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八百零二章 吴楚争霸 (中)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八百零二章 吴楚争霸 (中)

作者:上善若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6:06:03 来源:88小说

吴国与楚国之间的争斗,吸引了全天下的关注。

不过在鲁国这儿,李云泽却只是看看消息就转头去忙别的事儿。

儒家现在有三千学子,安排他们的学业以及精神文化生活,才是李云泽最为关注的事情。

学业上以学会一技之长为主,毕竟是来投奔自己求文化的,自然是要给他们一门求生的手艺。

不是开挖掘机,也不是做厨师,更加不是洗剪吹。

应才施教,每个人都按照各自的能力分科学习。

而相比起文化课来说,精神方面要求更高。

“无论以后在哪里谋生,都不可以忘记,儒家以武为尊。不尚武者,不配为儒家弟子。”

“射,礼,乐,御,书,数六艺,后面五项为选修,唯有射为必修。”

“骑马射箭每月一考,三次不合格者退学。”

“兵战之道乃诸科之首,三月一考,三次不合格者退学。”

李云泽亲自谱写了儒家的规范典章,明确了以武为尊,并且规定后世弟子但凡对典章进行曲解更改者,皆逐出师门。

历史上的儒家,开始的时候还可以,毕竟当时的环境就是尚武。

不过后来被改的不成样子,沦为了工具。

李云泽不可能待个千百年,只能是用这种方式进行约束。

当然了,约束力的强弱自然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削减。

几百年后的事情他不想管,只是硬性规定儒家的核心纲领,谁动这个纲领谁就是叛逆。

此外像是每日骑马射箭一壶,步射一壶,日常考试与结业考试的时候以兵科为主这些,都以典章的形式规定下来。

后世那些聪明人无论再怎么改,也必须围绕着这个核心来。

再他的规划之中,儒家不需要依靠大王天子皇帝们的支持成为核心,而是依靠普世之能占据主动。

当儒家强势到不用不行的时候,那一切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来我家混吃混喝,我不高兴...”

“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与听劝之人说道理,对不听劝之人用物理...”

“父母在,不远游。你父母都在我手上,你能跑哪去?”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得知你家在哪,晚上你就可以去死了。”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那就安葬在这儿吧。”

“......”

李云泽很忙,现在又在忙着编写《抡语》,以后这将成为儒家弟子最重要的学习范本。

以后儒家行事规则就是,有仇必报,而且是立马就报。

走哪都要配剑,闲下来就要练习射箭,锻炼身体。

“还要鼓励扩张,打到天边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第一次做个教育家,他还是很认真负责的,一边写抡语一边不断的标注‘...违背者,逐出师门...’

李云泽忙着做教育事业的时候,吴楚那边战况愈发激烈。

终于成为了吴王的阖闾,设宴招待了伍子胥大力举荐的孙武。

“子胥一直说你胸有千军万马。”阖闾好奇的看着略显年轻的孙武“可有教我?”

“绝无此事。”

孙武行礼回应道“好教大王知晓,某并无千军万马,千军万马乃大王所有。”

这话把阖闾给说笑了“那你有什么本事?”

“某听闻大王出兵之前要祭祀鬼神?”

“自是如此。”

“家师说过,不问苍生问鬼神者不得胜。”

“嗯?”阖闾皱起眉头“那要如何取胜?”

“家师有言,国战者,壮其势,正其实。国中政治清明,从大王到大夫全都同心协力,一心做事。”

“家师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国力,就是经济生产。当上下一心厉行节俭,省下军资粮草以充军用。”

“家师有言,多个朋友多条路,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人。外交上当联络周边,远交近攻。先稳住越国,集中力量应对楚国。当联络晋秦两国,守望相助以分楚国之力。”

听到这里,已经听入神的阖闾,却是出言打断说“晋秦国二国,为何要助吴?晋国内斗不止自顾不暇,秦国更是将公主都嫁给了楚王...”

面对询问,孙武自信的笑着“大王,晋国的确是内斗不止,可再内斗也是他们自己关起门来的事情,一旦向外的时候,依旧是视楚国为第一等的仇敌。”

“因为内斗,晋国现在难以集中力量与楚国大战。可若是吴国展现出强势来,他们必然会支持吴国好削弱楚国。家师有言,这叫借刀杀人。吴国,要有做晋国之刀的觉悟。”

“晋国之刀。”阖闾喃喃低语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后抬起头,目光坚毅“寡人明白了,做晋国之刀又如何,我大吴终究会有称霸天下的那一天!”

