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南嘉记事 > 第九十六章 黑云压城

南嘉记事 第九十六章 黑云压城

作者:云下初见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6 16:27:45 来源:书海阁

元朗睁眼,眼前却并未如他预料那样见到朝阳。

他心中划过一丝异样。他临睡之前,明明记得,自己面朝东方。

他每日如此:观日落,再于黑暗中,转向东方,再闭眼。如此,待次日,他会观到眼前旭日东升。这是他九百个日夜交替所眼见的景象。他再熟悉不过,就算闭着眼睛也可以完整在现于脑海。

而如今眼前却依旧是一片黑暗。他眼前没有夺目的日光身上也没有温暖干燥的热。

那其实不是夜的暗,而是那云层层叠,乌云盖顶。遮蔽原本应该在此时暖意包围的日光。

他静静看那头顶乌云,想起幼年在皇城,跟随宫中老太傅学诗,其中有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太傅极其不喜这句。他说,那是兵乱之兆,不吉。

太傅那时候已经年老,他前半生入翰林阁,跟随自己的恩师修史卷,之后又有足足十年的时间,他都跟随水军出海,做记录之责。

十年海上阅历,生涯,他记录无数见闻,他写海上风暴,写异国风情,写彪悍的多情的男人,写黝黑肤色的温柔海女,他写有海上一个忽然出现的小岛,岛上没有文字,只说语言,他们把自己的历史和往来都编制成歌谣,代代传唱。父亲交给儿子,母亲唱给女儿。他们不喜欢珍珠,偏偏爱他们带来的棉布。他们取出很多很多的珍珠,交换他们的棉布,还送他们很多水果,有一种水果,色如琥珀,闻之甜香,尝如蜜糖。他们用那个水果待客。

还有一个异国,也信佛,家家有佛塔,每日用鲜花和清水供佛。他们皮肤黝黑,吃一种青色发苦的拇指大小的果子,他们一笑,牙齿已被染成公色。他们长的彪悍,不管男女,都力大无穷,他们却十分好客。对外人陌路,也微笑行礼。他们眼睛很大,大笑,男女老幼,都露出红色的牙齿。

他们喜欢珍珠。觉得十分美妙。水兵用那个小岛以棉布换来的珍珠,去和他们交换青色的橄榄。他们把青色的果子带回南顺,发现那样的果子除了可以染红牙齿,还可以染红布料,一颗果子就可以染一匹布。那样的颜色十分美丽,得皇室贵女所爱。

他还写水兵在海上遇到风暴,遇到狂风,狂风掀起巨浪,卷走一个船只上大半的水兵,包括他。有很多水兵死里逃生,抱着浮木得到空气和营救,比如他。更多的水兵葬身大海,不见尸骨。他遇到大鱼,在海中缓缓沉没,一开始还能见到波浪和水面的阳光,再下沉,再睁眼,周遭已经是一片漆黑。太傅说他自己全身的骨头都被海水淹没透彻。那海水冰凉刺骨,不见底,如一个可以缓缓下坠的深渊。

太傅说:“在海底睁眼,不见五指,感觉自己成了一坨肉,一道鱼饵,那样惊恐,宛如自己在大鱼的嘴里,细细听,可闻听大鱼心跳。”

太傅又说:“但是我劫后余生后回想,却已经不确定,那到底是鱼的心跳,还是我的心跳。十分大声。”

由他有记忆之时起,他就记得太傅恨水,也不喜落雨大风之日。不知道是否因为那十年所有积累的伤痛。

太傅遇到水汽就痛彻骨髓。

这是元朗之后才知晓的。

一个傲骨书生,每每落雨天,都疼得汗水湿透绸枕,再忍不住,就会止不住落泪。但他不吭声,一声都不吭。

太傅死于一个炎夏。且算高寿,七十二岁。太傅府中当喜丧办。南顺帝做表,派了元起带孝,替皇室跪拜叩首。元起平日老挨板子,在跪拜的时候,却哭的停不下来。

他最长情。

南顺都城的夏日总是多雨,太傅缠绵病榻许久,他日日忍痛,在每个落雨狂风的日子把家眷赶出去,独自一人忍受。

他忍受多年,似乎可以一直忍受下去,忍过那些暴雨和湿气,待天朗气清,他们这些皇子皇女王孙贵子,就会端坐书堂,看太傅一身长袍,缓步走过满花垂柳的庭院,惊动一池肥美的红鲤,路过渴睡的波斯猫,一脸严肃,手持戒尺,开课。

