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五十五章 推销窍门

人生一串 第五十五章 推销窍门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车窗外已经没有景色了,全是内部灯光照出来车厢内本身的形象,冬子看了看自己在玻璃上的轮廓,也觉得没啥意思。

  那时候,冬子还没事四川或者重庆去过,也没听说李伯清这个人。他不知道,车厢内人们谈论时,仿佛没有中心话题的乱,在评书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叫“散打”。

  冬子也没有能力看诸如《喧哗与骚动》这种外国名著,那里有一种叙述方法叫意识流。他只是按可怜的一点逻辑知道作判断,认为这种车厢谈话杂乱无章,根本没有价值。但感觉中,又似乎有些联系,总有一种情感与意识的线条,贯穿始终。

  当然,他也不知道大家谈论的话题是随意切换的,但谈话的目的却相当一致,就是对优越感的体现。

  这种散打话题当然形不成凝聚力,冬子全程没有说话,因为不知道从何开始。对面的推销员只说了一段,话题就被粗暴切换,从此也保持了沉默。

  也许爱说话的人,已经找到了优越感平等的假象,舒服地进入休闲阶段。也许他们本来就很累,自己说一话题,接茬的人少了,也没意思,进入思考人生的状态,保持沉默。此时,只有几个有共同语言或者熟人的圈子,在小声地交谈。

  偶然地,目光相碰,冬子发现对面的人正热切地看着自己,那交流的**,几乎要扯动脸上的笑意。出于礼貌,冬子先开口:“大哥,你推销啥呢?”

  对方却夸张地看了看四周,周边的人要么在打盹,要么在玩手机,要么在自己的小圈子内互动,没人注意到他们俩。他们因为话题因为位置及年轻,好像自然地成了一个小团体。

  “做医疗器械的,听说过吧?”对方神秘而低声地说到。

  这方面,冬子并不完全陌生。虽然父亲死得突然,但母亲在武汉住院期间,天天跟医生跟各种检查打交道,大量的医疗器械,虽然不清楚原理,但也至少知道些名称。

  “不太懂,是不是什么手术刀啊什么针管药水品吧?”冬子这样说,是把自己放得很低的姿态,假装很低端,可以让对方减少抵触。

  “你说的那,我们公司不做这些,虽然量大,但门槛太低,做不出利润来。”

  “那你们做升降床、轮椅这些?”冬子继续低调。

  “这些门槛还低些,怎么可能做那。你前面说的,起码还有个国家医药卫生标准,因为是直接接触药物,直接进入人体的,标准还严些。你后面说的东西,铁匠铺五金店都可以搞。”

  冬子反问到:“不会吧,这些这属于医疗器械吧,我在药店也看他们在卖这些。况且,我在医院看到,这些产品厂家也叫某某医疗器械厂,好像还有你们浙江的。”

  “嗨,那些都是五金厂改的,做床做椅的,技术含量还不如做听诊器的,做个辛苦钱,到处打零卖,如果我推销那些,要饿死。”

  冬子觉得没必要反问了,未必那些厂的产品就不需要推销吗?既然要推销,那肯定得有利润,如果饿死,那还做这产品干啥呢?冬子觉得,这样问下去,没什么价值。只好顺着对方的思路问:“那你觉得,推销什么产品,才赚钱?”

  “有门槛的,必须让大多数人进不来这个行当的,这就是门槛,避免低水平重复的恶性竞争。”

  看冬子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人皆有好为人师之性,推销员给出了解释。“为什么要门槛呢?就是不让所有人都有能力进入这个行当。比如你在街边卖菜,什么手续都不要,这就叫没有门槛,但是,你很难赚钱。还容易陷入恶性竞争,比如一个白菜,你卖1元钱一斤,别人抢你生意卖9毛,你就麻烦了。你如果降到8毛,那你就要亏本,这就是恶性竞争,就是纯粹打价格战了,都讨不到好,只有便宜消费者了。这种生意,很容易走入亏本自杀的地步,所以是恶性的。”

  冬子听到这,觉得跟自己平时接触的事物很相似,于是继续问到:“那怎么办呢?你说卖菜的,有什么门槛呢?”

