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利益同伙

人生一串 第一百三十四章 利益同伙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正盘算,如何找个借口单独会会这个何姐,谁知道何姐自己创造了个机会。

  车子已经到安康了,一今晚的长途跋涉,已经让这一堆中老年人异常疲惫。只有两个兴奋得睡不着的人,何姐与苕货。

  即将到手的钱,令何姐反复思考着,哪里会出纰漏,该如何处理。以及,即将对这位年轻人的谈判。而苕货也正是这样想的。

  一旦离开湖北境内,虽在异乡,苕货却感受到巨大的安全感。下车后,就进入了事先安排的一个宾馆,根本不需要登记,是何姐预约好了的。

  此时,苕货绷紧了最后一根弦,如果这是何姐安排的黑店,估计要等他们睡着了才有机会动手的。毕竟,这个地方再偏,离安康主城区也不过十几分钟的车程,在城乡接合部的宾馆,其实就是当地农民开的招待所,设施倒是整齐的。

  城乡结合部,是道上兄弟最爱逗留的地方,进退自如,这难不倒苕货。这里来往人多车多,是不敢在大白天搞凶案的,只要自己不睡觉,没人搞得过自己。

  他只是在思考,如何把何姐单独约出来,好跟她谈谈。暂时没理由,估计何姐也要睡觉了,那就等下午再找机会。昨天晚上在车上,何姐邀自己合伙,今天没有问自己的态度,但自己既然到了安康不自行离开,居然还住进了何姐预订的宾馆,就说明,自己有合伙的意愿了。

  此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音:“小廖,我可以进来吗?”

  是何姐的声音。苕货开门是有办法的,他只是拨开了插销,迅速闪到一边。何姐进门后,看小廖拿着把凳子,从背后放下,就明白几分了。

  “吔,你未必还怕一个女人么?”

  知道自己的警觉被看穿,苕货假装笑了笑:“女人当老大的,就不是一般人。”

  这句话,是从庆伢嘴里说出来的,他见多识广,在江湖泡了十多年。用他的话说,他最怕三种道上的人。第一种是你打骂他,他都在笑的人,俗称笑面虎,这种人最不讲义气,狡猾不过他的。第二种是死不开口的人,平时基本不说话,好像特别老实。这种人你不知道他的想法,表面老实,如果翻了脸,他大白天敢和你在大街上拼命,警察来了都拉不住,就问你怕不怕。第三种人,就是女人当老大的。这种人,都有男人被她迷了,被她迷的男人,为了她,会不顾一切的跟你拼命。男人的手段你可以想象和学习,女人的手段,男人还学不来。

  “嘿嘿”何姐反手居然把门关上,反锁了。这让苕货有些吃惊。“怎么样?我什么都没带,就是一个普通女人,你还怕?”

  从武力上来说,当然不怕。苕货放心地在床沿坐下,而何姐,却款款地,拉了那把木凳子,缓缓地坐在了苕货的对面。

  “小廖,你不是普通人吧?做过案子?”

  对方虽然是笑容,但眼神里,有一种犀利,好像会看穿苕货的心理。苕货心想,果然女人不好惹。但苕货岂是吓大的?除了警察与老爹,他好像还没怕过谁。

  看样子,是摊牌了。苕货反应过来,本来自己要诈她的,结果让人占了先,有些不服。“何姐,明人不说暗话,我只是小事,你这事,估计有点大,不要以为我看不出来。”

  何姐此时,突然身子向前一倾,由于身高差距,她头顶的高度最多处于苕货的鼻尖,她仰着头观察苕货的表情,而苕货低头,看见了那若隐若现的胸。丝质的内衣,已经看得到细腻的花纹,而雪白的皮肤,与前些天苕货打资产的煤车相比,简直让人要流血。

  冷静,冷静。我要的是钱,不要被这老女人糊弄了。

  “都是明白人,你也没干过大事吧?”

  何姐知道男人们想什么。虽然她现在年纪大了些,但她年轻时,接触的男人何止百数?身体是个武器,先让对方失去理智,然后用激将发,就能够起作用。

  苕货这种以感情代替思考的年轻人,哪里经得过这种激发?“你怎么知道我没干过大事?我要干过,你是不是害怕?”

  此时苕货说话的语气已经不平静,他的心有点虚。何姐一听,这就好办了。

  “你连我这样大的女人,估计都没干过,还叫干大事?”

