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 第228章 周年庆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第228章 周年庆

作者:明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8:16:34 来源:88小说

从1996年到1999年,‘幸福家居’已经成立三周年了。

‘幸福家居’的办公区也是一扩再扩,从刚开始的百多平方到现在的三层办公楼。员工也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两百多办公室人员。

如果加上施工队、工厂工人则已经超过了一千多人。

目前,‘幸福家居’的装修施工队就有12个,每个施工队的固定人员最少5个。如果项目大,需要更多的人手,则有施工队的队长请相熟的临时工。越来越多的外省人来到羊城谋生计,也不怕找不到工人。

‘幸福家居’的施工队人员主要来自H市的镇区,和陈知年也算是老乡关系。阿爸说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给老乡们一个机会的。

毕竟,不管请谁都需要工钱。

只要不惹麻烦,不管老乡不老乡的,陈知年都一视同仁。而且,‘家装’方面主要是吴慷在管理,施工队的人员招聘一直都是吴慷在做。

一些青山镇的老乡刚知道陈知年开公司的时候,的确想要走后门,想要找一份更舒适更高工资的工作。

很多人都觉得老乡就应该帮老乡,甚至有人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好像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就是无情无义,忘恩负义。

忘本。

他们找小叔小婶,找陈知年,甚至打电话给爸妈。说来说去,就是想要进‘幸福家居’工作。很多人都说,请谁不是请?

请老乡还能帮忙管理其他人呢。

是的。

老乡们就是这么自信。

其实,这是很多小工厂、小作坊、小工程队的操作,习惯性的觉得老乡、熟人更可靠,更可信。

别说一些小作坊,就是通天公司也一样。马小琴能当财务经理,是因为她是马总的妹妹,能让马总信任。

很多小老板都觉得财务要是自己人才放心。

所以,也有不少亲戚找陈知年自荐管理财务。

不过,都被陈知年拒绝了。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老乡,陈知年通通拒绝后门。

陈知年告诉他们,想要工作可以,通过招聘堂堂正正的进来。她是不可能为任何一个人开后门的。

当然,除非这个人是她老爸,那就另说了。

公司是她的心血,也是她的未来,不可能因为‘老乡’两个字而毁掉。说她无情无义也好,说她冷血无情也好,陈知年坚持自己的原则。

想要工作?

可以。

应聘。

大部分人听了陈知年的话,虽然觉得她有些不近人情,但也去认认真真的应聘。有本事的人,不怕应聘,没有本事的人,陈知年也不要。

应聘各种岗位的老乡都有,不过,除了装修工就是销售最多。

很多建筑工本来就有手艺,对装修一行也是驾轻就熟。应聘的人只要没有大的人品问题都被招聘。

因为‘幸福家居’很却装修工人。

虽然在‘幸福家居’做装修工的工资不高,但不用日晒雨淋,也不用担心包工头卷款跑,还有各种福利、补贴。

各种补贴加起来,甚至比做建筑工赚的钱还多。

做建筑,一般都是在工程完结的时候结算工资,这就潜在一定的风险,担心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可能还拿不到工钱。

在‘幸福家居’做装修工,每个月按时按工作量拿到工钱,不用担心,不用操心。工作时候的安全措施也是‘幸福家居’统一准备,不用担心有安全隐患。

‘幸福家居’的装修工在入职前,公司会请人给大家做安全培训,如何规避施工中的危险?如果确保安全?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如何最大程度的保全性命?

施工前,队长也会统一检查安全设备,确保每一位装修工人的安全。

‘幸福家居’把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让很多人感觉到安全。以前做装修工的时候,连安全帽都没有就干活了。那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如果出了问题?

也只会觉得对方运气不好。

但入职‘幸福家居’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重不重视的问题。

青山镇越来越多的建筑工应聘到‘幸福家居’做装修工。每个月有交通补贴、食宿补贴,夏天还有高温补贴,过年过节还有礼物和现金,谁不说陈知年大方?

