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警告!团宠小奶包萌翻全皇朝! > 第921章 她是有些痴性儿的

心宝仔细瞅了瞅,才放下心来,然后她迅速叫人拿了纸笔,开始记录。

这一次,三生石绝对是大放送,足足刷出来一整排。

明霈三十五年春、京城一带、多雨,天气温暖……

明霈三十五年春、晋州北,雨量适宜……

明霈三十五年春、晋州南,五月有小冰雹……

明霈三十五年春…………

总之这就是今年一整年,大晏天下各地的气象总结!!

不要小看这个,什么样的天气,适宜种什么粮食,不宜种什么粮食,可以做什么事,中间的差别可大了去了!!

连明霈帝都惊住了,看着她抄,一边提示:“你只写半个字就成,慢慢再补。”

他生怕这样的神迹,不会持久。

心宝一边点头一边抄,元沈绝在旁迅速给她重录,不一会儿方无忧拿了地图来,心宝就直接在地图上写。

果然,随着她迅速的抄,字迹也在慢慢消失……心宝紧张的小脑门都冒汗了,小手手几乎飞起,终于写完,才喘了口气,把笔一放,整个人往后一仰,紧张的直喘。

元沈绝已经重新写了一遍,拿给心宝看:“看看有错吗?”

心宝仰倒在耶耶的怀里,就着他的手看了一眼,嗯了一声:“对的。”

明霈帝搂着孙女,拍小娃娃一样,随手拍着安抚,一边也就他的手看了看,微微闭目思索。

半晌他才问道:“荣儿忙着呢?”

元沈绝也不用问谁,直接侧头听了听,浅笑:“嗯,在忙。”

于是等下午心宝去上学后,明霈帝大发慈悲,过去帮着孙子,利利索索的处理了一堆国事,然后才把这个记录拿给他。

祖孙俩人对着记录勾勾画画,各种统筹规划。

晏时荣点着纸上,道:“耶.耶,你说这种小灾,到时候三生石还会给提示吗?”

“不会,”明霈帝道:“应该不会了,但这种大灾,”他也点了点:“应该还会给一个准确日期的。”

晏时荣点了点头:“对,孙儿也这么想,三生石不会倒退。”

他微微沉吟:“那就不必太着急,江南这边要提前安排,其它地方都不急,能不下命令的还是不要下,最多暗示便好,不然明年没有了这样的提示,反而不好。”

明霈帝点了点头。

两人差不多定妥了,明霈帝忽然道:“你也该打发人,去把你外公那些人接过来,一直待在民间做甚?”

晏时荣的脑子还在这些天象上,愣了一下才抬起头来,明霈帝又道:“等你爹回来,朕想搬到养心殿。”

晏时荣瞬间明白过来了。

明霈帝的意思是,解决了女真这个大事儿,他想禅位给太子,所以才说搬到养心殿,也所以,才让他去接外公。

晏时荣急道:“耶耶,不可。”

这下轮到明霈帝发愣了。

毕竟这本来就是水到渠成,隐约有默契的事情了:“怎么?”

晏时荣凑近些,低声道:“耶.耶,有些事情,‘它’的想法可能与我们不同,‘它’其实一直是有些痴性儿的。”

明霈帝愣住了。

晏时荣的意思是,在实权交付之后,皇上和太上皇这个“身份”,他们会觉得不太重要了。

但三生石或者空间,可能会觉得重要,换句话说,它可能对很多东西很执着。

比如说,明霈帝就要是皇上。

不然的话,其实在明霈帝解决掉皇贵妃一帮人的时候,前世的事情已经不会重演了,可那个时候,三生石为何不欢喜大放送?

为何直到此时,女真亡了,才欢喜大放送??

这说明它其实是不怎么人性化的,是比较死板的,很在意一些“事实”。

它代表的是那个时候的晏时婳,那个国破家亡,孑然一身的晏时婳……如今的心宝对“它”有影响,但,这个影响很慢很慢。

就好比心宝对家人的异常紧张,难道真的是她去看龙骧卫检查,就“一下子”扭转的?

当然不是,是天长日久的平安,一切的所观所想,再加上最后这一点点的推动。

可能别的事情也是一样的。

虽然只有一线可能,但他们又何必冒险?

明霈帝半晌才点点头:“朕知道了。”

那正式禅位的事情,就要往后推推了,明霈帝沉吟了一下,还是道:“把你外公接过来吧,你母亲这一趟,也立了大功,如今,还担心什么不成。”

帝王声音温柔,晏时荣蓦的有些鼻酸,轻声道:“是。”

半大少年抬眼,用孺慕的眼神儿瞅着耶耶,然而他的耶耶已经站了起来:“行了,也没什么大事,你自己再琢磨琢磨就行。心宝快放学了,朕得赶紧过去看看。”

晏时荣那点小眼泪瞬间就下去了,平静道:“……哦。”

明霈帝急匆匆的走了。

果然,他前脚刚进来,心宝就回来了,进了门就大声道:“耶耶,心宝放学啦!!”

明霈帝嗯了一声,放下书。

心宝一边被方总管卸下书箱子,一边从屏风那里伸进小脑袋,朝他弯着大眼笑,小心虚的跟他道:“耶耶,今天心宝跟李先生争执了。”

明霈帝愣了愣。

主要是他今天下午在忙,要不然消息早就报过来了,怪不得刚才方无忧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

明霈帝就问:“怎么了?”

心宝道:“因为今天学李悝。”

她扑进他怀里,先喝了两口茶,才开始给他背:“善平籴者,必谨观岁……”

李悝就是那个推广平籴法的人,“籴”就是买米,或者说买粮食。

平籴法就是按每年的收成来收粮,上熟时多收,下熟时少收,保证百姓手里有充足的粮食,又不会因为谷多而造成价低。国家就好像是一个保管员,在丰年时收的粮,可以在荒年时卖出,取有余,补不足。

明霈帝通篇都看过,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就道:“心宝觉得这个法子不好?”

“对,心宝觉得不好。”

心宝道:“李先生说,这个叫李悝的,把收成分为上中下三种。上熟时,收成有四百石,官府收走三百石,留给百姓一百石;而中熟时,收成三百石,官府拿走二百石,留给百姓一百石;下熟时,收成二百石,官府收走一百石,留给百姓一百石……”

她顿了一下:“所以,这不就是说,不管年成如何,不管你种的如何,你手里总是只有一百石……李先生说,这样能让人治田勤谨,还能竭尽地力什么的,心宝觉得这大大的不对!!”

“就好比心宝的铺子,一个月赚一万两,心宝隔壁的铺子,一个月赚二百两……然后官府收走了心宝的九千九百两,只收隔壁一百两,我们全都只留下了一百两……这样才不叫公平,这样心宝会气死,一定不会再‘勤谨’了,再也不想干活儿了,哪怕你告诉心宝,等你穷了,会再给你发一点,心宝也绝不会开心,因为你是用心宝的钱,发给心宝的!而心宝的钱,还发给了隔壁,和隔壁的隔壁!!”

“所以,心宝认为,必须让收成多的,有更多存粮,不但可以吃饱,还能买新衣服,买别的……这样大家才会有积极性,才会‘勤谨’,才能‘竭尽地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