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一百六十六章 爷爷病危

人生一串 第一百六十六章 爷爷病危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要不是同乡打电话来,燕子根本不知道,爷爷已经到了生死关头。

  冬天来了,爷爷已经起不了床了,咳嗽到喘气,把燕子以前给他买的雾化剂药品都用上了,还是呼吸困难。从老慢支到肺气肿,是一个较长的进化过程,眼见着,皮包骨头的老人,一天天被耗干。

  但是,老人坚持不去医院,因为他知道,自己这病哪怕是缓过来了,也治不断根。最重要的原因是,家里没钱。一个手有残的儿子加上只能务农的儿媳,再有一个在武汉打工的孙女,这点家底,经不起折腾。

  当然,燕子的父母也是问过乡里的医生的,医生表示,他没办法,只有在大医院icu,才有希望。乡政府也表示,可以给他们申请大病求助,但周期比较长,恐怕一两个月,下不来。况且,已经过年底了,新年的预算打进去,经过层层审批,如果一切顺利,也得等上好几十天。

  乡医已经把话说明了:“你老爷子这个病,就是个耗钱的病。你知道那icu,是多少钱一天吗?”

  “怕得上千块一天吧?”燕子的父亲惴惴不安。

  “怕说得,至少大几千,甚至一万块钱一天也正常。”乡医拍了拍老于的肩:“咱们农村人,认命吧,别人都是这样的,捱一天算一天。我给你开点激素类药,你如果有钱,卖一个吸氧机,大概两三千元钱,可以拖到过年,也说不一定。”

  自己的父亲在最危难的时候,自己居然无能为力,于燕的父亲为自己的能力感到巨大的悲哀。但是,又能怨谁呢?这样的病,在农村人来说,有什么办法呢?祖辈以来,许多农民得了病,不是因为没有延续生命的办法,而是因为没钱,就这样在五六十岁的年纪,被耗死了。

  一病全家穷,这就是现实。

  “好吃好喝的,都尽心吧。”乡医安慰到,他不知道用这话,安慰了好多这种乡亲。这句话的后面意思,大家都懂,那就是准备后事了。

  于燕的父亲接过医生开的激素类药单,正准备出门,返回来又问到:“你说的氧气机,哪里有卖的?”

  “就在容城,容钢七号门那边有个药店,报我的名字,会给你便宜些。”医生想了想,继续问到:“你确定要买?”

  “尽心啦,老人家好造孽,上气不接下气的。我还想让他顺利地过个年。孙女过年要回来,他要看上一眼。”男人有泪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流,他忍住了。

  医生直接拿手机,给那家药店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会。

  “老于,你现在就去吧。那店子里有一个氧气机,用是能用,但是个样品,包装差点,便宜一千块,只卖两千多,你要不要?”

  “要要要,谢谢谢谢”于燕的父亲又是作揖又是弯腰的,退了出来。他赶紧坐了一个到容城的中巴车,到药店卖了制氧呼吸机,立即坐最快的班车,赶了回来。

  回来的路上,他是用绳子绑着呼吸机背在背上的。那东西的包装不是原来的,纸壳也坏了,里机的塑料机体,就露了出来。

  路过村庄邻居们的家,当然就有人询问。其实不必要太多解释的,老爷子的身体,大家也听说过。这个湾子里,本家人多,大多数人也是于老爷子的晚辈。

  其中,就包含燕子那个远房堂哥。“细爷呢,你要背东西,就喊我呢,你手不方便,我有摩托车呢。”

  “没事,这东西看起来大,其实很轻。”

  “你会用吗?”

  “看说明书吧,反正也是第一次。”

  “算了,我来帮你吧,我用过。我家家原来也跟细爹是一个病,用过的。我也要去看细爹了,好几天没见他呢。”

  当然,这是看一眼少一眼的事。村里人都知道,遇上这事,大家都只能尽尽心了。这位年轻人,从家里拿了一盒奶粉,塞进自己衣服里面,顺手拖过了细爷背上的东西。

  乡里乡亲的,也不用客气。两人一起到家,年轻人装好了机器,老人家吸了气雾剂的激素药,然后接上吸氧机后,感觉明显好过多了,居然跟这个年轻人说了几句话。

  年轻人陪着说了会话后,出来,跟细爷详细问了几句。他当年的家家得的是一样的病,几年前走了。但是,照顾这类病人的经验,此时是非常宝贵的。

  “细爷呢,这个病就是过耗呢,时间长短,不好说呢。要治好,必须得进容城一医院那种才行,但这不是咱们这种人去的地方呢”。在外屋,避开老爷子,年轻人低声说到。

  “肺有毛病的人,要吃得好。我家家,也这情况。我们农村人,最后没办法,只有听中医的,中医说,肺属金,土生金,要支持肺,得胃吃得好呢。”

