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盛世文豪 > 第132章

盛世文豪 第132章

作者:木兰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01 10:29:30 来源:书海阁

太子封珥大婚之后,天齐帝退位,太子登基,年号天庆。

历史书上标注,天齐盛世结束,天庆盛世开启。

天齐盛世是晖朝盛世的开端,而天庆盛世则是整个晖朝盛世全面展开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涌现了一大批名臣名将,无论是文化还是科技,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正是因为有了天齐和天庆盛世的铺垫,华夏国力一跃到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程度。即使之后华夏也经历了动荡不安。但这时候积累的好底子,支撑着华夏找到自己该走的路,并且顺利完成新社会制度的过渡。

这都是后话。

这时候,谁想得到那么远?

太子大婚,帝后很是高兴。哪知道乐极生悲,当年冬天,帝后二人双双病倒,缠绵病床一两月。

大宝刚成亲,还没来得及享受新婚燕尔,就因皇帝陛下生病,而担负起了朝政重任。

太子妃也是。她还没适应自己的身份,就被迫在成皇后病倒之后,处理起宫务之事。

所幸她是大家族出生,又在备嫁之时苦学了内务之事,再加上封庭后宫人员稀少,事务相对简单,倒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一对刚成亲的小夫妻,就这么各自被事务绊住了脚,没时间培养感情。

但奇怪的是,大概两人都很忙很累,有了惺惺相惜之感,感情居然在忙碌之中稳步上升。

封庭这次病好之后,觉得是时候退位休息了。

封庭想要退位之事,朝臣们自然一请二请,请求皇帝陛下三思而后行。

但封庭决意已定,朝臣也不再上书,开始为新皇登基做准备。

实际上朝臣们早就预料到有这一天,不过就算心中明白,也要在面子上挽留一下皇帝陛下罢了。

封庭退位之前下了不少旨意,为大宝的登基铺路。

其中一道旨意,便是赐余柏林国姓,并加封伯爵爵位。

公侯伯子男,伯为第三等。

余柏林之前立下不少功劳,虽然官职上一直有变动,但虚阶上没有多大改变,爵位也没有给。

余柏林如此受皇帝陛下信任,朝臣们都看在眼里。所以皇帝陛下压着余柏林的功劳不给赏赐,自然不是不愿意给,而是在寻找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朝臣们本以为皇帝陛下是给太子殿下,让太子殿下登基之后再行加封,以示加恩。

却没想到,皇帝陛下会在退位之前封赏余柏林。

余柏林的军功,封伯算是中规中矩。

关键是赐国姓这一点,才显示出余柏林和其余众臣的与众不同。

历来朝代,基本上只有开国之时,给予开国功臣赐国姓。而且这被赐之人,一定是开国功臣□□劳最顶尖的,也最受开国皇帝信任的。

在朝代之中赐国姓之人寥寥无几,无一是立下大功。

余柏林的军功虽然很大,可谓是文臣第一,但这并不足以让他被赐国姓。

朝臣们纷纷传言,肯定还有其他缘由。

于是余柏林身世之事,又甚嚣尘上。

余柏林明白,这赐国姓,三分之一是为官立下的功劳,三分之一是对封蔚、大宝、小宝三人的救命之恩。

剩下三分之一,是他和封蔚的感情。

皇帝陛下是以此承认,他和封蔚的感情。

他和封蔚无法如常人一般成亲,这赐国姓,也算他和封蔚是一家人了。

只是这总有一种自己嫁人的错觉,让余柏林好生尴尬。

特别是看见封蔚一脸傻笑的时候。

大宝小宝倒是高兴的很,余柏林终于和他们是一家人了。

嗯,现在该称呼为封柏林了。

封庭的确有等大宝登基之后,再由大宝给余柏林加封之意。

但他转念一想,大宝登基,余柏林定是辅佐大宝之人。

余柏林虽然功劳显著,但朝中之人总是因余柏林年龄而对其说三道四——或许也是因为余柏林除年龄之外,也没其他可被他人说道的地方了。

所以封庭为了让余柏林压得住众位文臣,必须给其增加筹码。

因内阁之人还未致仕,余柏林无法再升官职,因此封爵是必须之举。

至于赐姓,这个的确是因为封蔚和余柏林的感情,促使封庭想到此事。

让大宝赐姓也成,但封庭想着,长兄如父,还是自己承认余柏林,才能让封蔚更加心安吧。

封庭在退位之前,仍旧为家人想的十分周到。

封庭还认为,余柏林的功劳,封伯已经算是少算了。

只是封的太高,以后封无可封,难免又有朝臣叽叽歪歪。

之后加封,就交给儿子来吧。

这一切做妥当之后,封庭就正是下旨退位禅让,退居泰安宫,称太上皇。

大宝完成登基大典,继任为皇。

.....................................

