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 第174章 一道又一道的坎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第174章 一道又一道的坎

作者:明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8:16:34 来源:88小说

第174章 174,一道又一道的坎

朱暖的孩子没有了,没有奇迹的话,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

陈知年看着病床上的朱暖,轻叹,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欠多少还多少,没有谁能例外。即使你自己忘记了,老天也帮你记着。

陈知年湿了手帕,轻轻的给朱暖擦脸和手。刚刚手术出来的朱暖脸色苍白如纸,看起来脆弱得不堪一击。

好像暴风雨中的小花,没有了生机。

可能是没有生育过,可能是还年轻,陈知年暂时不能理解这‘失去孩子’的痛苦,更不能对‘不能生育’感同身受。

朱暖受伤,她急,但却不会很难过。

她不会站在道德的至高点鄙视朱暖的选择和行为,也不会因为古太太的行为而同情朱暖。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负责,跪着也要走完。

陈知年不知道朱暖是否会后悔,但她确定世上没有后悔药。

人生可以修正,但不能重来。

陈知年拉着朱暖的手,却不知道能说什么,只有一句,“要好好的。”

“阿年。”

周辞白下班后去小叔家给陈知年带了饭菜和衣服,“你先换衣服,然后吃饭。”

满身血迹看着就触目惊心,所以陈知年去厕所洗了洗。但血迹并不容易洗去,大片大片的印子还在,看着就像和掉色严重的红色布料一起浸泡而被染色的后果。

看着有些狼狈。

“先换衣服吧。”周辞白把衣服递给陈知年,“你堂妹的衣服,应该合适。”陈知年是典型的南方姑娘的身高,但因为身材比例好,所以看着比实际身高要更高挑一些。

病房里没有厕所,陈知年只能去走廊外面的厕所换衣服,周辞白则把从小叔家带来的饭菜拿出来。

病房里不是只有朱暖一个病人,还有两个中年妇女。

小小的病房有三张病床,病床对面是一排可以坐的矮柜子,方便病人或者家属存放东西,一张病床对应两个小柜子。

周辞白把饭菜放在小柜子上,其中就有小叔听说陈知年朋友做手术而给装的黄芪老母鸡汤。

“阿年,赶紧吃饭。小叔准备了你最喜欢的白切鸡。”周辞白看着陈知年身上的衣服,忍不住的笑了笑,“很适合你。”

堂妹陈知了很喜欢设计复杂的衣服,例如泡泡袖、灯笼袖、蝴蝶结、荷叶边等等,觉得越复杂越好看。

是个把复杂当设计感的小姑娘。

但陈知年却更喜欢简单端庄类的衣服。

陈知年扯了扯被撕成一条条的衣袖,“不觉得很奇怪吗?”略紧身的t恤,衣袖却被撕成一条条,走路的时候,衣袖上的小条条一晃一晃的。

“你很适合亮色的衣服。”周辞白当了男朋友后,越来越会说话了,“很活泼。”

陈知年表示怀疑。

“真的。玫红色穿在你身上,显得气色很好。”

陈知年的脸型很得老天偏爱,属于‘青春不老’的脸型,很适合可爱一类的设计,青春无敌。但陈知年为了让自己显得更成熟稳重,上班的时候一般会选择黑、白、灰、或者是与之相近的颜色。

再加上陈知年有很多衣服都是林萤光曾经穿过的,更偏成熟端庄。

“年轻了十岁。”

陈知年直接送周医生一个白眼,“年轻十岁?十三岁?乳臭未干?”本来她就长了一张娃娃脸,穿这种可爱的衣服就显得更小,更幼稚了。

“总之很好看。”论说话,周医生绝对不是陈知年的对手,只能服软。同事说了,女朋友是要哄的。

如果吵架赢了女朋友,那距离女朋友要分手也不远了。

因为女朋友是没有道理可言的,不管谁对谁错,先认错总没错。不管女朋友对不对,反正表扬就对了。

虽然不用考试,但男朋友应该是人生中一门第三重要的学问。第一重要是父亲,第二重要是丈夫,第三是男朋友。

这三门学问都不需要考试,但却至关重要。

不仅仅对自己,也对别人。

学不好,不再是考试不及格这么简单,而是会伤人伤己,害人害己。

周辞白愿意去学习。

学习如何当好一个男朋友,学习如何去当一个有担当的值得被依靠的丈夫,学习如何成为一个能被孩子喜欢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好父亲。

