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一百八十二章 高手云集

人生一串 第一百八十二章 高手云集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晚上转钟过后,大家互相作揖拜年,小孙子给外公外婆跪拜,收到了大红包。

  冬子要宾馆,被老夫人止住了。“守岁守岁,你来家了,就跟我们一起守吧。你就在沙发上住一晚,咱们看电视,轮流守过去。”

  丁哥也说到:“咱们两兄弟说说话,按我们这边的规矩,始终有一个人清醒,这就叫守岁了。”

  好在,他们家客厅比较大,所谓的沙发,其实是一圈黄杨木的椅子,上面有厚厚的软垫。老人们都去休息了,丁嫂把小姑娘哄睡着了后,抱过来两床被子,枕头,让丁哥与冬子,在客厅躺着看电视。

  冬子有些不好意思,毕竟睡前没洗澡,怕把人家的被子搞脏了。他把脚伸在外面,被丁哥发现了。

  “没事没事,不讲究这个,脚放在外面冷,就放里面,你看我,还是个臭脚,都没事。他们也不是那讲究的人,没关系。”

  躺下来,冬子没有睡意,倒对这椅子背上的花纹感兴趣起来。这种木头雕出的花,非常细腻,虽然只是竹梅兰菊四幅,也就是说,按规格,这个长椅子可以坐四个人,所以睡一个人,绰绰有余。而这套子椅子,并不是西式沙发那种一长两短的规格,而是两长两短。顶头的两个单座椅子,是老爷子与夫人坐的,正对着对面墙壁的电视机。

  而冬子的对面也是长椅子,丁哥就睡在上面。

  “你在看,你仔细闻,这椅子,是不是有一种香味?”

  丁哥这一说,冬子确实感受到,这椅子的木料,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并且,纹路也相当漂亮。这椅子只是刷了一层清漆,体现出木头本身的颜色与纹路。

  “你摸摸看,那些雕花,是完全从这木头上直接雕的,不是像广东那边,机器雕好了的花板往上贴的。”

  做建材行当的人,对家具还算是熟悉的。那种机器雕花与手工雕花的工艺区别,还是看得出来。但它们的价格,却是数辈的差距。

  四川本身的木工艺就非常好,况且,这种黄杨木,是仅次于红木之外,最好的家具材料,纹路好看有香味,更重要的是,它特别有利于雕花,因为它木质细腻,好下刀,而木料本身,坚硬度合适,适合于做那种可以传几辈人的家具。

  老爷子本人的成就,仅从家具这一项来看,是大于女儿女婿的。

  丁哥喜欢看球赛,冬子看着看着,就迷糊地睡着了。第二天早晨醒来,还是被老夫人在厨房忙碌的声音搞醒的。冬子吓了一跳。

  “伯母,怎么让你来做呢?这事让年轻人来。”

  此时,丁嫂也出来了。

  “小陈,你莫乱忙。今天早上这一顿,是我妈的专利。”原来这边的规矩,大年初一早上的汤圆,是家庭女主人的活,没人能抢的。

  一般的地方吃汤圆是元宵节,但在四川或者重庆,初一早上,吃涝糟汤汤圆,是他们的风俗。所谓涝糟,其实是一种更甜,发酵得更久的米酒,在湖北也有。如果春节期间有客人来了,用它煮个糖心蛋,也是这边的习惯。

  冬子吃了第一口,就有个印象,这种汤圆,哪怕到了外国,肯定也受欢迎。既是甜汤,也算甜点。

  准备出发的时间到了,老爷子准备好了礼物,全部由冬子拿着,丁哥开车送他们到老师傅家里去,路上,老师傅还交代了注意事项。

  “去了,莫乱说,当然不是不说话,人家问你你就说。但是,说出来,要有根据。”

  “这我知道,我就当是吃个顶级的免费饭吧。”一车人都笑了。确实,一般的人,哪里有这种机会呢?

  老爷子住在一个山边的类似于自建的农家小园里。这种小院子,你说他像农家乐,又比它们高档得多。但你说它是别墅,又不像。因为,修得高档是一回事,门口的菜地又是另外一回事。哪个别墅门口种菜的呢?当然,后面一个院子,可以停车。丁哥把他们送到了,车没有停,就直接回去了。他没资格参加,昨天就说了的。

  外面有点农家小院的痕迹,但进去后才知道,这是一个严肃的中式而已,各种家具虽然并不特别高档,但摆放陈设却相当讲究,看样子,老师傅不仅有钱,而且也很有文化。客厅的墙正中,是一张某画家的真迹,两边题字的小条幅,居然是某著名书法家的字,复姓的落款,不用说,大家都猜得到。而两边墙上,分别挂着紫檀扁额上镶有玉石雕花,一个是玉如意,一个是玉牡丹。

  这种陈设如此规整,就像老师傅今天的装扮。他没有穿孝冬子设想的长袍之类的东西,只是穿着普通的中山装,很正规的样子,像几十年前电影画面中的老干部。

  老师傅收了礼,问了问冬子的情况,老爷子回答了一下。然后说到:“这小伙子是个好厨师的料,我带他来见见世面,师傅你没意见吗?”

