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九十九章 忘年之交

人生一串 第九十九章 忘年之交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没根的人不踏实,越是有钱时越这样。长期出差的人,可能这个感觉最明显。当万家灯火结束后,整个街道变得冷清时,你如果睡不着觉,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你会怀疑生活的意义。

  那些销售员们,还可以在孤独时,给自己家人打个电话,给孩子们在电话里互递温暖,与老婆在电话或者视频里连线。冬子就多次听到隔壁彭总与他老婆,利用qq的视频功能,在电脑上聊得火热。

  虽然有分别的痛苦与思念,但那都是为见面时的开心,在积累情感,相聚时激情迸发的那一刻,会让你以前长久的孤独与痛苦,得到最好的偿还。

  冬子现在觉得,自己已经开始有钱了。半年资金分配,虽然没按大家的要求,给冬子多分,冬子还主动要求少分,毕竟自己工作量与资历都不太够。但是,彭总既然把话说出来了,就得要求落实。

  最终冬子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那就是,自己已经拿了设计部的资金。所以,在西北公司,只拿其他销售人员的一半。但在其他同事的坚持下,还是决定,在年终奖金计算时,冬子跟大家待遇一样,按完整的销售人员来算。即使只拿一半,也有八万块钱。

  所以,今天冬子的户头上,加上工资,已经有二十来万了。这是冬子父母去世以来,所挣到的最多的钱了。他的钱,按愿望,有两个用途。第一个用来娶燕子,让她安心,自己挣的,完全可以养育她的家庭。当然,这点钱是不够的。至少要拿到三十万才行。第二,用来回报爹爹一家。当年,给苕货赔款,那不仅是钱的问题,那是一份情。自己今后要拿出数倍甚至上十倍的钱,来回报这种了不起的关怀。

  但是,年轻人就是年轻人,没有事的时候,孤独的时候,有点闲钱的时候,就有些坐不住。

  一般人有了钱,就勾搭女生,或者到迪吧歌厅去揩油。但冬子心中只有燕子一个人,没有这个爱好。或者有钱寄给父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就而高兴。但冬子没有父母了,他的成功,好像变得没什么意义。

  一个人如何面对空虚与寂寞,这其实是人生的大问题。突然有钱的感觉,甚至会让人走上邪路。比如以前,觉得尊严受了伤害的人,会在有钱后,拼命夸张地讲排场,想在以前的人面前证明自己,获得虚荣。比如以前生活困窘的人,受尽了没钱的折磨,此时会用玩钱的方式,来报复钱对他曾经的压迫,最后走了赌博的道路。再比如,以前被女性因为没钱而笑话的人,最后会用钱来发泄对女性的贬低,走入岁月场所。当一切心理创伤被填平后,不可避免地走向身体刺激之路,从包小三到吸毒,这是一个好像司空见惯的过程。

  所以说,社会上有句话很明白: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

  冬子的心灵没有这些严重受创的历程,只有燕子的事,让他灰过心。所以,他没有要报复性享乐的需求,也没有被长期压抑的反抗心理。

  他只是没根。

  小时候有东山可去,而今天在西安,只有城墙可爬。偶尔到了高处,视野是开阔了,但还是觉得地面踏实,他一有空,就绕着城墙根转,似乎在寻找着生活意义的锚点。

  冬子又碰上了那个写字的老头,他觉得,跟这个人说话,很是舒坦。

  “老师,你每天下午过来,在这里写字,也没几个人看,是自娱自乐吗?”

  “对咧。我写的字,没那碑林里的好,但自己这一生,就只能写成这样了,好在,写完水干,自己在这过程中,自己喜欢,就这个意思咧。”

  “你整天一个人出来,家里人也没见过来,你是一个人住吗?”

  “对的咧,老伴过世了。儿子媳妇自己买了房。孙子上幼儿园,他达每天早上送他去,我每天下午把他接回他家,就行了。接下来,我就没事了,在这里写字咧。”

  原来,他是一个人单过。接孙子就是他最重要的事情了。他也不跟儿子一家吃饭,一般自己做点,或者在街上买点吃。当老师退休,日常的钱也是用不完的,给孙子买礼物,给学费,都是爷爷的事。但是,他每天跟孙子相处的时间,就是下午四点接放学,然后等到五点钟,他儿子媳妇回家,就这一个把小时就行了。

  “你为什么不跟儿子媳妇住一起呢?毕竟天伦之乐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咧,久住令人厌、频来亲也疏,我只要自己能过,就自己过,自由些。”

  自由这个词,对这位老师而言是幸福。但今天的冬子就很自由,他对这种自由,却感受到孤独与虚飘。

  “你这一个人过,不感到孤独吗?”