他愿意一点一滴的却学习,然后和自己喜欢的姑娘去建造一家幸福的家。

周辞白拉着陈知年的手,“别纠结了。玫红色很好看,很适合你。”

“先吃饭。”

“朱暖没这么快醒过来,一会你去我的诊室休息一会。我和同事换班了,晚上值班。”

陈知年抬头看向周辞白,“那你岂不是要连续上24个小时?”

“没关系。晚上没什么病人,我可以适当的眯一会。”周辞白不觉得累,因为他刚毕业的时候,别说24小时,就是连续36个小时也是常事。否则,怎么会有人说医生是需要on coll36小时?

“好吃。”陈知年最喜欢白切鸡,吃得美滋滋的。

“小叔的手艺越来越好的。”

自从做了快餐后,小叔就开始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的厨艺。听说,小叔的白切鸡已经成为了这条街的一绝。

附近一些本地人常来买鸡回去加菜。

一只一只的买,虽然没有开餐赚得多,但也利润可观。

小叔还说,准备明年扩大店面,增加人手。

“真的好好吃。”陈知年吃着鸡腿肉,“这姜蓉应该加入了一点点陈皮。”

“这鸡也好。”不老不嫩,刚刚好适合做白切鸡。

“小叔说是从本地人手里买的家养鸡。”周辞白最近常去小叔家吃饭,也学会了如何透过毛色分辨,哪些是家养的本地鸡?哪些是养鸡场出的饲料鸡?

“我跟小叔学,以后做给你吃。”周辞白知道陈知年喜欢白切鸡,也愿意去学。

陈知年笑容灿烂,眼眉弯弯,眼睛里带着光,声音愉悦,“好啊。”

“我等着。”

看着陈知年的笑容,周辞白心情也跟着好。

这就是恋爱的美妙,你的心情会随着对方的情绪而波动起伏。

“你们这饭菜是哪里买的?应该不是医院饭堂吧?”隔壁病床的大婶笑着问陈知年和周辞白。

“医院饭堂的饭菜没有这么好。”

“医院斜对面的‘你好糖水店’。店里还有隔水炖汤,3元一盅,配料有黄芪、天麻、地胆头、茶树菇等等。鸡汤、鸭汤、排骨汤,任君选择。价钱公道又营养。”陈知年随时随地的帮小叔打广告。

“真的?这汤只要三元?我一会就去买一盅。”大婶乐呵呵的感谢陈知年,然后准备去买汤,但被病床上的妇女拉住,“妈,我不用喝汤。还是省点吧。”

原来,这是一对婆媳。

为了赚钱,一家人背井离乡来到羊城,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儿子和儿媳妇在建筑工地干活,而婆婆则在街上捡垃圾卖给废品站。

前不久,儿媳妇黄姐怀孕了,不再适合建筑工地,就跟着婆婆在街上捡垃圾。但五天前,在街上捡垃圾的时候,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已经七个月的孩子就这样没了,还伤了身体,好不容易才抢救回一条小命。

而好不容易积攒的钱瞬间就花去了大半。

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在读书,他们根本就不敢多花钱。如果不是陈知年喝的鸡汤味道实在太好,他们也不会多问。

因为外面买的汤水总没有自己煮的好,毕竟清淡。

清汤寡水的,看着就没有什么营养。

但陈知年的这盅汤不一样,看着就知道是花费时间熬煮出来的,药材的味道也浓。闻着就知道用料不少。

“妈,三元,我们一家人能吃一天了。”

