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道 >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二章 【干政】

宋道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二章 【干政】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9:23 来源:书海阁

这太学生闹事干政,在大宋而言倒也算是常态,如当初就是这陈东领着太学生扳倒了大名鼎鼎是“十四贼”。『

除此之外,太学生们敢于闹事的属性,也是从神宗朝开始给贯出来的。就是从宋神宗时扩大太学规模,行三舍制,太学生人数由数百激增至二千四百,也就使得太学生干政便有了基础。

而最早见于记载的太学生闹事案,便是大臣苏颂的儿子太学生苏嘉借策问之机抨击新法,此事引起王安石的极大不安。而到了原本历史上的靖康年间,太学生干政之风更是越演越烈,几乎差点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政治形态。

说起来,也是在原本历史中,恰逢金军围城,对于如何解围当时几位宰相的意见不一,宋钦宗不能裁决,便对李纲说:“卿第出治兵,此事当徐议之。”(《宋史》·卷三百五十八·列传一百一十七·李纲上)

等过了十天,各地救援东京的宋军6续到了城外,共有二十万人。东京守军士气振奋。围城的金兵只有六万。完颜宗望一看形势不妙,赶快把人马后撤,龟缩在堡垒里。

援军大将种师道、姚平仲都支持李纲的抗战主张,而种师道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主张长期相持,等敌人粮草接济不上被迫退兵的时候,再找机会反击;但是姚平仲心急,主张派一支人马乘黑夜偷袭金营,活捉宗望。

但是这个偷袭计谋不小心被泄露了出去,金军得到情报,事先作了准备。二月初一,姚平仲动了偷袭,反而中了金军伏击,损失了一千多人马。姚平仲不敢担当罪名,逃走了。

这一来,一批投降派大臣就幸灾乐祸,大肆造谣,说援军已经全军覆没,还攻击李纲闯了大祸。宋钦宗听信投降派的话,惊慌失措,一面派使者到金营赔礼,一面把李纲、种师道撤职。

而当时还身为太学生的陈东虽然与李纲素不相识,但是李纲坚决抗战的行动使他十分钦佩。

听说朝廷要解除李纲的职务,并妥协投降,陈东非常愤怒,便于二月初五那天带领了几百名太学生,拥到皇宫的宣德门外,上书请愿,要求朝廷恢复李纲、种师道的原职,惩办李邦彦、白时中等奸贼。

书曰:“在廷之臣,奋勇不顾、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其庸缪不才、忌疾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之徒是也,所谓社稷之贼也。”

“陛下拔纲列卿之中,不一二日为执政,中外相庆,知陛下之能任贤矣。斥时中而不用,知陛下之能去邪矣。然纲任而未专,时中斥而未去,复相邦彦,又相邦昌,自余又皆擢用,何陛下任贤犹未能勿2,去邪犹未能勿疑乎?今又闻罢纲职事,臣等惊疑,莫知所以。”

“纲起自庶官,独任大事。邦彦等疾如仇雠,恐其成功,因用兵小不利,遂得乘闲投隙,归罪于纲。夫一胜一负,兵家常势,岂可遽以此倾动任事之臣。窃闻邦彦、时中等尽劝陛下他幸,京城骚动,若非纲为陛下建言,则乘舆播迁,宗庙社稷已为丘墟,生灵已遭鱼肉。赖聪明不惑,特从其请,宜邦彦等谗嫉无所不至。陛下若听其言,斥纲不用,宗社存亡,未可知也。邦彦等执议割地,盖河北实朝廷根本,无三关四镇,是弃河北,朝廷能复都大梁乎?则不知割太原、中山、河间以北之后,邦彦等能使金人不复败盟乎?”

“一进一退,在纲为甚轻,朝廷为甚重。幸陛下即反前命,复纲旧职,以安中外之心,付种师道以阃外之事。陛下不信臣言,请遍问诸国人,必皆曰纲可用,邦彦等可斥也。用舍之际,可不审诸!”(《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忠义十·陈东传》)

正好东京城的军民听说太学生请愿,不约而同地来到宣德门前,一下子就聚集了几万人。这时候,李邦彦正好从宫里退朝出来,群众一见到这样的奸贼,一下子眼都红了,纷纷指着李邦彦的鼻子痛骂,有的还从地上捡起瓦片、石头,向李邦彦劈头盖脑地扔去,吓得李邦彦抱头鼠窜,赶快逃进宫去。

宋钦宗在宫里听见群众闹了起来,自然十分害怕,连忙派个官员传旨,说:“李纲用兵失利,不得已罢之,俟金人稍退,令复职。”

这样的答复,太学生们哪里肯答应,很多人愤怒地冲进朝堂,拼命敲打那里的“登闻鼓”(有急事上奏时候敲的鼓),把鼓面也打破了,抗议的呼声震天撼地。

开封府知府赶来,威胁太学生说:“胁天子可乎?胡不退?”

太学生高声回答说:“以忠义胁天子,不愈于以奸佞胁之乎?”一面说,一面又要把那知府揪住,吓得那知府灰溜溜地逃走。

禁卫军将领王宗濋一看事情闹大了没法收拾,进宫劝宋钦宗答应大家的要求。宋钦宗没法,只好派人召李纲进宫,并且派耿南仲当众宣布:“已得旨宣纲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内侍朱拱之宣李纲没有按时到达,“众脔而磔之”,并杀内侍数十人。

朝廷见事态严重,于是赶快恢复李纲、种师道的职务。群众还不放心,这时候,种师道正乘车赶了来。大家掀开车帘,一看果然是种老将军,爆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才6续散去。(《续资治通鉴长编》卷第九十六)

李纲复出后,出东华门至右掖门安抚军民,运动终于平息下来了。

请愿过程中的“暴力“行为给太学生的请愿行为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同时“京师浮浪不逞之徒,乘民杀伤内侍攘中,劫掠内侍十余家,取其金帛”。(《靖康传信录》卷二,转载自程兆奇,《陈东与靖康学潮》)

而陈东及太学生们是反对使用暴力的,事态的展,出乎陈东等人的预料,也将陈东等人推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太学生的和平请愿却酿成了“以忠义胁天子”且杀死内侍数十人的“暴乱”,事后陈东等人难免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当时有人对陈东说:“事势如此,奈何?盖且逃死乎?”陈东笑曰:“均何言之谬邪,吾去,则君等戮矣,顾君等何罪?吾今至是头已在地矣。”(《行状》,转载自程兆奇,《陈东与靖康学潮》)

——————分割线————————

刚刚得悉噩耗,我派网文师祖黄易大师驾鹤西归,念之戚戚,思之猿咽、

惟愿大师就此破碎虚空,纵马而跃。

三千世界,不过梦幻泡影,不如吃茶去!

喜欢宋道请大家收藏:(wuxia.one)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