  “天天鱼肉,这我还是供得起的。”于燕父亲承包了鱼塘,于燕母亲养了几头猪,虽然没赚多少钱,但自己吃,还是拿得出来的。这是全家一年主要的收放,大概也只有三万块钱,剩下要用钱的地方,只有靠燕子打工回来的了。就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六万,全家人节衣缩食一年,还不够老爷子住院一周的费用。

  甚至,听乡医说,这个情况,入院的门槛费,就得交五万,每天还要追加前天用的。但是,哪个有把握,可以确定,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院呢?

  “哪里有好中医,你推荐一下,或许他们有办法。”于老爷子听说中医,冒出了点希望。

  “我哪里知道呢?我要是早知道,我家家就不会那么早走了。但是,我听说,好医生,都到武汉去了。原来容城中医院的,治风湿的陈医生,治皮肤的马医生,都是名医生你知道吧?”

  “那我晓得,很厉害的人。”

  “他们都被武汉挖走了呢,容城收入低,留不住人才呢。莫说他们了,就是容城高中,有名的王牌老师,也被外地挖走了。不像葛校长在的时候那兴旺了,考上一本的人,比例也开始比不过襄樊了。你晓得的,以前葛老师当校长时,莫说湖北的地市,咱们容城高中不输它们,就是武汉的好多市重点,咱们省重点的牌子,也是响当当的。”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老师、医生最优秀的人,大多数往发达地方跑,这是没办法的事,人往高处走,那边收入高,人家没错呢。

  年轻人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莫忙,细爷,你把细爹的检查单子,胸片,都拿出来,我拍一个,万一有渠道,找到好医生,咨询一下。”

  于燕的父亲把病历袋子的所有东西都拿出来,让年轻人拍完了照。目送他的背影,也感到希望渺茫。是的,一个到处跑的摩的司机,能有多大本事呢?他只不过,在乡镇场上,多认识了几个乡里人。

  对于是否跟燕子说这件事,她父母有过讨论。结论是,说了有什么用呢?除了增加燕子的担心以外,没有其它意义。既然老爷子能够拖一时,那就拖一时。好在,燕子再过个把月就可以回来了,能够好好地陪爷爷过个年,也算是尽了心吧。

  其实于燕父亲还有一个心结。当年,自己受工伤,为了医疗费,差点害了燕子,燕子的终身大事,不能就这样毁了,当父亲的,这点底线,还是要有。

  “燕子在武汉找个幼儿园教书不容易,孩子们没放假,她就不能回来。再把这个工作丢了,哪里去找那高的收入呢?”母亲一直认为,燕子是在武汉的幼儿园上班,那虽然不是铁饭碗,也算是高收入呢。

  燕子不仅是家里经济上的支撑,也是父母最后的希望。保住这个希望,就保住了生活的盼头。生活不能没有盼头,没有盼头的生活,就是熬呢。

  而那位燕子的远房堂哥,是目前村里唯一的所谓年轻人。也已经不小了,打工没技术,也没挣到钱。父母没本事,也没留下家底。所以,至今还没说上媳妇。他要不整天开摩的,帮别人搬点东西,带点货品回村。要么载人到镇上,最多为有急事的人,拉到容城。一天下来,挣百多块钱,就很高兴了。

  虽然这种人,你可以称他没多大本事。但是,这是村里唯一可以干得动重活的人。留守村里的老弱病残,少不了他的帮忙。

  有本事的人都搬到城里住了,一般打工的,至少还有二十多天回来。他天天往乡镇和村里来回,算是消息灵通人士了。

  为细爹的事,他还是很上心的。毕竟,细爷一家人,对他还算热情。虽然是远房,但也算同宗同村。过年打鱼或者杀猪,他们都分他一份的。因为他自己没有养育养猪,只是在收获时出点力气,也得到了过年需要的肉,这已经很好了。

  他也象征性地给点鱼肉钱,但细爷从来没收他的。自己混得差,但人家从来不嫌弃,这已经很难得了。

  他在镇上打听医生,打听懂行的人,还真别说,还真有收获。听人说,武汉有个专门肺病专家,老家就是本乡的人。只是他全家人早年都搬到武汉去了,每年清明节才回乡扫墓。村里人倒知道他的电话号码,只是不清楚,他在武汉哪里住。

  这个信息倒是提醒了他,如果能够得到专家的意见,不是还有希望吗?