“养好身体比钱更重要。”婆婆比儿媳妇更有见识,知道养好身体的重要性。

婆婆风风火火的买了鸡汤回来,“我问过医生了,说多喝鸡汤有好处。”其实,医生说,最好就是多补充营养。

但他们乡下人,哪里知道买什么营养品?医生推荐的那些,他们也买不起,还不如多喝鸡汤。

在他们看里,鸡汤就是顶顶营养的了。

“妈,你也喝吧。”

“我身体好好的,喝什么?浪费。你赶紧把身体养好,就是体谅我了。”

“赶紧好起来。多住一天,就多花一天的钱。”现在,儿媳妇住院,她照顾,只有儿子一个人赚钱。

而在医院更是花钱如流水。

难怪都说穷人不敢病。这一天天的,简直就是要把家底给刮干净。

看着这对婆媳,陈知年笑了笑。

虽然说婆媳是天敌,但也总有让人感动的婆媳关系。

“大娘,你这话很对。养好身体才能赚更多的钱。如果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的病痛,不仅自己痛苦,还影响工作,影响赚钱。”

“人的身体要是不好了,那就多少钱都不够糟蹋。”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重要。”陈知年一直都认为有好的身体才有好的生活,好的未来。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

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泡沫。

陈知年的阿婆就是一个愿意为大家牺牲的女人。她愿意一个人累着,苦着,吃最差的,干最累的,为的就是多给孩子留些钱。

厚的家底,让孩子们在嫁娶方面更容易些。

为了存钱,她起早摸黑的干活;为了省钱,她吃最少最差。

一辈子都是先别人后自己。

关于阿婆,陈知年记忆里最深的事,就是阿婆好像从不上桌。端着饭碗,夹两根萝卜干,蹲在院子的果树下就一顿。

其实,青山镇没有女人不能上桌的陋俗,但阿婆是坚决不上桌的。

她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从早忙到晚。

记忆里,全是阿婆忙碌的身影,地里的,果园里的,家里的......每天从地里回来,然后喂猪、喂鸡、为孩子,最后才是自己。

如果家里做了好菜,她就会一脸认真,‘我不喜欢吃......’

不管什么肉,都是一句‘我不喜欢吃。’

即使吃鱼,也是只吃鱼头和鱼尾,甚至是孩子们吃剩下的鱼骨头。

小时候,陈知年不懂,肉这么好吃,为什么阿婆会不喜欢?长大后,她懂了,那是一种圣母爱,愿意为了大家牺牲自己的圣母爱。

但等陈知年懂得为阿婆留一块肉的时候,阿婆却病了。辛苦了一辈子,营养不良,身体被掏空。

阿婆不愿意去医院,不愿意治疗,说浪费钱,有钱还不如存着给孩子们娶媳妇用。但阿爸和小叔坚持。

花钱如流水,家里的积蓄几乎都花光了,阿爸和小叔还借了不少钱。

但阿婆还是去了。

她自己没有了求生的**,因为担心多活一天就多花一天的钱。

很多大人都这样,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给家人最好的,却忽略了自己也是要被照顾的。总把付出当伟大,其实是傻。

陈知年:“养好身体才能赚钱,才能照顾好孩子。宁愿欠钱,也不要让身体留下任何隐患。”陈知年看向周辞白,“周医生?”

“对。阿年,说的很对。做人就要这样,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照顾别人。”周辞白摸摸陈知年的头,笑意明显。

周辞白很高兴,因为他和陈知年的三观是一致的。

陈知年和这对婆媳聊了起来,说说家乡,然后吐槽一下住院的费用。因为黄姐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了,所以对流产一事也看得开。

让他们郁闷气愤的是,撞倒黄姐的人逃逸了。

没有任何的赔偿,而他们也不知道去哪里找,只能不了了之。

想想就生气。

怎么有这样的人?