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总是会有阻力的。

特别是皇上头上还压着太上皇,怎么看,都像是会出现新老一派斗争的局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然而,大家想太多。

封庭说是退居泰安宫,待大宝登基半年,差不多皇帝的事务都理顺之后,他就携太后离京出游去了。

并且更让朝臣们崩溃的是,还是留书出游,目的地未定。

这特么能好?

朝臣们的折子如同雪花一样飞进宫里。大宝只得摊手道,太上皇是他爹,太后是他娘,他能怎么办?

从来没听说过有皇上还管的了太上皇的。

朝臣们都崩溃了。

皇帝陛下在任的时候就很任性,结果退位了好似更任性了。

并且,以前皇帝陛下还必须上朝,朝臣们还能逼迫皇帝陛下稍稍安分些。现在皇帝陛下成了太上皇,更没人管得住他了。

这时候老老实实待在京城,按时上朝拱卫京师的德王殿下,在跟太上皇对比之后,似乎都让朝臣对其好感度增加了不少。

这么一对比,显得德王殿下都已经不算任性了。

至于当今皇帝陛下。哦,朝臣们无话可说。

比起之前任性的陛下,实在是太完美太仁厚太好说话了。

虽然还是坚持原则,但是至少不会和之前的皇帝陛下一样不但不听人说话,还会摆出一张嘲讽脸,生怕气不死朝臣一样。

有了皇帝陛下的对比,大宝这位皇帝的确十分宽厚仁慈了。

当然,太上皇封庭跑没影了,只是其他朝臣得到的消息。实际上封庭还是很注意安全,他的行迹,大宝等人都是知晓的。

又过了一年,不仅封庭跑了,金刀卫指挥使郑牧携夫人婉柔公主也跑了。

郑牧以自己曾经在边疆浴血奋战,身上有多处旧伤为由,早早致仕,大宝哭笑不得。

大宝私下跟余柏林吐槽道:“林,郑大人就是只是想当父皇一个人的金刀卫指挥使吧?”

若是旁的人听了大宝这话,定会认为大宝是在责怪郑牧,有所不满。不过余柏林知道,大宝只是单纯就事论事而已。

余柏林笑道:“渔樵也的确精力有损,并不算谎话。更何况,金刀卫指挥使一职,本就该陛下亲手提拔为好。渔樵主动致仕,倒也省了不少麻烦。”

大宝叹气:“我懂我懂,一朝天子一朝臣对吧?可林你千万别也跑了。我看王叔天天都想跑掉的样子。”

余柏林不由失笑:“当然,我会陪着陛下。”

大宝扬起笑容,和还是少年时一样灿烂纯真。

余柏林看着大宝的笑容,心想,即使已经知道大宝已经是皇帝陛下,已经今非昔比,但只要看见这笑容,他仍旧觉得,当年抱着他大腿的孩子,其真正的内在,从未改变过。

所幸,大宝目前对他,的确未曾改变。

将来还很长,谁也不知道之后人心是否会变。但余柏林相信,自己自保的能力,总还是有的吧。

大宝登基之后,政事上很依赖余柏林。

余柏林则向他推举其他臣子,教导大宝不要过于依赖一人。

虽然他不会有异心,但他不能保证自己事事正确。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即使被偏信的是他也一样。

不过正因为余柏林此番举动,大宝更加依赖他。

余柏林只得叹气。

他早就发现了大宝性格上的缺陷。

即使大宝成长许多,但毕竟登基时也不过十七而已,在后世不过一高中生,思想远不算成熟。

大宝性格上的缺陷,在于他心思细腻,且缺乏安全感。

心思细腻是他本性所致。大宝很容易多想多思,自己逼迫自己。

而缺乏安全感,则是从小环境所致。

大宝不和小宝一样,出生时封庭便已登基。虽说封庭刚登基时小宝受了不少苦,但那是小宝尚不能记事,长大后,也就忘记了婴孩时期的不安。

在小宝记事之后,就有父母兄长,以及余柏林和封蔚护着。所以即使幼时敏感,但长大后的小宝要开朗许多。

但大宝不一样。他经历不安动荡时便已记事,且他因为早慧,对年幼之事记得十分清楚。再加上作为太子,过早被封庭带在身边教导。朝廷上那一系列尔虞我诈,让幼时的大宝曾经十分恐惧。几次朝中血洗,更是让大宝印象十分深刻。

这让大宝即使面上再坚韧,心中已经种下了不安的因子。

他会不由自主的选择人依赖依靠。

或者说,大宝内心太过柔软了。

余柏林很无奈,认真跟大宝剖析了他的性格,并表示大宝作为皇帝一定要改正。不然错信他人,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大宝眨了眨眼睛,左耳进右耳出。

反正有林和王叔在,有可以依赖依靠的人,那么他不改变也没关系吧?

而且,本性如此,大宝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啊。

于是,大宝继续任性下去。

在这一点上,他似乎才完美的继承了封庭的基因。

喜欢盛世文豪请大家收藏:(wuxia.one)盛世文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