  他也是救人心切,就在镇上,没跟细爷他们商量,就直接拨通了燕子的电话。

  当他把情况给燕子说完时,燕子的心都凉了。想不到爷爷的病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想不到父母还瞒着自己。她第一想法,是赶紧回到家,看看爷爷的情况。

  但是,远房堂兄的话倒是提醒了她。“你莫回来,回来不起作用。乡镇里的医生都没办法,你回来就有办法了?你现在最好的帮助,就是找到那个专家,我把他的号码发给你,你联系他。我把所有病历都拍下来了,传在你手机上,你找他咨询,究竟有没有办法,只有专家才能说了算,对不对?”

  理智一点,燕子在外面生活了这么久,知道,自己不能感情用事。得做有用的事情,而不能凭感情冲动。既然父母暂时不告诉自己,可能也是怕拖累自己。

  但是,面对疼爱自己的爷爷,那可是至亲的人,怎么可以无所作为呢?

  她叫4号,帮自己在歌舞厅请了假。然后给专家打了电话。听说是本乡人,专家倒是很热心。

  “你晚上到我家里来吧,现在你到医院来,就得挂我的专家号,费钱是小事,难得排队。我一天,只看30个号,都排到下周了。”

  这是真讲感情真帮忙,是个重老乡情谊的人。他不仅考虑到节约钱的问题,还考虑到了时间。

  晚上,燕子专门买了几样水果,赶紧坐了一个出租,就往专家家里面赶。燕子知道,专家并不缺钱,水果只是点心意。她更知道,专家最缺的是时间,所以,她要趁早。

  到了专家家外面,被小区保安拦住了,报了房号,保安打通了上面的电话。上面同意了,保安才放她进。

  这里保安的管理真严格。因为,这个小区是比较高档的。虽然不是别墅,但在单元楼里,是那种最高档的层次。从电梯上就可以看出,这里一个单元是两户,就有两部电梯。算一梯一户也可以,算两梯两户也可以,总之,最高配置了。

  况且,下面的花园及绿地面积也非常大。所谓容积率,也是评价小区高档与否的标志。按整体面积算,这里每套房的面积,都在150平米以上,相当豪华了。

  一个同乡的农村人,靠自己的学习与努力,混到这种程度,靠的是知识。对于这种有钱人,燕子打心底是佩服的。一般对有钱的人,都有一个羡慕嫉妒恨的公式。但对于这种靠能力与知识拼搏出来的人,你只有羡慕,没有嫉妒与恨。

  出了电梯口,一个大约六七十岁的爷爷站在电梯口。

  “是小于吧?”

  “嗯,是我。你是吴教授?”

  对方点了点头,对燕子说到:“都是同乡,你带什么东西呢?”

  “没什么,只是几个水果,您老费收,能够见我,我就感激不劲了。”

  只有进了人家房间,你才知道什么叫精致。与歌舞厅包厢那种假豪华完全不同,这房子里的装修,叫精致。

  为什么说歌厅包厢的装修,叫假豪华呢?因为在若明若暗的灯光下,你看到金光闪闪的东西,你看到所谓的油画与装饰,在白天的自然光线下,你会就知道,阳光会充分暴露它们的山寨属性。大量的玻璃反光与镀成金色的金属装饰,在白天,它们其实是有些斑驳的,那些所谓的油画,其实是一批量订购的复制品。

  而教授家明显不同。古色古香的中式家具,每一个扶手与茶几的底座,雕花工艺都非常细腻。他们家,装的是日光灯照明,这方面做不了假。

  燕子不懂什么红木紫檀之类的。但是进门换鞋的地方与客厅之间,有一个绿色的雕花屏风,相当漂亮。后来,燕子在网上查,才知道,那是一个名贵的绿檀艺术品。

  一个保姆倒了菊花茶过来,燕子才回过神。这套房子是小区的大户型,建筑面积大约有一百八十平米,五室两厅的结构,在武汉中心城区,这个房子值多少钱,超出了燕子对房子的认识。

  “小于,你说你要咨询,咱们是老乡,就不耽误时间了,你的资料呢?”

