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二百三十八章 人来人往

人生一串 第二百三十八章 人来人往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她守着这片院落,以及那些满山的花草树木,听林泉鸟鸣,是不是太过孤寂了些?而面对这一群同事,他们为生存而奔波,是不是也太劳累了些?

  生活是无法对比的,各有各的难处,也各有各的优雅。比如,没有汗水湿透的衣背,哪里感受得了泉水带来的清凉?没有屏心静气的安宁,哪里感受得了微风与花香的耳语?

  从洪大美女家离开时,是一个有红色晨曦的时刻。她站在鲜花拥簇的院门向车子挥手,那一种美丽与落寞是同时展现的。燕子感叹了一声音:“真美啊,可惜。”

  冬子知道她想说什么,两人相视一笑,手扣得更紧了。他们得到的收获是:知足。

  在小袁的婚礼上,大家忙里忙外,有小袁亲戚的嘻嘻哈哈,也有铃子老家人的嘀嘀咕咕,同事们人来人往,那音乐那仪式那鲜花那炮仗,归于平静之时,仪式感过后,就是平常的日子了。

  善于在平常的日子里寻找温暖,发现美的眼睛,是你幸福的基石。祝愿小袁与铃子,每天都有机会有能力有意愿,相互撩拨。

  撩拨这个词太好了,在飞机上,燕子这样做了一次,搞得冬子一哆嗦,那种爽利感与兴奋,甚至比打个喷嚏还要舒服。

  “你这是搞哪样?”冬子低声问到。

  “刚学的,前两天,陪铃子做了个spa,别人这样搞,我觉得太过瘾了,想不到,你比我还敏感。”

  “确实,火花闪电,跟爱情无关,就是个刺激,哼哼。那里面,没找个帅哥服务?”

  “想啥呢?”燕子掐了冬子一把,冬子在飞机上,不敢喊出来,勉强保持了正常的表情,迎接着燕子得意的笑脸。

  人体感受到最敏感的器官,是交感神经的刺激。而交感神经最发达的地方,在立毛肌。立毛肌主要在皮肤毛孔周边,如果只接触皮肤的毛发而不接触皮肤,轻轻地撩动,交感神经就被拨动了,人就有了那特殊的感觉。

  这些道理,也是在那次体验中学会的。燕子看到冬哥手上的汗毛比较长,就试验了一下。当时,她在做保养时,服务员手里拿的是羽毛。

  身体撩拨是个科学,而心灵撩拨,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行了。那种娇羞是等待撩拨的信号,那种挑衅的眼神,是想让你加大撩拨的力度。

  信息素到来时,整个机舱的世界里,好像就只有你们两个人。所以,爱情最开始,的确与性别吸引有关。

  只有回到容城,才容得松一口气。尽管他们即将投入繁忙的工作中去,但那内心的踏实,确因为看到容城的东山而来。东山,两看两不厌。

  见识了别人的生活,才觉得自己的生活是那么亲切那么踏实。燕子与冬哥都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别人有钱,没有别人清闲、光鲜,但自有自的乐趣,应该自得其乐。

  人来人往,根本阻挡不了两人的眼神穿梭,会心一笑,洗去了多少辛劳。

  而这一趟广东之行,也带来了些副产品,那就是,要求定购他鸭子的人,电话打得频繁。自己现在可以多做一些,这个人才也够,但是广东那边,最开始打电话的,都是些熟人,不好拒绝,但一个个地办,却很麻烦。

  “你莫那样,人来人往的,把你麻烦死。”杨哥在电话那头对冬子说到:“你每周,找到我送货到武汉的车,把鸭子送过去,包装上面写上收货人的地址与电话就够了,我收到货后,你让他们直接到我公司来取,这不就完了吗?”

  “那样行吗?”

  “只能这样,这才叫物流,你还以为让你自己到快递公司去填单子,让别人送吗?专业人干专业事,我是搞物流的,听我的没错。但是,兄弟,送我是免费送的。你给钱,我也不要。但我给你说的,秋天过后,螃蟹的行市,你得帮我打听。再有,如果你以后做大了,那物流的生意,交给我,懂不懂?好歹我还算你师兄吧?”