撞倒人了,一走了之,然后不闻不问,没有任何表示。

没有赔偿,也没有道歉。

黄姐和婆婆直接咒诅对方出车祸,被撞死。

“你们记住车牌了吗?”如果记住了车牌号码,陈知年还能找林萤光或者周航飞帮忙查一查,然后要个医药赔偿。

黄姐和婆婆都无奈的摇摇头,没有看清。

她们当时正在路边休息,一辆摩托车直愣愣的撞过来,婆婆当时也只顾着儿媳妇了,根本就来不及看对方的人和车牌。

那没有办法了。

“我相信老天有眼。这样的祸害开车,最后不是自己撞死,就是被别人撞死。”

陈知年抿抿嘴,老天就算有眼也忙不过来。

另一张病床上的妇女吴姐也加入聊天。吴姐是宫外孕,差点要了小命,照顾她的是亲妈。

至于为什么是亲妈照顾?

这就是别人不愿意说的尴尬了。

谁都没有问。

大家聊的是女人如何养身体。

陈知年虽然还是个小姑娘,但她读书多,看的杂志也多,特别是和周辞白恋爱后,常在周辞白家看书,看的多是医学杂志。

“你们广东人好像很喜欢喝汤,老火靓汤。愿意花两个多小时去炖汤。”

陈知年:“汤水有营养啊。”然后陈知年就老火靓汤的营养说了十多分钟,其中还具体介绍了最常见的几款老火靓汤,补血的,养气的。

“人家都说,肺主皮毛,皮肤不好了,头发干枯发黄开叉,多数是肺不好了。然后就要喝养肺汤,或者养肺膏......”

“我们广东人喜欢喝汤,因为我们对身体的反馈很敏感。身体哪里不好了?通常都会反应出来,但很多人往往都会忽略身体的警示,然后小痛变大病......”

周辞白看着陈知年笑了笑,然后起身去洗饭盒。

“这是你男朋友?还帮你洗碗。”吴姐有些羡慕的看着陈知年。

陈知年微微得意,“嗯。我男朋友。”

“真好。很少有男人愿意主动洗碗。”

陈知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虽然她想要炫耀男朋友,但也不好戳别人的心肝肺。吴姐的语气里满满的羡慕妒忌恨。

陈知年不知道别人,但在青山镇,厨房的活计从不分男女。

像陈知年阿爸、小叔都是会做饭,要洗碗的。而且,相对来说,做得比女人还要好。陈知年阿爸炒菜就比她阿妈炒得要好吃很多。

因为周辞白说朱暖要三个小时后才能醒来,所以陈知年拜托黄姐婆婆帮忙照看一下,又叮嘱了护士,然后去周辞白的办公室休息。

周辞白的办公室有一张小床,方便他平时休息用。

“睡不着。”陈知年眼睛闪亮的看着周辞白。

晚上值班比较闲,在没有病人,巡查过病房后,周辞白一般都用来看书。但现在,女朋友不让他看书,“我给你读书?”

陈知年点点头,“好。”

周辞白拿出一本今天刚到的外文杂志,“你不是怀疑你朋友得了产后抑郁症吗?这本杂志有一篇文章就是关于抑郁症的,还列举了好几个例子,其中有一个例子是关于产后抑郁的。”

因为曾经听陈知年说起过朋友的情况,所以周辞白在收到杂志的时候就第一时间看了这篇文章。

“嗯。你读吧。”自从回羊城后,陈知年就没有和陆秀娜联系过。想要写信的,但每次摊开信纸都不知道说些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和陆秀娜说话总多了几分小心翼翼。好像怕一不小心就戳中了她的敏感。

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

陈知年躺在小床上,听着周辞白用略带磁性的声音给她读书,发音带着一点点的美式。周辞白读一段,然后解说一段。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专业术语,让陈知年对抑郁有更清晰的认识。

陈知年听到津津有味。主要是周辞白的英语发音真的太正了,好像在听mp3。

“周医生,你的发音怎么能这么正?”羡慕妒忌啊。

在听mp3纠正发音之前,陈知年的英语发音带有严重的本土特色,这主要源自于她当初学习英语的方法。

因为担心自己记不住发音,所以陈知年在英语单词下面标注上自己熟悉的发音,粤语、普通话、拼音等等,那个最接近就用那个。

只有自己能看明白。

例如:土豆,potato(破忒头)

