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六十七章 两地心思

人生一串 第六十七章 两地心思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冬子想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占满,不给面对孤独以机会。但是,当办公室人越来越少的时候,当他对薛哥那过分的热情吃不消的时候。当从驾校回来,面对冷锅冷灶的时候,你怎么可能不回忆呢?

  这天晚上从驾校回来,浑然感觉到肚子有些饿了,决定到厨房搞些东西吃。前两天小袁走之前,还有些菜没吃完,得处理掉。

  其实,驾校也没什么好学的。他第一天听完老师的课,就觉得这些属于常识,需要的是自己加紧练习。同学们早就神通广大,把手机上下载的测试软件下了个遍,冬子也不例外,通过这种软件学习,效果好多了。初学东西时,你不知道如何着手,如何抓要点。

  但是通过做这手机上题,你就知道了,答错了的,马上会跳出正确答案。据说这一套软件做七八遍,正确率超过95%,你正式考试,就可以过90分了。应该说,每天自学,也可以达到效果,但为什么要坚持几天去上课呢?因为交管部门对驾驶培训有规定,必须达到规定的学习课时才准许你参加考试。

  所以,许多年轻人,到驾校参加交规学习,去时打个卡,回来前再打个卡,混过这段时间。而冬子没地方可以去,也没什么朋友,就在驾校用手机练习,偶尔听老师讲讲课。

  当然,那第一天在门口碰到那个抽烟的年轻人,偶尔也会跟冬子说几句话。冬子对陌生人的交往,保持着不太热心的状态,过两天,人家的兴趣也就不在他身上了。

  晚上回来,冬子打开冰箱,发现这些菜再不吃,就不好了。当他打开燃气灶,炉火冒出蓝色的火焰时,那热量虽然很大,但心去被抽油烟机的声音,抽空了。

  他突然想起了小简。在这种夜晚,在这样的时刻,前段时间在武汉,与小简那愉快的晚餐。

  “太对不起人了,这几天都没给小简电话。”他拿起手机准备拨号码时,才发现,自己的手机已经换号了。到佛山的第二天早上,在小袁的建议下,冬子已经把手机号换到当地号码了。

  冬子马上关掉火炉,回到卧室,翻开自己的衣柜,记得第一天自己换下来的手机卡,是装在那件脱衣服里的。找了头天,终于找到了,在衣服里面的口袋里。但是,这衣服,已经被水洗过了。那个电话卡,已经毛了,金属电路与纸板也你一个说话结巴的人,吞吞吐吐的样子,不能用了。

  这样说来,即使过去的任何朋友跟自己联系,都以为自己失踪了。但手机没换,过去的通话记录还有。找到小简的号码拨了过去。

  “喂,是我。”

  “冬哥,你这才晓得联系我啊,你个没良心的,跑哪里去了?打你几十个电话,要么关机,要么换号,我哪里得罪你了呢?”

  对方劈头盖脸地一顿,反倒让冬子心里面好受些了。打是亲骂是爱,对方这样,还没把自己当外人。

  “我到广东了,佛山,就是罗哥代理那个品牌那个厂里。我是想安顿好了,再跟你联系的。”

  “你换了手机,不第一时间通知我,搞得我白担心。李雯也来打听你好几回,你不晓得?兄弟做不成了么?”

  “是我的错,当时我很乱,走得急,没想那么多。”

  “好吧,不怪你。当时那情况,十万火急,我明白。你怎么到那个厂去的?是不是那个彭总邀你的?怎么样?”

  冬子就把彭总的邀请以及这边的情况,大致上跟小简说了一下,还有就是自己目前的状况。小简还问了他的生活与工资,冬子都老实地回答了。

  那边沉吟了半天:“这样也好,你在罗哥这里打工,出不了头。原来以为,你跟李雯如果在一起的话,你会有事业。看来,缘分这东西,勉强不来。她即使有意,你也无心。算了算了,这个事,就算了。要说你在广东打工,工资也有些高,待遇也很好,我就放心了。但是,冬哥,你想过没有,那是职场,你太善良,还是要精明些。”

  这完全是大哥哥对小兄弟的嘱咐,冬子感受得到他的关心。他追问一句:“李雯怎么样?”

  “还能够怎么样?表面看是原样,但实际上的失落感,不用我细说吧。反正,你们也没缘分,但少了你这个朋友,怎么不伤心呢?”

