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道 > 卷九 挽天倾 第七百七八章 【八贼】

宋道 卷九 挽天倾 第七百七八章 【八贼】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9:23 来源:书海阁

此时,宣德门外的骂声虽然如雷贯耳一般传入了皇宫之内,但犹如炸了窝一般的宫内却是无人理会,宫人们一个个缩着脖子,看向崇政殿瑞瑞不安。

但见小黄门三五成群的架着一个又一个的太医正往崇政殿赶,一个个跑得几乎命都不要的样子。有嘴碎的稍微一打听,便也就得知赵桓又厥过去的消息,便也忆起这新帝上一次昏厥还是在他继位的时候。

当时金军南下,河北之沦丧后,太上为避免成为“亡国之君”,便赶紧下诏令太子赵桓嗣位。赵桓深知自己替罪羊的角色,不肯从命,于是太上便也设计,假命赵桓前往探病,等他到来时让宦官给他穿戴龙袍,赵桓因为拼命挣扎也曾昏厥过去。

如今这“又”厥了过去,但听得皇城之外震天般的骂声,原因如何也就不用猜了。

但也说经过一帮太医“不惜一切代价”的全力救治,直到快要动用“黑狗血”这等居家旅行必备的神物之时,赵桓终于幽幽转醒了过来,只是醒来之后便也见得嗓子里呼噜了几声,便开口吐出了一口乌黑的肺血来。

一旁候着的几位太医一见,一个个脸上都迅闪现出了惊惧的表情,只有坐在赵桓床前的太医令脸上挤出了难看的笑容,忙于一旁的李若水等人道:“大善,吐出这一口淤血,陛下康复有望了。”

待一众太医退下之后,也才见得李若水等人围拢上来,瞧着脸色惨白的赵桓说不出话来。这宣德门外的骂声虽然震天,但也委实传不到崇政殿来,不过赵桓还是从众人难看的面色瞧出了端倪来,但也见他在内侍的搀扶下奋力坐了起来,便也拿眼望向了李棁道:“如何?”

李棁此时早换了条新裤,见赵桓来问,只得将此时宣德门外的热闹与他说了,何栗更是配合的将太学生们用人血写在儒衫上的上疏呈了上来,直看得赵桓两眼黑,险些又晕了过去。

一旁的郑望之见状,便也道:“陛下,如今之计,若不不处置八贼,只怕民愤难消啊!”

这话说来,顿时惹来何栗和李若水的怒视,何栗呵斥道:“八贼之说,却有偏颇。余人不论,李纲与宗泽何罪?”

李棁忙也帮腔道:“吊民伐罪,莫须有之!”

这“吊民伐罪”本是出自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意思差不多也就是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而“莫须有之”的意思,也就是“未必有,也许有”,李棁这话也即是说既然如今天下人把李纲与宗泽归列在“八贼”之内,那他们就是贼了,至于有没有真的犯错,也就不重要了。

顿时,李棁的说法就让何栗哑口无言,只有李若水略微思索了一下后,忙也道:“不可!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如今东京城防,全靠李、宗二人操持,万万不可撤换。且今日之事,李伯纪也是为陛下分忧,并无太大的过错。”

这话说来,何栗忙也帮腔,顿时郑望之和李棁与何栗跟李若水便也分成了两派,就在赵桓面前争执起来,到最后赵桓听得头大,只能喝止双方,直叫拿出一个处理其余六贼的章程来。

最后还是李若水道:“六人之中,除王黼、李彦二人在京,余人莫不是在太上行在,又或是他处,陛下可下诏贬之,以昭天下!”

赵桓听来也是无奈,他如今困守愁城,除了下下诏书之外,还真是无计可施,而且又想起了王黼于他之“害”更是咬牙切齿,当即就命李若水、郑望之二人拟诏,第一道诏书便是抄没王黼家,将其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

至于蔡京,由于只是知道他跟着太上赵佶跑去了镇江,并无实际的下落,因此对他也是抄没家产,并且还包括了他儿子蔡攸等人的家宅,并下诏将他贬去岭南钦州。

至于梁师成、朱勔和李彦三人,处置又各有不同。先就是朱勔如今还在杭州,且在东京并无家宅,虽然他的后台靠山是太上皇,可这人并非是科举出身,而活脱脱就是个幸近的刁民,因此赵桓干脆胆子一毛,便将他一捋到底,削去官职,流放遁州。

而梁师成则是宦官,如今就在太上赵佶的身边,处置起来还真好办,干脆便将梁师成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至于能不能执行到位,也就先不去说了。

到是最后,对于如何处置李邦彦就有些让人为难了,因为正说起来,李邦彦屡次出使金国,虽然他作为正使,在勾连张钰叛金投宋这事上的确有功,但也的确是金军借由张钰之事攻宋的引子,说他“结怨於西北”虽然不错,可若要以此为由头处置他,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想来想去,赵桓干脆命人去往李邦彦的居所将他召来,想要与他商议一下对他的处置办法,因为当初太上赵佶南下“烧香”的时候还特别给李邦彦升了一个龙德宫使并太宰的官,将他强留下来辅佐赵桓。

哪知道,也就个把时辰功夫,便也瞧见被赵桓指派去传召李邦彦的小黄门衣衫不整的被人抬进了崇政殿,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传了李邦彦后,因为赶得急,一不小心就撞上了宣德门前的吃瓜群众,李邦彦的坐轿被人认出后就被当场掀翻在地,混乱中小黄门见势不妙急忙逃窜,却还是惨遭蹂躏,而李邦彦更是在人群中失散了。

不久,禁军前来通报,终于在宣德门北边的护城河边寻着了被人打得晕厥过去的李邦彦,抬进崇政殿时便也见他面目肿得好似猪头,已经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经过太医一番手忙脚乱的救治,命虽然是救下来了,但今后李邦彦还不能靠着他那“浪子宰相”的招牌和皮相混饭吃,怕就难说了。

也就在李邦彦寻着不久,却听宫门使又是火急火燎来报,说是太学生们又有上疏呈进,赵桓接来一看,险些当场又昏厥了过去,却见这新来的上疏又列了一份名单,要求惩治的人多了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等人不说,还要给黄杰正名。

疏曰:“在廷之臣,奋勇不顾、只身勤王者,黄杰是也,所谓社稷之柱,国之骠骑也。其庸缪不才、忌疾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之徒是也,所谓社稷之贼也。”

喜欢宋道请大家收藏:(wuxia.one)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