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道 >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四四章 【大捷】

宋道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四四章 【大捷】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9:23 来源:书海阁

当年在安庆城下,黄杰可是见识过童贯的指挥若定,虽然至今仍旧很不理解为什么童贯这等熟读兵书且身经百战的老成持谋之人,会跟蔡京和王黼但人搞什么很傻很天真的“联金灭辽”,但他并不会因此就将童贯的智商看低几分。

童贯的恶名再著,人家也是堂堂的枢密使,你白身书生嘴皮子再利索,也不过是个市井小人,最多称他幸进,岂敢说他无能?

童贯沉思了差不多小半柱香的功夫,却听文德殿前钟鼓突然一响,该也是唱名结束,群臣即将入殿觐见。童贯便也起身,伸手对黄杰一招道:“大郎且随老夫一道上殿!”

黄杰自然不能推辞,只得跟着童贯出了幕席。

只是,童贯身为枢密使这等文臣,却领着黄杰走到了武将队列,而后便也示意黄杰去跟在高太尉身后,便走到了队伍的最前列,领着十几个他这次从西北带回来的将领昂阔步入了文德殿。

黄杰听他招呼去了高俅身后,便也听高俅悄声道:“如何?”

黄杰苦笑一声道:“已将车阵献与枢密使!还许了六十日时光整编合练!”

高俅闻言脸上不悲不喜,低声道:“此间事大,定然不会叫子英吃亏就是!”

黄杰便也道:“为国出力,为枢密使和太尉分忧,岂能计较什么盈亏?不过,要想挥车阵的十成战力,光有韩进宝一部马军可不成,太尉可否设法将当日驻守戴楼门的床弩所部也调来合练?”

高俅想想,便道:“此事,俺只会设法!”

也在这时,朝臣队伍开始迅入殿,高俅便也领着黄杰入了文德殿。

但说百官入殿,按照三班站定,然后黄杰就现不对劲了!

这宋代官制,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后亦以东西供奉,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为三班。

宋之曾巩再《再议经费札子》:“国初承旧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六都知行领之,又有殿前承旨班院,别立行领之;端拱以后,分东西供奉,又置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皆领於三班,三班之称亦不改。”

这里要多说一句,这三班制度只有正统“帝朝”才能用,如辽国、西夏乃至如今的高句丽(高丽王朝)都是没资格用的,这些行“王制”的小国只有文武“两班”。

却说黄杰现不对劲的地方,就是如今他跟在高俅身后,居然就站在了大殿中间一队的最前排。现如今,余深这个当朝太宰,文官之,站在殿左文官队伍第一,而童贯这个枢密使虽然一身文官的袍服,也是站在了殿右武官队伍之。

这殿中队伍该是各级供奉官及承旨借职的官员所站的队列,你说当朝太尉、殿前司的殿帅高俅站在位倒也没错,可黄杰何德何能怎么就敢站在他身后?

当即黄杰轻轻咳嗽一声,想要提醒高俅,哪知高俅闻声却是回头对他一笑,眨了眨给出了一个稍安勿躁的神色来。

却说众臣站定,自有黄门来喧,跟着也瞧见梁师成一身监服走上了御座之策,用并四文念了一篇什么赋,该是大朝会上按例要宣读的例行文书,便也见瞧见赵官家穿一身素红朝服从御座后面走了上来,待他站定后群臣自然扑地行礼山呼万岁。

这唐因隋制,天子常服赤黄、浅黄袍衫,折上巾,九还带,**靴。宋自因之,有赭黄、淡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文鞸,大宴则服之。又有赭黄、淡黄衤癸袍,红衫袍,常朝则服之。——《宋史·舆服志三》

待众臣礼毕,梁师成倒也没有出来呼喝什么“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反倒是赵官家走下御座,直接来到武将队列之前,拉着童贯的手道:“道辅还朝,朕心甚慰,西北战事如何?”

这童贯字道辅(一作道夫),皇帝在正式朝会上称其字,也是表示恩宠之意。童贯便也露出满脸笑容,对赵官家朗声道:“托将士用命,陛下洪福,贯回京之前,小胜了李乾顺一阵!”

赵官家闻言乍喜还惊,忙要童贯细说详情。

童贯便也娓娓道来,称去年二月,李乾顺乘宋熙河、环庆、泾原等地生地震,人心慌乱之机,派兵从善治堡入围震武军。震武即童贯所筑的古骨龙城,该城知军孟明出兵应战,身受重伤,正在危急之时,熙河帅刘法率兵增援,夏兵被迫解围而去。

到了七月,李乾顺虽然对宋作战大获全胜,但却因为受到辽国压力,以及本国国内民生和经济的压力,迫使他不得不以辽国斡旋的名义再次向宋朝请和,宋朝被迫接受与夏议和。只是,这表面上李乾顺是与大宋在议和了,但他手下的军队却并未如约收缩,反倒还是在夏宋边界一线搞小动作,时常派遣小股部队深入宋境劫掠边民,也即是俗称的“打草谷”。

这“打草谷”本是辽人明,辽初,军队出征“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辽史·兵卫志上》)。这种无专门的后勤保障,靠军人自筹给养,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的方式,被辽人称作“打草谷”,西夏人有样学样,如今也是玩得很溜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自七月夏宋议和开始统计,整个七月夏兵越境十七次、八月三十九次、九月百二十二次、十月二百三十余次。这期间,童贯故意视若无睹,只是要刘法、刘仲武两路兵马不断收缩后撤,又让沿线的戍守土堡坚守不追,甚至还不许边民大规模的回迁,让夏兵越抢却胆肥,越走越深入,也愈加的欲罢不能。

十一月初九这里,童贯苦心经营的诱敌深入口袋战术终于到了扎紧口子的日子,他亲临战场,和刘、刘仲武三路大军以八万人马的总兵力,在镇戎军(今甘肃固原,属于宋境腹地)一带,将西夏一部马步混合偏军合围,激战一日一夜竟将其全歼,共斩一千七百六十五人,生俘三百二十三人,获得战马两千三百余匹。

这其中还缴获了整整五百套西夏铁鹞子部队的制式装备,后来侦讯得知,这只打草谷部队的指挥乃是李乾顺庶出的兄弟李昺晨带领,其中一部三百铁鹞子正是他亲卫队。在侦测得知队伍被童贯大军三路合围后,竟然连装备都不要了,直接领着三百铁鹞子轻装撤走,居然叫他逃过一劫。

这西夏铁鹞子部队乃是西夏最为有名的重装骑兵部队,这铁鹞子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铁鹞子的编制总共只有三千人,分为十队,每队三百人,队有队长,担任队长的“皆一时之悍将”。

所以,虽然这一部铁鹞子没能被宋军全歼是件憾事,但平白得了五百套铁鹞子的装备却也算是奇功一件了。但见童贯说得激烈,赵官家听得开心,更有十件铁鹞子的重甲被抬上殿来与众臣参观,一时间文德殿自然是赞语如潮。人声鼎沸,便是赵官家也是喜形于色,连道此可谓之大捷也!(未完待续。)

喜欢宋道请大家收藏:(wuxia.one)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