  冬子不敢细说了,毕竟这种复杂而尴尬的感情经历,说不清楚的。

  “跟你说吧,你跑了,全靠那个c姨,你知道吧,你运气太好了。”

  “都打到家门口了,我运气好?”冬子有些不太理解。

  “这事与矬子有关,李雯早就意识到了。她找了几个同学,她本人没出面,那几个同学约矬子喝酒,矬子喝多了,自己说出来的。你差点被人打倒在路边,你知道不?”

  冬子根本没想到,矬子居然对他下手如此之狠。因为,那天晚上在歌厅的事,矬子出现了,第二天几个人来闹事,也是矬子的朋友。这事,他知道。但是,当小简把矬子准备在路边伏击他的事,详细给冬子说了后,冬子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

  “要不是那个交警多了句嘴,你当天怕走不到商场的。”小简说到:“社会多复杂,你自己得当心。要不是c姨,你那天,就是走进了商场,你也走不出去的,你觉得呢?”

  “对对对,全靠她。她不仅派那个歌厅的人把我送了出去,甚至买车票送到火车站,都是那个人一手操办的。别人站票都买不到,他居然一个电话,直接到人家火车站办公室给我拿票,有座位,还是最近一班的,这是什么关系?”

  “人家没有来头,怎么指挥得动军子的人呢?我也听这几天有传说,说是她是军子老首长的关系介绍来的,近几天,她接的客户,全是工装,还有开发商,就是我们商场后面那个楼盘,精装的那个,装修的卫浴材料,开发商直接跟她签合同,牛不牛?”

  这就很厉害了。那个楼盘冬子很熟悉,一千多套房子,精装修卖的,如果按卫浴瓷砖每一套,代理商的纯利润一千元来算,这一百多万就到手了。这是做大生意的手笔啊。

  “这阿姨来头不小,她在这个商场,就是一个撑门面的,你说是不是?况且,人家心也好。要不是她帮忙,我哪能脱得了身?”

  “开玩笑,前段时间,我们这些本地小生意人,总笑别人没眼光,找的位置不对,现在才知道人家的实力吧。人家来这商场,是看得起我们,我们还沾她的光了。你晓得,青山这地方,混子到商户打渣子这事吧?”

  冬子当然知道,也就是混子在商户那里扯皮,商户为了怕麻烦,总得给几个渣子钱,不多,几包烟钱,像打发人一样就行。但这事,总是有点让人烦,毕竟,我又不欠你的。但是,这堆渣子,目前不敢到这商场来,估计是听到了前次五哥想打冬子的事,或者,是道上的人,接到了军子的警告,不敢再来了。

  “那你最近生意如何呢?”

  “刚做了个大的,c姨介绍的。不是她承包了卫浴设备吗?那浴室的浴霸,交给我了。利润嘛,我们各抽一半。”

  这倒让冬子想不到,这个c姨还来帮小简。况且,一个浴霸的利润大约为一百元钱,各抽一半,一千多套,也让小简自己赚了大几万块钱,在这个淡季,是很不得了的事。

  “人家是啥派头?”小简继续说到:“她带我去跟开发商谈的。你晓得,我们背后楼盘的开发商,有多牛?”

  “我知道,这样大的开发商,在青山数得着。我们背后的楼盘,只是他的一期工程,后面的工程,还有三四期呢,估计全部下来,有七八千套房子。这种大老板,肯定是有派头的,一般人见不了。”

  “对啊,c姨带我去谈时,很直接,连样品都不带,只带资料与报价,三个品牌就行。她去,人家对她很客气。我不敢多说话,假装是她的下属,别人问我具体事我才解释。半个小时就谈完,第二天,她就把合同签了,我直接供货时,催厂家发货,我都差点搞不赢,厉害不厉害?”

  冬子感叹到:“我不在武汉,我要在武汉,你得请客了。”

  “要不然,你过年回来一趟?客我照请。”

  “不了,过年这里需要我值班。这账我记着,以后再算。”

  “好吧,那你跟李雯联系不联系呢?”