  “你经理嘛,要收人,我哪敢有意见呢?”老师傅不冷不热地回到:“你莫不是要收他当徒弟吧?”

  老爷子马上回复到:“不是不是,我哪敢,在您师傅这里,我都没出徒,我自己哪里敢收徒弟。这是我儿子的同事,父亲是厨师,但已经父母都过世了,他喜欢这一行,也有些悟性,我是带他来,看看什么是川菜。”

  老师傅这下兴趣来了:“喔?小陈,你父亲是厨师,是哪个菜系的呢?”

  “我不知道,他过去在部队当厨师,后来转业到钢铁厂当厨师,我不晓得他哪个菜系,他在世时,我还真没问过,估计不太正规吧。”冬子谦虚地说到。

  “哎,部队出来的都不正规,哪里正规了?更何况,过去最好的厨师,都是在国营单位,错不了。小齐说你有悟性,那你父亲错不了。你是湖北人,湖北人做菜,也有做得好的,他们虽然没有专门的菜系,但有金牌菜,很了不起的。他们的藕做得好,鱼做得好。我的徒弟,在一次全国比赛时,评菜时,还输给了一个湖北师傅,小齐,这事你晓得吧?”

  所谓老师傅口中的小齐,就是丁哥的岳父这位老爷子。老师傅年纪也快七八十岁了,叫自己的徒弟小齐,是自然的。

  最开始,老师傅对冬子的来历有些抗拒,主要是怕小齐带徒弟。你自己都没学好,搞个半途而废的东西出来,怎么就敢收徒呢。听到这一介绍,老师傅放心了,对冬子的态度亲切得多。

  齐老爷子马上笑到:“这事现在说可以,过一会他来了,咱们就不说了。人家的伤心事,准备了半年,代表咱们酒店,参加全国比赛,结果,败给了一个湖北厨师。这位湖北厨师也是代表武汉一个著名饭店的,好像叫晴川饭店,做了一个清蒸武昌鱼,硬是拿了第一名,了不起。”

  正说着,外面又有人来了。先给师傅行礼,师傅欠欠身体,拱拱手,算是还礼,但两人的表情,都是很严肃的。行礼完了,自己如此礼物,提到后面屋子放好,师傅都不怎么多看一眼。冬子倒是看了,什么虫草燕窝茅台人参之类的,没一件差东西,都是顶级的。因为,摆放礼物,在后面屋子,齐老爷子去帮忙了,冬子也跟着帮忙,毕竟,他最年轻。

  过一会,外面的徒弟们就更多了,大约有十几二十个,也是车子来了就走,不停在师傅这里。想了半天,冬子明白原因了。这些车子,都不是徒弟们开来的,要么是家人送来的,要么有专门的司机。他们没资格,参加这种宴会。倒并不是师傅有什么硬规定,只是徒弟们觉得,带来一个不是厨师的人,有损这个场面。

  “我是厨师吗?我为什么有资格被齐老爷子带过来?”冬子有时也在想答案,但没明白过来。

  等徒弟们来得差不多了,大家的师娘也就出来了,跟师娘的关系,就亲热得多,拉家常的,说闲话的,师娘就跟着应承起来。师娘没见过冬子,倒听齐老爷子简单介绍了一番,就拉着冬子说话了。

  老爷子此时,已经换上了白大围衣,戴上了高高的帽子,进入了厨房。他进厨房办新菜,是不允许徒弟们进去的,因为他要给徒弟们出考题,这也算是一个节目。

  但是,过了一会,他出来了,喝茶时,对夫人说到:“我说老了吧,还真老了,准备了好久,昨天的蒜泥,忘了办了。”

  徒弟们一看,机会来了,都纷纷要求进去打下手。而老师傅摆了摆手,却盯着冬子问到:“小陈,麻烦你进来帮我怎么样?”

  幸福来得太突然,冬子马上站起来,在大家的惊诧中,准备进去。

  老师娘低声对冬子说到,进去前,我先给你拿个罩衣,你先洗个手脸。

  等冬子洗完手脸后,老太太把洁白的罩衣递给冬子,齐老爷子赶紧帮忙,给冬子穿上。而老师傅却对徒弟们说到:“你们是我的徒弟,所以只考你们。这位小陈,不是专业厨师,叫他帮忙,不是收徒弟,你们不要有意见。”

  几个人好像如释重负地笑到:“师傅,就是你收徒弟,咱们也不敢有意见嘛,小陈帮忙,他不参加考试,公平合理。”

  进了厨房,你才明白,什么叫豪华型厨房。各类灶具各类厨具各类调料,摆成了一个小商场,整个厨房,跟客厅大差不多,起码有四十个平方。

  冬子看到蒜了,问到:“爷爷,你这蒜,是要刀拍了后,再剁,再擂成蒜泥吗?”

