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一百一十章 神奇土豆

人生一串 第一百一十章 神奇土豆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搞科学的装表情,虽然不太专业,但直接跳跃到哲学甚至宗教的程度,这比较夸张。而夸张本身就是艺术,所以很有效果。这种效果,吸引了孙总,他本来正在跟对面的数学家讨论神学问题。

  专业人士涉及不是本专业的问题,就有滑稽的空间。而此时,冬子却在追问邻座,“本金”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工业社会,我们的石油、煤炭以及各种矿藏,是天地深化几十亿年的产物,深埋于地下,我们把它们挖出来用,是不是相当于从银行,取走了本金?”

  孙总此时插话进来:“难道,你是想批评我们工业社会了?开始不是讲再造华夏吗?”

  邻座解释到:“恰恰相反,我是受到了鼓舞,当你取走本金时,用来不是消耗,而是投资。物质的积累与能量的跃进,最终将把我们带入太空世界,我们将进入另一个星空纪元,成了神仙。”

  “喝多了吧?你这家伙,离题万里。”

  “不不不,我说的是实话。”对方辩解到:“所谓实话,只是指我真心想说的话,主观真实。至于客观是否符合事实,那就不是我操心的了。”

  孙总回击了一句:“精神病人都觉得自己说的是真心话,你能信?”然后,就不理这位,继续与数学家讲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去了。

  但是,邻座至少争取了一名听众,那就是冬子。或许,今天晚上,只有冬子才有耐心与兴趣,听他的废话。而冬子不是说兴趣有多大,而是说,他只能听,无法与这些人的思维在同一水平上,无法展开辩论。

  听话,是他今天的位置。

  当然,邻座也明白自己前面讲的那段话不太现实,他把话题收回到可以讲解的层面。他问到:“你开始,是不是在问土豆的问题?”

  冬子点了点头。其实,邻座问这话时,声音稍微有点大,是故意让孙总听到的,因为孙总提到土豆革命这个词。但是,当他看到孙总正与数学家论战哲学问题,对自己的话根本没功夫搭理,于是,他只好把听众的范围,固定到冬子一个人身上了。

  “神奇的土豆,世界历史的改变者,朴实无华而又威力巨大。”他是以一种近乎于诗歌赞叹的方式,开始了他的讲述。

  “有这么厉害吗?”冬子扮演捧哏的角色,大概就那几句台词。

  “切,你没仔细看世界战争史。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第一个无敌战队是西班牙吧?对不对?”

  冬子对世界史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只好点头,反正也没什么反驳的论据。

  “后来,英国崛起,想跟它一争高下。海战,决定它胜负的因素,就是土豆。”

  冬子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有些新鲜,于是捧哏的职业素养,让他说到:“是吗?”

  “当时海战中,船炮兵器都差不多,两国人口也差不多。战争消耗与伤亡的比例也差不多,如何分出胜负呢?他们可是打了好多年的,决定性因素在哪里呢?”

  冬子接着捧哏:“在哪里呢?”

  “在于粮食。要知道,跨海作战,时间周期很长,需要储备大量的粮食。有时候,一出海,就需要三个月甚至半年时间,这期间,伤亡最大的原因,倒不是战斗,而是缺乏维生素造成的疾病死亡,占了所有人员损失的一半以上,这是不是主要因素?”

  “对,一半以上的减员,肯定是军队胜负最大的原因。”

  “我们通常的维生素,在没有西药之前,是靠蔬菜获得的,但是,蔬菜,却不能长久保存,在大海那恶劣的环境里,正常的蔬菜保存一个月就坏掉了,于是缺乏维生素就成了最常见的病。”

  冬子只有点头的份,这些知识他从来不熟悉。

  “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是因为他们有保存维生素的特殊武器:德国泡菜。泡菜是可以保留部分维生素的,在最低的水平上,维持了士兵的战斗力。”

  冬子没有发问,但内心中有一个看法,既然你如此说,为什么不说泡菜是神奇的,关土豆什么事?