  苕货正要想词反驳,何姐将身子向后一仰,恢复了刚才端正坐着的姿态,与苕货保持了正式谈判的架式。这一近一远,让苕货突然不知道怎么继续了。

  你不懂欲迎还拒,就不懂若即若离。男人情绪如果提前爆发了,后来进入贤者模式,一切就不好谈了。谈什么,他都兴味索然。但他身体内的热血动起来,你一收,他就会近不及待。

  “你不如,跟我一起,干票大的,怎么样?”

  “你先说条件。”此时,苕货已经提前开口要价了,这是输的兆头,毕竟年轻。这就好比在市场上,如果是买卖,先提价格的,往往是最后的输家。

  一般顾客是上帝,当顾客问:“你这东西多少钱?”商家都会说出一个开口价。开口价出来时,商家就已经弱势了。但是,商家如果这样反问:“你给多少呢?”

  这样的模式,通常存在于对商品信息掌握不对称的市场里,比如玉器、工艺品、收藏界等。等你说出价格,商家就可以判断出,你是不是行家,是不是真想买,他就占优了。

  何姐果然是老手:“你认为,就这一趟,我能够赚多少?”

  商家直接问顾客,一个商品的进货价成本或者利润,这实际上是为难顾客,主要是直接判断对方是不是行家。

  “两三百万总是有的吧?”苕货先出价格,他就输了,毕竟年轻,第一次当骗子,根本玩不过老江湖,尤其是有姿色,碰上自己又有点好色的状况。

  “你说的是毛利,最多算是营业额,我有上家,也要打发下家,总得给些甜头。你再算,我能够有多少纯利?”

  何姐试探苕货的胃口,一个人胃口有多大,就可以看得出他心有多大。出门骗钱,钱的数目就是心的大小。再一个,也试探苕货是否做过这一行。尽管他估算的毛数字差距不太远,但对这行利润如果不了解,说明他没骗过人。他没骗过人,自己就好骗他了。

  “怎么着,也得有一半,一百万纯利,肯定有。”见面砍一半,就是苕货最能够想象得到的生意经了。其实,哪里有一半呢?所谓的上家,只是出个主意或者印引起资料,何姐只需要出十万元钱就搞定了。沿途费用,最多三万,而所谓打发下家,就是那几个所谓帮忙的人,最多一万,外加上几个眼神几个亲热的动作,他们就屁颠颠地跟过来了。所以,按总成本算,何姐只需要最多二十万,可以套利出几百万来。这才叫暴利。

  苕货这一说,何姐心里有底了。这家伙,根本没有参加过正规的骗人团伙,估计是街面霸王之类,或者帮人罩场子之类的人。这种人,年轻时,自己在岁月场,并不少见。

  这些年轻人有经验有体力,能打架,三教九流的人,也熟悉,是个好帮手。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打架砍人,但心并不是特别狠。年轻人总喜欢冲动与感情来代替思考,是最好利用的。

  一个善良的年轻人,冲动与感情总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界处止步,无法利用。一个老练的职业犯,头脑精密得像学霸,他就是用感情骗人的高手,你如何利用他?

  所以,苕货这种,既已经下了河,还涉水不深的年轻人,是最好利用的对象。

  “你当是街上卖衣服呢。这可是风险买卖,一个人独吞一半,你怕是没挨过黑?”

  “那你就给我交个底,空间多少,如果合作,起码的信任要得有。”苕货在语气上尽管做到狠的状态了,但内容上,已经投降。

  “我占三分之一,这是我跟上线商量好的。最后八十万,走人。”

  何姐找了一个中间数,试探这个年轻人。

  此时,这个数字,与苕货估计得并不算太远。苕货内心有个底线,如果对方连纯利五十万都赚不到,就用不着冒这种风险了。

  “如果我跟你合伙,你给我多少?”

  “这一趟下来,前期工作都是我做的,我也是考虑以后的长远合作,所以,前期算我白投入。这样,按老大定的规矩,我们也一样。本来,我占三分之二,你占三分之一,八十万,分你二十四万,但是,姐喜欢你,给你三十万,怎么样?”

  “为什么不是一人一半?”苕货在作最后的抵抗,他对生意的认识,也停留在对半分的概念上了。

  何姐此时又重复了前次的动作,身体向前倾,头顶快靠近苕货的鼻子了,胸部故意向前挺。说话的口气都吹到苕货的脖子上了:“你要了姐的人,还要抢姐的钱么?”