  “不行,绝对不能沾刀。硬剥,剥完后洗干净,这里有个擂钵,你再把它擂成泥,大概做五个蒜头的份量。”

  这可把冬子难住了。单纯把蒜剥下来,这比较简单,只是有点辣手而已,但是直接在圆的木头钵子里擂,蒜是滑的,五个大坨子,就得有五六十个蒜瓣,那装进去,会到处跳的。

  但师傅并没有理他,只是作自己的操作。这活,必须在师傅把菜炒之前准备好,所以冬子根本没机会观察老师傅的厨艺动作,必须全神贯注地剥蒜。

  剥完了后,放入钵子,不能直接擂了,得用办法。冬子问到:“爷爷,可以放点盐吗?”

  老师傅头也不回,说到:“你自己看吧。”

  一般蒜泥作为蘸酱的一部分,或者作为炒菜的一种调料,都需要些许的盐味。冬子没办法,自作主张,往钵子时撒了一点盐,具体的分量,只能凭经验了。

  有了盐,有效地析出了部分水分,让蒜变得不那么滑了,用一只手部分盖住钵子,冬子居然顺利地把蒜擂成了泥状。

  此时,老师傅还在做炒前准备,冬子把东西给他看了看,他笑了笑问到:“小伙子,你还算是有经验的,盐的分量,我看过,也合适。你以前,做什么菜最拿手呢?”

  “没什么拿手的,只是烤个羊肉串,还算是卖得出去。那是个小玩意,不值得说。”

  “莫小看它啊,小吃也是大学问,把小吃搞好了,可以靠它吃一生的饭,四川的凌汤圆发了大财,就靠一碗汤圆。其实,有名的夫妻肺片,原来也是不入流的小吃呢。”

  老师傅准备将菜下锅了,他对说到:“这里没你的事了,你出去耍一会吧。”冬子只是有机会看了看老师傅准备即将下锅的菜,真像一列风格各异的艺术品。颜色到形状,从美术的角度看,都是珍品。

  所谓色香味型,至少,色与型,都是顶级的。

  冬子出来后,下面有徒弟问到:“师傅都在做什么菜?”

  “我不是厨师,我搞不太懂,一个蒜泥都让我分不开心,哪里顾得上呢?”大家都觉得,冬子是个说老实话的人。

  齐老爷子调侃到:“你们想作作弊,在小陈这里,怕是没门了。”

  有在杭州某大酒店当行政主厨的徒弟,带来了正宗的龙井,让师兄弟们尝。这可是他保存在冰柜几个朋,都不敢动的东西。

  冬子品了一下,觉得太好喝了。尤其,这茶的汤色与形状,在他们的议论中,冬子才明白,什么叫一旗一枪,什么叫醇厚回甘。当然,它为什么这么好喝,好在哪里,冬子还真说不出来。

  这帮子服务顾客舌头的人,舌头本身是最挑剔的,他们说好的东西,并不多。比如有人拿某位师兄送来的酒开起了玩笑,说他的老窖是市场上买来充数的,不是真正原厂酒窖的那种可以牵得起丝的东西。

  当然,这些关于酒的说法,冬子也是第一次听说。但给冬子一个印象,最好的东西,不是用钱就可以随便买得到的。最好的东西,数量有限,而有钱人太多,不可能人人有份。得凭关系凭实力凭人脉等,才有可能。

  包括,最好的菜,并不是大酒店随便可以做的。因为用料过于考究,就没办法商业化了。商业化要求标准制作,而标准制作的东西出来,就是工业品,而不是艺术品了。

  “德国我也考察过”齐老爷子当过领导,去过的地方不少。“他们做菜,要用天平砝码,菜谱用料精确到毫克,但是哪里有我们的菜谱里,一个词,少许,有没有灵魂?”

  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终于,厨房门打开了,老师傅喊了一声音:传菜。

  徒弟们开始鱼贯而入。饭厅在另一间屋子里,等冬子进去后,发现了一张大圆桌子,中间一个转盘,各们座位上,有一个小微波炉的设置。这是目前最新款的大酒店的桌子,在这个古色古香的房子里,显得很是突兀。

  “师傅,你还是把我送给你的用上了?你原来的方桌呢?”

