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隋乱 > 第二章 壮士(13)

隋乱 第二章 壮士(13)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6:56:10 来源:免费小说

  秦家、罗家虽然算不是上什么世家勋贵,在当地也是远近数得上来的大户。牙行掌柜不敢怠慢,先命请几位军爷进内堂落座,请小厮捧来茶水,然后才弓着身子相询:“秦爷寻管家,怎么不找家养的提点,反而到外边来雇生面孔?”

  管家是主人的心腹,寻常人家很少雇佣这个层次的仆役。即便是官员异地上任,也是从老家带了去,或找朋友推荐,轻易不请生面孔。如果不是李旭身份特殊,秦叔宝也可以给他介绍一个知根知底的当地人。但连太守大人都避嫌了,老于世故的秦叔宝当然不敢越俎代庖。

  道理是这个道理,话却要说得圆转,秦叔宝笑了笑,低声回答:“我这位朋友,朝廷里有名的李郎将来历城公干,暂时需要一个老成持重的帮忙。寻常人家的粗痞,怎能送到他面前现眼!”

  “原来是那天单骑闯透敌军大阵的李爷,小老儿眼拙,眼拙。能给忠勇伯府当管家,走在人前胸脯都能抬高三分。小老儿要不是不中用,都得把这坑人的店铺关了,自己把自己送上门去!”牙行掌柜的是个人精,得知今天主顾是李旭,阿谀之词立刻滚滚而出。

  “你先别卖嘴,赶快去找人。要识文断字,能写会算,有中人担保,模样还要齐整,别拿歪瓜劣枣来凑数。如果你家李爷用着不顺手,休怪罗爷我过来拆了你的铺子!”罗士信嫌他饶舌,用手指在桌子上重重地敲了一下,喝令。

  “小老儿知道,小老儿知道!”掌柜的连声答应着,跑到外厅,在一群找事情做的人里边寻觅条件合格者。

  附近各州县盗匪横行,导致很多本来家道殷实的人背井离乡到历城中躲避兵火。城内物价高昂,这些人花光了积蓄,只好放下身段,想尽一切办法赚取糊口之资。管家的地位虽然已经等同于奴仆,但毕竟比寻常奴才身份还高一些,所以,只花了小半盏茶时间,掌柜的已经带着四个三十岁上下,身穿长衫,模样周正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

  “这几个,都是咱临近的鲁郡人,都读过书,能算帐。城里也有亲戚能证明他们家世清白,手脚干净!”牙行掌柜将四个人一溜排开,向李旭逐一介绍。

  四人来自孔子故乡,虽然落魄了,举止中犹自带着一股书卷味道。其中左首一人姓赵,原来是博城一家珠宝首饰店的帐房先生。今年春天流寇入城,主人家的货被贼卷干净了,全家跳河自尽。他跟着失去了饭碗,不得不来历城投靠亲友。

  左首起第二人姓张,是个行脚商,半路货被盗匪所劫,因此也不得不流落他乡。

  左首起三个人姓周,是个耕读传家的老实人,家里原有些田宅,可惜田宅距离匪窝太近了,每年打下的粮食根本不够给土匪交“买平安钱”,所以也只好外出逃难。

  最后一人姓孔,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圣人后裔。看年龄只有二十七八岁,大约是觉得卖身为奴愧对祖先吧,入了门后头一直低着,眼睛根本不敢与人对视。

  如何挑人,李旭根本不在行。听掌柜的把四个应募者的背景介绍完之后,反复考虑了小半天,然后硬着头皮走到姓孔的书生面前问道:“这位兄台年龄不到三十吧?家中还有什么人没有?”

  “不,不敢。小人,小人今年二十七,七了!家人,都,都死了?有个远方表舅,在,在历城给人帮忙卖靴子。”孔姓子弟结结巴巴地回答。

  “这个人不能用!”没等李旭做出决定,罗士信已经站了起来,大声建议。

  闻此言,众人皆吃了一惊。那姓孔的子弟则恼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来钻进去。不待众人询问原因,罗士信上前几步,指着姓孔的子弟鼻子骂道:“奶奶的,才二十七岁,有手有脚的,又没有家人需要养,何不去军中博取功名?屈身给人做管家,不枉了这个姓氏么?”

  “不,不会武?力气,力气也小!”孔姓子弟脸红得几乎滴出血来,嘟嘟囔囔地替自己辩解。

  “不会武,不会学么?没力气,吃饱了饭,每天抗着沙包跑上三个月,肯定就有力气了。这种人自己没骨气,做什么事情都能找到一个好借口。看上去唯唯诺诺的,心肠坏起来却比谁都狠!找他做管家,不知道哪天就被卖了去。”罗士信指点着孔姓子弟,大声数落。

  对方为人其实未必如他所言那样不堪,但在罗士信这个十四岁时就投军杀贼的少年英豪眼里,当然看对方全身上下任何一处都不对劲儿。秦叔宝见那孔姓子弟被数落得已经快哭出声音来了,于心不忍,赶紧上前推开罗士信,低声数落:“你还指望人人都像你,生来就是胆大包天的!”抬手拍拍年青书生的肩膀,他又补充了一句:“罗督尉说的话虽然糙,但也是个道理。你如果豁得出去,我军中正好缺个替弟兄们记录战功的。没薪俸,但至少不会饿死!”