孙武面上称赞,心中却是不以为意。

‘师父说的对,称霸什么的好处不多,屁事不少。反倒不如楚国这般,一口一个国家实际吞并来的更有好处。不过,关我屁事。’

“秦国那儿,其实与楚国有仇。”

这话说的阖闾惊讶了“这是何意?”

“秦国公主原本是许配给楚太子的,可楚王强抢了公主,秦国当然不满了,于礼不合。”

“呵。”阖闾耻笑“西陲蛮夷还知晓礼?”

这话说的伍子胥都想翻白眼‘你吴国也是蛮夷好吧。’

“不过。”阖闾继续说道“某听闻那秦国公主诞下子嗣,已经被立为太子了。”

“那又如何?”

孙武笑容更盛“可用计。”

“计将安出?”

“择一能言善辩者出使秦国,言楚王有意求取晋国公主,以缓和两国关系。”

这边伍子胥跟着说道“那老狗之前就做过这种事情,秦国必然相信。”

有过前科的人,是很难得到别人信任的。

楚王曾经为了秦国公主,灭杀了自己的太子,从而掀起了偌大的风波来。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现在若是迎娶晋国公主,那秦国公主与她的儿子,还能有好下场不成?

“使者先至晋国,与晋国商议合作,给出个是是而非的风声出来就足够了。”

“果然好计。”

阖闾抚掌大笑“秦楚翻脸,晋国敲边鼓。两边在边境上弄些动作出来,必然牵扯楚国大量的精力。好好好,真是好计谋。”

孙武再度行礼道“家师有言,打铜还需自身硬,外力相助只得三分,重要的还是吴国这边提升自己的战斗力,方为上策。”

阖闾起身,走到了孙武的面前郑重行礼“寡人愿拜先生将上军。”

所谓将上军,就是上将军。

其源头来自晋文公重耳,就是那个被赶出家门周游列国的公子重耳。

他回到晋国成为晋公后,做三军,谋元帅。

以郤縠将中军,狐偃将上军,栾枝将下军。

自此之后,将军之名始出。

阖闾果然是个做大事,有担当的大王。

确认了孙武的确是有真本事之后,毫不犹豫的就将兵权交给他,只为击败楚国称霸天下。

孙武郑重其事的接受了这一礼,从此之后就将成为吴国的大臣,为吴王效力。

两边再度分别落座,那称呼就不一样了。

“大王。”刚刚上岗的孙武,毫不犹豫的就开始提要求“若要败楚,必当练精兵。若要练精兵,需得源源不断的粮草物资供给。”

“卿可放心。”

阖闾大包大揽的表态“寡人自当竭力供给。”

接到孙武目光提示的伍子胥,这个时候行礼道“大王,以吴国之力,恐负担不起。”

阖闾皱眉“那当如何?”

伍子胥笑着说道“自当是借。”

“借?寻谁借?谁又愿意借?”

孙武接过话头说道“大王,臣有一师弟,名曰范蠡,随家师习商学之术。这些年经营下来,颇有资产。”

阖闾眉头紧锁“他为何要借于寡人?寡人又拿什么还他?要知道,借来的财货都要用来练兵的。”

练兵是纯粹的消耗,军士们吃喝用度什么的都是单纯的消耗,没有产出的。

“家师有言,商贾之道首重投资,而投资的最高境界,乃是投资一国。”

“至于说如何归还。”

孙武笑着说“不需要让吴国归还。”

这话说的阖闾大为震惊“什么?不用吴国还?难道是白给,还有这种好事?”

孙武翻了个白眼,心说‘大王你喝多了,我那师父怎么可能会白给。不赚上个十倍八倍的,那都叫赔了。’

“此事臣倒是不太清楚。”

斟酌了下用词,孙武解释道“大王,臣只是旁听过师父讲商学的课程。投资的话,自然是要回报。不过并非是单纯的财货物资,而是国中产业经营权,优先购买权,优先...”

孙武解释了一番,可阖闾却是听的云山雾海的没听明白。

不过关键点却是听懂了,不需要以财货归还。

不要财货,却是要一些听不懂的东西,看似可以啊。

他仔细想了想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某还需好生斟酌。”

“这样吧,可否请你家师尊来吴国一趟?”

孙武想了想,摇头回应“师父说了,十年之内没有外出游历的打算。”

“不过,臣之师弟倒是可以来,大王若是想要借钱,可与师弟商议。”

阖闾感慨了一声“你家师父,真乃天下大才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