  再也忍受不了了。两个月来,苕货莫说进过洗浴中心或者发廊,连路边小店的野鸡都没碰过。好多次冲动,差点让他独自去寻欢,但都忍住了,怕警察查起来。

  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苕货那强健的身体充满了激情,此时如洪水奔腾,哪里受得了这位老江湖的摆弄?

  当时,前面说对话,苕货都搞忘了。他只记得那一句“姐喜欢你。”双手一张,两人滚到了床上。乡间招待所的弹簧床,吱吱呀呀地响,估计是质量问题。

  苕货惊喜地发现,这位大姐,身体居然如此柔软。而在面临最关键一切时,何姐却做了一个娇羞的表情:“你干不干,还没答应我呢?”

  “干!”苕货已经等不及,哪里还有其它的选择?

  事情完毕,长久积累的爆发后,就是贤者者的思考时间了。此时,正是何姐要谈正事的时间。

  “你觉得,可以相信我了吗?”

  苕货事后才发觉,这是一件大事。因为,没有戴套。常识,苕货是知道的,对方并没绝经,没戴那东西,是一种信任。这事,苕货还没遇到过。

  “我信。”

  “男人的话要靠得住,猪都能上树。我不信。要不然,咱们交换一下信任?”

  苕货还从来没听说什么叫交换信任。他只是按着何姐的指示完成了后面的事情而已。老江湖之间要建立信任,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骗子之间。

  交换体液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交换信任,比登天还难。结果,操作其实很简单。两人把各自的身份证拿出来,像在看守所犯人那样,举到胸前,用手机拍一个前半身的特写。

  然后,可以把这个图片,发给你最保险最信任的朋友,留个底。如果对方被害了,你就是最大的嫌疑人,有报案的线索。

  但发给哪个人,对方不能看,免得最后连累那边的人。

  何姐当然不会对苕货下毒手,她的目的是骗钱。并且,刚才的经历,让她确实感受到了一丝激动,好久应付老男人们,没有过这种体验了。有了钱,大不了溜掉,用不杀人。

  而苕货,事后根本没发给任何人。他自信,一个能够不戴雨衣而承接自己雨露的女人,没有动机也没有能力杀死自己的。因为,她只是为了钱。

  交换信任结束后,何姐要穿衣起床。结果,再次被苕货按倒,这种激烈,让何姐兴奋起来。年轻人果然好,恢复期如此之短,纯粹的冲击,让自己也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

  再次完毕后,两人再收拾残局。何姐说到:“这次事情成了后,先只给你十五万,剩下的十五万,等到下次生意开始,再给你,怎么样?”

  “你们女人,怎么说变就变了?”

  “你怕我跑了吗?我还怕你跑了呢。人都是你的,你还怕钱不是?”何姐用这种话,确实能够忽悠住苕货这种年轻人。

  随后,何姐开始给苕货上课了。他让苕货一开始担任一个新入伙的投资人,假装很积极地投资响应。给钱的时候,也很积极的样子,其实,就是起一个托的作用。

  老人们很喜欢听好话,苕货就要装着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找老人打听这个项目的窍门,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从不相信到绝对信任,这个过程,要表现得很自然。还要把所有中老年人当成老师尊重。

  “你晓得,要让中老年人相信你,有两个诀窍吗?”何姐问到。

  苕货并不知道,业务培训,术业有专攻,他只好求教。

  “他们缺什么,你给什么,他们愿意相信你,就信你了。”

  “他们缺什么呢?”

  “他们缺亲情。他们这个年纪,子女都已经成家了,离开了他们,他们望着自己养大的子女,自己的重要性越来越低。退休后,社会存在感也越来越低,甚至觉得自己没用了。此时,你如果特别尊重他们,他们会回忆起新的青春,那你就成功了。”

  苕货见过,有些推销保健品的,卖很高的价,开始怀疑他们是如何卖出去的。毕竟这些东西,要卖给平时抠门的老人们,是非常困难的。老人们连节约水电、在菜市场斤斤计较都成了习惯,怎么可能花成千上万的钱,买一堆不实用的东西呢?

