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道 > 第二百三七章 【商议】

宋道 第二百三七章 【商议】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9:23 来源:书海阁

发现一家非常好吃的手工曲奇店铺,可搜索淘宝:”妙蕾手工曲奇” 或者“妙蕾 “ 。有一款10多种口味的什锦曲奇,超级美味!很适合边看书边吃哦!

从黄州去往安庆府,有水路和6路可选,要说快捷自然还是水路。 ?.??`?

只是,这军令来得急切,根本就不够时间征调军民船只装运,要知道这水路将要经过的江州、彭泽等地,都是那黄花荡里的赤龙寨、黑龙寨还有幺龙寨的地盘,不使水军护航谁敢轻易去闯?

还有,如今长江正进入七、八月间的秋汛,放舟去往下江也是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风险。

至于6路,也只有薪水县、蕲州、黄梅县、宿松县、太湖县这一条道路可选,但当初破石军打破了太湖县城后可是把人沿着这条道路给驱逐到了黄州城下,谁知道这条道路如今安全不安全。

这几个月最远虽然也有宿松县传来的消息,可是当地除了县城尚在官府掌握,其余地方都已经失去了控制,且传言当地盗匪丛生,道路也是不靖。

而且,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走水路不够时间调集足够的船只运载粮草,走6路也来不及调集足够的车辆民伕运载。

这先五千石粮食,宋代一石合九十二(宋)斤半,一石约等于后世的一百二十市斤左右,以一辆牛车可装十八石粮食(载重量约近一吨)、驴车十二石、骡车十石,平均一辆车十五石的参数来计算,要三百辆车才能装尽。

而草料和罐肉装运更是麻烦,草料因为比较蓬松,不管牛车还是骡马车,最多也就一车拉上十担左右,一万担草料且算算要多少辆车来装。至于罐肉,黄家一直以来都是用标准木箱来包装,一只标准木箱高一尺二,长宽各是二尺四,一箱装十二罐。装在车上一层最多装十二箱,然后最多装四层,也即是一辆大车可以装四十八箱计五百七六罐,两万罐就需要至少四十辆大车

若是按照平时夏秋粮赋入库的方式,以民伕蚂蚁搬家式的不断滚动转运,这些物资最多只需百余辆车组成的车队就可以倒换着转运完成,可如今童贯下达的军令却是要求在八月十五之前押送至安庆府城下,还不得有误。

这不得有误虽然是军令中常见的言词,可若要细想一下这姚黄两家与童贯暗中结下的梁子,只怕对其中歧义的猜测绝非杞人忧天。

于是乎,黄杰也就眼瞧着舅父他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府衙内堂商议了整整一个下午,最终得的数据是:黄州府和麻城、黄陂两县可以抽调的在役民伕约一千二百人,在役大车约一百八十辆,黄州民间可征调的雇佣大车约二百辆,麻城和黄陂的尚且没有准确数据。此外,黄州辖下在役民船、民舟约一百五十艏,可征调的舟船不足一百艏,至于鄂州水师方面能借调多少军舰和军船如今还没有确切消息,不过按照常例推辞,鄂州都统司的水军营里应该常驻有三十六艏斗舰和海鹘大舰,二十四艏楼船和百十艏走舸、江梭,但对方给不给借用可就难说了。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这民伕的“在役”是指本年度的劳役尚未服役完毕的,对于一些已经服役完毕,或者用钱粮抵扣完成的,官府是不能强征的,不够的部分这就需要府衙给出钱粮来进行招募。

于是到了入夜时,也就大致得出了如下结论:走6路民伕不够、车辆不够;走水路船只不够、护航军舰也不够。

至于时间太紧这个问题,倒也直接可以无视了,从黄州道安庆府的官道全长五百六十余里,就算按照军队的标准度一天三十里6路,那也是要走上二十日。再说童贯也使了个小聪明,既没强调让走6路,也没说不许走水路,若走水路的话水程只要五天,可黄花荡不好闯,江上秋汛的风浪也不好避让!

可是,童贯下达的可不是政令,而是宣抚制置使签的军令,政令若有乱命还可以封还违抗,军令的问题就大了:不管军令的要求是不是乱命,能不能做到,都必须先去做了,而后再设法申辩,否则便是抗命不遵的大罪。

如今黄州府衙里的一众各司主官都知了罐肉的事故,虽然他们搞不明白这明显属于高俅高太尉和苏门一系的姚黄两家到底与童贯结下了什么梁子,但童贯这么针对姚黄两家的行为已经是分明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初一晚上的萤火虫…太过明显了。

等到华灯初上时,还是曹知州拍了板道:“秋汛当前,本府料定鄂州水师定不肯援,还走6路便罢!今晚连夜派出人去往麻城、黄陂征调民伕,勒令二十八之前集结黄州。此外,这城外不正好有数万流民,便开了府库征募愿意返回宿松太湖等县的流民便是。还劳胡玉、姚榕二位跑一趟,胡押司去黄陂、姚押司去麻城、光州,务必将三地车辆民伕尽起。争取八月初一之前动身,赶在八月十五次第抵达,既不违了军令,也不使我黄州各位同僚着了延误军机的挂落。”

下午商议的时候,曹知州与通判陈明德将此事定了调子,虽然很明显童贯针对的是姚政和黄杰舅侄,可姚政怎么说也是黄州的主薄,且办置粮草这等政务也是黄州府的本职,决不能坐看姚政倒霉,否则大家肯定、确定及一定要因为此事吃了朝廷的挂落。

曹知州拍了板,众人自然无话,通判陈明德也道:“诸君莫要懈怠,此事说不得或是此次赈济流民的收官之战。本官料定,童太尉此次率了大军南下,不管是宣抚还是讨缴,定能消弭了破石军之乱,到时诸君在此役之中的功劳,定然不会少了去,陈某必定上书阐明,还望诸君同心同德,鼎力为之。”

陈明德身为通判,有直通禁中权利,且宦海博浪多年,自然瞧出这其中利弊。一方面,他权职黄州,与姚政怎么说也有同僚之谊,而姚政如今很明显抱上了太尉高俅的大腿,加上黄杰与苏廿娘的这门亲事,也算是与天下苏门之人接通了天地线,所以在此时倒往姚政一方是利大于弊的。

另一方面,这几月赈济流民、修葺官道和河工、甚至在回龙山开辟山场招募茶户重开茶榷,并且这黄万联庄进项约十万贯的招商引资之事……哪一件不是姚政和黄杰做下,又哪一件不分了功劳与他陈明德,所以这等又帮了理又帮了亲的事情,当然不能推了出去。

喜欢宋道请大家收藏:(wuxia.one)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