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老衲很坏[综民间故事] > 第37章 孟姜女哭长城2

老衲很坏[综民间故事] 第37章 孟姜女哭长城2

作者:乱世繁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1:11 来源:书海阁

“长公子莫怕,老臣没有为难你的意思,只是大帐之内酒气太重,也热得慌,带你出来透透风。”大师父说。

“可将军你刚才那是什么意思?”竟然伸手解本公子的衣裳,“大庭广众,又有众多兵士在此巡逻走动,不好吧?”

大师父哈哈一乐,伸手揽住扶苏肩膀,道:“得,咱们去帐篷里。”

“不可。”扶苏连忙躲开,左右环顾,道:“将军有话在此说即可。”

“那老臣就直言不讳了。”

“将军但说无妨。”

“你衣服里,藏了个女人。”大师父开口道,好家伙,这话一出口,远远近近巡逻的站岗的全把耳朵竖了起来。男人待在一起久了,别说看到母猪,就是听到“女人”俩字都能兴奋起来。

扶苏面色漆黑一片,冷声问道:“大将军这话什么意思?莫不是认为本公子乃是女儿身?还是认为本公子妇人之仁?”这就误会了。

大师父解释:“不是那意思。哎,公子别嫌老臣手拙。”说着一扬手,宝剑“仓啷啷”出鞘,剑尖闪着寒光一挑,公子外面那件长袍衣裳扣结全解,外衣落了下来,一个荷包也落在了地上。这荷包是他出行之前,爱妾梦姬赠给他的,里面塞了香料,一则除蚊虫,二则保平安,寄予了女郎的绵绵爱意。

现在落进了灰土里。

扶苏再好的涵养也几乎要破口骂娘,“蒙将军,您这个下马威,过了!”说罢振袖,转身欲走。大师父一把拦住了,拿剑尖再一挑,荷包破了,里面飘出一块绢布,里面是一张女子的小像。这女子眉眼极精致,眉梢隐约有一点小痣,妩媚多娇。

大师父倒吸一口凉气,“这——”眼看扶苏要发飙,大师父先声夺人,怒道,“扶苏公子刚刚大帐之中,说的话算什么?严已律人,宽以待己,没想到你竟然是这种长公子!”

扶苏一听,转怒为羞,扭头走了。大师父弯下腰来,捡起了这张小像。

回到自己寝帐之中的扶苏,有些郁闷。威信没有树成,还被蒙大将军看轻了,他心中懊恼。不过,他也没怪梦姬自作主张将小像放入荷包之中。这梦姬是他的解语花,两人感情十分要好,这次出征,他最放不下的,除了朝中的局势,就是梦姬了。

梦姬曾经叮嘱过自己,这荷包万不可离身,当时没多想,现在看来,那应该就是她自己把小像塞进去的。可能女人脸皮薄,没敢明说。扶苏心想,我还是出去捡回来吧。

结果自然是没找到,东西在大师父手里。大师父拿着那小像,肚子里琢磨,这次是要拆谁?害谁?这是哪个故事?

大师父记得和画像有关的还真有一篇。有个货郎每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叫卖,有一天,他捡到了一张女人的画像,正巧他也没媳妇,就自己收下了。下午经过一家花楼送货,楼上有卖笑的姑娘倚着栏杆坐着,他偷偷打量,楼上的姑娘往下啐了一口,正落在他脸上。哎唷,这可怎么好意思?姑娘赶紧把人喊上来擦擦脸。可这面对面一坐,正当年纪的孤男寡女,三两下就互相看上了。那花娘自己拿钱赎身,跟着货郎回到家中。两人简单地拜堂成亲,晚上凑着灯光仔细一看,这姑娘眼熟——原来真是那画像上的女子,这可不就是缘分吗?

两人都很高兴。

货郎在家住了几日,为了娇妻,为了生计,他重又挑起了担子出去走街串巷。新婚的妻子与他如胶似漆,让货郎贴身带着她的画像,想念的时候就看一看,千万不能弄丢。货郎很感动,路上就不时拿出来细瞧,我媳妇儿真美真好看!索性贴扁担上吧。

货郎刚贴完,一阵大风刮过,画像被风刮走了。一刮就刮到了当地一大户家里,正巧被那大户捡着了。

货郎回到家中,新娶的媳妇儿没了,后来一打听,附近有个大户家来了个如花似玉的女郎,长得特别俊。货郎越想心越慌,借着卖百货的机会,偷偷进入大户家一瞧,这可不就是他媳妇儿吗?喊她,她不听,叫她,她不应,仿佛就跟不认识一样。

货郎不依,拉着这女人好一番说道,可女郎不认识他怎么会跟他走呢?委屈得眼泪都出来了,大户回来一看,让家仆把货郎打了一顿扔了出去。

这大户十分喜欢这女郎,于是把那有缘分的画纸裱了起来,挂在了墙上。和美的日子过了一年,有一日,一只猫抓老鼠,将那幅画抓落了,掉在了地上,画纸脱了出来,正巧一阵大风吹过,被吹走了。

