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隋乱 > 第一章 出柙(13)

隋乱 第一章 出柙(13)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6:56:10 来源:免费小说

  “你尽量争取吧,我都放行就是了。另外,辎重补给我也不会缺你的!”刘弘基伸手拍了拍李旭的肩膀,猛然发现,比起二人初次相识那一刻,李旭的个子又长高了许多,肩膀也愈发结实了起来。坐在那里,就像一座小山,沉默中透着一股稳重。

  “好自为之!”刘弘基摇了摇头,微笑着叮嘱,“我想,给你的任命肯定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之外,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向你麾下安插亲信。如果来人真的有才华,能装糊涂时,你就糊涂着用!若是有人存心拖后腿,也千万别手软了!”

  “嗯!”李旭重重地点了点头,“谢谢弘基兄,我尽量努力!”

  “不是尽量,你必须做到!”刘弘基站起了身,“如果事实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你这次升迁,恐怕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表面看上去风风光光,其实对你未必完全是福。官场上的东西,往往比两军交战还来得凶险!”

  “所以我想请弘基兄多多指点,你知道的,对于这些东西,我没什么见识!”李旭耸耸肩,说道。

  “跟我一起去拜谢唐公吧,如果他不在乎你自立门户,肯定会帮你拿主意。他经历的事情多,眼界也比你我长远!”刘弘基走到帐门口,吩咐亲兵去替他准备战马。

  “我也正想当面向唐公致谢!”李旭站起身,轻轻地放下茶盏。水已经凉了,褐色的液体中,仍旧有几片茶末,不甘心地翻滚挣扎。

  此刻,唐公李渊家也笼罩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之中。大隋皇帝陛下有旨,因李渊为国举贤有功,所以特地赐给唐公次子李世民一个千牛备身的官位。虽然这是一个世家子弟中常见的虚职,但有了这个身份,李世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在父亲麾下听差,也可以被李渊举荐到其他知交好友的门下行走,以便寻找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注5)

  得知两个后起之秀登门拜访,李渊带着建成、世民亲自迎出了前门。刘弘基和李旭以晚辈之礼拜见,李渊拱手回了,然后大笑着邀请二人到院中絮话。

  “老夫正准备摆家宴庆贺世民得了功名,你们两个来了,不妨一并庆贺,免得老夫还得分头为你们准备,枉费了很多钱财!”李渊装做非常吝啬的样子,皱着眉头提议。

  “世伯倒会省钱!”刘弘基和李旭异口同声地回答,心中的疑虑瞬间减轻了许多。

  唐公是个有气度的人,这一点刘、李二人不得不承认。对于李旭的脱离,酒席间他非但一点不满的意思都没流露出来,反而主动给李旭铺好了释嫌的台阶。

  “弘基与仲坚拼了性命换回来的功劳,谁人能够抹杀得了?自从你们二人平安回来的那一天,老夫就知道你们两人要出去经历些风雨了。与其死乞白赖留你们在老夫这里耽误前程,不如看着你们封妻荫子!”

  “多谢世伯举荐之恩!”李旭和刘弘基感动地站起身,再度施礼。

  “谢什么,这是实打实的功劳,举荐你们的人不只是老夫一个。老夫本以为你们两个都会被调入行军,随同陛下征辽。却没想到一个仍然留在了老夫麾下,另一个么,居然这么年青就独领一营兵马!”李渊抿了口酒,感慨地说道。“你们二人需要小心了,做多大的官儿,就要担当多大的责任。弘基不能给父辈抹黑,旭子也肩负着家族崛起的重担!”

  “谢唐公教诲!”刘弘基躬身,施礼。

  “无论在哪一军中,晚辈依然是您的世侄!”李旭肃立,抱拳。刹那间,他感觉到心中的冰块在一点点在融化。

  “坐下,坐下,家宴么,不说见外话!”李渊举着酒杯,命令两个晚辈不要客气,“老夫已经老了,能看到后生晚辈有出息,比看到自己升官都开心。今后弘基和仲坚若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出来。帮忙老夫未必帮得上,但帮你拿拿主意,肯定还不会太差!”

