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皓月风云录 > 第九十三章 战报频传四境不安 刘瑜下旨监察各军

安妮忽的转身,怒目凝视阶梯之下。

只见一人双骑在御道上驰骋,电光火石间飞奔而至。

来人一身甲胄,背插五色令旗,一身尘土积的老厚,两匹战马明显消瘦了一圈。

令兵从马上飞跃而下,解了腰中佩刀扔在地上,一路小跑直奔太极殿。

令兵徒步上殿,单膝跪倒,道:“启禀陛下,兖州军报。”

刘瑜此时的心情已经极为恶劣,新年之初就战报频出,还有人血溅太极殿,这寓意简直……

刘瑜阴沉着脸,示意郭喜寿去拿军报。

郭喜寿许是被刚刚顾孟德的决绝吓住,有些踌躇。

“你个奴才,还不快去。”刘瑜不耐的催促道。

郭喜寿硬着头皮步下阶梯,小心的接过令兵的军报,见令兵并无过激之举,方才暗松口气,小跑着回道刘瑜身前,将军报呈上。

刘瑜懒得去看,不耐说道:“念。”

郭喜寿展开军报,道:“陛下万安,臣平夷领聂云遥拜。

今岁秋,山夷族塔塔部族首领宝达,出兵数万四处掠劫,臣遣麾下将士四下围剿,勉强平息战乱。

然,宝达不思天恩,于十二月初,于汉兰山东首肖岳峰上召集百部部众,祭祀天地登基为帝,自封:东夷大帝。

其登基三日后,杀上千汉民祭旗,出兵四十万兵伐东洲、兖州。

臣与东州御夷领领主周琦率军御敌。

然,山夷族骁勇,战阵间不畏生死。

同时,臣还在对阵中发现,山夷族打法有变,更有汉家兵法身影,臣不敢确保东境无忧。

期间,臣于敌对战三阵,虽互有胜负,但山夷兵马众多,拼消耗于我军不利。

臣叩请陛下知,东境之变关乎国本,请陛下发兵支援。

臣遥叩陛下,陛下万安。”

军报不多,却石破天惊。朝臣惊惧,皆议论纷纷。

刘瑜惊怒交加,喝道道:“大胆蛮夷!竟敢称孤道寡,真是气煞朕也!杨卿,你觉得该如何?”

杨杰出班说道:“陛下!臣觉聂云所言或有夸大之嫌。

汉兰山蛮夷众多,但多少年来都互不统属,塔塔部何德何能,能召集四十万大军?能有二十万人怕是都到顶了。

两领合兵共计二十万,对战山夷兵力上应无大碍。但山夷彪悍众所周知,顾,臣觉得,可令兖州和东州郡兵调归两领统属。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刘瑜犹豫,半响不语。

放权容易收权难,边关各领拥兵自重,切不可轻易再轻易下放兵权。

这是武帝临终前对刘瑜说的话。

这些年,哪怕刘瑜再昏聩,也依然铭记在心。

刘瑜的顾及别人不知道,郭喜寿却知之甚深,小心凑到进前,道:“陛下可是担心边军拥兵自重?”

刘瑜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郭喜寿贱兮兮的笑了下,道:“陛下!老奴的义子曾跟臣提过,想要制止边军拥兵自重,朝廷可派遣监军作为制衡。”

刘瑜闻言,来了兴致,问道:“哦?监军制衡?何意?”

郭喜寿回道:“陛下可派遣心腹之人于边军之中,监督他们作战。如此,边军的一举一动都在陛下掌控之中,也就不怕边军做大了不是?”

“好!”刘瑜喜形于色,忍不住拍案叫好。

赵广智一直看着郭喜寿在陛下耳边嘀嘀咕咕,怕这老阉货不利自己,出班说道:“陛下!何事如此高兴?不如分享于我等臣工。”

刘瑜也是高兴,不做隐瞒道:“朕觉得,锦州和东境之所以战事不顺,皆因朝廷监管不利。

顾,朕觉得,应该安排监军入各军之中,督促各军作战。众卿以为如何?”

赵广智急忙上前说道:“陛下圣明烛照四海,臣觉得可行。正好,翰林院学士皆饱读诗书,受圣人教诲,知书懂礼,可为陛下分忧。”

郭喜寿急忙跳出来,道:“陛下!赵公所言不无道理,但也有不妥之处。

翰林院学士虽饱读诗书,但多是世家门阀子弟,与各地豪强多有来往,若排他们前去监军,怕是会欺上瞒下,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老奴觉得,应在宫中内侍中挑选合适之人,为陛下分忧。”

赵广智眼神微眯,盯着郭喜寿看了半响,才收住要怼他的心思。

不少武将闻言皱眉,觉得此法或有不妥。

杨杰出班说道:“陛下,郭公公所言怕有不妥,外行指挥内行,如何行军打仗?臣觉得,军司府可为陛下分忧。

请陛下明鉴。”

郭喜寿在一旁阴阳怪气的说道:“军司府?呵呵……你倒是真敢想。

军司府和边军的关系更是盘根错节,去与不去也无甚区别。

依咱家看,你是准备让边军拥兵自重吧。

也是,您老人家统领全国兵马,可谓是位高权重,军中多少门生故吏皆出自你门下,这到手的权利,又怎么舍得让我们这些亲近陛下之人来指手画脚。”

“你放屁!老夫岂是贪恋权势之辈。”杨杰可没义务惯着郭喜寿,指着郭喜寿的鼻子骂道。

郭喜寿也是不甘示弱,叫嚣道:“你才是放屁!你如不贪恋权势,你辞官归隐啊!”