有例如:西红柿,tomato(特妈头)

不止陈知年,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这样。

本来教他们英语的老师发音就不太正,再加上各种的‘谐音’,然后也就他们自己同学能听懂。

陈知年大学的时候,就有老师表示,她的发音大部分都是不准备的。

后来,林萤光送了她mp3,要求她每天都必须抽时间听英语朗诵,然后跟着读,大声朗读,纠正发音。

三个多月过去,陈知年正在慢慢的把‘本土特色’扔掉。但发音还是不如周辞白。

“不要打岔。有什么问题,等我读完这篇文章再发问。”

陈知年立刻一副‘我是三好学生’的模样,点点头,“好。”

虽然批评了陈知年,但周辞白也主动解释,“我外公年轻的时候曾经留学。”当初,也因为这个留学生的身份让外公一家吃尽了苦头,家破人亡。

但这是一个时代的岔路,谁都不能怪,所有的苦和痛,都只能往肚子里吞。

周辞白被父亲送来羊城后,外公和舅舅都特别高兴,然后都想要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教给他。周辞白从小就跟着外公和舅舅学外语,起步就比陈知年高。

陈知年嘟嘟嘴,“好吧。我羡慕。”

“回头让外公教你。”

“好啊。外公最喜欢我了。”陈知年很喜欢周辞白外公,学识渊博,和蔼可亲,就是个平易近人但又见识广泛,博学多才的老爷爷。

陈知年成功踩下周辞白,荣耀上位,成为外公和舅舅的最宠爱。

陈知年撇撇嘴,“周医生,不要岔开话题,继续读吧。”

谁岔开的话题?

周医生表示,只能是他。因为女朋友是小仙女,是不会犯错的。周辞白继续读文章,陈知年依然听得认真,时不时的问一些专业问题。

有些周辞白能回答,有些他也不懂,想要查找答案或者咨询别人。

陈知年觉得陆秀娜应该是得了产后抑郁,“周医生,我要不要给她写信,建议她去看心理医生?她会不会生气?”

“我怕她想法偏激。”

对于陆秀娜的事情,陈知年总会情不自禁的带上三分小心翼翼。虽然两人的关系疏远了,但陈知年还是希望陆秀娜好。

但又怕‘有病看病’的表达意思,会刺激陆秀娜本来就敏感的心思。

“写吧。早看早确定早治疗。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还会让病情加重。很多抑郁症病人都有自杀倾向......”

陈知年点点头,“我现在就写。”

周辞白从抽屉里拿出一叠信纸给陈知年,然后递给她一支笔。周辞白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书,陈知年在写信,安静宁谧又温馨。

陈知年时不时的抬头和周辞白说话,打扰他看书。如果是别人,周医生早就黑脸了,但是女朋友,周医生只能陪着。

时间在一点一滴一分一秒的过去。

陈知年写好信,检查一遍。如果发现有错别字就划掉,然后在旁边写个正确的。但有时候也会懒得改,将错就错。

毕竟,一张信纸,如果被改了好几个地方,就真的有些难看了。所以,假装自己不知道有错别字。

陈知年从周辞白的抽屉找出信封和邮票。封口,贴上邮票,“我马上寄出去。”说干就干,陈知年立刻拿着信跑到医院门口。

医院门口有个邮筒,只要把信扔进去就好。

看着风风火火的陈知年,周辞白笑着摇摇头,然后看一眼时间,“朱暖应该快醒了,我们过去看看吧。”

朱暖还没有醒。

“周医生,你回去值班吧。我陪着朱暖。”陈知年摸摸保温壶,“也不知道鸡汤还热不热。”

“只要你不打开,就还热着。”

周辞白回去值班,陈知年小声和病房里的姐姐、大娘们聊天。只要陈知年愿意,她能迅速地和别人热火朝天的聊起来。

因为黄姐丈夫在建筑工地干活,而包工头也是他们乡镇的。陈知年就和他们说起五金材料,听说陈知年是做五金材料买卖的,黄姐惊讶得瞪大眼睛。

“还真看不出来,你一个小姑娘。”