而那日,元朗和元起他们等了许久许久,等到牡丹小公主睡了醒来醒来又睡,太傅都不曾来。

元朗于傍晚出宫。忽然驾到了太傅府。太傅家中女妻儿女眷诚惶诚恐,来不及迎开大门,就见皇子车驾光临。

元朗心中一路焦急:他了解自己太傅的性格,太傅一向中规中矩,年老之后又古板,不懂圆滑,他连步子都一步不错,规规矩矩。

元朗听宫人说,太傅清晨做轿,未到宫门便远远下轿,走二百五十七步,到宫门口,再呈令牌,点卵,入宫,再走五百零八步到太勤楼,饮茶,喝一碗糙米粥,漱口。端戒尺,走三百零九步,一转门,见首座太子。

太子领皇子皇女贵子贵女行礼,开课。

这样的太傅,忽然一日未曾告假,却不来。

元朗披头就问:“太傅在何处?”

太傅妻诺诺:“太傅病痛......”

夫人解释:“昨日后半夜落雨......老爷便驱下人回避。今日本已经起身,半路又折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元朗焦急,他随手指一眼熟小厮模样的下人,吩咐:“带路。”

小厮维诺,犹豫看夫人脸色,夫人点头。

于是带路。

他一人入寝室内。太傅脸色青白无血色,枕巾已经见碎屑,口齿出血。他见元朗,缓气一下,说:“九皇子,不该在此,即便太傅不来,也该每日三省吾身。”

他问:“今日可默读功课?可记得?”

元朗说:“不曾默读,不曾记得。”

太傅卧倒在床,看他,问:“那皇子今日做何功课?”

元朗说:“不曾翻书,陪牡丹公主去捉黄鹂鸟。追了三个花园,派了十个宫人堵,那黄鹂鸟狡猾,最后无处可去,居然躲进一个小宫女的裙中,吓哭那小宫女。”

元朗看太傅面色,说:“但是好歹是捉住了,牡丹公主十分高兴。”

太傅说:“玩物丧志。”

太傅语气低沉,无从前掷地有声的重量。只一双眼睛明亮,思维清晰。

元朗说:“我人懒,不如太子哥哥,也不如皇姐,打也无用,骂也不羞,还不如元起,至少元起打打骂骂一阵,还乖。我只怕太傅。——太傅要好起来,骂我一天,我至少还能懂一个时辰的规矩。”

太傅笑,元朗不确定太傅是否是被气笑。

太傅说:“骂一天,才懂一个时辰规矩?那老夫岂不是要骂口干舌燥,才换来一个懂事的九皇子。”

元朗理直气壮:“这有何不可?”

太傅不再言语。

许久,一室之中,只闻得太傅断断续续的咳嗽。

元朗按耐不住,终于问:“太傅。学生有一个疑问,困在心中许久。”

太傅说:“既已经许久,为何不早早提来解惑?”

元朗说:“怕被笑话。”

太傅说:“哦?那又是何种疑惑,以至于连累被笑?太傅不笑。”

元朗说:“鱼,真的有心跳吗?太傅真的听到过鱼的心跳吗?”

太傅说:“御花园中有鱼,太平池中也有鱼,就连御膳房的水缸里也有鱼。”

元朗说:“我都抓来听过。”

太傅说:“如何?”

元朗老老实实说:“听不到。只听到鱼的嘴巴张合的声音。”

太傅问他:“老夫问你。你听得到一粒沙子落地的声音吗?”

元朗一头雾水,摇头。

太傅又问他:“那若是一颗大石头落地,你能听到吗?”

元朗点头。

太傅说:“一只巴掌大的鱼,或者胳膊大的鱼,你听不到心跳的声音,可能对于大海的鱼来说,那不过如一粒沙子。海中有鱼,大如屋,壮如船。但是太傅心想,九皇子不必听到鱼的心跳。”

元朗脱口问:“为何?”

太傅再没回他。

元朗看他。

太傅已经合眼。胸口原本的起伏也不再。

元朗愣住。

窗外,忽降大雨。

多年后,他再追忆故人,眼前只有那场大雨。还有太傅那声声读书声。

太傅说:“......黑云压城城欲摧。这是不吉之预兆。”

......