  “可以制造出门槛嘛,恶性竞争会杀死生产者与经营者。可以制造出门槛来,比如城管禁止沿街摆摊,只能到农贸市场规范经营。那么,农贸市场的摊位就是要收费的,这种管理与收费,就是制造出的门槛。”

  冬子原来的羊肉串经营就是没有门槛的,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摆这个摊,当然,味道不好就做不长而已。冬子对这种制造门槛的办法不太理解,问到:“那不是增加了成本,对消费者不利了嘛。”

  是的,增加的费用,作为生产者的农民没得到,作为消费者的顾客多掏钱,作为经营者的商贩加成本,好像只是增加了部分政府收入。但是,冬子想不通的是,这么有钱的政府,为什么在乎这几个小钱呢?

  “不一定”推销员的回答让冬子有些意外,他继续说到:“适当的管理与收费,在某些时候,对消费者是有利的。”

  冬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结论,也许,是这推销员故弄玄虚吧,欺骗单纯少年。

  冬子没有言语,只是发出好奇的表情看着对方,且听他如何自圆其说。

  “白菜也是菜,属于食品对不对?顾客关心价格,但是更关心安全,比如农药超标,比如重金属残留,这些事与一两毛的价格差,哪个重要?”

  这一比较,冬子好像有些明白了:“当然安全性最重要,在它面前,现在的人倒不在乎一两毛钱了。你说得对,需要管理。”

  “管理是要成本的,所以要收费,对不对?就是政府不赚这个钱,但是修一个农贸市场,也是要投入的对吧。运行它的水电及环卫也是要投入吧,哪怕是治安,也需要人手对不对?更莫说,驻场的工商监督员,公平称、残留物检测,这些都是要成本的,对不对?”

  冬子点点头,但听对方说得这么顺畅,他还是想刺激挑战他一下:“当然,政府有的是钱,免费做这些,也不是不可能。”

  对方显然没想到冬子会这样反对,有人适当抬杠,其实有利于话题的刺激性,这反而激发了推销员的解释。“就是政府免费,但商贩也要付出成本,这相当于一种担保或者一种管理成本。”

  这个冬子就不太懂了,既然政府可以免费,为什么商贩还要交钱呢?

  “你别小看这个摊位费,它是个槛,如果你不想经营了,你可以转让,把原来交的钱,从政府或者管理者那里拿回来。其实,这也相当于管理者让你交的一个押金。没有抵押的风险,管理就无法实现。你想,你付了这大笔钱在这里,为了一两毛的利润,卖不合格农产品,被罚款或者取消资格,你划得来吗?这就相当于极大地提高了违法成本,对不对?”

  此时,冬子才明白了门槛的意义了。没有门槛的事,如果发生风险,几乎没有惩罚的机制,那么,各种风险会直接面对着消费者。假如消费者买到路边瞎卖的毒蘑菇,找谁索赔去?如果在固定市场固定摊位,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别人不会轻易违法。即使违法了,找他也很容易。

  当然,之所以叫门槛,也就排除了一部分不想给这种钱的人,或者给不起这个钱的人。市场是残酷的,最穷的人,凭什么跨过那个门槛呢?

  冬子在想,父亲当年卖羊肉串,也是有门槛的。当然这个门槛不是政府定的,是大家公认的。他是容钢的工人,如果别人吃羊肉串中毒,有工厂管理的。况且,他家就在背后,那大一栋房子,就是最好的信用背书。

  冬子问到:“如果政府不设置门槛,那怎么办呢?”

  “成功的商家,总能够自己设置门槛。”对方这样一说,把冬子还是惊着了,那不是自寻烦恼吗?

  “比如肯德基,它其实是个管理机构了。加盟它,有很高的资金保证的,这就把小商贩排除在外了。况且,它是统一管理,统一布局的,它的位置与数量,总部都有控制。”

  冬子还没听说过,虽然吃过不少回。冬子这一代人,熟悉鸡翅汉堡可乐,如同老人们熟悉馒头香肠一样,成了一种自然饮食习惯了。

  “这还有讲究?”

  “对啊,人家可讲究了。比如,它规定,要设立分店的城市,城区人口规模至少要到多少万,至少要是县级以上城市,每隔多少公里,只能有一家门店。当然,有一个不变的特色,从美国就传过来了。只要有麦当劳的地方,就可以开肯德鸡,相爱相杀,形成一种文化。”

  冬子还没注意到这个现象,对方一提醒,还真是那回事。从此,冬子就觉得,对面这个推销员,还真有些知识,自己要好好学一下。毕竟,自己只推销过建材,只学到过罗老板那几下,与眼前这个年轻人比,眼界太浅。

  人的所谓能力,除了少部分因天赋不同而有差别,其实是经历的差别,以及对经历的总结与思考,改变了人的能力。此时的经历,对多年后冬子经商办企业,算是第一课。

  “那按你说,门槛越高的生意,竞争就越小呗?”

