醒下备了许多西洋药,因而在康熙染上疟疾的时候,及时用西洋药治愈了疾病,并没有因疾回銮。

  八月初,康熙亲自率领清军与噶尔丹于乌兰布通激战数日,由于康熙御驾亲征,使清军士气大振,战斗力比从前增强了数倍,加上新建的火*器营在与噶尔丹率领的士兵作战之时,使用了大清新研制成功的先进火*枪与大*炮,令噶尔丹的军队溃不成军,清军大获全胜。

  噶尔丹见康熙率领的清军实力之强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心里十分清楚即使他再继续与清军作战下去,也讨不到什么好处,便派遣喇嘛济隆来向大清请和。

  而索额图由于未能立即率兵追剿噶尔丹,被康熙严厉责罚,康熙不仅对其进行了严厉的申斥,而且还下旨将其连降四级。

  第177章

  康熙御驾亲征, 自然不便带蜜菀母子随行。临行之前,康熙因怕蜜菀在他不在皇宫的时候受委屈,便赐了一块刻有他名讳的玉佩给蜜菀, 并且告诉蜜菀此块玉佩乃是当年顺治帝所赐, 只要蜜菀取出此块玉佩, 便有“如朕亲临”的功效, 关键之时可以保住蜜菀和孩子们的平安。

  蜜菀见康熙出征在即却依然不忘为她和孩子们着想, 竟然赐了一块这样的玉佩给她, 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动。

  蜜菀虽然收下了康熙赐给她的玉佩, 却并未想到这块玉佩当真能如此快的派上用场。

  起初康熙刚刚离开皇宫御驾亲征的前半个月, 后宫之中还算风平浪静。

  蜜菀每日与众位妃嫔们一起前往永寿宫向贵妃钮钴禄瑾瑜请安, 再跟随贵妃前往慈宁宫向皇太后请安。

  贵妃和皇太后对蜜菀一如既往的和蔼可亲,其余妃嫔们无论心中如何看待蜜菀,表面上却都对她笑脸相迎,如若不知内情者看到她们相处的模样, 甚至会误以为她们是感情十分要好的姐妹。

  然而, 不久之后, 前方竟传来了康熙在御驾亲征的途中忽然患病的消息。皇太后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 听闻康熙患病的消息之后,便一病不起,服了御医们开的良药也不见起色, 情况看着属实有些不大好。

  于是,后宫之中渐渐的便又有些对蜜菀母子不利的流言蜚语传了出来, 对蜜菀母子的命格有着诸多非议,后来还是贵妃出面, 严厉的申斥了几个爱嚼舌根的庶妃, 这才将流言蜚语平息了下去。

  就在那些看蜜菀母子不顺眼, 想要看他们倒霉的妃嫔们期盼着贵妃娘娘能够因为皇上和皇太后的病情相信蜜菀母子的命格与皇宫里的贵人相克的时候,前方又传来了康熙的龙体已经康复的消息。

  康熙还在写给皇太后和贵妃的书信中称赞蜜菀心思细腻,还说多亏了蜜菀的建议,他才会命随行的御医带上一些西洋药,才会在刚刚患有疟疾的时候便及时的服了对症的西洋药,有效的控制住了病情,这才能够康复得如此迅速,并未因病情影响御驾亲征,更没有贻误战机。

  皇太后得知康熙的龙体已经康复以后,由于了了一块心病,加上心情愉悦的缘故,身子也渐渐好转了起来。

  于是,皇太后和贵妃不仅没有责罚密妃,反而当着众位妃嫔们的面对密妃赞不绝口,还分别赏赐了密妃许多好东西,令那些一心等着看密妃倒霉的妃嫔们失望不已。

  正在众人羡慕密妃的好运气的时候,后宫之中却忽然发生了一件大事。

  皇太后与贵妃同时接到了一封匿名的告密信,称侍卫图里琛身上带的那串佛珠便是密妃娘娘当年所赠之物,还说密妃与图里琛之间有着暧昧的关系,甚至称二人在密妃当初跟随康熙回宫的路上便已经有了首尾,就连十一阿哥胤祥和十公主钰珩都并非康熙的血脉,而是图里琛与密妃背着康熙私通所生的孽种。

  图里琛生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眉眼之间的确与十一阿哥胤祥和十公主钰珩有些相似之处。加上图里琛当年的确曾经跟随康熙两次南巡,又曾经奉康熙之命在汤泉行宫驻守过一段日子,因而越发令告密信中所言之事多了几分可信之处。

  告密之人在信中仔细的指出了十一阿哥胤祥和十公主钰珩的容貌与侍卫图里琛相似之处,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皇太后和贵妃看了告密信之后,皆大惊失色。

  对于后宫妃嫔而言,无论是争宠吃醋还是命格不好,与秽*乱宫廷相比,都算不得什么大错了。

  此事即使发生在寻常百姓之家,都是夫家无法容忍的丑事,更何况是天下至尊的皇室!

  无论是皇太后还是执掌凤印的贵妃,都不可能容许任何妃嫔做出背叛皇上、与其他男子私通的丑事。即使此人是备受康熙宠爱的密妃也不会有所例外。

  况且此事还牵涉到十一阿哥胤祥和十公主钰珩的身份,皇太后与贵妃自然对此事格外重视。

  皇太后与贵妃未免打草惊蛇,起初并未声张此事,而是派人秘密捉拿了侍卫图里琛,果然在其身上搜到了一串佛珠。

  皇太后和贵妃又分别传了储秀宫伺候蜜菀的宫人们前去问话,让他们认一认可曾见过此串佛珠。

  素心和樱儿等人一见这串佛珠便认出了这正是蜜菀多年前丢失之物,便向皇太后和贵妃据实以告,称此物的确是密妃所有,只是已经丢失多年,当年怎么找也没有找到,没想到如今却又忽然出现了。

  皇太后和贵妃见素心和樱儿这两位伺候蜜菀的大宫女已经认出了此串佛珠果真是密妃的东西,再想到这串佛珠又是在侍卫图里琛身上搜到的,心里便难免多了一些揣测。

  皇太后和贵妃亲自带人连夜审问了侍卫图里琛,问他究竟是从何处得来的这串佛珠,图里琛却始终闭口不答,即使自己被用了大刑,也不肯吐露这串佛珠的来历,那副视死如归的模样令皇太后和贵妃不禁更加怀疑图里琛和密妃之间的关系了。

  皇太后和贵妃私下里商议过后,正欲在翌日继续严审图里琛的时候,图里琛却忽然自尽而亡。虽然图里琛在临死之前未曾留下只言片语,却令此事越发惹人怀疑。

  皇太后和贵妃听闻图里琛在死后脸上甚至带着柔和的微笑,似乎为了保护什么人欣然赴死的模样,再想到告密信中称图里琛迷恋密妃的容貌,对密妃忠心耿耿,甚至愿意为密妃赴死,两人不禁对密妃多了几分怀疑。

  于是,皇太后和贵妃为了验证十一阿哥胤祥和十公主钰珩是否与侍卫图里琛有血缘关系,便决定要分别取三人的鲜血进行滴血验亲。

  当日,皇太后和贵妃特意命人将胤祥和钰珩带到了慈宁宫,在尚未确定这两个孩子是否是康熙的子嗣血脉之前,皇太后和贵妃对他们还算客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