  “好不容易孤独一回,难得咧。这是个好时代啊,我们年轻时,到处被束缚,想象不到有今天这么自由的时候呢。”

  这位爷爷简单讲了一下他年轻时的境遇。他们那一代,经历了中国最复杂的变化,不是被家人的负担所困,就是被自己的工作所困,还有就是被钱所困。工作是单位安排的,不敢不接受。家庭负担是天生的,不敢不承担。钱不够日常开销,不敢不节约。

  物质与精神的束缚,让他们长期处于被压抑的不自由之中,相比今天,这种自由是如此的可贵,相较而言,所谓孤独带来的困扰,就是小问题了。

  “阿姨过世了几年了?”

  老者仰望着天,苦笑了一下。“她啊,一生不自由,好不容易熬出来了,没那命享受呢。我退休第二年,她就生病去世了。这不,我今年68了,她也走了7年了。她年轻时,看上我,就是说我字写得好咧。她为了我写字,到处找旧报纸回来,就是给我画字的。其实,那时候,我的字还没今天写得好咧。今天她要在,我写给她看,她不晓得有多高兴咧。”

  人生的悲苦莫过于此。当你有机会有能力让最爱的人开心时,她却不在了。冬子与这位老师,沉默了半天。

  “那你现在,是写给她看的吗?”

  “不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她哪里看得到呢?我是唯物主义者,不相信鬼神的。我看我自己的字,看看字写得比过去好,生活过得比过去好,心就舒坦了。我是在跟自己比咧,要是跟别人比,那是跟自己过不去了。”

  当然,近在咫尺的碑林,那些著名的大师们的作品,就在眼前,任何一个写字的人,走在它们面前,都会自惭形秽,无地自容的。

  “那你莫不是,不爱进去看里面的字了?”

  “爱着咧,上午这地方,我们老年人不收费,我总要去看。看一次,喜欢一次,那才是享受啊。”

  冬子觉得,看到比自己的爱好更高明的东西,不是嫉妒,而是享受,这已经算是精神上的超脱了。这位老师,颇有爹爹这样人的风采了。

  一般老年人,对新事物是看不惯的,是拒绝的。总喜欢在年轻人面前唠叨,什么一代不如一代。但是爹爹就不同,他对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是宽容的,对年轻人些不符合老一代习惯的东西,甚至有时是鼓励的。冬子学习不太好,但爹爹从来没有因此而责怪过他,不像其他老师,总是对成绩好的同学偏心。

  爹爹家也有孩子穿破洞牛仔裤的,也有孩子打电子游戏的,爹爹对他们的责备也少。他总喜欢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这种超脱的境界,在他们这一代,很不普通。

  人们对自己不适应的事情,或者不理解的事情,总是抱有怀疑甚至是敌对的情绪。那是自己还没跟这个世界和解,那是站在自我中心的立场,思考世界。当你意识到,你只不过是世界中微小的一粒尘埃时,你就会坦然,达观。

  “那你觉得,如今,你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冬子问了一个哲学问题,这完全超越了他的年龄。但是,哲学来自于灵魂的拷问,一般年轻人,身体的冲动掩盖了灵魂的光芒,很少拷问这些问题的。

  冬子经历了父母的去世,对生命的意义就多了一分直接的感觉。假如父母存在的意义,就是养育了自己,那么,属于他们本人的价值,是什么呢?

  相对于这个老师来说,他快乐的意义,当年是妻子在世时的赞扬。而今天,估计就是孙子的出现,让他看到,自己的基因的某部分,正在茁壮成长。但是,好像老者并不过分追求这方面的东西。他是个唯物主义者,这个词本身就很哲学。

  “生活,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老者停下了手中的笔:“如果你以为你很了不起的话,死亡就会把一切摆平。不管你作何努力与挣扎,你最终要回归大地。就像那碑林里那些伟大的人物一样,他们的古墓可以重现天日,但他们的**已经消灭,剩下些骨头,也已经朽烂,提不起来了。”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文人人生观,苏东城在冬子的家乡不远处,写了前后两篇赤壁赋,冬子这个年龄的人,还无法理解这些伟人内心的沧桑。但他记得里面的句子,不仅是老师当年要求背诵的,也是爹爹经常无意识中重复过的。

  “而今安在哉?”