  “但是,泡菜保留维生素的效率还是比较低的,加上在波浪巨大的海上,泡菜坛子要保住,本身就是难题。而英国海军有了秘密武器:土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终于说到正题了,冬子详细地听他的解说。最开始土豆,是大航海时代,因为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从南美带过来的物种。因为产量很高,所以就在欧洲部分地区试种。但当时人们并不习惯土豆的味道,所以,只有贫穷的苏格兰人没办法,才拿它当主食。高傲的英国贵族,是不屑于吃它们的。

  但是,这东西有另一个好处,就是维生素含量高,并且可以长久保存,在合适环境下,储存一年都不会坏。这样,从食物上,英国海军就比西班牙海军有了优势。减少了海员减员,并且延长了出海时间,战斗效率就得到了倍增。于是,海洋霸主就换成了英国,西班牙从此一厥不振。

  冬子冬于明白,这个改变世界历史的大事,因为土豆的出现,有了原因。但是,毕竟这只是胜负的一个因素,不必用神奇来形容吧。

  “你知道,当时欧洲也经历过干旱,凭什么生存下来?也是土豆,因为它产量高,种植方式简单,所以,很快就成了欧洲的主食。就是到了今天,从快餐中的薯片,到西餐中的土豆泥,也是西方食谱中最重要的粮食。”

  这就是土豆改变文化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证明,虽然不是很充分,但也具备很好的说服力了。

  冬子还是关心国内的情况:“那对中国历史呢?”

  “前面不是说过吗?我们明清两个时代的人口膨胀,如果没有粮食作支撑,怎么活得下去呢?其中红薯与土豆,尤其关键。特别是土豆,我们把它叫洋芋,就知道这是外来物种,我们通过各种加工制作,让它中间的淀粉融入中国的食品风格之中,就成了我们淀粉的重要来源,热量的重要补充,这才为养活一个大国人口,打下了基础。”

  关于食物制作,冬子就比较熟悉了,兴趣也上来了。我们平时最觉的淀粉,炒菜时为了让菜品顺滑,所谓的勾芡,其实就是土豆粉。土豆的淀粉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含量大,第二是析出容易。

  在冬子父亲在世时,家里根本不需要在商店买淀粉的。平时做土豆丝,炒土豆片。当土豆被切成丝或者片时,如果不是立即下锅,就得把它们迅速浸泡在水中。

  如果不浸泡在水中,它就会产生淀粉与空气接触的反应,土豆表面就会变暗,炒的菜也就不好看。

  但是,浸入水中不一会,盛水的盆子底部,就是沉淀出一层白白的东西来,这就是淀粉。把水倒干净,把那沉淀挖出来,在太阳下面晒干,就是最好的天然淀粉了,用它作勾芡的材料,最好不过。

  据邻座介绍,土豆一亩地的产量,可以达到1000到1500斤,是水稻或者小麦的五倍。当然,单位质量的土豆所含有的热量,也是水稻与小麦的五分之一。表面上,这两种作物的亩产所产生的热量大体相当,为什么土豆被称为革命呢?

  因为,土豆种植的成本与条件要求非常低。当土豆种子发芽后,一个土豆,可以切出七八块作为种子,点在地里,第二年收获时,这七八分之一个土豆种子,会结出十七八个土豆来。这个种子与粮食产量的比例,就非常大了。通过计算,至少达到1比100。这是一个惊人的节约种子的方式。

  更关键的是,它不择土地。水稻需要大量用水,对于北方来说,很难实现。而小麦的种植与管理,几乎要占用农民所有的肥料与精力,这个劳动强度是非常之大的。而土豆,不管你是水田还是旱地,是坡地甚至是山林,它都可以生长,并且,对于肥料的要求很低,播种时撒点草木灰就行。生长时,只需要淋一次农家肥足矣。这种小成本耕作模式,解放了劳动力。这种不择土地情况的收成,扩充了可种植面积。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没有地方不可以种土豆,哪怕旱涝都有收成。没有人不可以种土豆,哪怕笨蛋,也懂得种洋芋。

  “生产效率,知道吧?投入少得到多,这就是效率。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就革命性地改善了粮食结构,人们受饥饿的危险减少了,才有精力发展其它方面的事业。这就是社会进步的条件。”

  冬子问到:“红薯也差不多吧?”