  冬子笑了起来,这才哪跟哪啊,就随便做大到那种程度吗?当然,螃蟹的行情,打听起来太方便了。自己过去就有同学,在梁子湖当地做这生意的。

  而c姨要求的,帮她办好了上层沟通,代理协议,已经签下来了。按最优惠的标准签的,因为那是彭总亲自给办事人员打的招呼。按彭总本人与c姨的电话沟通,c姨不仅有能力办好容城的代理,周边的几个市,她好像也有那种能力。

  找一个好的代理商,是厂家期望不过的。按彭总的销售经验,他完全有这个判断能力,这个c姨背后有强大的资源。

  光资源强大还不说,她还非常有能力,相当精明的一个人,况且,层次也远远高于罗哥那种江湖人士。公司的产品走向高端市场,就需要高层次的代理商,让产品更多地进入高档酒店与住宅,进入别墅区,用户本身的层次,也代表了产品的格局。

  彭总在想:冬哥这人虽然文化不高,但眼光不错,他推荐的人,表面上是来找关系的,实际上,是在帮自己的忙。

  彭总理了理思路,想到一个问题。包括自己,包括孙总,包括这个c姨,为什么这么多明显在社会层级上远高于他的人,都乐于与他做朋友呢?

  估计,你见过冬子的眼神,你就不会忘记了。那一种清澈与诚恳,任何人都拒绝不了。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在成年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这种眼神了。没被污染,骨子里有一种莫名的自信。

  一个成功的人,不一定很有能力,但总能让别人喜欢上他,愿意给他帮忙。况且,冬哥这人,也有些能力让你意想不到,像个宝藏一般。以前自己以为他只是个填色高手,谁知道他是个设计怪才。原以为集齐这两大能力就能了不起了,居然,他还是个优秀的厨师。

  老实说,他亲手卤出的鸭子,不仅受到自己及夫人的喜爱,现在,已经都传到双方父母的老家了,他们也喜欢吃。但他不敢直接找冬子要,只是让丁哥,借用其他同事名义,找他订购。

  丁哥成了收发员,眼见着遥远的冬子,生意越来越好。丁哥老往杨哥那里去取货,跟杨哥也成了熟人。两人一聊,有共同的朋友,又都是爽快人,很快就活络起来。重庆的食品冷链运输,丁哥还帮他拉了不少生意。毕竟,岳父师兄弟开的高档酒店,需要最新鲜最地道的海鲜。

  社会是一张网,有一个叫什么七人还是六人理论。说一个人要认识另一个人,不管是他在球上的哪个地方,只需要通过六七个中间人,就找得到。

  但找到,不一定能够交往。冬子作为中间人,在人们的交往中,无形地充当了一个信誉背书人。跟着冬子关系好的,大概率上,也是个好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这就大大节约了交易的信用成本。

  中间,冬子与燕子,还到西安参加了冯警官的婚礼,燕子从小夏的目光中看出了一些故事的端倪,但是,燕子却感觉到某种骄傲。自己的男人,是那么优秀,那么优秀的女人,也曾经对他动心。

  冯警官所谓的一大堆传奇事故,甚至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们帮人找老家的事,让燕子也觉得,冬哥在西安的光景没有虚度。当然,冯警官说得最多的是,他们一起寻找自己踪迹的过程,搞得跟破案似的。

  小夏是学音乐的,听到燕子的声音说到:“你父母是唱歌的吗?”

  “不是,他们都是农民。”

  “怪不得,冬哥非要不娶。上帝给了你最好的礼物,不唱歌,可惜了。”

  燕子心想,唱歌才可惜呢,自己当年承受了多少屈辱。

  冬子带着燕子,到了原来的城墙下,到了原来吃过的餐馆,想找到当年那个退休老师。但餐馆老板说,那老师,已经半年没来过了,估计是搬家了吧?

  原来这么亲密的人,他现在还好吗?冬子只好把自己卤的鸭子,本来要送给老先生的,转送给了餐馆老板。老板尝了一下,大加赞赏,追问冬子的做法,冬子只好语焉不详地敷衍几句,就离开了。

  人生来往聚散,让人生出几多沧桑。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在这个古老的城墙边上,你知道,时光可以追溯,历史留下印迹,但大部分的人,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丝音信都没留下,像帅哥所说,电线接地,再也没有火花。

  c姨到容城已经来过几次了,她在寻找开门市的地方,也跟开发商接触,这些,冬子都陪着。她不知道从哪条线下来的,跟大开发商接触时,人家对她都很热情。到有关部门找领导时,好像也有准备,人家都是提前在门口等着她的。

