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盛世文豪 > 第117章

盛世文豪 第117章

作者:木兰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01 10:29:30 来源:书海阁

既然已经知道了最主要的讯息,封蔚和余柏林就决定按照预定计划继续启程至于查案之事则由金刀卫继续。

金刀卫可不是那么好杀的,他们沿途都会留下讯号,且每到一个驿站换马的时候,都会与当地金刀卫秘密联系。

封蔚和余柏林回到船上,继续沿着水路南下,再没了游玩的心情。

等到了运河尽头的时候,封蔚和余柏林分成两路,余柏林与海军汇合,从海上航路去榕城;封蔚则去拜访闽浙总督,在闽浙总督的掩护下,调兵直接前往榕城。

之所以不去闽州指挥使那里调兵,封蔚担心闽州指挥使也参与了这事,若直接孤身进入闽州军营调兵,怕闽州指挥使会狗急跳墙,造成兵变,危及自身。

德王在军事上想一出是一出的性子,各地官员都有耳闻。

封蔚和余柏林去瀛洲,本就是建立军事基地,余柏林与海军汇合去榕城十分正常;封蔚则与闽浙总督演戏,以检阅浙州和闽州军队哪个训练更踏实一点为理由,调浙州这边的兵直接进入闽州,然后拿下闽州指挥使等官员。

封蔚和余柏林知道,虽然在捞上来尸体的时候,他们船队浩浩荡荡,闲杂船只都绕道走,不一定会有人看见。但召当地官员来,怎么瞒都是瞒不住的。

既然那些丧心病狂的人敢在这里杀人,肯定会注意这边的动静。他们又在这里停留了些日子,在查这件案子的事肯定被人暗中送到那些人手中了。

不过因为是金刀卫主办此案,查出来什么都是保密的,当地官员尚且不知道,那些人自然更不知道了。

两人只能赌这些人自信没有暴露,或者即使有怀疑,但没有证据,毕竟看这个被害的金刀卫的模样,全身应该都被搜查过了。

“希望指挥使没有加入进去。”余柏林在与封蔚分别的时候,叹息了一句。

若只是文臣勾连,哪怕勾连再多,牵连再众,他们只要带着兵把人围了,要抓人都很简单。

若是指挥使也参与了进去,余柏林很担心其中军队被腐蚀了多少,会不会引起兵变。

就算没有参与,要去军队里抓人,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封蔚不管那闽州指挥使是否参与此事,都要先将人拿下,押后再审。

封蔚只笑不语。

闽州指挥使不一定参与了此事,但闽州军队里肯定有人参与了此事。要与海盗勾连,军中没人是不可能的。

余柏林见封蔚那心情差到极点的样子,不再多言,只道让封蔚保重自己。

“火|枪带好。”余柏林小声道。

“你才是。”封蔚问道,“你从未出海,海船可比河中之船颠簸多了,你可能适应?”

“没事。”余柏林道,“不要乱来。”

“知道知道。”封蔚点头,“等我讯息,待我处理好闽州军营之事,我们按照事先分工,分头抓人。”

余柏林叹气。

本以为只是简简单单种田工建路线,怎么又冒出这么大一件事了。

和夷人勾结?这些人还真想的出来。

闽州大概要从上到下迎来一场血洗了。

皇帝陛下在朝中进行了好几次血洗,封蔚在北疆杀出一片天地,到闽州又立刻大开杀戒,以文人的性子,这两兄弟在史书中的名声大概不见得会好了。

就算是明君贤王,也会落下一个残忍嗜杀的暴君之名。

不过不止这两人,大概自己也会拥有和封蔚一样的名声吧。

不知写史书的文人,会不会看在自己同为文臣的份上多写自己几句好话。余柏林开玩笑般想着。

“或许我最近生疏了。”余柏林叹息道。

笔杆子,又不是只有别人才有。

他是不在乎别人胡言乱语,但封蔚若是死后有知,见到别人居然把他写成残暴的样子,估计又要闹腾。

所以,他还是多主导一下言论吧。

百姓被海盗□□,一度民不聊生。这些地方官员却勾连海盗,不顾百姓死活,不顾国家利益,这是多好的题材。

很值得他多多创作些诗词文章,然后传播到全国,让全国上下都同仇敌忾。

对了,现在还有为了夷人的金银,要把国土给“送出去”。

寸土必争的思想,也该推广一下。

一步退,步步退。现在可以以瀛洲荒芜为名,毫无心理芥蒂的将其“送”出去。大晖国土广阔,贫瘠之处不知多少,这些地方的百姓就不是大晖的百姓,就能送人了吗?

那送到最后,干脆只留下北方几个大城市,和江浙天府等富饶之地得了。

这时候,就需要借古讽今了吧?