  “算了吧,没缘分的事,再说多了,添麻烦。她要问起我,你就实话实说,如果需要她联系,她自然会打电话给我的。”

  冬子知道,他与李雯的故事,已经终结了。男女之间有纯友谊的话,冬子是不太相信的。如果有,那也只是备胎或者是暧昧,这只会耽误彼此的判断。

  挂完电话,冬子一看时间,已经过十点了,肚子更加饿了。他下了一锅大杂烩,加了许多辣椒与花椒,把冰箱里的菜全部用完了。

  过两天就要过年了,自己还得在市场准备一些年货,虽然只有一个人,但也得要过年。之所以下这么多凶猛的调料,是因为心寒,需要刺激与热量。

  这不算火锅人锅子端到桌上时,冬子打开了不瓶啤酒。那热的菜与冷的酒相互斗争,整个人变得复杂起来。一个人的酒最好莫喝,越喝越冷。一个人的菜最好莫多,越多越伤感。

  有人说,做菜的人,菜的味道反映厨师的心情。就像书法一样,字如其人。给喜欢的朋友做菜,那种盘算与精心,是很快乐的。当看到朋友狼吞虎咽的样子,听到朋友夸奖与赞扬的声音,就是最好的味道了。

  但一个人的菜,是吃不出味道来的。辣椒与花椒,在没有灵魂的餐桌上,给你的不是味道,只是一种刺激。从美食理论上讲,这种辣与麻,本身就只是一种痛感。

  而那冬天的啤酒,冷的下去,一口气上来,本来平时喝起来是爽的,但今天晚上,冬子觉得它有些闷人。

  沉闷的人喝酒,不到量就不行了。冬子拼命吃菜喝酒,是为了排遣饥饿与孤独,但到最后,真把自己完全整孤独了。当他把东西收好,碗筷洗完时,连澡都不想洗,决定抱最后的一丝希望,在迷糊中,给燕子打一个电话。

  “对不起,你所拨打的号码不存在,请查证后再拨。”清晰绵软而商业化的声音,让冬子很失望。忘掉她吧,她故意要避开你的。理智上,冬子这样一遍遍跟自己说,但是,却永远无法真正忘掉。

  而此时的燕子呢?此时的燕子正沉浸在老家的喜悦之中。她跟母亲在一个床上,避开了母亲关于她在武汉打工的询问细节,把话题转向了过年要准备的事情上。

  明天还有好多事情要做。爷爷开的药,要在乡里去买好,要不然,春节药店关门,就麻烦了。还有家里的糖果与糕点不太够,走亲串友拜年的礼物也不多,也需要她明天去买。妈妈已经给那个表嫂打过电话,明天一早,她就把三轮车开来,带着这母女两个,上街办年货。

  还有就是爸爸说的对联的事,春节的对联,一定要乡里面的李老师写的对联,虽然比街上卖的印刷的对联要贵一些,而且也没有烫金的底子,但是,买一幅他写的对联,才是有面子的一件事呢。

  李老师也有七八十岁了,写字是全乡最好的。他还有一个本事,就是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写出符合你家特点的对联。他是乡里原来的中学老师,许多读过中学的人,都是他的学生。他是乡里最受人尊敬的人,他退休后,人们尊重他的方式,就是买他写的对联。

  当然,家里有红白喜事的,也请他写,但那咱事情,他是不收钱的。你只要把他请到现场,参加宴席,他就写,这就是他的礼物了。

  乡里人文化不高,但对有文化的老先生,有一种特殊的尊重。先生来了,不管辈分年龄,他总是坐上席的。

  再就是爸爸的手机要换了,这个手机是两年前在容城打工时买的一个老人机,就是声音很大、按键很大的那种。但是,按久了,再加上爸爸的右手不方便,有一个键,已经有些塌了,接触不良。燕子决定,给爸重新买一个,这个东西也不贵,好的,大概也只有三四百块钱。

  如果你盘算着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你就不会孤独。况且,燕子睡在妈妈身边。农村的深夜,安静得听得见心跳,燕子要睡觉时,妈妈习惯地伸出手来,在她的背上摩莎。妈妈的手长满了茧,裂开了口,不用指甲,只是摸,燕子的背就舒服了。

  有妈的女儿,是最幸福的。而冬子呢?燕子却在梦中碰见他了。她梦见,冬子一个人走在长江边上,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回头又向东山上望,而当时的燕子,就在东山之上。

  燕子想喊冬子上来,那江边太冷,但是,燕子却喊不出来,好像山上离太阳太近,热得火直冒,急得脚直蹬。结果,她醒了,才明白,自己盖得太厚了,所有呼吸有些不顺畅。身边的母亲,已经睡得安稳,她的手,还在自己背上。那太阳的热量,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冬子好造孽哟。燕子想到这里,心里一疼。要过年了,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哪个给他办年货呢?哪个给他说话呢?他一个人在江边,出现在自己的梦中,但是此刻真正的冬子,又在哪里呢?