那女郎不久也失踪了。

后面又有富豪、高官等人接手画像,女郎也总是随之而至,巧合相遇,与众人分别一见钟情。故事的最后,女郎被货郎的执着追求所感动,最终还是嫁给了他,两人历经磨难,苦尽甘来,过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

大师父仔细回味这个故事,只记得大概,具体细节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又看看手上的绢布,总觉不正常。大师父本就有几分看相算卦的本事,又历经了几个神奇的小世界,从被附身之人身上都学到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本领,现在对于这种非自然之力颇有些能耐。刚刚在大帐之中,挨着扶苏公子坐着,他就恍惚觉得似乎两人中间站了个女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直到这张小像落在了手里,大师父才知道是为什么。

这画像上的女人,画的太真了!那眉眼精致得,仿佛是从人脸上撕下来贴上去似的,大师父打了个激灵,想把画像烧了,犹豫了一下,叠吧叠吧塞怀里了。

有人说,这不是找事儿吗,疑心不疑心的,一把火烧了,以后啥事儿都没有,安安心心的。

笑话!大师父是来这里过日子的?人本来就是故事话本的忠实爱好者,现在能当故事的创造者,多大的成就!

大师父躺着望屋顶,心里还琢磨,这事儿难办,故事的细节都不记得了,怎么拆呢?拆谁呢?去哪里拆呢?想着想着睡着了。其实不用他愁,正主没两天就该来了。

始皇二十六年,也就是九年前,嬴政灭六国一统江山,版图绵延千里。趁此时,他就有了打铁成热收服匈奴的意思,被李斯劝下了,一则匈奴居无定所,一打他们就散开,一走他们又回来了。二则匈奴没什么固定财产,没有城池居住,马背上的民族,收拾收拾,财产就全都卷走了,大秦根本无利可图。

而且,也不一定就能胜啊!派轻骑兵与之速战,粮草供应跟不上,那疙瘩的人太能跑了,粮草到时候都追不上自家的兵!如果派辎重大兵压境,军队可没那么灵活,很可能追击不上匈奴人。

中!始皇听了劝,不再提收服匈奴的事。

直到三年前,前燕人卢某献上“亡秦者胡也”的图谶,始皇很高兴,这是天意所授,谁都别拦着朕,打!派了蒙恬大将军率三十万精兵强将,一路纵兵北上,一举收复了河南、榆中地区,接着又收复了高阙,直抵阴山及河套地区。匈奴东躲西逃,灰溜溜逃回了大漠北方。可他们动作轻迅,抢一处换一个地方,秦军哪怕收复了那些地方,实际上也不能很好地安排人民大众生产生活,始皇帝研究了一番,修长城吧!

战国时期修长城墙抵御外敌的不少,这办法对匈奴尤其有效。有了长城,修了直道,秦兵可以三天三夜内直达阴山,随时给匈奴致命一击。始皇想想都觉得心胸舒畅!

这主意确实不错,只是工程实在浩大。本来是蒙恬从手下的兵将,倒腾出一部分工程兵,专门修长城。可是这点儿人手,想在七八年内把齐赵燕几家的旧城墙连起来,再修上新的,没有几十万的人手,就凭这几万工程兵,能修道秦八世去。

始皇帝一想,没人那就征徭役!他最近几年一直忙着全国巡幸,一则安抚民心、震住全国,二来好好看看朕打下的江山。走了不少的郡县,看到民间还是有蛮多男人的,干嘛都赖在家里呢?来修长城吧!

反正每个家庭至少要出一个男人,这样算下来,全国上下也能攒出几十万人来。

可谁愿意抛妻弃子,远上北地,修长城去?好不容易天下不打仗了,以为能安生几年了,我大儿子还当着兵呢,小儿子刚长成,你又要拉走,还让不让人活了?!

北地苦寒,修长城又是个餐风露宿的苦差事,大家伙儿能逃徭役尽量都逃。范喜良一逃三十里路,偶入了孟家园子,撞上了孟家大女露出俩胳膊戏水,被人当流氓逮了。以为要糟糕,谁料因祸得福,男人少了,这大福气被他接着了。

本来是逃命饿得要死的人,转眼之间成了富家翁的女婿,穿暖了吃饱了、晚上睡觉媳妇儿搂着。哪儿来的天大的好事儿!

刚美了没三天,村正带着一帮子人挨家挨户不由分说,拿人。一家抓一个壮丁,走走走,修长城去!不去?那可由不得你,绑上走人!到了孟家,孟老爷连忙奉上汤水点心,说了好一通话,偷偷摸摸又塞了银子,意思是能不能,悄悄就免了他家的徭役。

(未完待续)(订阅为0的就不要到文下指手画脚了。到处嫖不说,嫖到我还嫌我技术不好……哼,啊呜也是有脾气的动物!继续给正版订阅的小天使发福利!)

喜欢老衲很坏[综民间故事]请大家收藏:(wuxia.one)老衲很坏[综民间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