  冬子想,c姨这种高层关系,强大的资金,精明的头脑,对普通容城的建材老板来说,跟她竞争,她都可以降维打击。其实,这很好理解,她在跟罗哥竞争过程中,都有降维打击的实力,只不过,罗哥的代理商品高端些,他们之间,并没发生正面的竞争。

  有一个假设,假如,青山的代理权,如果c姨跟罗哥开始争夺,那罗哥是必败的。但是,按c姨的性格,她是不会这么做的。她宁愿到其它地方,开另外的代理店,也不会在身边逼人。

  她做事的原则,好像更着重于做增量,而不是做那种残酷的存量竞争。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年代,根本用不着盯着同行搏杀,市场足够大,完全有机会开发新市场。更何况,当你把老对手打败后,你突然发现,身边又冒出一大批新的对手来。不仅是代理商的更新与交替,哪怕是产品,也是各领风骚三五年,甚至有的产品,上半年还在主流媒体打广告,而下半年,公司就遇到破产。

  从建材市场中,寻找当地人装修的喜欢。冬子还找了许多从事装修的工人师傅与包工头,了解了他们的行情。比如,他们装修时,全包还是半包,人费还是材料费,多大利润,多长时间,总价规模。更重要的是,当地人找装修队的方式。

  是看广告找的?还是找熟人推荐的?是找公司全包,还是路边拉几个工人,主人家自己监督自己设计,搞出一个装修方案来?

  魔鬼与利润总是处于同一个地方,在细节里。冬子能够很快地掌握这些细节,除了他做过这个行当外,还有他的亲和力。过去有一个鬼谷子的办法,对地位低下的人说之以尊,对追求利益的人说之以利,对贪小便宜的人,送点卤菜就行了。

  那些久历江湖的包工师傅们,请他们喝酒吃羊肉串,只要他们看你不是竞争对手,酒喝到位了,他们的话也就到位。

  而这是家装市场的情况,工装及房地产商的精装方案,c姨已经基本拿下了。两相配合,这个店子,就开在离冬子老家不远的街的附近,离新市场近,交通方便。为了这个房子本身门面的装修,冬子可是费了些脑筋,帮c姨拿了三个方案。除了突出产品的特征性以外,还要与新的商业街的氛围融洽,与东山的自然环境、容城人的审美习惯相配合。

  三个方案中,c姨挑出其中一个,冬子发到公司总部,让他们拿意见。洪大美女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如果在容城,他的家乡,找出另外一个人,任何高手,都不可能比小陈的方案强。”

  这个方案的图片,也进入了公司本月的刊之上,这可能是冬子在设计上,得到的最高成就吧。

  十月份,冬子帮杨哥联系的螃蟹生意,已经开始运作,杨哥为了感谢冬子,准备给冬子佣金,冬子拒绝了。毕竟,几个月前在佛山,那盒茶叶,就是个情了。

  十月份的商业街,前后的新屋主体工程已经初具规模了。今天的大型建筑公司,都是全程机械化施工,只要地下工程完毕了,整体工程时间,就算走完了一半。不管你多高的楼,两三天一层的速度,都不算快的。

  大的建筑公司过来,也让容城当地搞建筑的老人们惊叹。他们想不到,一个水泥自动浇筑车,可以把水泥灰浆打到十几层高的楼面上,那得好大的功力?爹爹作为曾经修过几所学校的建筑行家,也过来看过,对这种工具改变建筑行业的时代,发出了惊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就是证明。”

  当年,为修学校组织那么多人员集中会战,挑灯熬夜搞人海战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主体工程的完工,就意味着装修市场的铺开。房屋按揭的市场已经兴旺起来,而那些拆迁户,已经在开始联系装修公司,对自己未来的家,充满了各种规划。

  而对这样巨大的市场,自以为会有所作为的廖苕货不可能不动心。他企图进入黄沙水泥市场稍微受挫时,有人提供了新的信息,就是商业街后面有一个湖要清淤泥,抽干水过后,把塘泥挖走,这需要大量的人工,这种事,没什么技术含量,可以加入。

  谁知道,他与所谓的朋友合伙,准备投标时,提前知道,被武汉一家大公司抢走了生意。

  后来,人家操作时,苕货才明白,他们以前报的工艺,早就被淘汰了。现在人家清淤,根本不用挖机来,不用铲车往汽车上铲。他们用高压水枪打出淤泥,通过管道运输,让淤泥走向它的预定沉积地即可。

  那种水压像一把冲锋枪,威力无比,打出的水柱,是用机械自动控制的,根本不需要几个人,也不需要运输车,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以前,苕货他们投标,用传统的挖掘机和车拉的方式,作业时间起码要三个月才能完成。

  低端的进去有困难,高端的已经科技化,苕货此时,陷入了某种恐慌之中,难道,这么好的机会,自己就没能力抓住了吗?