“真厉害。”

“果然,还是要多读书。”

“多读书的姑娘就是不一样。”

陈知年把周康成的电话写给黄姐,“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周康成先生。”现在,陈知年的五金材料转卖都是周康成在联系业务。

自从在陈知年这里拿了大笔提成后,周康成不仅辞职,租了新家,还买了个二手的手机。其实,周康成的二手手机是从林萤光手上便宜买的。

陈知年听说周康成想买个二手手机,就问林萤光是否有不用的手机?林萤光有,周航飞也有,然后就便宜卖给了周康成。

陈知年从深圳回来后,林萤光也送了个新手机给她,方便她平时交际用。但陈知年见公司很多同事都没有手机,她一个小员工小萌新却带着手机,实在有炫富的嫌疑,所以上班的时候一般都是关机不用。

下班后再开机。

但很多情况是,她下班后也忘记开机。

很多时候,林萤光找她,也是打公司的座机。所以,手机就显得有些多余了。陈知年觉得既然这样,还不如不交话费?免得浪费。

但林萤光却冷眼看了她足足一分钟,让陈知年打消不交话费,让电话号码自动过期的想法。

“即使现在不需要,也可以打电话咨询价钱。质量方面绝对放心,都是供应大公司和大工程的材料,都有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黄姐虽然跟着丈夫在建筑工地干活,但她对工地的材料了解不多,都是缺什么就找包工头,包工头买回什么就用什么。

至于价钱?

不需要她一个小工去了解。

至于质量?

即使不太好,也不能说。都是出来求财的,谁也不敢去挡别人的路。

很多大工程的材料质量都不一定能有一个规范的管理标准,更不要说一些私人工程,小工程,用什么材料都是包工头说了算。

特别是一些包工包料的工程。

就算包工头使用了劣质材料,外行人也听不懂,有些人看懂了也不敢说。在没有具体的规范准则出来之前,很多事情全靠自觉。

“我听说现在的建筑材料一天比一天贵?”黄姐虽然不太关心材料的事情,但平时也能听到工地的人说起。

“嗯。是的。经济在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特别是现在各地都在拆旧建新,建筑材料贵是当然的,以后还会继续贵......”

因为陈知年阿爸是建筑工,所以和黄姐婆媳有不少话题。至于另一张病床的吴姐母女,只是安静的听着陈知年她们说话。

“阿,阿年。”朱暖缓缓醒了过来,第一时间去摸肚子,眼角的泪瞬间落下。

孩子,她的孩子没有了。

她这辈子都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了。

脑海里有一瞬间的空白,朱暖觉得自己的心也空了。

朱暖眼眶通红,呆呆的看着天花板,眼角的泪一滴一滴沾湿了雪白的枕头。朱暖满心的后悔,她应该听林萤光的话,早些离开羊城的。明明林萤光提醒过她,尽早离开羊城。

但是,她却没有当一回事,还高高兴兴的和小姐妹告别。

更让她恨意滔天的是,把她怀孕的消息透露给古太太的竟然是她的好姐妹。

这几天,她和好姐妹告别,并没有告诉她们自己怀孕的消息,但也有一些曾经怀孕的小姐妹看出了她的孕相。

好姐妹妒忌老古对她出手大方,也以为她想母凭子贵。现在偷偷生下孩子,等孩子再大些就认祖归宗,然后能分一笔财产。

然后因为妒忌,把消息透露给古太太。

“朱暖?”陈知年轻轻擦去朱暖眼角的泪,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她。有些事情,还需要自己想开,自己和自己和解。

“饿了吗?喝点鸡汤好不好?我小叔用黄芪炖的,补血。”陈知年摸摸保温壶,拧开盖子,“还热着。趁热喝一点?”

朱暖摇摇头,她没有胃口。

现在的她只觉得心口郁闷,什么都不想吃。

“喝点吧。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折腾自己的身体,更不要用身体健康来作为发泄郁闷的载体。”

朱暖的眼泪刷刷的落,“阿年。”

“其实,刚知道怀孕的时候,我没想生下他的。但现在,他不在了......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眼这个世界,我......”