  她甚至有些后悔,不该把电话换了,不该主动回避冬子。但是,细一样,自己这是理智的决定。她跟冬子没办法走在一起的。追求的生活,太重了,他们的肩膀,无法负担。

  自己回到家才明白,钱对家里是多么重要。父母为了过年给亲戚拜年的红包,几乎没有到乡场正式地打过年货。要不是自己挣钱回来,哪里来的钱呢?

  这次回来,跟妈妈的摆谈才知道,农村也在变化了。第一等人,由于子女在城里工作挣了大钱,给父母在城里买了房子,全家人都已经搬到城里居住了。妈妈羡慕地说到:“我们村卢老二一家,就是你卢二伯,全部到城里去了。他儿子不是在容城办超市发了财嘛,买了两套房,同一个单元的。他们享福了,只带个孙子,接送上下学,煮个饭,啥也不操心了。”

  第二等人,就是在乡场上修了房子,父母在农村老家住,有事有病就在乡场上孩子家住几天,来去自由。农村的田地,只留下一点种蔬菜,给乡里的孩子送去,其他也不操心了。孩子们每个月给他们打杂钱,这种方式的人也有好几户人家了。

  第三等人,就是在农村自己修房子,夸瓦水泥拉到门口,农闲时请几个劳力自己修,也有两三层楼了。这种情况,燕子在回村的路上,就见惯不惊。这是农村人最普遍的现象,如果你家没有像样的楼房,儿子娶不到媳妇,姑娘找婆家,也会被人瞧不起的。娘家没势力没钱,别人挑剔呢。

  “现在,如果没有像样的房子,在农村,小伙子们说不上媳妇呢。现在,难道农村不养人了吗?”

  也许,丰衣足食是历代中国农民的奢望,自求温饱年年有余是所有国人的梦想。但今天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为什么,人还有这些烦恼呢?

  人的幸福感,总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比较而形成的。当优越感丧失过后,就有一种痛苦的焦虑。更何况,燕子母亲的焦虑,不是没有道理的。

  家里一个多病的风烛残年的老人,丈夫劳动能力有限,她作为顶梁柱,除了鱼塘要照管以外,还要种田。为了在土里刨食多一些收入,她不租种了乡邻的一些土地。现在偏远农村的土地不值钱了,几乎是别人免费借给她种,但除去农药种子和化肥,已经赚不了几个钱。更何况,这样的劳动力,如此强度,也没算钱。

  要不是有燕子寄回来这些钱,药费与打杂费用,真是有点捉襟见肘的味道。农村人人情重,如果你要在乡邻中抬起头来,这些人情往来也要用钱,如果没有燕子,还真不知道怎么抬头为人了。

  所谓第四种人,就是燕子家这种情况了,住着老房子,家庭可维持,虽然没发财,但也没借债。更何况,燕子是姑娘不是儿子。如果是儿子,娶媳妇,按这条件,恐怕是不可能的。

  母亲怕燕子压力太大,随口安慰到:“我们还好,总比张二婶家强。她家里老公没了,还有个婆婆。儿子在外打工,没挣到钱,还因为打架,赔偿,欠了不少债。他那儿子,都三十几岁了,说不上媳妇,不知道,今后怎么办呢。”

  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安慰,能起多大作用呢?燕子的家里,原来因为父亲在县城打工,收入还算中上,在村里还算是有面子的人。如今,也只能跟最差的人比,找点存在感了。

  “在农村,不能太弱了。太弱了,鸡和狗子都要欺负你。”母亲这话是她一生的经验。传统农村,土地的产出是相对固定的,你要过得好些,就意味着别人就要差点。因为,总量不增的情况下要过得好,只能是零和博弈了。存量搏杀的乡村社会,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直到中国近几十年的政策,才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入城市打工,有了增量的渠道,这种乡邻间的争斗,才缓和一些。

  “我们不要你挣多少钱了,你如果有合适的,就真心对人家,我们家门户小,莫挑来挑去,把自己耽误了。”

  母亲这话,没有明说,但意思是清楚的。燕子如果找到一个条件稍好的婆家,她本人也就安定下来了。家中,因为女婿的存在,也就可以撑起来了。

  燕子心有不甘,但也想不到出路。她失眠了。遥远的千里之外的佛山,冬子也没睡着。

  如果燕子没睡着是在考虑母亲的话。冬子没睡觉,是因为没人跟他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