  但人家有办法,先是给小甜头,让人免费得些鸡蛋油米之类的免费活动,让你进入圈子。进入后,他们又是把你喊干爹干娘,又是按摩洗脚端茶递水,让你享受那种特别有亲情的尊重。

  当你真把他们当成自己比孩子还亲的人,你就自动掏钱了。说实话,掏钱的时候,老人们并不是冲着相信商品去的,而是相信推销的那个人。也不一定是真相信那个人的推销,而是想享受这种盛大的亲情,重温那一种尊重与亲近。

  何姐讲完这些后,继续说到:“这只是第一点,还有第二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讲出道理来。老人们对自己的判断力很有自信,总觉得他们活了几十年,人生经验丰富,不可能被一个年轻人骗了。你讲出一番大道理,他们会真信。”

  何姐举例,老人们通常并不知道什么地理政治与经济,但都大约听说过一些名词。比如这次这个项目,许多老年人都是被一句话忽悠过来的。“国共的事,只有你们这种人才懂,年轻人不知道,如今,你们要想比年轻人赚得多,机会不是很多了。”

  如今退休的老人们,收入是固定的,当然赶不上他们的孩子们。毕竟一个在工作一个在休息,在职的肯定比退休的拿得多。但老人们长期以工龄与资格吃饭,现在突然比年轻人拿得少,当然有些不服气。

  那老人们总觉得自己的历史知识与经验是优势,拿这个优势来说事,他们往往愿意相信。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聪明。

  而那段历史,今天的年轻人根本不感兴趣。不是他们不知道,中学历史书上讲得详细。但年轻人既没兴趣谈,也没心思想。老人们自以为是的聪明,正是他们上当的机会。

  当然,他们努力想挣把大的,也有一种迫切感。毕竟退休后,理论上挣大钱的机会就已经没有了。哪个甘愿退出历史舞台呢?

  许多人退休后,不理解,为什么过去如此依赖自己的子女,现在对自己的亲热与尊重度下降了呢?自己倾注一生感情与心血培养出来的亲情,却日渐淡漠,让老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极大的打击。

  其实,从社会规律来看,年轻人独自面对社会的竞争,当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工作与自己的小家庭上。当孩子独立成家后,他就应当以自己的小家庭为中心。对老人,只是亲情上的照顾,不可能按你的意志生活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长江后浪推前浪。就像这些老人年轻时一样,独自面对生活与工作的磨难,父母的感觉不是没考虑,而是给予的精力少多了。

  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够。

  但有些老人们,却不这样想。尤其是年轻时比较强势的老人,他总觉得自己不被子女需要,是因为自己没多少钱。如果自己发财了,子女会重新围绕在自己身边。

  要防止老人们被骗,最好的办法,是子女多回家关爱他们。

  苕货听了半天,仿佛明白了一些。“不就是缺啥补啥、给点甜头呗?”

  “姐没看错你,果然聪明。”何姐捏了捏苕货的脸蛋,作了个飞吻的样子出门了,出门前还嘱咐了一句:“中午吃饭时,装着咱们什么都没发生,进入角色。”

  苕货点了点头,重新躺下。

  此时,他真想睡觉了,毕竟一夜没睡,刚才还拼命折腾。对付四十如虎的人,年轻汉子没经验,是要吃亏的。

  但时间已经不早了,离午饭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苕货用手机定了个闹钟,迅速在床上睡着了,连门都没有反锁。

  等闹钟响起来,他才发现门没锁。搜了搜自己身上,发现东西一样没少。这种安全确认是相当重要的,这说明,何姐根本没有害自己的意思。

  当你相信并且认真起来,你就输了。

  中午下来吃饭,完全是农家菜的规模,但也比较丰盛。按何姐介绍的工作进程,快到收官阶段,就越要对老人们好。因为,他们掏钱的时候,快到了。

  此时的苕货,热情地帮老人们打饭添汤,还与那们怀里掏出稻花香白酒的老人,敬了一杯酒。老人们开始低声问他:“你不走?”

  “向你们学习,你们莫嫌弃我呢。”苕货满脸堆笑,他对父母都没这么好过。面前的老人们,既没有父母的亲情,也没有老大的权势,但他们此时,就是行走的现金,如此美好生动,苕货打心眼里,见到他们开心。

  再聪明的人再长的社会经验,遇到真心的笑意,都无法看出其中的虚假。只是一顿饭,老人们都接受了他的加入,并且还有几个,企图私下给他传授历史课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