余柏林想了想,在登船之前,让人给好友送了信。

只自己一人发声,实在是太慢了。如此创作盛会,自然要大家一起来。

陈磊等人作为陛下培养的心腹,自然朝中消息灵通,知道这次大案。

京城中更是因为此次大案而闹得沸沸扬扬。朝中大臣个个夹着尾巴做人,似乎又回到了平时看着病弱温和的天齐帝天子一怒,流血漂橹的时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余柏林的友人们收到余柏林书信之后,心中大概猜到,这些事居然与闽州有关。

再略一思索,友人们立刻又惊又怒,个个当夜都没睡好觉。

此事关系重大,友人们看过书信之后,立刻就将书信烧掉。

他们略一思索,就明白了余柏林之意。

陛下要在闽州有大动作,此次事情肯定非常严重。

联系陛下曾经的清洗,这次在闽州肯定也会迎来一场大的腥风血雨。

余柏林是担忧会有人趁此又对德王发难,对陛下发难,才想主导此次话语。

大家都有笔杆子,他们既然抢先知道这些事,自然要抢先占据舆论的最高峰。

余柏林随书信来的,还有一首诗。这首诗写的是“自己到闽州之后,无意间偶遇一位因海盗而家破人亡的百姓,一时动了恻隐之心而创作”。这送信,似乎是为和友人探讨诗作。

他们想后,都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他们将此诗大肆宣传之后,再提笔写了一首同样百姓疾苦的诗回去。

余柏林是想借由这一来一往,借他们处于文人顶端的身份,将诗作传播开来。

他们这一批人,是当代文人最为尊崇的大宗师,他们的诗作,会被所有人背诵,他们此时所写的题材,将会成为所有人都跟风的潮流。

当所有人都将视线转到这上面时,再一点一点放出闽州那些人的罪行,想来一定会引起一次不错的文学创作浪潮。

当所有文人都觉得这些人该杀的时候,尊崇文人的普通百姓,肯定会也投入这次声讨的浪潮,最好再编些诗歌,编些讲书,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的事。

有些帝王不乐意让丑事示之人前,但当今圣上,一定知道这么做的好处。

这只会让他的声势更高,让百姓更加团结在他左右。

当余柏林的船只靠岸的时候,“私事公用”,经由金刀卫传递消息的特殊渠道,连京城的张岳,甚至远在北疆的曾毓,都明白了余柏林的计划。

皇帝陛下更不用说。

封庭对郑牧叹息道:“还好有长青同情。若只是澈之,肯定砍了就砍了,收拾烂摊子还得我来。”

郑牧道:“长青毕竟是文人,笔杆子方面的事,他最熟悉。陛下不能太过苛求德王,带兵打仗和文人那一套都熟练才是。”

封蔚自豪的点头:“也是,澈之已经够不错了,不愧是我亲手教出来的。”

郑牧心里道,我知道是你亲自教导出来的,所以在你说德王不好的时候,绝对不会迎合。

这种溺爱孩子的傻父亲,就算嘴上再嫌弃孩子,别人说一句孩子不好,都得爆。

“渔樵啊,你说朕还不够努力吗?”封庭幽幽道,“大晖还不够好吗?为什么他们会投靠夷人,投靠海盗?”

“就是陛下太努力,大晖越来越好,这些人才会这么做。”郑牧道,“他们想在大晖过的原来越好,想要更多的金钱权力,所以才会与海盗夷人勾结。”

“与海盗夷人勾结,还能让他们在大晖得到更多的金钱权力?”

“是。”郑牧想起在北疆的军旅生涯,冷然道,“金钱不但能让他们过上奢靡的生活,还能让他们结交上官。与海盗夷人的勾连,还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功劳。”

海盗连绵不绝,他们就能从迎击海盗的过程中源源不断的赚取功勋。

海盗得了布防图,知道军队什么时候来,不但能保存实力,在军队剿灭之前就逃跑,还能适时的演戏,给这些人送功勋。

大晖这边的人得了钱,得了功劳,渐渐占据了所有重要职位。当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庞大,海盗也越发如鱼得水。

“是否当年你在北疆之时,也有此事。”封庭沉默了半晌之后,才红着眼圈问道,“是否我们边疆将士,很多都是死在自己人的出卖中?”

“是。”郑牧道,“不过待陛下您开始重视和鞑子的战争,就没有了。只要有人盯着,他们就不敢。德王去了,那边自然也好了。”

这些吃自己国家百姓和将士人血馒头的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现在时候到了,他们也该排好去往地狱的队了。

喜欢盛世文豪请大家收藏:(wuxia.one)盛世文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