  “是差不多,但是,红薯这东西的口感不好跟土豆结合,不太适合我们传统的包含偏好。所以,在传统上,它是用来作家畜饲料或者酿酒的。当然,从这个意义上说,因为粮食转化用了红薯,所以也就节约了人民的口粮,也是有意义的。”

  冬子大致上理解了,必须是作为主食,才能够起到所谓革命性的作用。如果只是辅食,只是起个补充作用而已。

  “当然,你也不要轻视红薯的意义,因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需要动物脂肪与蛋白,离不开产量更高的红薯。因为,它的产量,甚至会达到土豆的三倍,极大的扩充了我们转化粮食的基础,让人民有肉吃,就不再是一个神话了。”

  薯类食品,进入中国人餐桌,从原先的直接烧烤炖煮,发展到加工出各类产品,这有一个过程。在今天,冬子所熟悉的,最出名的,除了西方的土豆泥,就是我们国家,人们最热爱的粉条。尤其是南方,粉条的各类美食,已经成了人们早餐时最常见的主食了。

  冬子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觉得,在今天,为什么薯类食物,在南方更为丰富,是南方种植得更多吗?”

  “南北方都多。你如果到了陕北,他们最喜欢的洋芋擦擦,你就明白,人们多爱它们了。当然,从南方来说,因为种植土豆的季节差异,显得更突出一些。”

  冬子没在农村生活过,当然不知道哪种季节出现哪种作物。北方适合种植土豆的土地,几乎是所有土地。但是,一般平整的地方,用来种小麦这种高档货。而山地,或者缺水的地方,或者黄土高原,也可以种植。当然,种土豆时,也就是种小麦时,所以人们往往把注意力转移到小麦上了。

  为什么说土豆比红薯神奇呢?因为这东西,在中国的南方与北方,都可以大面积种植。而红薯,对土地的水分含量有要求,太干旱的地方种不了,所以,它的主要产地,还是在南方丘陵地带。

  南方是水稻主产区,水田种植水麦,也是在冬天播种,这点与北方一样。但是,南方多山,水田不多,更多的面积是山坡旱地。冬天,要种土豆,也成了主要劳动内容。山地多,土豆的产量绝对数就远远超过了水稻,所以,它的食物制作,在南方就更受到重视。

  一个厨师,如果不了解食物的生产种植过程,那是不完整的。冬子今天,算是被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了解到,深刻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及种植过程,是厨师的必修课。

  “只有吃饱了的人,才有机会花心思在文化上。在古代,有精力学习的人,是不简单的,因为你不参加生产劳动创造食物,别人来供养你读书,那是一个多么奢侈的事情?所以,当食粮危机度过后,人们就开始创造艺术与科学,研究哲学与情感。往好了说:穷不养艺。往坏了说:都是吃饱了撑的!”

  这句话差点让冬子笑出来,但忍了忍,继续问到:“按你这样说,只要吃饱了,就可以创造文化?”

  “当然,还必须得有时间。比如种土豆,这家伙产量大,可以保证你吃饱。更重要的是,它种植方式简单,不需要投入精力搞后期管理。那么,就为你节约了时间。你多余出来的时间,可以读书写字,可以看戏听曲,这艺术与文化,不就来了吗?”

  冬子“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但对方总觉得冬子的兴趣不浓,于是继续说到:“你知道,东北人为什么天然具备艺术细胞吗?”

  冬子感觉这个话题有意思:“对,他们的二人转好看,他们的秧歌也好看,再说,他们说话,就自带三分幽默。”

  “对,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有粮食,又有时间。东北是黑土地,根本不需要专门施肥,就可以出现高产。这个粮食的产量有了保证,也就保证了大家吃饱了撑的。还有一点,他们的冬天非常寒冷,土地被冻上后,就是勤劳的人,也没办法干活,必须猫冬。这就比内地人多了几个月闲暇的时间,所以,就用来创造艺术,形成了幽默轻松热烈的特点。”

  还别说,用他这三个特点来看东北世间艺术,还真贴切。

  而此时,大家的讨论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了。如果说第一阶段是形成起点的共识,第二阶段是进入分专业讨论。那如今的第三阶段,就是各专业的总结了。

  铁路专家说到:“关于我们钢煤工业如何开端,我们已经有共识了。找到传统煤矿这是很容易的事,在海南就有。找到铁矿藏,也很容易,况且,我们根据历史资料,在手机上查了一下,有一个地方,钢铁与煤矿的地点很近,是一个天然的钢铁起步点,我觉得,把它作为我们穿越登陆的第一个基础,可以确定了。”

  而孙总反问到:“那地方可以种土豆吗?”