当然,陈知年的大舅除外。

大舅在知道陈知年开了公司后,就找了过来,让陈知年介绍生意,更大言不惭的想要承包下‘幸福家居’的所有装修工作。

陈知年知道,大舅是想从她手里承接工作,然后再承包给别人,赚中介费。这样一来,就很难控制质量,陈知年当然不会同意。

大舅是什么样的人,陈知年再了解不过。为了赚钱,大舅是什么都能做得出来的,到时候,别说高质量,可能连豆腐渣都不如。

到时候,装修工程的质量出了问题,大舅肯定也是死赖到底的。陈知年可是不止一次的听过大舅对追债的人耍赖‘要命一条,钱没有。’

所以,陈知年是不愿意和大舅有过多牵扯的,更不愿意‘幸福家居’和大舅有牵扯。大舅是惯会扯大旗为自己谋福利的人,陈知年可不愿意自己被利用而不自知。

没脸没皮,没有底线,喜欢扯大旗......这就是陈知年眼中的大舅。

两年前,陈知年刚和周辞白结婚,手里也有些钱,然后就在羊城不太繁华的地方给爸妈买了一块地,建了一栋七层的小楼收租。

想着,即使以后爸妈不工作了也能靠收租赚生活费,不需要伸手向儿子儿媳妇要钱。

爸妈现在辛苦赚钱,一方面是想要多给儿女留些钱和东西,一方面也是想要为养老做准备,自己手里有钱心不慌。

虽然说养儿防老,但很多时候老人还是愿意自己手里有钱。

建了小楼,需要人管理、打扫、收租,大舅知道后,立刻找爸妈诉苦说他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愿意免费帮爸妈管理小楼,只要给他一间房就好。

不知道大舅和爸妈说了什么,也不知道爸妈是怎么商量的,竟然同意了。

陈知年知道的时候,大舅和大舅母已经搬进了小楼,以主人自居。陈知年觉得大舅不靠谱,有肉包子打狗的担忧,但也无奈,因为大舅已经搬了进去。

请神容易送神难。

果然,大舅收到租金根本就不给爸妈。

爸妈再三催促,大舅理直气壮,“就当是借的,等我有钱就还。”

‘一有钱,马上还。’这是大舅的口头禅。这几年,就没少听大舅说这句话。

但他什么时候有钱?不知道。

即使有钱了,大舅也不会还的,他只会拿去投资他口中所谓的能发财的‘大工程’。这些年,大舅欠的钱越来越多,被追债的次数多了,大舅的脸皮越来越厚,人也越来越无赖。

欠钱的才是大爷,大舅还嫌弃爸妈追问太多。甚至还朝着爸妈发脾气,“又不是不还,催什么催?”

如果爸妈说手里没钱了,需要钱周转?

大舅更是光棍“找大妹去。她有钱。”甚至还恨铁不成钢的教爸妈问陈知年要钱,养大女儿有什么用?

当然是赚钱了。

大舅觉得爸妈很傻,花费了那么多钱才等到陈知年大学毕业能赚钱,竟然让她早早的嫁人了,还不要礼金。

这不是傻子是什么?

每次爸妈问大舅要租金的时候,大舅就让爸妈问陈知年要钱。

大舅甚至还以长辈的身份给陈知年打电话,让她多孝顺爸妈,不要嫁人了就不顾娘家。陈知年都要被气笑了。

就没有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

就这样,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大舅没有给过爸妈一毛钱租金,小楼成了大舅赚钱的来源。最让陈知年生气的是,大弟因为工作关系在小楼住了两个月,大舅竟然还收他的房租和水、电费。

大弟给了房租,也没有和任何人提起。

如果不是一个老乡告诉陈知年,她还真不知道这件事。

陈知年起得直接给爸妈打电话,问问他们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由得大舅作践大弟?为什么要把小楼给大舅管理?