  “先搬在那边屋了,今天要尝新火锅,人又多,少不了这个。”

  菜上桌子,正中间是一个转盘,上面各色菜,已经被专业的徒弟们摆成了花团锦簇的样子。而小火锅,已经在各位的座位面前,冒着热气了。

  大量的火锅配菜,被装在身后的可以推动的小推车上,很是方便。

  “师傅,还是你先来吧。你不动,咱们不好动。”

  “现在,你们是考官,你们先尝,觉得哪个好,就记下来,过一会评比时,得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于是,大家郑重其是地喝了白开水,然后开始各自夹转过来的菜。至于火锅,因为它的味最重,所以,放在最后面。

  冬子看老师傅也动手,夹了一块鱼肉,所以冬子也吃了一块鱼。结果发现,这根本不是鱼。表面上,从香味到形状,就是一条红烧整条的武昌鱼,结果一吃,才知道,那是茄子。而此时,发现老师傅,正在看他的表情。

  没办法,不懂的事,别人不问就别说话,齐老爷子已经事先交代了的。

  这些菜,每吃一口,就漱一次口,然后再吃下一个,大家都没有说话,场面只有嘴巴发出的声音,很是怪异。这张桌子很巨大,巨大这个词,是冬子的第一反应。毕竟这是大酒店最大的厅里才有的,在这个私人家里,出现这种桌子,简直太魔幻。完全可以坐三十个人,如今每个人的位置余地都很宽。

  等大家都吃过一遍后,才进入敬酒的程序。此时,伴着大家的祝酒词,齐老爷子才低声对冬子说到:“好吃吧?”

  “从来没想到,这普通的材料,居然会出这种效果。”冬子没想到,好的菜品,可以让你动感情的。不仅仅是好吃,它仿佛还有情绪色彩。

  冬子没有想到,艺术,与好吃本来是两个东西,在这里成了一个东西。食品与情绪是两个东西,此时也合二为一。

  而坐位另一边的一位厨师姓刘,他开创了一个著名的品牌火锅,不仅已经开到重庆成都,还在上海北京开着分店,据说,他还要在武汉开分店呢。这样一个大人物,在老师傅面前满脸谦卑,像个孩子一样。

  他听到齐老爷子跟冬子的话,对冬子说到:“我都等不及,要尝他的火锅了。”

  这道喝酒的程序过后,大家又进行了第二遍的尝菜。刘师傅讲,这是喝酒过后,品尝菜的味道。因为一般的宴度,酒后对菜味的敏感程度,与不喝酒时,会有很大区别。最好的菜配最好的酒,才是更高的考验。

  尝了酒后的菜,大家的感觉又进入思考与寂静之中。终于,在老师傅的一声招呼下,大家开始进入火锅程序。

  看到师傅们很奇怪的,先拿个小勺,在锅里搅了一圈后,一闻二看再尝汤,最后,才夹起一片毛肚,烫了起来。

  这是冬子从来没尝过的火锅味,麻辣烫的特点明显,但更为独特的是,它里面好像有一种很好的药味,好像是甜好像是苦,说不出来那种味道,反正,吃了还想吃,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而身边的刘师傅,不禁悄悄地对冬子树起了大姆指。

  等大家烫过毛肚、鸭血、金针菇、碗豆尖、黄喉后,才停下了筷子,打分的时间要到了。

  冬子却突然意识到,大家烫的这五个品种,不正是代表了五色吗?

  另一个特点,也被冬子注意到,那就是,这火锅汤里,没有底料的痕迹,只是半透明的汤,那底料,肯定是事先已经滤出了。

  评比之前,是大家边吃边讨论。每个人都说了自己的感觉,比如哪个加了什么调料,哪个菜的火候有了变化,哪个菜的食材是从哪里来的。这些东西,只有最专业的厨师,才讲得清楚。而齐老爷子,刚好讲到了火锅,五色配五味,说师傅是否是企图把火辣的火锅,变成中和百味的药膳。

  这些评论,师傅不置可否。

  他盯着冬子,问到:“我想听小陈说说,你没跟我学过,以你的眼光来看,哪道菜印象最深?”

  冬子紧张得站了起来,他当然不敢在行家面前乱开口。但此时,不得不说感受。

  “我刚才,吃一个菜时,感动了一下,我觉得,它太像我父亲在世时,过年必定摆上的红烧鱼,武昌鱼是我老家的特产,那个或许有人把它叫鱼香茄子吧,但是,我晓得,鱼香是川菜复合味中用各种调料调出来的香,不是真像鱼的香味。但老爷爷这个菜,不仅看起来像鱼,闻起来的香味,也完全是武昌鱼那种略腥带甜的味道,就是口里的滋味,也像鱼,只不过,它是茄子做的。我不专业,大家莫笑话我,让我感动的菜,我就觉得,是最好的。”

  老师傅突然一拍桌子,把大家吓了一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