  “樯橹灰飞烟灭。”

  前一句是冬子下意识地说出来的,后一句是这位退休老师顺口接上的,两此时居然相视一笑,结成了忘年交。

  人与人的交往,其实没那么复杂,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知道朋友做不做得下去。对于忘年交的双方来说,年纪大的,肯定有一颗超脱的童心;年青的朋友,肯定有沉重的思考。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他们的直觉,好像达到了某种契合。

  其实,这是人们发现自己神性的第一阶段。我们通常说,人有三种混合的性质,动物性、社会性与神性。如果用西方心理学的解释,可以说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仅仅因为身体的需要,把一切快乐的感觉建立在身体感观刺激之上的,是动物性,它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础。所谓求生的本能,也是这种本性的表现。没有这个本能,所有动物都会走向种族灭亡。所以,我们不能贬低它。

  所谓社会性,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社会组成的功效,有一种互相咬合的密切度。我们平时探讨的人生价值,我们所说的仁义道德,我们所信的资源交换,我们所想的利益调整,都与之人关。人类之所以成为自然界的最强者,因为他们组成了社会,形成了集体的力量,各自在分工交换中形成的关系,渐渐融入我们的血液,形成人的本性。

  所谓神性,与灵魂有关。当原始人仰望苍穹,凝视星光的某一个时刻,人类就产生了某种超越身边环境的期待与思考,神性开始萌芽。对人类本质的另一个解读是:人是唯一思考生命价值的动物。

  忘年交的魅力在于,它根本没有社会价值。就像面前的冬子与老师,他们之间完全没有经济上的互动与利益上的交换,也没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上的教学关系,也没有年龄上互相扶助的关系。完全没有社会关系的心灵契合,有些宗教般的色彩,这就是神性的初级表达。

  神性的美丽在于,它直通情感。我们喜欢一样东西,大部分是要转弯的,通过功用转弯。比如,有人说,喜欢钱。当他拿到钱的那一刻度,脑袋里想象出在歌厅里奢侈的豪迈,或者将钱给家人时的自豪,这些场面,让他间接地觉得,有钱真快乐。

  或者,有人说,喜欢美女。脑袋里想象的,只是与之成为朋友夫妻时那温润的拥抱或者身体上的欢娱,甚至,我们赞叹一个美女时,脑袋里却想象着她没穿衣服时的样子。

  这些因为功用而喜欢的东西,就叫转弯。而直接的喜欢,是突如其来的,根本没道理,不经过中间环节。比如此刻,那老师的黄牙并不影响冬子对他的微笑,冬子的年轻,也并没让老者觉得他幼稚。两人只是在某个观点上达成了契合,相当于找到了知音。

  也许,只有在灵魂上有过独立意识的人,才会有这种功能吧。

  冬子问到:“那你觉得,人类有什么永恒的价值吗?”

  “我觉得并没有,一切都将消失。”

  “难道,就没有值得努力的东西?”

  “那倒是有,有些东西一直没变,把这些没变的东西变得更好,就算是有价值的努力了。”

  “什么东西呢?”

  此时,护城河的另一边,那胡琴响起来了,有一个唱秦腔的,正在开嗓,一声吼一声叹,高低突兀,激烈而嘶哑。冬子与老师停止了谈话,也没有细看河对岸的人,好像是在听那风声,看那河边的杨槐摇摆。

  良久,对面终于全套乐器响起,秦腔正式开唱,那边好像也围坐了七八个人。

  “那是唱的关羽吧?”冬子听得出一些唱词,一般唱词中有关平击仓之类的戏,大多与关羽有关。

  “对啊,大家叫他武圣人。”

  “有点不太理解,他打仗虽然厉害,但最终还是失败了的。他们三结义虽然好,但最终还是没完成大业。但是,我觉得,我们后辈好像最喜欢它,不光叫武圣,唱戏的拿他说事,也多,老百姓好像特别爱他。这是为什么呢?”