  “多谢世伯,小侄感激不尽!”李旭又想往起站,看看唐公高举的酒杯,笑着坐直了身体,将杯中酒一滴不落地倒入了口中。

  “不用谢,你们两个都不是因人成事的废物。阅历虽然不多,学得却比谁都快!”李渊的将手中酒杯倾翻于口,笑容里充满了鼓励。

  酒很浓,烧得旭子小脸通红。热气顺着血脉流经四肢百骇,一点点温暖着他的躯体。我是不是误会了唐公?是不是过于凉薄?是不是不该太早地追逐功名?是不是该听刘大哥的,依靠着李家,与他们共损共荣?此刻,旭子心中无数个疑问,每个疑问,都令他头脑发昏。他找不到答案,只好一杯杯地将酒水灌进肚子。

  “你们两个,从今往后也算步入了高官行列,做事么,就得多想想,多看看!往往你们无意间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别人一生!无意间做的一件事情,就会让人一辈子嫉恨。所以呢,小心,小心,再小心,总是没错的!”李渊一边喝酒,一边介绍着为官心得。

  李旭和刘弘基连连点头,拼命把这些经验之谈写进自己心里。

  酒越喝越热闹,一些平素不好提起的麻烦事,也都被大家一一想起。唐公李渊或者自己剖析其中关窍,或者让陈演寿等人参谋,居然把每个问题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如此一来,非但提问者大有收获,旁听者也受益非浅。

  唐公是个经验丰富的高官,麾下的几个幕僚的见解也很独到。大伙七嘴八舌地,一边祝贺三个年青人步步高升,前程似锦。一边把将来可能遇到的某些麻烦在闲谈中罗列了出来,互相提醒着,找出了相应解决办法。众人越说越开心,比比划划,不觉天黑。

  “大战在即,老夫也不玩什么摒烛夜饮的把戏,免得让人落下话柄。”李渊见天色已晚,拍拍手,命仆人上前撤走饭菜酒水,换上新茶,“大伙稍等片刻,喝一盏茶解解酒。老夫还有给晚辈的贺礼没取来!”

  说罢,他向一个家将吩咐了几句。家将点点头,匆匆地跑进了后堂。

  “晚辈怎好让世伯破费!”刘弘基和李旭赶紧谢绝。

  “别推辞,如果你们还当我是个长辈!”李渊借着几分酒意,大咧咧地说道。“你们两个孩子,一个父辈清廉,没留下积蓄。一个出身寒微,想必也不会有什么余财。如今都做郎将了,吃穿用度、与人交往,哪里用不到钱?难道我李渊门下出去的将军,还要被人笑话不成?!”

  刘弘基和李旭见唐公执意如此,不敢再多说客气话。片刻之后,十几个家丁抬着两个木箱子走了进来。李建成上前指挥众人打开箱盖,把两盘黄澄澄的东西和一个布包托到了李渊面前。

  “这点金子,是老夫给你们的贺礼。拿去留做赏赐弟兄,与同僚交往之用。谁也不准推辞,推辞我就打他板子!”李渊瞪着眼睛,跟晚辈们开起了玩笑。

  “我也要一份!”李世民跳起来抗议。

  “老夫这份家业,全是你们弟兄的,你还不满足?!”李渊吹胡子瞪眼,做出一幅生气模样。

  众人皆笑,闹着奉劝刘弘基和李旭把金子收下。两个晚辈推脱不过,只好再度起身谢赏,然后将一盘金元宝接到手中。

  足色的黄金在油灯下发着淡淡的光芒,照得人脸上暖暖的,心中也无比温暖。

  “这个,是一套铠甲。老夫从西域得来,弘基在后方用不到,仲坚却是要不日赶赴辽东的,有一套好铠甲防身,就多一分安全回来的把握!”李渊亲自打开家丁手上的布包,托起一套铠甲。

  铠甲通体呈黑色,表面上浮着一层柔兰,水一般在灯下荡漾开去。此甲不知道是什么材质所造,看上非常沉重,唐公李渊用双手托着都显得有些吃力。李旭见此,赶紧跑上前,躬身从李渊手中接过礼物,四目相对的瞬间,眼睛不觉有些湿润起来。

  “谢谢世伯!”李旭抱着黑色铠甲,躬身施礼。

  “小心些,为将啊,可不仅是上阵杀敌那么简单!”李渊看着旭子,慈祥满脸。

  注1:武厉逻,位于辽河大拐弯处,今辽宁法库县有其遗址。隋炀帝攻辽东不下,为了保存颜面,将此城改名为辽东。

  注2:落花如雨。佛教传说高僧在金陵讲经,三天三夜不绝,天上落花如雨。所以留遗迹雨花台和雨花石。

  注3:大业九年(613年)正月,杨广下诏再征天下兵集于涿郡,并募民为骁果,置折冲、果毅、武能、雄武等郎将率领之。

  注4:此为笔者参照隋军制而推断,杨广大力改革军制,屡破屡立,所以隋书中军职记载混乱,如有差错,敬请勿怪。

  注5:千牛备身,正五品武职,掌管一旅皇宫侍卫。多为虚职,专门赐给功臣的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