  冬子最近的动向值得注意,他好像对家装市场感兴趣,苕货找人跟踪了一段时间,打听到,冬子好像亲自参与了一个门市的装修,好像要开装修建材店了。

  他搞羊肉串,苕货倒并不反感。但是做卤菜,居然吸引了许玫,让苕货很受挫。而做装修,简直让苕货难以忍受。这个家伙,怎么好处都要占?

  有时候,嫉妒是男人进步的动力,此时的苕货,除了发财,也有赌气的成分,他总想做点什么,让自己爽一把。

  在今天这个社会,盯住一件事,盯住一个人,是比较愚蠢的。但是,哪个不犯些傻呢?尤其对于廖苕货,这种只用情绪思考问题的人。

  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喜出望外。期盼已久的那个人,何姐的声音,正是他日思夜想的。

  “何姐,你怎么想起我来了呢?”

  “我看你忘了我没有。”

  “怎么可能,我天天都在想你。你在哪里,我去接你。”

  “那我凭什么要来?”何姐知道,如果一开始就不傲骄,最后就会失去掌控力。

  “何姐,真的,我请你过来,这边有大机会,如果你来了,咱们一起挣钱,你七我三,还是老规矩,怎么样?”

  “那得看是什么机会。”何姐假装冷淡,但内心中充满了欣喜。自己开始人老珠黄,五年牢狱出来,居然还有人这样期盼自己。看来,当年布的闲棋冷子,确实起了作用。

  她不是没有布棋,但是,其它的棋,都已经走死了。她在给廖苕货打电话前,已经打过好些个电话,找过好些个人,都没有效果。因为年轻人易变,她打苕货电话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的。

  结果,廖苕货的热情,超出了她的想象,她顿时觉得,未来光明起来。

  对于苕货而言,当年何姐给他的,都是他最需要的。给年轻人一个温润柔软的身体,给穷小子一笔钱财,并且,为了他保守了秘密,这一切,都是意外。

  更重要的是,她的能力及思维,给了苕货以震撼。一个只给了自己好处,并保护了自己的人,苕货没有理由不期盼。况且,如今,他正需要一个聪明的老手来指点。

  其实,苕货这些年,对女人身体的探索,已经有见识了。但是,当年何姐留给他的享受,仍然是最好的。

  有时候,感情与回忆这东西,很怪。一个女人尽心地服侍你,你不一定满意。因为,她提供的不是你需要的方式。而何姐,太懂男人了,她提供了苕货一切的需要,以苕货最激动的方式呈现。

  苕货详细给何姐介绍了容城目前的现状,自己的经营及班底。他的叙述杂乱,情绪激动。

  “兄弟,你说得太快。你只说三个方面。现在的容城是什么,你手头有什么,我们能够干什么。你把这三件事想清楚了,明天再给我打电话,好吗?”

  故意让年轻人煎熬,是心理控制的一种方式,何姐对这种技巧的运用,信手拈来。

  廖苕货哪里知道,此时何姐正住在一个小招待所,身上只有一点安家路费,和以前某个混过的男人,打发的那几千元钱。

  苕货又喜双急,他知道,自己大干一场的机会来了。他对何姐的能力深信不疑,他对何姐的依恋也从未改变。他知道,混社会,光靠心狠不行,光靠力气打天下,那是过去的时代。如今,聪明的人来了,自己好像要发达了。

  那三个问题,苕货想了整整一晚上。总算得出了一个思路,但目前,还不是打电话的时候,他得想好另一件事。何姐来了,该住哪里呢?

  太差的地方肯定不行,但要找一个好地方,设备家具齐全,别人还愿意租,那就只得找朋友打听了。

  最后,在牌铺后面,有一个牌友的亲戚,家里有一套子两居室可以出租,家具是齐全的,档次也还算高。苕货去看了一下,觉得,如果何姐要来,他只需要买些日常用品及床上用品,就行了。

  等这一切安排好,他拨通了何姐的电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