  老者失望捻了捻胡须,好像他真有胡须似的,其实他是现代人,下巴刮得青,根本没胡须。但人们一提到关羽,就会联想到他的长胡须。“这就是不变的东西啊,欣赏的老百姓,是智慧的,关羽表达了他们心中的价值与感情。感情的共鸣与表达,才是不变的东西,所以,他的戏,永远不灭,只要中国人没灭。”

  这个话题就大了。冬子有些不太理解,但他知道,要让中国人不喜欢关公,好像是不太可能。就是自己小时候看三国,也最喜欢他的。

  “咱们秦腔美,就在于它是直接抒发感情的,没有那么多雕刻与拐弯。人的感情就是这样,忽上忽下的,曲子就不那么温柔了。关公是个悲剧,就像我们的人生,终归是要失败的。但关公真性情,喜欢就坚持,不喜欢就拒绝,从来不假装,这是一种快意人生,哪个不追求呢?我们喜欢孩子时代,也不过是儿童时代,在父母的保护下,在社会的原谅下,可以过一段快意人生的时光。但后来就不行了,我们只能靠听戏,想象着并歌颂着关公的事迹,体验他那快意的人生,才觉得舒畅呢。”

  是的,快意人生,是要讲条件的。要不是他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事,哪里有割袍断义的勇气。要不是他有温酒斩华雄的壮举,那里敢说出虎女不嫁犬子的话来。

  我们想做英雄,只不过想拥有那种能力,可以快意人生。哪怕人生是短暂的,能够保持着那种大悲大喜的快意,也是一种成功。就像是项羽,为了富贵还乡,国家都可以不要。就像温莎,不要江山要美人。

  “不对吧,老师,纯粹的快意,赌徒也有,淫贼也有,我们都有,如果任由它,不是要坏事?”

  “你说的快意,不是美呢,只有在美的,大家都认为美的基础上的快意,才有价值呢。”

  话说回来,老师的逻辑也是有问题的。本来说的是快意,又转到美上来。但是,冬子就愿意跟这种没什么逻辑的人说话。在广东与小袁的谈论,太有逻辑了,所以不自由,没快意。

  “比如,你看到我的字觉得好看,比如我看到碑林上的字觉得好看,这种开心,是自然的,根本没有道理。这就叫美。你说得出来,我的字,好看在哪里吗?”

  “说不出来,因为我也不会书法,写不来大字。只是觉得好看而已。”

  “对着咧,这不假思索的好,就是美咧。”

  “那要照你这样说,一个人吃厨师炒的菜,说不出它的原料,看不出它的做法,只是觉得好吃,那也算美?”

  “当然,大美!那是最美的东西了,民以食为天,好的菜,比书法还要鲜,比建筑还要活。我们中国人造字,你发现没有?新鲜的鲜字,是鱼和羊吧?与吃有关。中国人的美字,也与羊有关。中国人本质上最有追求的美,就在食物味道之美啊,对不对?”

  经他这一拨高,冬子突然觉得,厨师这个职业,好像高大上起来。他反问到:“古人不是说过,君子远疱厨,怎么跟这相反?”

  “你那是儒家的小仁小义,而我们老百姓并不真喜欢它。我们喜欢关圣人。庄子也说过疱丁解牛的事,用一个与食物有关的比喻,来说明道。道才是最高境界,居然与一个屠夫有关,怎么样?就是儒家,也是讲究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况且,孔子收学费,也收肉干呢,对不对?直达感观细胞,直接升华到美的道,连通形而下与形而上的,恐怕没有什么,能够超越食物之美了。”

  冬子听不懂这些内容,但是,他很欣赏那老者望着天,有一句没一句的感叹,觉得这个画面很美。此时的城墙,虽然不远处就是马路,河对岸还有秦腔,甚至另外一边,还有腰鼓秧歌甚至广场舞的声音,这些都不妨碍,这一老一少望天的神情,此时,天地是安静的。

  保留并创造美丽,直达情感的中心,没有任何功利的交往,以及对食物的崇拜、对厨艺的推崇,这些似是而非的结论,与冬子此时的心情无关。

  此时,冬子进入某种发愣的状态,看着天上渐渐昏暗的云彩,以及云彩背后,那即将黑下来的天。

  冬子此时只有一个想法:那天本来是蓝的,怎么就变黑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