明知道大舅是什么样的人,竟然还肉包子打狗。

这的太气愤了。

而陈知年不知道是气大舅,还是气大弟。让她很长一段时间对周辞白耳提面命,一定要教育好周小也,可以不给社会做贡献,但绝对不可能像大舅那样拖社会发展的后退。

“有个这样的儿子,还真不如生快叉烧。”陈知年气愤,但也替外公外婆心塞。

虽然气愤大舅的无赖,但爸妈说‘都是亲戚,不能撕破脸’,陈知年只能忍着。

不然,还能怎么办?

爸妈说‘大舅以前对你很好,给你买书包和练习本。’

好吧。

因为小时候大舅对她的好,她只能一忍再忍。

虽然气愤,虽然讨厌,但陈知年依然做足晚辈的姿态。

直到有老乡告诉陈知年,大舅竟然想要把小楼卖掉。陈知年惊呆了,然后才知道,原来大舅一直对外宣称,小楼是他的,甚至还伪造了乱七八糟的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文件。这样的文件也不过是骗骗没有文化的暴发户而已。

大舅和老乡借钱,老乡不同意,他就财大气粗一脸得意的说道:“怕我不还?呵呵。我有一栋楼在。”然后把准备的文件甩出来。

呵呵。

脑子完全不用在正途。

大舅以小楼为底气,找老乡借了不少钱,别人不愿意借?

大舅说:怕什么?我有一栋楼在。我要是还不起,这栋楼就是你的了。

借来的钱?

全部填进了他所谓的‘大工程’里去。

有些心术不正的人,简直就把大舅当水鱼一样溜。骗大舅说能拿到大工程,但需要请客吃饭,需要打点,大舅就傻乎乎的请客,打点,送礼。

最后项目拿下来了,和他却没有关系。

陈知年很奇怪大舅的脑子到底是什么构造?一次次被骗,他竟然一次次的相信。

可能是太执着接到大项目了,大舅只要听到能接‘大工程’就脑袋发昏,别人说什么都相信。

为什么要卖小楼?

因为有人骗大舅说能接到大工程,让他准备好钱,免得到时候因为资金不足而和大项目失之交臂。

大舅把注意打在小楼上。

还理直气壮的说‘就当我借的,等我赚钱了几倍还。’

如果不是周辞白拉着,陈知年当即就要去找大舅说说道理了,怎么能有如此无耻的人?怎么能有如此蠢的人?

一把年纪了,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竟然这么容易上当,被骗。

周辞白拉住冲动的陈知年说,和大舅讲道理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最重要的是及时止损。

为了减少损失,陈知年以生意失败了需要现金周转为理由,让爸妈同意卖掉小楼。为了不让大舅闹事,陈知年还一再叮嘱爸妈,千万不能告诉大舅。

陈知年偷偷卖掉小楼。她很庆幸自己的当机立断,因为她的买家和大舅找来的买家,竟然同一天看房。

然后陈知年站在旁边,眼睁睁的看着大舅被揍。

陈知年还很好心情的给大舅科普这件事引起的相关法律责任。

不能因为无知而犯罪。

大舅气得直骂陈知年,然后给爸妈打电话,给外公外婆打电话,告状说陈知年仗着有钱就欺负他这个没用的舅舅。

爸妈无奈的表示,这一年多的租金不用还了。

相对于大舅,爸妈更担心陈知年,担心陈知年卖掉小楼还不够周转,匆匆从东莞过来,带上了这些年的全部积蓄。

看着爸妈用蛇皮袋装着的钱,陈知年傻了眼。

原来爸妈听说陈知年生意失败后,立刻就把存在银行里的钱统统取了出来,还找人借了一些,然后装在一个又脏又旧的蛇皮袋里。

一路上,爸妈带着这个蛇皮袋坐公交车,坐大巴,没有人注意到这样的一个蛇皮袋,也没有人会想到这样的一个蛇皮袋里竟然装着十几万。

其实,这些钱大部分都是陈知年寄给他们的。这些年,养大陈知年姐弟几个,送她们姐弟读书,爸妈并没有存下什么钱。

陈知年工作后,每个月都给爸妈寄钱,才让他们存下了一大笔钱。这也是爸妈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就把钱送过来的原因。爸妈和青山镇所有的家长一样,觉得儿子养老,家里的财产都应该留给儿子。

对于女儿?