  原来孙总虽然在跟数学家讨论哲学问题,却始终关心着冬子与邻座的讨论,直接问出了粮食这最主要的事情。

  “当然可以,现在的海南,也有土豆种植,这家伙,只要是块地,它就会生长。”

  孙总把目光盯向冬子的邻座:“你们争论了半天,要带多少土豆种子,才是合适的?”

  邻座闭眼算了一下:“我算过了,按种子与产量1比100的比例,我们带一千斤土豆过去,就行。”

  “用不着那么多,你产十万斤出来,我们光吃土豆?当地农民产的粮食,就不用了?我们可以打土豪嘛,把地主家的余粮拿来当成我们的粮食,土豆这东西,第一季种出来,让它们成为第二年的种子就够了。”

  “那你未必只带十斤?”邻座显然是故意发问的,这也太离谱了。

  “一百斤就够了。如果第一季产出一万斤,那么全部作为种子,第二季就产出一百万斤了,这几何数级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工业化的速度。”

  下面就有人笑话到:“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农业进步的速度,快过工业的,我们好像真的是一帮子搞笑的人。”

  火药专家玩笑到:“我们子弹还没有他们搞盐的快,这怎么说?毕竟,要有了钢铁才会产子弹,他们搞盐的,搞点化学药品,催化剂,就直接可以开干了。当然,我们还要带些现代的枪弹过去,最开始的防身,是少不了的。”

  此时,邻座显然对只带一百斤土豆的事耿耿于怀。“带这么少的土豆,是不是因为你们带的枪弹太多了?”

  而火药专家委屈到:“不是早就说好了的吗?五十只班用机枪,每只配一箱子弹,这不多啊?”

  “你的一箱究竟是多少发?多重,这得搞清楚。”

  “一箱两盒,一盒1500发,一箱子总共3000发,一箱子的总重量,大约是二十公斤。加上枪本身的重量以及必要的机件配件,一支枪的所有配重,是30公斤。”

  “你看看,你看看,大家评评理。我带土豆,是解决生存危机,他带枪是解决生存危机,怎么就这么不同呢?”邻座看样子是跟土豆杠上了:“相同的作用,就应该有相同的配重。你总共带了1500公斤的武器,只让我带100斤土豆,公平何在?”

  那边又有一个人发话了:“你也莫扯,生存危机,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医疗设备与药品,他们开始只让我们带一百公斤重呢。你想,杀人的与救命的,同样重要,对不对?就算我们生存的救命加上等同于杀人的,那我想至少,你们武器1500公斤,我们土豆与药品加起来,也该1500公斤可好?要不然,我们商量一下,是五五开还是四六开?”

  这就像个生意场,想不到,这帮子专家,做起生意来,也是不依不饶的。

  通信专家制止到:“大家别争了。要我看,武器是必须要够这个数量的。因为,它要复制,在那个时代,非要等钢铁工业建立起来和化学工业建立后,才能自我复制。所以,从时间上看,造出武器,是时间最漫长的。所以,我们带充足一些预备长时期消耗,是必须的。”

  这个理由得到大家的认可。

  “而医药用品,要稍微快于武器系统。毕竟,它是化学工业的进步,而化学反应,总是比物理反应快一些。好在海南这地方,取得紧初化学反应的化合物并不难找,所以它被消耗的时间,在一两年内就可以自己制造出来了。所以,按时间消耗的速度,它可以少带一些。”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有些人争论了一下,但大体上也原则通过了。

  “至于土豆,我不建议多带,因为,它一年一熟,周期很短。况且,它不是唯一的食物,说到最极端的例子。我们第一次过去,抢几个大户,就可以够我们吃上一年了。当然,第二年,也许别人对我们坚壁清野,我们也作好了吃土豆的打算。我算了一下,大概带三百公斤,就足够了。第一季产出三万公斤,平均五百人,每人六十公斤,足够我们准备下一次抢粮行动了。况且,海南可供充饥的食物不少,我们也可以捕捞海鲜,对不对?”

  冬子听到孙总说到,当时的人们,对海鲜的营养与食用价值,是不太重视的。要不是苏东坡去了,人们都不知道,生蚝是可以食用的。这也就是说,大海这个食物宝藏,还未被开发。

  正在考虑时,那边一个声音喊到:“你们,怎么乱计算呢?一颗子弹杀死一个人,一支抗生素救活一个人,它们的重量,是相同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