元朗猛然睁眼。

一旁商队的人已经反应过来。他们大叫,先是惊恐,再狂喜,他们大叫,奔跑,手脚忙乱。

他们喊:“乌云!那是乌云!要落雨的乌云!!!”

他们掏出水杯,掏出瓦盆,掏出桶。再掏出羊皮袄子,棉布的衬褂,在脱下羊皮靴。他们把这一切平平整整铺好,还挖坑,铺一条牛皮毡子,对成瓦盆模样。

再下跪。

双手合十祷告。

他们甚至根本不敢落泪。

尽管他们心里已经号啕大哭。

在北荒,每一滴水都珍贵。仙人掌的汁液珍贵,清晨的寒露珍贵,驼马的血珍贵,一颗眼泪也珍贵。

他们祈求雨。

祈求这九百个白天与黑夜不曾再见的雨。

他们叩天,他们拜地。

求珍贵的雨。

元朗也祈求。他不曾下跪,他眼睁睁看着天,看着那层层不散的黑云。

他想:“若是苍天开眼,便有灵一场,让太傅在天之灵知道,黑云压城,并非都是不吉之预兆。”

黑云压城,持续了整整三天。

三十六个时辰。

黑云盘旋空中,不散。从白天到黑夜。

他们不可能真的跪拜三天。他们只能赶路。没了日头和星空作为指引,在茫茫一望无边的北荒之上,只有靠向导和老骆驼。

他们一路向西。距离故国越来越远。

他们头上的黑云也也越来越深厚。到后来甚至已经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他们继续往石翠城的方向走。

他们依然还是会祈求。每日铺上牛皮毡,挖成瓦盆状,跪沙地,叩拜。

在第三日。他们跪下,如常对着黑云叩拜,他们叩首下跪,再抬头,天光大亮。

刚刚还在眼前的乌云无影无踪。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烈日高挂,瞬间蒸腾周围大石上的仅存寒露。

那仿佛那三天的黑云不过是一场幻觉。

苍天并未开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此时元朗在帐中刚刚瞥见投进的一抹金线,他几乎冷笑。

他险些要冷笑出声音,却被帐外嚎啕哭声打断。

他一边掀帐朝外走,一边在心中对太傅说:“黑云压城,果然是不吉预兆。”

他不可哭泣,不可泄气,他有一支商队。这支商队,要在两个月内,把这一批丝绸运到石翠城。由此,才可以换取下一年的米粮和药草。

他十七岁。

不可哭泣,不可泄气。

......

哭泣的人是元时。

他是元朗名义上的兄长,其实丝毫都无血缘关系。他名义上是南顺的元章世子。实际上,他出身将门世家。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武将,征战沙场,原本为两队领袖,元时父亲当时征战,急调援军,派兵征援的正是元时的母亲。元时父亲那时见为首为一面貌俊秀的女子,立时候火冒三丈,直言:“这是沙场征战,并非绣坊比拼绣品,论淑女品德。一女子领兵,那士兵是拼血汗,还是拼绣花针?”此言一出,传入元时母亲耳中。大怒。战中,元时母亲两次于军阵中救下主将,又三次夺敌军人头。

大胜。君主问其功劳。可赏赐。

主将说:“唯要将军夫人”。只要元时母亲。君王大喜。赐婚。据说,洞房花烛夜,一对新人,拼了半夜武功。确实是武功。之后,恩爱非常。第二年,元时诞生。他们继续征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越三年,夫妻二人双双战死沙场。四岁留幼子。南顺帝怜悯,赐皇姓,给予世子封号,养育宫中。

他比元朗大一岁。西渡之时遇风暴,船体倾斜,重重摔到舱中木门上,昏睡两夜。醒来,已经懵懂如幼童。之后缓缓缓释。却依然心情大起大落。高兴时候欢呼雀跃,恐惧时候变色惊厥,悲伤时候号啕大哭。

他如今可见是悲伤,于是号啕大哭。

他似乎已经把所有人的悲伤都要哭出来。元朗掀开帐篷出来,只见元时哭到涕泪交流,无法遏制。观察周围人面色,也有悲痛绝望,却大半都被元时的悲痛带走大半。

喜欢南嘉记事请大家收藏:(wuxia.one)南嘉记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