不像其他人那样要高额礼金,就是最深的爱了。

因为这笔钱是陈知年寄给他们的,所以他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把钱给陈知年。

而陈知年看着蛇皮袋里用一层层黑色塑料袋包裹着的钱,差点惊爆眼球,这操作......绝对满分。

不缺钱的陈知年当然不会收下爸妈的钱。而且,她还要告诫爸妈,绝对不能和大舅有钱财上的牵扯。

至于之前的租金?

不还就不还吧。就当是她这个外甥女孝敬舅舅了。

陈知年卖掉小楼,大舅之前撒下的谎言也被戳穿,天天被债主追债,甚至被打了好几顿。如果不是大舅逃得快,还差点被砍了手。

没办法,大舅只能躲回乡下老家去,躲在外公外婆身后。

陈知年也不愿意让外公外婆受惊,但大舅......只能感叹一声,外公外婆的不容易,然后更加重视小也的教育。

三观从娃娃抓起。

千万不能学大舅,否则,她可能会被气死的。

这样的大舅,陈知年怎么敢和他合作?这样的大舅,陈知年怎么敢把‘幸福家居’的装修工程承包给他?

她不傻。

这种‘养肥老鼠,饿了自己’的事情,她不做。

所以,即使外公外婆一次次的当说客,希望陈知年给大舅一个机会,帮帮大舅,陈知年也没有松口。

大舅改好了?

呵呵。

陈知年才不相信。

如果真的改好了,大舅就应该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天天在街上乱窜乱跳,想要找‘大工程’。

所以,陈知年只能一次次的对外公外婆说抱歉。

每次给外公外婆打电话,外公外婆都让她‘能帮就帮,你大舅还是比较有能力的。他就是运气不好。’

知道外公外婆不容易,但陈知年仍然不愿意和大舅有过多牵扯,她一直都是个自私的人,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她不愿意让步半分。

陈知年态度坚决,外公外婆也没有办法。

在外公外婆看来,大舅是怀才不遇,他们一直都觉得大舅是有本事的人,只是没有机会而已。但在陈知年看来,大舅是眼高手低,是好高骛远,说白了就是不愿意接受现实,喜欢做白日梦。

这样的人,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其实,怀才不遇和怀孕是一样的道理,不是所有大着肚子的都是怀孕,有可能是啤酒肚,也有可能是水肿,还有可能是肿瘤。

所以,即使大部分青山镇的建筑工陆续应聘到‘幸福家居’当装修工,陈知年也没有看在外公外婆和爸妈的面子上给大舅一个面子,给大舅一个机会。

再说,大舅想要的也不是装修工。

逢年过节,陈知年愿意给大舅红包,但就是不愿意让大舅到‘幸福家居’来上班。陈知年也知道,大舅常常在老乡面前说她冷血无情,一朝发达不认亲戚,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陈知年笑笑就过,没有必要计较。

而且,大部分青山镇的老乡们都不相信大舅的话。大舅自己都没有发现,他的信任值在亲戚朋友在老乡面前早就为负值了。

相对于大舅,青山镇的人更愿意相信陈知年的人品。

青山镇的祛湿贴能大规模生产,成为青山镇的支持产业,多亏了周辞白的舅舅。而周辞白愿意帮忙,是因为陈知年。

青山镇的祛湿贴好用、方便、见效,成为很多人的居家必备。青山镇的祛湿贴从青山镇走出,走向全国各地的家家户户。

祛湿贴的生意红红火火,赚了不少钱。

而这些,应该感激周辞白的舅舅全竞。

有钱了,李仁杰立刻就准备修桥、铺路。而陈知年第一时间响应,带头捐款。周辞白也以‘青山镇女婿’的身份捐款,其他女婿看到了,或多或少都会捐一些。

自从陈知年开公司的消息传回青山镇后,她就成为很多人的茶余饭后,讨论她如何成功?赚了多少钱?是不是青山镇最有钱的姑娘?