  “谢,谢过秦爷。但家中祖训,不得,不得与”读书人向后退了半步,憋了好办法,才用极其小得声音将后半句憋了出来:“不得,不得与武人,武人为伍!”

  这半句话他说得极其别扭,即便是罗士信这种没什么心机的,也明白原意应是“不得与兵痞为伍”之类的腌臜话。气得破口大骂,上前便欲给报以老拳。秦叔宝手疾眼快,赶紧拦腰将其搂住,低声劝道:“我等马上自取功名,荣耀乡里,何必与这没见识的枉人计较!”

  大隋朝素重战功,武者地位向来不比文人差。虽然朝廷近年来有许多抑武兴文的动作,但‘马上谋取功名’依然是很多年青人的梦想。仔细算来,秦叔宝、罗士信、李旭都属于此列,即便是独孤林,虽然他身为世家子弟,也算将门后代,武夫一员。那姓孔的读书人不知道是读书读得傻了,还是成心讨打,先前还不敢把话说得太明白,此刻听罗士信骂不绝口,居然缩了缩脖子,非常不屑地嘀咕道:“君子动口不动手么,我读了这么多年书,当然不能屈身再去提刀!”

  “没我们这些提刀的,你早给土匪抢去做了兔子!”罗士信气得两眼冒火,恨不能从腰间拔出刀来,一刀将眼前的窝囊费劈做两半。

  “几位爷,小老儿走眼。领了个疯子进来,您大人大量,别跟他一般见识,别跟他一般见识!”掌柜的见此,知道自己惹了麻烦。一边上前赔礼道歉,一边卡着姓孔的脖子,将他赶出了门外。

  “疯子,谁是疯子?你才疯子!”读书人犹自不甘,嘟嘟囔囔地在外厅嘀咕。

  “圣人六艺,到这人手里只剩下了书,并且还都读进了肠子里!”独孤林气得连连摇头,抱怨。

  “这种人,天生贱骨头。您老别搭理他!”掌柜的进门,一边作揖,一边告饶。“秦督尉、罗督尉、李将军、独孤督尉,你们别往心里去。今天的中人费用,小老儿不敢要了。今后李将军还有什么人要雇,来找小老儿,中人费用一概半价!”

  “不必了,又不是你的错。他读书读傻了罢!”李旭大度摆摆手,安慰。经姓孔的这么一搅和,他也觉得心里发堵。因此随便指了指姓周的农户,就准备录用此人。谁料那姓周的农户却不再想给人当管家,向着众人拱了拱手,问道:“几位军爷刚才说需要个郡兵中记帐的,不知道小人这幅身子骨可否堪用?我现在也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如果军爷肯收留,我愿意侍奉鞍前马后!”

  “你这汉子,说好了做管家,又怎么投了军?”牙行掌柜暗恨自己上个月赵公元帅面前短了香火,冲上前,大声质问。

  “军爷不是说了,功名但在马上取么!”周姓农户回答得理直气壮。

  李旭现在正缺亲兵,见此人举止干脆利落,心中也有了招揽之意思。看了看秦叔宝,低声问道:“叔宝兄,我是否可收此人作个亲兵?”

  “仲坚看上他,是他的造化,又有什么不可以的!”秦叔宝笑着回了一句。

  那周姓汉子甚为机灵,听秦、李两位军爷如此说话,立刻上前躬身施礼,“小人周醒,参见李将军、秦督尉!”

  “罢了,你先去安置一下,明日一早到军营报到就是!”秦叔宝摆摆手,命令。

  本来是雇管家,谁料管家没见,亲兵倒先招了一个。四人都觉得此事有趣,笑着说了几句闲话,重新检视剩下的两个应募者。那个姓张的行商资历比较合适,但李旭看到对方模样,就想起了表兄张秀。所以赏了对方几个铜钱,打发走了

  如此一来,姓赵的前帐房先生就成了唯一人选。李旭重新打量了对方一次,客气地询问: “你做管家,每月要多少工钱?”

  “兵荒马乱的,哪还敢要工钱啊。能管饱饭,每月再给两斗米养家,就感激不尽了?”赵姓中年人见自己有了被雇佣希望,迫不及待地回答。

  “家中还有人么?”秦叔宝听对方提及家人,追问。

  “还有一个婆娘,一个闺女。本来有个小子,逃难时跑丢了,眼下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赵姓中年人揉了把眼睛,低声回答。大概是觉得心里苦,背不知不觉中地弯了下去,驼得就像棵没有果子的老树。

  旭子猛然想起自己没从军之前父亲的模样,不觉动了恻隐之心,叹了口气,说道:“一并接到我府中吧。我给你每月开一百文钱,三人都管吃住!”

  “中,中,谢谢老爷了。小的那婆娘是个手脚灵巧的,会做饭,也能做些洗洗涮涮的活。”赵姓中年人一听李旭的话,赶紧跪倒,给新主人磕头。旭子不敢受他的礼,侧身避开,长揖让相还。这种尊卑不分的举动立刻把赵姓中年人吓得一哆嗦,趴在地上连连磕头,“折杀我了,折杀我了。老爷,你可不能这样,姓赵的,不,小人担当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