“好痛的。真的好痛。”身体痛,心更痛。

这段时间,朱暖看了不少育儿类的书籍,一直在期待孩子的降临,然后还想着要当一个好妈妈。甚至为了不让孩子看不起她,她想要从此从良。

但是,她的孩子没有了。

那些拳头一下一下的落在她的肚子上......她好像能听到孩子在哭泣,在哭喊着‘妈妈救我’‘妈妈,救我’......

但是,她救不了他。

那些拳打脚踢落在她身上,但伤的是她的孩子。

“先喝点汤好不好?”陈知年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劝慰朱暖,只能握住她的手,“要好好的。”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想过的,虽然没有父亲,但我会加倍加倍的疼爱他。”

“我,我一定会对他好的,很好很好......我尽力去学习当一个好妈妈。”

朱暖满脸泪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陈知年拉着朱暖的手,“想哭就哭出来吧。哭过后,就好好养身体,好好过接下来的人生。”

孩子没有了,但生活还在继续。

时间,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伤痛而停止。

日子,只能是自己的。

陈知年轻声安慰朱暖,没有感同身受,更多是感慨。

朱暖呜呜的哭了起来,哭着哭着然后放声大哭。

对这个孩子,从一开始的排斥到后来的期待,到现在的失去......有一瞬间,朱暖觉得自己失去了全世界。

哭吧。

哭出来就好了。

陈知年拉着朱暖的手,陪在她身边。

哭够了,朱暖开始喝汤。

眼泪大滴大滴的落在汤盅里,混着着鸡汤喝下。

这条路是她选的,所有的痛也只能往她肚子里吞,混着血泪喝下去,然后让自己更坚强。

“阿年,谢谢你。”

“幸好,有你在。”

朱暖抿抿嘴,眼泪顺着脸颊落下。她第一次流产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她,还有沾湿了被褥的血。

但现在有陈知年,有朋友在。

“我是碰巧遇到。”陈知年相信,即使没有碰巧遇到她,古太太也会让人送朱暖去医院的。因为古太太想要的从来不是伤人性命,她只是不希望朱暖把孩子生下来而已。

对于古太太的身份来说,她这样的做法无可指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没有哪个女人能大度的看着私生子出生。

哎。

女人为难女人,都是因为男人。

朱暖眼神呆滞的看着陈知年,“阿年。”

“阿年。”

“阿年。”

“我在。”陈知年轻轻抱着朱暖,“哭过了,就要好好的。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知道。”朱暖扯扯嘴角,扯出一个很难看的笑容来,“我知道的,我的人生全是坎。”

“我爸妈重男轻女,所有女儿都是草,只有儿子是宝。”朱暖擦擦眼角的泪,然后嘲讽的笑了起来,笑容苍白,眼角苍凉。

像路边迷路的找不到方向的无助小孩。

“有一天,我在带弟弟的时候,不小心把他摔了,摔破了头,满头是血,我被吓坏了。我爸妈联手打我,用这么粗的烧火棍打我。”朱暖比划了下,“一棍一棍的落在我身上,我的手臂上,腿上,身上全都是伤。”

“很痛,很痛。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快要死了,活不过来了。”

“要被活活痛死了。”

“我想,就这样死了吧。好像也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但是,那天晚上,我弟弟,我一直妒忌的弟弟,他趁着我爸妈睡着了偷偷来看我。”

“那时候,他刚会走路不久。他的小额头上包裹着厚厚的白纱布,看起来头重脚轻,走路跌跌撞撞。但他坚持走到我身边,小心翼翼的拉着我的手,一声声的叫我‘姐’。还偷偷的在我的手心里塞了一颗糖。那颗糖是爸妈哄他打针时给他的。”

朱暖擦一把脸上的泪水,双手捂住脸,“我弟弟把头靠过来,然后我吹吹,他说‘姐,吹吹,吹吹就不疼了。’然后他也对着我的伤口一阵猛吹......”