  “不一定,当然从竞争者数量来说,是这样的。但只要有竞争,肯定是残酷的。比如空客与波音,造飞机门槛高不高?顶高了吧,但它们的竞争,也是残酷的。只不过,他们竞争的层面不是价格之类的低层次,而是标准、法律、市场、政治及公众形象等高层次竞争,况且,他们的竞争,都打不死对方,最多是占份额的多少。所以争的只是利润多少,而不是决生死,所以看起来,并不那么残忍。”

  一举例,就举到飞机的高度,冬子有些不适应。前面那大妈说话时,有人也说到飞机,有一种天然的反感。对于没有坐过飞机的人来说,你要炫耀飞机的任何事情,都对别人是恶意的。

  范伟在一部电视里,给小兄弟们秀飞机的事:你知道飞机上把茶叫什么吗?叫tea,那绿茶就是绿tea,红茶就叫红tea。有人问:花茶呢?这就是故意为难范伟了,因为人人内心都想抵制一下装13的人,秀优越感是讨厌的。但是范伟自有办法,斩钉截铁地回答:花tea!

  冬子并没有这种恶意,因为他并没有自卑感,所以也就不怕别人秀优越感。他反而对这种新知道有一种好奇心,就想一问到底了:“那如果万一,我不太懂飞机,我是说万一,一家干死了另一家呢?”

  对方摇摇头:“政府恐怕不会允许吧,两家是最少的了。如果全球只剩下一家,那就是价格与服务上的绝对垄断了,这种绝对垄断,对全球所有人,都是灾难。所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有反垄断法。”

  冬子不太清楚垄断的精确概念,但知道意思。就像盐这东西,每个人都需要,也是由盐业公司独家经营。如果它想涨价,涨十倍,你也得买。所以,这是由政府控制的,保持了价格与质量的稳定。

  “那你们经营医疗产品的,门槛岂不是更高些,毕竟,食品要经过消化道,但许多药品,直接进血液,动不动要死人,门槛更高吧?”冬子决定,把话题缩小到对方最专业的领域,听最专业的分析,正确性会很高。

  “那当然,你知道中国,审批一个新药有多难吗?从研究到临床试验到国家的批准文号,这个周期起码得五年以上,这还是处处绿灯下才做得到。所以,小规模的老板,根本不敢进入药品行业。进入这个行业的,要么是大老板,要么是国企,让你五到十年完全只投入不赚钱,哪个有这实力?”

  冬子明白了,这就是药费,尤其是新药价格高的原因。母亲当年需要的药品,价格如此之高,也估计与这门槛的成本有关系。当然,此时不是问这个的时候,因为对方说明了是卖医疗器械的。

  “那你们做医疗器械的,毕竟不是药品,周期肯定短些,门槛没那么高吧?”

  对方一到自己的专业问题,就显示出比较正式的上课姿态了,他此时,有点像个老师。

  “怎么说呢?虽然周期短些,但门槛也不低,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这一行的。我总结过,起码有三类大门槛,需要翻越。”

  接着,他给冬子详细解释了这三类门槛的内容。第一类门槛,是物理门槛。也就是说医疗器械的物理指标,要达到标准。比如不锈钢的手术刀,各类金属的含量,经历锈蚀考验的强度,都是硬指标。手术刀不仅直接与人体内脏与血液接触,不得与大量化学消毒或者药品接触,耐锈蚀指标必须过硬,这就算是物理门槛。

  第二类门槛是医学门槛。毕竟你这是医疗器械,必须符合医学规范。比如针头要多粗,硬度及内径,型号及用途都有区别。比如一个简单的输液瓶,就不是简单的玻璃瓶那么简单。无菌的程度,密封的程度,制造与运输中防止受污染的要求,都是医学指标。没有专门的设备与制造工艺,没有专门的运输通道及要求,是达不到的。

  第三类指标是政府指标。中国大部分医院是医疗设备的主要采购者,它们中的大部分是公立医院,是政府事业单位的一部分。所有器械的采购,必须符合政府采购标准。作为企业,你先得进入政府采购目录,然后还要办无数个手续,一大堆准入条件,七关八卡,能够进入的企业就不多了。

  “那你究竟是经营什么器械呢?”