也成为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榜样。

读书没用?

放屁。

看看陈知年。

人家大学出来一年多就开公司赚大钱了。

女儿不如男?

放屁。

看看陈知年。

全青山镇的男娃加起来也不如一个陈知年能赚钱。

因为榜样的力量,不需要宋文老师动员,家长就逼着孩子上学,努力学习。以前,宋文老师说破嘴,家长也是一句‘读书没用,还不如打工赚钱’。但现在?

呵呵。

读书。

不读书就打断腿。

宋文老师常和陈知年感叹,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

所以,即使大舅一再明里暗里的诋毁,似是而非的说陈知年的坏话,但响应的人不多,相信的人就更少。

陈知年发财就不认识老乡?

放屁。

青山镇新校区的捐款榜上就有陈知年的名字,青山镇到H市这段公路边上的停车亭也有陈知年捐款的名字。

虽然愤愤不平的大舅常来打扰,时不时就来公司一趟,一脸哀怨的请求陈知年这个外甥女赏碗饭吃。

但陈知年根本就不但一回事,该干什么干什么。

当然,因为大舅常来公司卖惨,可以说是看着‘幸福家居’发展起来的。

‘幸福家居’发展势头迅猛,让很多人为之一振,然后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一行业中来。有人赚钱,然后慢慢做大;也有人亏了本,从此远离。

发现赚钱的行业,大家好像海浪一般的涌来,前赴后继。发现,这一行并不是想像中的容易赚钱,然后又如海浪一般慢慢退去。

而留下来的则会越发的坚定。

‘幸福家居’在一重重的海浪中生存下来,然后慢慢发展壮大。

不知不觉,‘幸福家居’已经成立三周年了。

周辞白建议陈知年,“三周年,肯定要好好的庆祝。”

庆祝?

陈知年想了想,觉得的确应该庆祝。

毕竟,‘幸福家居’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而这些成绩是全公司人员努力的结果。陈知年决定让公司的同事提议如何庆祝,发奖金还是发礼物?或者是旅游?

周辞白是希望陈知年忙碌起来。虽然林萤光的死已经真相大白,陈知年表面上好像也接受了林萤光的去世,不再提起,不再突然流眼泪,但还是会时不时的走神,然后神情哀伤。

周辞白知道,她在想念林萤光。

但林萤光已经不在了,周辞白希望陈知年能慢慢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

忙起来,就没有时间想太多了。

为此,周辞白还偷偷找吴慷,让他多找陈知年谈工作,让她累到没有时间想其他的事情。

吴慷经历深思熟虑后,决定在‘幸福家居’三周年庆的时候大搞活动。

坐在公司的大会议室里,看着公司的新老员工,陈知年略带感觉的和吴慷说:“时间过得真快啊。”

“时间匆匆,不知不觉,大家已经陪着我和‘幸福家居’走过了三年。我感谢大家这三年来为公司做的贡献,谢谢你们。因为有你们,才有‘幸福家居’的今天。今天的会议内容主要是:总结过去三年的成绩,制定下一个三年计划......”

在创办之初,陈知年和吴慷制定了第一个三年计划。现在回顾过去,第一个三年计划完满完成。

不管是家居装饰还是家居用品都收获满满,超额完成计划。

‘幸福家装’以高质量、高标准成为行业标杆,而其最合适的价格成为了很多家庭装修的第一选择。

‘幸福家装’不追求标新立异,一直以‘合适’为前提的设计理念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欢。‘家’不是酒店、宾馆,不需要太豪华,舒适就是合适,温馨就是幸福。

舒适而又不失时尚,合适而又创新,这是很多人对‘幸福家居’的第一印象。‘幸福感’是‘幸福家居’设计的第一要求。

‘羊城’的房子越来越贵,‘幸福家装’的业务也越做越好。

家装业发展飞快,家居用品也与之齐头并进。短短的三年,‘幸福家居’已经有了自己的工厂,设计的作品被销往全国各地。

下一个三年计划是什么?