“那时候,我就想着,我要活下来。我还有弟弟,原来我不是么有人疼的,我的弟弟那么那么好,我不能让爸妈的溺爱爱了他,我要把他教得很好很好......”

“再后来,爸妈要把我嫁给一个酒鬼换钱。也是我弟弟,是他把所有的零用钱给我,让我逃。为了逃走,我从山上摔下来......”

......

“我跳过了一个又一个坎。”朱暖看向陈知年,语气悲伤,“只是,阿年,为什么老天要给我挖这么多这么多的坎。走过了一个,又一个,还有一个。”

“我好累啊。”

“真的好累。好像没有力气继续走了。”

陈知年眨眨眼,“会好起来的。”

“风雨过后见彩虹,所有的苦难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我阿祖说,人的一辈子,享多少福,受多少罪,都是有定量的。年轻的时候,把所有的苦难都受了,剩下的就全是幸福安康了。”

这是小时候,陈知年哭着说想要吃肉的时候,阿祖哄她的话。现在,她用来哄朱暖,“先苦后甜。”

“所有苦难都会过去,都过去了。可能,下一个转角就是幸福。我们应该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正在下一个转角等着我们的幸福是不是?”陈知年掏出手帕擦去朱暖脸上的泪水,只是泪水越擦越多,越擦越猛烈。

朱暖紧紧的抓住陈知年的手。

“都会好的。”

陈知年词穷,来来去去都是这么几句话。

“你觉得人生全是坎,可也会有人羡慕妒忌你。羡慕你漂亮,妒忌你身材好。我们要往好的方面看。”

陈知年湿了手帕,轻轻的敷在朱暖的眼睛上,好一会再拿开。

“阿年,谢谢你。”

被冷水敷眼后,朱暖冷静下来,“阿年,你帮我交的住院费?”

“没有。周医生说,可以在出院的时候统一结算,他签了担保。”陈知年认真的看着朱暖,“医生说,你最好住院三天,出院后也注意保养,就和......”

“就和坐月子一样。”

医生说,流产和坐月子一样,都是要保养的,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年轻的时候可能不明显,但老了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病痛。

陈知年要上班,肯定不能留在医院照顾朱暖的。所以,朱暖请隔壁病床黄姐的婆婆照顾三天,每天10元,一共30.

黄姐的婆婆很高兴,保证会好好照顾朱暖。

看着朱暖冷静下来,陈知年也松了一口气,她真的不太会安慰人。然后陈知年又有些奇怪,古太太是怎么知道朱暖怀孕的?

如果不出意外,朱暖是准备明天一早离开羊城的。

一些都准备好了,就连火车票都买了。

怎么会在离开的前一天,突然遇上古太太?是不是太巧了?

朱暖脸色很黑,阴沉阴沉的,浑身散发着一种想要毁天灭地的气息。

“是我的好姐妹。”朱暖冷冷的笑了起来,“我不会放过她的。”杀人偿命。虽然她不能杀了对方给孩子偿命,但她绝对要让对方生不如死。

她先伤害了古太太,所以她并不能怪古太太心狠手辣。

她先贱,自甘下贱的当小情,所以,不能怪古太太作践。如果她是古太太,也是一样,会毫不犹豫的心狠手辣的扞卫自己的利益。

但是,她的小姐妹......呵呵。明明她们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但她却因为妒忌而害了她的孩子。

绝对原谅。

朱暖眼里闪过阴狠。

陈知年双手握住朱暖的手,就怕她乱来。

朱暖当然不会乱来,她还要继续赚钱给弟弟读大学呢。但是,她一定会让对方知道招惹她的下场。

如果不能发泄出心中的这口恶意,她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安宁。就好像失去第一个孩子的时候,那种痛是要一辈子相随的。

刻如骨髓,一辈子不能忘记,一辈子不能解脱。

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想起失去的那一瞬间,好像听到孩子在说‘我恨你’,然后是一辈子解脱不得的痛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