  对方神秘一笑:“门槛太高的,我们进不去。比如核磁共振,比如伽玛刀,这些物理指标太高端,目前主要是外国企业在做,国内的企业,只能做跟随。”

  “跟随是什么意思?”

  “就是试制仿品,不能卖成品,自己先摸索。等技术成熟了再做。再就是,做它的外围产品,为它服务。当然,有些营销手段,我们也可以跟随它。”

  “不都是卖吗,还有什么营销手段呢?”

  “你以为,这些进口设备,是谁都买得起的吗?有的上千万一台,把医院卖了也买不回来。人家也不急,主要是靠租。把这些设备租给医院,收检查费,多少钱一个人。这种经营是双赢的。对于医院来说,它有了世界最好的诊疗设备,可以提高医院的技术业务等级。对于器械商来说,高额的检查费用,可以赚取比银行利息高数倍的利润,是划得来的。”

  怪不得,许多人说医院检查多,原来有个大生意人,等在检查室收你的费呢。在推销员的介绍下,冬子才知道,医生给这些昂贵的设备开一个检查单子,别人都要给医生回扣的。这样医院、设备商、医生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只是苦了不必要检查但要多给许多钱的病人。

  医学是复杂的科学,人类发明科学中最尖端的技术,不是用来杀人,如武器,就是用来救人,如医疗。因为,人的生命是最贵重的。但是医学因其高端性,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常识,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下,被花冤枉钱,就是收智商税,没办法的事。

  信息不对称,是赚钱的不二法门,这一点,冬子算是有过体会的。就是罗老板,冬子再忠心,也不把进货的渠道和价格,轻易透露给他一样。

  “那你做不了高端的,你究竟做什么,才达到既有门槛又不很高的东西呢?”

  “多着呢”对方说嗨了,完全不顾商业秘密了。你会因为事关利益的秘密,紧紧防着陌生人,但对于萍水相逢的人来说,往往会放松警惕。尤其在冬子那双纯洁无眠的眼神里,看不出有任何威胁,况且这个年轻人,太年轻,几乎不可能与自己竞争。

  对陌生人的信任,主要是基于常识经验的判断:越是熟悉的人,越有可能成为你的敌人。所以人们经常反向地自然推导出:陌生人威胁不大。

  这种逻辑是有问题的,冬子文化不高,也体会得出来。

  “人家高端设备,只可能在大医院做,在大城市。你想,一个伽玛刀,如果在县城,半个月遇不上一个手术。但如果在省城,一天可以做五个手术。为什么呢?不仅因为省城人多,而且,到省城医院看病的人,都是县城医院治不好的,需要这种特殊的设备。所以,乡下所谓的疑难杂症,在大医院,只是一个常见病。我们的主要市场,所以,就在县城。”

  说了这么多,还是没说他是做哪一行的。冬子不准备继续问了,但探寻甚至有些求知的目光,还继续着。对方好为人师的毛病是天性,推销员话痨的本性出来,就刹不住车了。

  “我们卖设备,主要做x光机,心电图机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医院必须有,做起来技术含量也不高,只要进入政府采购名录,就可以进医院了。”

  “那门槛不就低了吗?这样竞争对手就多了吧?”冬子问到。

  “也不低,关键是进入当地政府采购名录。当然,这事也难也简单,越是在县城,商业与官员就越不正规,搞定一个主要官员,这事就办成了。要知道,哪里官员越能够说了算,哪里的生意就好做。”

  “为什么呢?”冬子对这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

  “搞定一个主要的人,其它的程序及关卡,就一通百通了。”

  “尽管这样,别人也搞得定。那还不是竞争关系嘛。”冬子明白这一个道理,你能行,别人也能行。

  “可以提高销售费用噻。比如一个东西出厂价一万,但你可以卖出三万的价格,其中多的两万,可以作为销售费用,抽出一部分,打通关卡,还可以搞定医生。”

  冬子听了吓了一跳,但忍不住问到:“这么高的费用啊?”

  对方警觉起来,笑了笑,只是说到:“我只是打比方,肯定没这么高。”

  然后,假装睡觉,不太理冬子了。言多必失,他估计自己都感觉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