建一个家居购物商业广场,所有家居用品一站式购物。只要和‘家’有关的物品都能在这里买到,淘到。

这里不仅有最新的创意,还有最潮流的复古。

吴慷皱皱眉头,“只销售家装、家居用品?”

陈知年点点头,“嗯。主要是这方面。”想了想,陈知年又加上一句,“像白马服装批发城只做服装生意那样,但我们的家居商城也主要是家居用品,家具、床上用品、餐具、酒具等等。”

“不过,白马服装是批发为主,零售为辅。但,我们的商城则是以零售为主,批发为辅。”陈知年主要是想把家居市场集中起来。房子越来越贵,大家对家越来越重要,对家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家装、家居行业才刚刚起步,未来可期。

陈知年肯定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

建一个家居购物广场,这是陈知年在创立‘幸福家居’之初就定下的目标。现在,三年过去了,根据‘幸福家居’的发展,这项设想也是时候被提上日程了。

“具体还需要再讨论,现在只是一个设想......”

吴慷:“我觉得可以玩大一些。”

“嗯?”

“不仅仅是家居用品,还包括艺术品,例如书法、画作,例如木雕、竹雕、根雕......我们要建的不仅仅是一栋楼,也不是一条街,而是一个区,把家居和艺术结合起来......”

陈知年嘴角抽抽,“这个梦想,是不是有些大?”

一个区?

天哪。

真敢想。

陈知年觉得自己想要建一栋22层的大厦就已经足够让人震惊了,但吴慷比她更敢,他想要建设一个区。

用一个区来买家居用品。

这......

陈知年眨眨眼,“这,是不是发展太快了?”以‘幸福家居’目前的实力,玩不转这么大的项目啊。

陈知年还是觉得一个购物广场更靠谱。

‘幸福家居’经过三年的发展,有实力有资金建一个家居购物中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羊城越来越多的购物广场崛起。不过,主要是以百货、超市为主,主要是品牌入驻,吃喝玩乐于一体。

吴慷想了想,给陈知年使个眼色,意思是一会谈。

好吧。

现在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一会谈。

还是先谈论一下三周年的周年庆怎么玩吧。

奖金?礼物?旅游?

肯定选择旅游了。

毕竟,很多人都还没有旅游过。大家不是不喜欢出游,而是舍不得出钱去旅游。

很多人觉得旅游就是看山看水?

家乡不全是山水?

浪费了。

有这个钱还不如吃顿好的,买件漂亮的新衣服,或者存起来买房子。

旅游,可以是梦想,但让人花钱去实现就有些舍不得了。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穿,不能住的,省一省吧。

不旅游,好像对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

现在公司愿意出钱让全体员工旅游,大家毫不犹豫的选择旅游。如果能出国旅游就更好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既然大家都喜欢旅游,那就旅游吧。至于旅游的地点?我和吴副总商量后提供三个地方,然后公司全体员工投票决定。”

“暂时都是国内的景点。但我很希望有一天公司能财大气粗的请全公司员工到国外去旅游,让大家见识一下国外风情。”

旅游是公司给员工的福利。

至于顾客?

“大家有什么建议?”

打折?还是买满多少送多少?或者是设计限量版的工艺品?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最后,陈知年确定周年庆全场八折,买满八百就送特别定制的周年庆纪念品。这个纪念品不仅要有几年意义,还要有收藏价值。

1997年,‘幸福家居’以‘回归’为主题设计的工艺摆设就很成功,成为很多收藏爱好者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