杨杰拱手拜天,神色庄重的说道:“老夫受先帝临终所托,辅佐陛下处理军事,岂敢轻易请辞。”

这话说的义正言辞,但不少人心中都鄙夷不已。

郭喜寿仗着刘瑜宠信,也是不怵,回怼道:“杨大人说的真是大义凛然,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咱家真是佩服得紧。”

杨杰被怼的直翻白眼,怒道:“阉狗!你把话给老夫说清楚,不要阴阳怪气的……”

“啪”

不等杨杰说完,一声脆响,将两人对话打断,刘瑜怒拍龙案,喝道:“闭嘴!两个当朝一品,在大殿之上如泼妇骂街,还要不要点脸面和体统?朝廷的脸都让你们给丢尽了。”

“噗通”。

两人齐刷刷的跪倒在地,机会异口同声道。

“老奴知罪,请陛下责罚。”

“老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刘瑜无奈的看了看两人,道:“都起来吧。

这大过年的,真不让人省心。

监军之事容后再议,先进行册封大典。”

“谢陛下!”两人近乎一口同声道,随后后相互瞪了一眼。

令兵退出大殿,礼乐再次响起。

然,老天似乎是对这次册封大殿有意见一般,刚刚响起的礼乐再次被马蹄声打断。

刘瑜面沉似水,众臣似乎都已经麻木,安妮脸黑似锅底。

她想知道,新汉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在其册封大典上,有这么多人出来捣乱。

她国破家亡,千里逃亡进入新汉,放弃公主的尊严,以谄媚之身得汉帝宠幸,好不容易要册封贵妃,却接二连三出现变故,这是上天再故意刁难她吗?

只见来人同样一骑双马,冲至阶梯下甩镫离鞍,将腰中佩刀交付侍卫手中,匆忙小跑进入太极殿。

来人单膝跪地,手托战报高举于顶,大声说道:“启禀陛下!北境加急军报。”

刘瑜这次真的怒了,指着杨杰沉声道:“你去拿了,念与朕听。”

杨杰只感觉手心全是汗,缓步走过去,接过战报,展开后匆匆扫了一眼,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刘瑜见杨杰久久不语,就知战报上也不是什么好事情,下意识的吼道:“朕让你念!”

杨杰吞咽了一口口水,小心的偷瞄一眼刘瑜,才小声念道:“陛下万安,臣镇蛮领领主柳战遥拜。

今岁,北境暴雪,草蛮突然起兵五十万进犯北境。

因战事突然,加之有武将投敌,致使袍泽道已经失守,臣亲率镇蛮领十万将士镇守樊城一线。

军情紧急,请陛下发兵支援。

臣遥叩陛下,陛下万安。”

“万安?万安?连袍泽道都丢了,朕还怎么安!救兵!救兵!朕哪有那么多救兵?”

刘瑜已经没了帝王的修养与仪态,近乎咆哮的在太极殿中嘶吼。

百官高呼“陛下息怒”,一个个跪的笔直,如同演练过一般。

“别他妈都跪着,说说应该怎么办?”刘瑜咆哮着道。

群臣三缄其口,一个个跪的笔直。

刘瑜气愤的离开了龙椅,在龙案前来回踱步,那焦躁的模样,是人都看的出来。

似乎如此如此仍不解恨,随手抄起龙案上的笔洗,直接扔在了御阶之上。

郭喜寿小心的凑到近前,压低声音说道:“陛下!今日喜贺新春,还要册封贵妃,是否先把流程走完。”

“啪”一声清脆的巴掌声,响彻整个大殿。

刘瑜指着被扇倒在地的郭喜寿,大声骂道:“玛德!你个狗奴才!你是猪脑子吗?敌人都打上门来了,朕哪还有心思想女人,嫌命长吗?”

郭喜寿被扇倒在地,表面捂着脸一副诚惶诚恐,心里则暗骂自己愚蠢。

任谁都看的出,刘瑜正在暴怒阶段,谁上前搭话,谁就是找虐。

刘瑜连看都没再看郭喜寿,指着殿内群臣吼道:“刚刚那校尉说的没错,你们就是一群酒囊饭袋。

刚刚不是说国泰民安吗?刚刚不是说四境太平吗?

如今,乱民四起,东境山夷起兵犯境,北地草蛮攻陷袍泽道,这就是你们说的国泰民安?这就是你们说的四境太平?

你们这些饭桶,一天天就会歌功颂德,朕要你们有何用?

这大过年的,真他妈让人扫兴。”

郭跃适时出班道:“陛下!臣郭跃有本要奏。”

刘瑜不耐烦的道:“说。”

郭跃说道:“陛下!臣觉得,值此危难时刻,陛下应乾刚独断,遣监察使入各军,行督战之责。”

刘瑜面色依旧阴沉,但语气不在那么生硬,道:“那北境战事当如何?”

郭跃恭敬道:“监察使乃陛下钦点,带帝王威仪,入各军皆如陛下亲临。

如此,前线将士必定奋勇当先以一当十。

东境、北境必定无忧。”

刘瑜闻言大喜,随命人封赏郭跃。

随着此间事了,册封之事继续,只是众人都没了开始时的随意,一个个皆是心事重重。

亲春朝会也在这诡异且凝重的氛围中草草结束。

朝堂之事不知怎的就被传了出去,市井有流言传出:三骑飞马入皇城,搅了新年,扰了册封,安妮乃番邦妖女,顾上天示警,新汉方由此劫。

后世更有所谓的史学家称:新汉之所以灭亡,皆因妖女乱国所至。若无安妮此女,新汉或许不会那么早亡国。

但也有一些后世学者认为,将一国兴衰归罪于一女子,真是可悲、可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