  “我还没回老家,没带病历过来,只是手机上有图片,能不能看呢?”

  专家却并不意外,估计这种办法找他的人很多。“你拿过来,我看看。”

  老专家戴上了眼镜,慢慢看那些图片,而保姆又端上来一盘糕点和水果盘,跟燕子客气了一下。

  过了一会,老专家对燕子说到“咱们是老乡,就说直话了吧,你得有心理准备。”

  当一个医生叫你有心理准备时,你会感受到比冬天还要冷。但是,作为家里的重要支柱,燕子知道,自己只能面对。

  在等待最坏结果的时候,教授却问起了其它事情。比如最开始发病是什么样子的,病了多久了,日常生活的状态等。等燕子把这些都说完了,教授说到。

  “这个病呢,是慢性病,过去主要是靠病人的体力来拖。现在,也有激素治疗的一般办法。你也说了,你家把吸氧的手段都用上了,这也是减轻病人痛苦,延缓拖垮时间有效的办法。我看了你的药单子,大体上也算是中规中矩。”

  他说到这里,燕子松了一口气。至少,原来的治疗并没有错误,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心里轻松不少。

  “但是”专家话锋一转:“这个病拖到现在,还没进行外科手术,也太长了。上面拍的片子虽然是前两个月的,下面医院的设备问题,清晰度不够好。况且,要完全清楚它的病程,还需要做一些化验与ct,这些是乡镇医院不具备的。你不要急着做决定,我知道咱们老家农村的情况。这个病从目前来看,我凭经验认为,是可以治疗的,至少,让你爷爷多活五年,是有希望的。但是,这是一大笔费用,还得要到大医院,利用他们的设备,请专家来判断与治疗,定下有针对性的方案,才有可能实现。一大笔钱,你想过没有?”

  此时的燕子,原来以为没希望的。结果,专家给出了希望。只是因为钱的顾虑,专家让她考虑。

  一想到爷爷可以多活五年,燕子脑海中响起了爷爷的话。爷爷想看到燕子出嫁,这是他的大心愿,那岂不是有希望能够实现吗?

  “多少钱,只要有希望,我都得治,借钱也得治。”燕子很坚定地说到。

  “你有孝心是好事,咱们乡的人,还是忠厚的。姑娘,我跟你说个保守的数字。如果一切顺利,门槛费是五万以上,而最终治疗得差不多,要将近十万块。这还不算,以后每天坚持吃药的花费,这个数字,你有心理准备吗?况且,这是最好的情况。如果情况比这坏,还不一定。哪个医生都不敢随便打包票的。”

  “只要能治,我就治,把房子卖了,都得治。”燕子坚定的眼神,估计感染了教授。

  “哎,姑娘,没几个人像你这么倔的,我也就不劝了。”他对里屋喊到:“你看一下,我这周双休有没有预约?”

  里面出来一个婆婆,是教授夫人了。她礼貌但稍微有点距离感地跟燕子打了个招呼,对教授说到:“周六已经预约了,只剩下周日一天。”

  “好,你记一下,周日,我到容城一医院。”

  教授夫人反问到:“你知道自己多大年纪了吗?还敢乱跑?”

  “你莫多嘴,我的事,我清楚。”

  教授对燕子说到:“你既然非要治,得先准备些钱,五万元的门槛费,容城一医院肯定是要收的。咱们是老乡,你这样倔的姑娘,也确实让人感动。容城医院收的费用免不了的。但请专家另外的费用,也就是我该得的,我减半。”

  听到这里,燕子感动得不得了。要知道,这个教授在省城医院,一般人都挂不上号,主动跑到容城,为了爷爷的病,这是多大的帮助?

  燕子眼泪都快出来的,只好一个劲地作揖。

  教授阻止了半天,低声对燕子说。“按理说呢,我们乡亲,有你这样的好孙女,我不该收专家费的。但是,我怕过不了我夫人那关,你理解吧?”

  这都已经不得了了,这简直是上天专门派下来救爷爷命的。一阵感激后,燕子约好了时间,而专家也专门给容城一医院的人打了电话,预约了床位。

  作为省里学科权威,他要到容城的医院来作手术,这是难得的示范教学,容城方面配合得非常积极。并且答应,在治疗费用上,给予一些照顾。

  燕子从教授家出来后,外面冷风一吹,她清醒了。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五万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